查看原文
其他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通知书(示范文本)

住建法律 2023-10-28

来源:住建部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点击领取➤1000多份合同范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

外部文书(二)调查取证阶段—示范文书13


示范文书 13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通知书

 (  )城登存处通字〔  〕第  号

 
(自然人姓名或单位名称) :

本机关于   年  月  日向你(单位)作出《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文号),对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名称)  等证据进行先行登记保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决定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载明的物品作如下处理:□解除(于 (时间) 前到(地点) 取回,逾期未取回的,本机关将依法处置) □检验或鉴定 □移送 □其他       。

附: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清单



行政执法机关全称(印章)

年  月  日
 
 
联 系 人: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通知书》制作指南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通知书,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依法对有关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物品作出处理时制作的文书。

一、准确填写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并与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上保持一致。

二、根据物品不同处理情况,从解除、检验或鉴定、移送或其他方式中勾选处理意见,若勾选其他方式的,应当将所用处理方式填写完整。如同时有多种处理方式的可多选,并在《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清单》“备注”一栏中注明具体处理方式。

三、填写《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清单》,标明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等信息。

四、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名称并加盖印章,同时注明作出文书的日期。

五、本文书一式三份,一份送达当事人,一份交证据物品保管人, 一份附卷归档,并与《送达回证》配套使用。


相 关 法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

第五十五条 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

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拒绝或者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第五十六条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公司法律法规完整梳理版(2022年)

点击阅读➤刑法法律法规大全(目录+全文,2022)

点击阅读➤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法律体系(2022年完整梳理版)

点击阅读➤建设工程合同法律法规、司法文件、公报判例汇编(2022)

点击阅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大全(目录+全文,2022)

点击领取➤民法典及122个司法解释汇编(完整梳理版,共921页)


- END -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如果你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住建法律”加为星标或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