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新 ES6,不再北上广深

星球君 电动星球N 2024-01-18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News

作者:星球君

2018 年 12 月 15 日,在蔚来第二届 NIO DAY 上,蔚来第二款车型——ES6 正式上市。

第一代 ES6 一直是蔚来品牌的当打车型,既是销量担当,更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豪华纯电五座 SUV」市场中,近乎唯一的中国声音

40 个月之后,2023 年 5 月 24 日,ES6 迎来换代。又过了两个月,全新 ES6——起售价 33.8 万元的国产纯电 SUV,月交付过万

而除了全新 ES6,蔚来全系也在同一个月内,实现总交付超 2 万。8 月份,在全新 ES6 的带领下,蔚来持续热销,站稳两万关口。


从开创到传承,全新 ES6  在北上广深表现依旧亮眼,不过这一次,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趋势。

如果说第一代 ES6 启发了一线城市新锐消费者,对国产豪华纯电的初印象,那么全新 ES6,似乎正在将这种印象普及到更广袤的消费群体中。

说得更简单点,就是 ES6 不再只是「北上广深」的专属

根据官方数据,全新 ES6 的 7 月销量全面超越 X3、GLC、Q5L,成为高端中型 SUV 市场的销冠。更重要的是,全新 ES6 上市的综合成绩,在全国 133 座城市中,销量打败过宝马 X3,而全国共有 311 座城市。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新 ES6 凭借着自身的产品力,渗透到了金华、嘉兴、太原、汕头、宁波等非一线城市。

销量属于蔚来,意义则超越品牌。

之所以如此强调全新 ES6 的成就,是因为从产品再往深挖,背后是新一代汽车消费群体认知的重新建立,是新风潮,也是新思辨。

我们今天聊点趋势。

攻守易型


曾经只属于极少数先锋人士的智能纯电,如今正在往更广大的群体中扩散。

2019 年 4 月,第一代 ES6 开启用户交付前两个月,我们对预订了这款车的用户进行过一次采访。

这些早期用户大部分来自一线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即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这批用户也属于「少数派」玩家。


到了 2023 年,情况出现了变化。

我们拿到了一组全新 ES6 和宝马 X3 各自销量前 20 的城市销售数据。双方销量前三都是北京、上海和杭州,全新 ES6 在北京以及江浙沪地区有着较大的优势,尤其是北京、上海,分别达到了 1066 和 662 辆,而 X3 则为 626 和 490 辆,拉开了较大差距。

其他城市方面,全新 ES6 在苏州和温州连续 10 周超过宝马 X3 销量,在常州、宁波、徐州则是连续 9 周。而在全国 26 个城市中,全新 ES6 的平均周销成绩都胜于宝马 X3,其中金华、嘉兴、太原、汕头等二三线城市表现较好。

懂车帝数据显示,7 月 10 日至 9 月 3 日的这八周的时间里,除却 8 月受工厂调整影响的三周外,全新 ES6 的销量均超宝马 X3。


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加起来,销量已超 X3 612 台,在前 17 名城市中,其销量都超越同位排名城市的 X3 销量,但在 8 月总体销量上,X3 还是以约 1200 辆的成绩战胜全新 ES6。

这其中有工厂调整的原因, 但更深层的,是宝马数十年深耕中国市场下在各个城市「全面开花」,在前 17 名之外的二三线,或更低位的城市里,宝马在这些市场都有一定声量,这是新造车的劣势所在。


这也正是蔚来接下来进一步对 BBA 「攻城略池」的发力点——下沉市场

在聊到蔚来发展市场之前,我们还得先来一波宏大叙事,聊一聊蔚来在怎样的背景下,走出这一步棋。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对于车企而言也是如此。

2021 年下半年,与新能源汽车企业竞争一同进入白热化的,还有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爆发


从 2020 年的 124.6 万辆,爆发至 2021 年的 352.1 万辆,暴增近三倍,尽管 2022 年销量增长有所放缓,但也增加了近两倍至 688.7 万辆。

政策的激励、技术升级,外加后续路上跑的绿牌车越来越多带来的「羊群效应」,越来越多人将新能源汽车加入自己购车清单当中,新能源汽车逐步走进公众视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售出的 374.7 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纯电有 271.9 万辆,占比 72.6%。乘联会预测,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将达到 850 万辆。

走入纯电车怀抱的消费者不少,在头部车企的虹吸效应之下,对纯电车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将目光落到蔚来、全新 ES6 上。

更多目光的聚焦意味着更多的订单可能性,但人们对纯电车的续航焦虑还未完全消解。


于是,「基建狂魔」上线了。

进入 2023 年,蔚来加足马力建设充换电站。截至 9 月 11 日,蔚来共有 1788 座换电站,3078 座充电站 18110 根充电桩。

蔚来今年要建 1000 座换电站。这一信息大部分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都有所耳闻,但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十分重要——「重点布局有一定用户基数、还没有换电站的三四线城市与县城。


它要把换电站建到县城里去。这是县城用户无换电站可用的需求倒逼,也是抢占城市热点获取城市电容资源、在县城建立销售网络的关键。

沈斐认为,目前蔚来换电站的电容都是 630/1250kW ,「我完全可以在旁边布一两个 500kW 桩」,用来满足超快充的需要。其意义在各大车企铺设 800V 架构的当下已初步显现。

每天几座到几十座的充换电站上线,一些低位城市开始出现在 NIO Power 列表中。蔚来的补能网络已初具规模,接下来就要考虑对销售网络的辐射了。

今年 Q2 财报会议上,李斌着重提到对销售网络的建设。在他看来,蔚来相比于 BBA,在销售网络的建设上仍处于落后状态。

以安徽为例,BBA 基本上在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而蔚来在芜湖才刚建立了 NIO House,「所以我们在渠道方面的这种下沉,确实是我们很紧迫的一个任务。


BBA 每年在中国市场六、七十万的销量,光靠一线城市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二三线,乃至更低位市场的渗透。

蔚来想要获得更宽广的市场,除了「进攻」北上广深这些 BBA 销量腹地外,还要建立更多元的级别的市场,释放市场需求。

这一认识或许在蔚来决定大力发展补能网络的时候就已经成型,这才有了产品力更强的全新 ES6 热销。销售渠道下沉目标是 Q2 财报会议上提出的,实际的行动却早已随着换电站在下沉市场的铺设而开始,并且已初见成果。

随着二三线、低位城市对纯电车的认知进步,蔚来早已下沉到这些城市的换电站与充电桩,就像是一根根广告牌,树立在城市热点地带,无声地宣传着;也像向 BBA 宣布发起进攻的旗帜。

挑战旧秩序


消费者向来是精打细算的,把 NIO House 开到县城背后,还要有足够的产品力说服消费者,在县城「扎根」。

给予李斌下沉销售渠道自信的,是产品力

第一代版本上市之初,李斌就已确定 ES6 是一款走量的车型。虽说是走量车型,但 ES6 的产品力一直不含糊。


全新 ES6 要挑战 BBA,需要一把「尖刀」刺入痛处。在电气化时代,这把刀便是智能化。

从 NT1.0 到 NT2.0 平台,蔚来最大的变化,是从传统供应链模式,向全栈自研模式的转型。

这种转型不仅是智能驾驶软硬件的自研,还有智能座舱的自研,以及智能底盘的自研。这是全新 ES6,作为蔚来 NT2.0 时代的「当打之车」的产品力进化,背后则是蔚来对全栈自研的智能电动汽车的新思考。

在蔚来的自研之下,它对于 NT2.0 时代产品的把握度得到提升,最为直接的体现,便是对第一代 ES6 两个行驶质感问题的优化。

在第一代 ES6 上,刹车点头、乘坐舒适度不足这两个问题实质地影响着驾驶员的行驶质感,有用户称「只有慢慢刹车,才能基本消除点头现象」。

为最大程度上优化刹车体验,全新 ES6 在自研的 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上加入了 ISS 智能刹停功能,通过在制动末端自动调节制动力,抑制刹车导致的点头现象。官方称,该功能在有坡度的地面、低附着力的路面皆可平顺触发。


一位第一代 ES6 用户曾向我们分享,不少车主都吐槽旧款的座椅设计常会坐得人「腰酸背痛」且有时会顶脚。

得益于新平台,全新 ES6 的地台空间,从第一代 ES6 的纯平,优化为下陷,为前后排的垂直空间提供超 1220mm 的高度。全新 ES6 座椅由蔚来完全自研,采用 Multi-layer 多层舒适系统,从表面包覆材料到座椅骨架层 9 层软硬支撑,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

体验过新座椅后,这位用户给出了较高评价:「很舒服,说实话,这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在智能驾驶上,软硬件都得到提升的蔚来 NT2.0 平台覆盖了 ADAS 功能,拥有 L2 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并在硬件实力上拥有更高的上限。

NT2.0 车型智能底盘功能由蔚来全栈自研,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掌控着底盘,它能够垂直整合各项能力,让零部件之间融会贯通,提高整车性能的边界。

软硬件能力的提升,让蔚来的车型能够通过 OTA 升级,在将来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性能。

以 BBA 为目标,要做的可不仅是想用户所想,还要想用户未能想。对细节的把控,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对全新 ES6、甚至是蔚来「豪华」定位的看法。

于是,蔚来在全新 ES6 上,还升级了女王座椅、33 个高性能传感器、细化了外观设计、车身后地板与 C/D 柱都上了一体压铸……好像由内到外,只要蔚来能想到了,都给优化升级了一遍,势要成为「十项全能选手」一般。


智能化赋能汽车,正是老牌豪华车企目前所欠缺的。

即便不看 X3、GLC、Q5L 等燃油车,BBA 纯电车领域的智能化也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果上车,这段时间,够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几轮了。

综合驾乘体验追赶、智能化打出优势,还差最后一步,让市场认识到何为「电气化时代的国产豪华汽车」。

最后一击,由「标配即顶配」五个字打出。

回望过去数十年来,部分传统豪华汽车国内售价是国外的两倍,甚至有的经销商用供不应求的借口,玩起产能游戏,不加价、不选装就一直等。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部分用户认为购买 BBA 的产品「就算只为了标,它也值十万」。


BBA 品牌力已经形成,新造车需要打出不一样的牌,重新教育部分消费者对于豪华的定义。蔚来打出的牌,有智能化,有服务,还有「平权」

BBA 不同车型版本之间往往有着较大差异。AR-HUD、氛围灯、自动泊车、语音导航等功能,在低配版本车型上要么需要加钱选购,要么直接「销声匿迹」。低配版本消费者即便想要选配一些功能,都被版本之间的「壁垒」遮挡。

反观新老两代 ES6,都把「标配即顶配」做到了位。全新 ES6 不仅延续了第一代 ES6 的电动尾门、电动全景天窗等在 BBA 高配版本产品上才能看见的功能,还全系标配鸟瞰式激光雷达、4 颗英伟达 Orin-X 芯片、智能四驱双电机系统。


这一切还是在全新 ES6 价格下探的情况下实现的,第一代 ES6 售价区间在 38.6-55.4 万元之间,全新 ES6 若不剥离约 3 万块的换电权益,其售价区间也只是在 36.8-42.6 万元之间。

向下的市场,向上的「蔚来」


2009 年,智能的弄潮儿们正在研究 iPhone 3GS 怎么越狱,为 HTC G1 的轨迹球和 Android 1.5 系统欣喜。

但 2009 年诺基亚依然凭借着电阻屏的 5230、N97 等机型,拿下了当年的销量冠军。

时光荏苒,但智能化的趋势不变,拐点到来之前,依然是「少数派」的量变时刻。直到攻守易势,大家才会感叹:时代已经变了


五年前,或许没人能想到的 2023 年前八个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能达 33.53%,大刀阔斧向全面成熟迈进;

少数人或许能预见,会有一家中国车企拥有了誓要与 BBA 一决高下的自信与能力。

全新 ES6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它在上市这三个多月的表现初步证明了实力。

然而,与五年前不同,全新 ES6 要面临更多的挑战。频添「猛将」的 30 万级纯电 SUV 市场,在今年迎来了高合 HiPhi Y、腾势 N7,以及即将完成改款的小鹏 G9i,不少车企都想通过这一市场完成品牌的提升。

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蔚来却表示 2024 年除子品牌阿尔卑斯外,不会推出新车型,蔚来对经过换代后的车型,展现出足够的信心。


全新 ES6 能够延续上市这三个多月来的强劲势头,在2023 年余下的这四个月里,或者 2024 年,保持领先优势吗?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观点。

(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全新 ES6,不再北上广深

星球君 电动星球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