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淳:重新评估认识日本方显大国胸怀

江淳 江淳散文 2020-11-06



我一听到“大日本帝国”实在笑不出来,必定日本曾横扫东南亚与太平洋;当听到“天朝上国”则想大笑三声,近代以降曾经对周边藩属国建立朝贡体系的大清曾被日本打的丢盔卸甲、割地赔款。诚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大心理,甚至变态成自大狂,这或许根植于民族的自信与人性的卑劣之中。

中国者中央帝国也。但从世界的眼光看,统一时代的中国版图不过是西自西喜马拉雅山到东部沿海的“海棠叶片”,远不是世界的地理中心。好在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国人的眼界才慢慢打开,但直至鸦片战争国人还认为洋鬼子的腿是直的膝盖不能弯曲。钦差大臣林则徐写给道光帝的奏稿上说:“况茶叶大黄,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

眼界决定视野的宽度,高度决定思想的深度,自由决定创新的力度。了解世界才能展望未来,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大唐时代日本曾是中国虔诚的学生,也是千年以来中国文化最好的传播和继承者。甚至有学者认为汉文化在日本(台湾),敦煌学在海外。日本一直追赶世界先进的文明,是世界最好的学生。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开始,但日本把大清远远地甩在身后终致甲午海战失败、洋务运动终结。

哲人尼采说:“我相信:一切事物的价值必将重新得到评估。”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很多还停留在清朝对“小日本”的老黄历里,盲目自大恰似春药,久服必然中毒害人害己、误人子弟。我们的内心是扭曲的,一方面崇洋羡慕西方发达国家,希望把孩子送到欧美与日本读书,一方面又鄙视洋人,自我阿Q一把:我们祖上曾经阔过。

日本的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11日在东京都内召开记者会,公布了日中两国联合实施的舆论调查结果。其中对日本印象“好”的中国人较去年上升10.7个百分点至42.2%,自2005年开始调查以来首次超过4成。认为日中关系“不好”的两国民众也在近8年来首次低于半数。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占86.3%,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

改开之后国人中的一小部分确实阔起来了,满世界旅游。但给外国人的印象始终不能摆脱: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喜欢排队、随意扔垃圾等等,最搞笑的是居然有人向美国官员行贿被当场逮捕,他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以畅通世界。我们可是号称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啊,但中国文明史实际只有3600年左右,文化与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说日本国民出门都要带个口袋,把所有食品的废料垃圾带回家或放入垃圾分类箱中。二十几岁我买过柏杨先生的畅销书《丑陋的中国人》,当时读完心里不爽而沉重但确是事实。三十年过去了国人的素质进步了吗?人人心中自有答案。

武术是国人津津乐道的国粹。武林打假的徐晓东向媒体人王志安视频爆料武林黑幕:中日曾在中国举办一场散打比赛,日本男选手是号称北九州的拳王,中国派出的是顶级散打选手,但是个女选手。散打时间仅仅17秒,日本拳王一直在挨打直至被打跪下,赛场国人欢声雷动,狠狠地满足了打击小日本的“意淫”心理。徐晓东揭露:那个所谓的日本拳王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留学生,为赚取高额的出场费作为学费专门来当一个中国职业散打女选手的靶子。徐晓东补充说,中国真正的搏击技术水平要落后日本20年。如此这般,横店影视城可以关门了,中国女选手都可以战胜日本男拳王!无论从传统文化还是人性文明的底线衡量,散打组织者是多么的无耻、可怜、冷酷、愚民而卑鄙!

香港电视剧《霍元甲》至少在艺术塑造上可圈可点、水到渠成,以史实为根据。散打造假能使一个民族国家崛起?真让外国友人笑掉大牙的国际笑话!

中国人痛恨日本人源于历代教科书:明朝海盗倭寇犯边、清末甲午战争、二战日寇侵华,这都是事实。但教科书却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任人宰割、苦大仇深,而不反思国家被列强欺凌的真正根源。日本版图乃蕞尔小邦为何几个世纪都能犯我中华?中国版图的历代统治者从未占领过日本(二战后本来联合国安排国军一个师占领日本,因内战被调入东北战场作罢……)。


唯一进攻过日本的只有蒙元大汗忽必烈:1274年,忽必烈派出1.5万人,组织九百艘战舰出发,登陆日本岛国后,虽然有一些小胜,但是最终因为遇到台风,加上军队粮草补给困难,不得不撤退回来。1281年,忽必烈派出10万人,组织了四千四百艘战舰。这次才走到鹰岛,就遇到剧烈的台风,元军被台风摧残得惨不忍睹。后来好不容易登岛,作战能力、粮食补给等都大受限制,不得不又一次无功而返。

二战以降旧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应翻开新的时代篇章。为何要天天抱着对历史的仇恨入眠?按照国际地缘战略与政治博弈,正是甲午战败、《马关条约》才促使清末士大夫觉醒掀起悲壮的戊戌变法,正是庚子之变才促使清王朝考虑君主立宪,正是日寇侵华才迫使国人上下一心救亡图存。万物相生相克,没有狼就没有羊的优化进化。共生双赢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正道,但你必须遵守规则使自己先强大起来。

中国与日本一个多世纪的马拉松决战,为何日本科技与文化能一直领先中国?

1946年,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以“菊”与 “刀”来揭示日本人。“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体现。本尼迪克特用这两个词表示了日本人的两种矛盾的性格: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与清朝的康雍乾同时代)觉察了中国社会治乱盛衰的历史规律,他指出:“大体上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朝代开始时都是相当好的。品德、谨慎、警惕,在中国是必要的;这些东西在朝代之初还能保持,到朝代之末便都没有了……”他认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坏的”方面有两点是突出的,一是无信,一是贪欲。“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这特别表现在他们从事贸易的时候。虽然贸易会很自然地激起人们信实的感情,但它却从未激起中国人的信实。”如果“贪利之心……法律并没想去加以限制……一切用术数或狡诈取得的东西都是许可的”。

洋孟子几百年前的话或许深深刺伤了国人的自尊。日本与美国人经常唱衰自己,时时敲响警钟、激发灵感,但他们并未被唱衰。所谓卧薪尝胆、警钟长鸣!

清末日本成了中国的大学校与革命的大本营,从那里走出了蒋介石、蒋百里、邹容、鲁迅、郁达夫等等多的无以计数的人才。这些留日生最后以优势压倒胡适等欧美留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主体。

记得历史日本的坏也要记住日本对中国经济文化影响的好。1979年至2003年中国接受的官方援助为1072亿美元,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31年援助中国2900亿人民币,占对华援助的近70%。

二战侵华的日本与战后的日本有着本质的区别,日本与西德在战后的废墟上崛起堪称经济奇迹。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根植于民族文化与制度中,思想自由与技术创新是任何国家雄起的两翼。日本强大的核心秘密就是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科技,追赶世界发达文明的列车。

近年来的诺贝尔奖,总能让人感受到日本的力量。在过去的18年中,日本一共获得了18次诺贝尔奖。以最核心的“芯片”技术为例,这个产业涉及的十大设备生产商中,美国企业4家,日本企业5家。日本在芯片、机械、医学、新能源、机器人、环境处理等领域都具有自己的核心力量,未来势必有很多先发优势。

翻开历史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令人震惊,中国的河流、矿山、地理、人文与风俗等等日本人了如指掌。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使用的地图居然是日本人绘制的。我们不能坐井观天,应多多了解邻邦日本,以平常心与常识来看待日本。中国人应该放下“天朝大国”的架子,吸收世界最优秀的文化创新自己的科技,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学习日本成功的经验。

中国人从思想文化到精神灵魂需要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需要一次质的飞跃。我们一起努力并期待一个全新的中国!

延伸阅读

江淳:抗日战争的来龙去脉探源


江淳:学习日本势在必行


江淳:好丈夫安倍自己洗衣服倒垃圾


日本经验告诉世人:“强硬”不代表“强大”


二战日本决策愚昧的后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