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部关于吃人的剧,催生了一统游戏圈、小红书和B站鬼畜区审美的拔叔

怪物马戏团 BB姬 2024-05-01


怪物马戏团 | 文


麦斯·米科尔森在中国的爆火,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是一场对食物高级审美的胜利。



谁是麦斯·米科尔森?抛开这不好记的斯堪的纳维亚名,他还有三个外号:麦子、麦叔,以及拔叔。这第三个外号,是因为他出演了2013年的高分美剧《汉尼拔》。



汉尼拔这名,除了会让少数历史爱好者想起迦太基的将军外,已经和影史上最著名的食人魔绑定。


其实汉尼拔(Hannibal)是个食人族(cannibal)的谐音梗,他最初来自小说《红龙》,没有单一原型。后来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沉默的羔羊》,大获成功,让“警方与连环杀手合作探案”的模式走入主流,在一向轻视恐怖片的奥斯卡上,破天荒拿下了五项大奖。



《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由安东尼·霍普金斯扮演,这不仅是影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影帝之一,它还饱受争议,因为实际上霍普金斯在118分钟的电影里,只登场了16分钟,却因为演技太抢眼拿下了最佳男主,而非最佳男配——总让我想起EVA和渚薰。



在这种前提下,一个丹麦演员去演新版汉尼拔,还能从此在新一代观众心中,把这名字和自己绑定,难度就像用两片面包夹肉排,然后让大家不叫它汉堡。



好莱坞永远不缺明星,潮流总是来了又去,大多数时候穿不透太平洋。然而拔叔在中国走红的方式,却尤其接地气,宛如本地菜。



汉尼拔是智商极高的罪犯,善于操控人心,同时品味优雅,他有一种另类癖好:食用受害者。在剧版《汉尼拔》中,这角色的高雅感被进一步突出,且因为身份尚未暴露,所以依旧以上流精英的面貌出现在镜头前。



剧中的拔叔,满嘴都是和食人有关的双关笑话,要么就是邀请某人“加入他的饭局”,要么就是在服务生询问他想要哪种肉时,留下意味深长的沉默。带着这种黑色幽默,剧组在6年前发了一部质感高级的烹饪短片,内容是拔叔不紧不慢地筹备佳肴,没有额外配料。



这短片在油管上已经接近3000万播放,而且频繁出现在中外各种美食短片的剪辑中。赛博化的拔叔品鉴全球美食,从红酒鹅肝到螺蛳粉,任何一个美食短片,都可能突然冒出他的脸。


同时,拔叔正在B站鬼畜区大放异彩。此时此刻,AI换脸技术正在海外被用来制作泰勒·斯威夫特的小电影,而在国内,则被用来大批生产拔叔的鬼畜。


@浪浪山小蛋仔


所有和“吃”有关的鬼畜素材,都会被拔叔化。拔叔的脸会顶替掉“我不吃牛肉”的古天乐,或者“鸡肉味,嘎嘣脆”的贝爷。



AI拔叔也会参加美食大赛,告诉评委自己是故意不把屎味洗掉的——虽然我怀疑拔叔这辈子都不会碰九转大肠这种东西。


@明天就要期末考了


实际上,拔叔的换脸鬼畜,正在和你能想到的任何梗进行融合,入味程度已经超过普通的烹饪了。


@变脸怪杰


你知道拔叔+海猫是什么吗?

是《海拔》。



那拔叔+大力王呢?

《大肌拔》。



憨豆先生与拔叔相遇,他们就会变成《憨尼拔》;但如果拔叔与霍普金拔相遇,他们还是《汉尼拔》。


@杜甫看李白


如果拔叔穿越到《西游记》,他就会变成完全破戒版的《拔戒》,或者是《拔僧》,给取经之路带来后现代的全新化缘方式,同时在一票觊觎拔僧肉的女妖间,演绎什么叫风水轮流转。



《巴巴拉小魔仙》、阿里巴巴、拔火罐、灭霸……所有名中有“B”开头字眼的角色,都加入了这场盛宴。



此外,拔叔还是表情包明星。如果你平时混迹的平台多为B站和贴吧,那可能见的还不是很多。但去小红书看一圈,你会发现拔叔的表情包有多常见。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下面这个《来不及了,锅里还炖着人呢》,它可以在任何表示时间匮乏的场合出现。这表情包的出处,是拔叔在赶场时,向粉丝表示自己时间不够了时的反应。



或者是这张图,它背后的故事,是正能量审核如何让大家变成纯洁小拔嘎的。当你把所有的“杀”字,都换成“口”后,台词就成了这样:虽然它其实更贴合这场景的本质。



为什么拔叔现在会如此受欢迎?首先因为他很性感。其实除了上述三种外号外,拔叔在国内还常被叫做Daddy,这称号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曾经,有记者在采访拔叔时,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在中国的这外号,他瞎扯了一堆什么自己当父亲和爷爷的大爱之词,但谁都知道这是在装傻。要是把拔叔电影里的大尺度片段放这儿,那拔拔姬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年轻的拔叔相貌英俊,非常的新鲜,非常的美味;但他老了后才真正成了人们口中“丹麦最性感的男人”。拔叔完美契合了大叔控群体的审美,别看他今年59了,实际上和一些人想的相反,他的容貌是显年轻,而不是显老的。



有医生专门分析过他的骨相,他有一张突出睾酮分泌特征的成熟面孔,这让他有种“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的魅力,这词指代那些和生殖无关的性特征,比如孔雀的尾羽和鹿角;而且他的五官比例和对称感非常出色。


同时,他的五官细节很显年轻,比如丰富的眼周脂肪,让他整体衰老的同时,关键区域保持年轻,让其衰老方式显得很优雅;再加上他面容的骨骼呈男性化,眼睛却偏女性化,所以有种独特气质。



然后,作为一个年过50的人,他的身材保养出色,在汉尼拔里有不少露肉片段,时不时还能满足一些喜欢看老帅哥流血的人的癖好。因为拔叔在当演员前,是个体操运动员和舞者,他在瑞典的芭蕾舞学院进修,好底子加上长年持续的训练,让他身材出众。



再加上,拔叔的身材比例和步态,使他气质突出,抽烟和走路的场景经常被人截出来收藏。这种气质哪怕对帅哥演员来说也很难,正巧最近曾和拔叔合作的弩哥,在时装秀上被人疯狂调侃。难道弩哥不帅吗?但就是缺了一步,气质是很吃天赋的。



但是,高冷性感的老男人,无法演化成鬼畜明星,于是拔叔的第二项魅力来了:亲和力。


这亲和力首先是一种平民感,拔叔是个很搞笑的人,实际上他在好莱坞因为反派角色出圈前,在丹麦的电影大多数都是喜剧片,除了扮演街头毒贩的《Pusher》,他基本是个喜剧演员。



刚才我说麦叔气质好,其实是骗你们的,因为他只有在穿上西装时会帅,但99%的时间里,他执意坚守自己的穿搭理念,有种游戏捏人时随机选项的美,仿佛邻家大爷在五分钟内决定出门钓鱼。



在采访中,以及与影迷互动时,拔叔经常会说一些搞笑的话。这种搞笑不是偶尔讲俏皮话的上流气质幽默,而是真的无厘头。记者让他给年轻粉丝说一下自己的人生哲理,他会回答自己没有人生哲理;问他汉尼拔最糟糕的死法,他会回答被汉堡噎死,旁边还放着一瓶无糖可乐;在他参演蕾哈娜的MV后,别人问其感想,他说自己很荣幸能当蕾哈娜的Bitch。



你可以找到大量拔叔展示自己体操运动员身份的视频,在一些迷惑的场合表演倒立和后空翻,拔叔是“好莱坞要翻拍《东百往事》”谣言的罪魁祸首。



他的部分行为甚至有种藤本树教人起飞的神韵,比如有个视频名叫《艹,我的屁股太肥了》,其内容是拔叔在教大家如何翻上门框顶,如忍者般隐藏起来,然后狼狈失败,吊在门框上大骂:“艹,我的屁股太肥了”。



经常有人说拔叔最适合演《巫师3》里的杰洛特,其实这台词听着也像杰洛特在第三部被怪暴打时说的:“艹,我干这事太老了。”


P图


说到藤本树,可以转进到拔叔亲和力的第二个原因:他的出圈能力,还在于他身为一个中老年人,却对年轻一代的各种娱乐没偏见。


我赌一包肉干:拔叔就是《电锯人》里岸边的原型;藤本树恰好用拔叔去做原型,不是没原因的。



实际上,《汉尼拔》是个13年到15年的剧,拔叔的获奖巅峰在12年,进军好莱坞是更早的《007:大战皇家赌场》(2006);可他真正在东亚爆火,却是近两年。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死亡搁浅》。



《死亡搁浅》让他一夜被全世界游戏迷所知,他同时挤进了这十年游戏中逼格最高的反派榜,以及最让人感动的父亲角色名单,顺便拿了19年的TGA最佳表演奖。



然而拔叔实际上根本没读懂剧本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个笑话是说:小岛秀夫找到拔叔,让他在自己游戏里扮演一个角色,全身披着黑泥出现在一战二战和越战现场,一边抽烟,一边从屁股里伸出五根脐带,连向五个美国大兵;拔叔听后愣了一下,然后回答:OK。



鉴于拔叔平时的抽象回答太多,我分不清这到底是不是个玩笑。但他的确在采访中表明剧本对自己而言很模糊,而且他也不懂游戏,他尝试去玩《死亡搁浅》,但不知道该怎么玩,才打了1/10不到。


游戏对他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但他依旧愿意去尝试,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当记者问他,既然这样,那他是如何演好这角色时,他回答:因为他信任小岛秀夫,他不时就会出错,但小岛总是安慰说没事,后期能修复好。



以拔叔当时的咖位,他其实是没必要说得这么谦逊,也没必要把拍摄主动权交给小岛秀夫这种“圈外人”的;许多戛纳影帝级的演员,合作起来可没那么友善。


年迈的拔叔什么都愿意尝试,他的立足之地在严肃剧情片,但他不会拒绝哈利波特、星战和漫威这样的商业项目,《死亡搁浅》也不是他第一次尝试游戏,他还曾为一个007的游戏配过音。



拔叔确实谦逊,但他也不会虚伪地把自己表演成一个普通人。或许他最大的谦逊,就在于愿意承认自己不懂的事,同时愿意相信一种他不理解的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并全力配合它的创作者,以对得起这种艺术形式的受众,哪怕这种艺术形式,是“不属于”他那一代人的。


但是归根结底,拔叔的魅力还是来自其演技本身。他是戛纳影帝,去年又因为《杂种》拿到了第二个欧洲电影节影帝,他缺少的那座奥斯卡,被影迷换成了无冕之王的称号。



拔叔戏路极广,他演过古装和现代剧、英雄与恶人、贵族或贫民,光是反派就类型无数,且一个比一个复杂,基本不会用模板式的演绎,就算优雅也有不同优雅。


他在《007:大破皇家赌场》中的角色,被许多人视为最吓人的007反派,因为他颠覆性地为007的反派注入了人性,以及写实化的黑暗,把一向略显卡通化的邦德恶人,变成写实的反社会分子。他的角色是如此成功,以至于后面几部007都在试图复刻这一点。



反派在他的演绎下,总是很有层次感。007中的恶人,是一个表面冷静,实则被逼到墙角,一切都在手中逐渐失控的人。而到了《汉尼拔》,他则为角色加入了共情心,同时又让这少量的共情,被角色完美掌控,与无法控制共情心态的男主威尔形成鲜明对比。


拔叔教育大家不要浪费食物


去听拔叔的采访,你会发现他对自己演绎的每个角色都有深刻理解。而且别看他每次来中国都不会说什么“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的客套屁话,他其实经常在海外采访里提及中国文化,譬如用阴阳互补去形容汉尼拔与威尔的关系,或用李小龙武术中的极简主义去解读自己的动作戏。


所以在《狩猎》中,这个反派专业户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被整个村庄欺压的可怜人,身披“娈童癖”的污蔑,你可以看到愤怒、脆弱、不甘和痛苦,缓缓被拔叔的演绎刻入角色,只剩下带着妥协和伤痕的沉默眼泪。



去年的《杂种》,他又成了截然不同的硬汉,神态历经风霜,仿佛可以透过那张脸,看到他贫苦的前半生,他的军旅生活,以及那开荒执念的来源;同时,亦能看到角色对贵族头衔的渴望,同时对贵族心态的鄙夷。



拔叔的表演方式非常内敛,这种表演风格难度极高,因为只能依靠声音、肢体语言和微表情去体现情绪变化。注意观察他的表演和平日采访,你会发现他的每个角色,发音方式和体态都不同,微表情的变化方式也不一样。



可以说,拔叔是那种演员:如果你阅片众多,会发现他出现在了很多你看过的电影中,但许多你都没认出来;然而当他试图让你记住的时候,你一定会记住他的表演。


这部03年的《绿色屠夫》同样说的是食人


不要低估这种敬业感的魅力。一个明星,不论歌手或演员,当站在自己的舞台上时,这种敬业感是无法忽视的,因为这是在展现他们站上舞台的理由:血汗,或者天赋;而非特权。



性感、幽默、亲和力……所有这些其实都是装饰,拔叔之所以被人爱戴,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一直紧握着电影艺术最纯粹的一面——电影本身;所以当他表演时,能看到所有好演员表演时的共性:一种在光影中呈现,维持于压力之下的优雅。



偶像这词,其实是个宗教用语,背后是不理智的神圣化,是完美的标签,但人是不该被神圣化的,也无法达到完美。


处于纷乱的世界中,拔叔不可能逃脱这世界的底色,他远非完人,也会陷入各种节奏。实际上不久前的日本漫展见面会,中国便出现了质疑拔叔加票太多,后期合影太敷衍的节奏——而且,谁知道他私底下会不会真吃人呢?



所以,纵使人类都需要追星,也没必要把一位演员神圣化,或把他在神圣化与黑名单间不断二极转换。喜欢拔叔这种人的好处就是:你没必要二极管化。


最近得知拔叔将不再于《死亡搁浅2》回归,实在是遗憾,但他扮演的角色也确实已在一代塑造完美。拔叔自我破圈加入了游戏业,所以所有喜欢他的玩家,也能自我破圈去看看那些他身后的好电影。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过年前,趁大家都在等着包饺子时,推荐一些别具风味的菜肴:要是不出黑马,那面对今年的春节档,怕是不如去看点真正的表演罢。


好了不说了,就这样吧。


锅里还炖着人呢。




-END-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