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鑫太极拳论十三篇白话详解(上)

曹树人 陈沟水 2022-09-14


陈沟水微信公众号致力陈家沟太极拳历史文化发掘整理研究。资料形式:视频、家谱、拳谱、地契、信函文书、碑刻、墓志铭、兵器、老宅等都是相关范围!有相关资料的朋友请公众号留言或

   微信:lezai20151818    

   新浪微博:@陈家沟微博

   邮箱:923863967@qq.com

   QQ群:439945224


*****************************************************************

19世陈东山


前     言

    陈鑫(1849-1929)字品三,清季廪贡生,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六世。其祖上得九世王廷公(1600-1680)拳法真传,累世不辍,尤以曾祖公兆、伯曾祖耀兆、祖有恒、叔祖有本、父仲甡、叔季甡、兄垚成就最大。自乾隆年间至民国中,陈世族人学拳者大多出此八人门下(加鑫本人)。有本(1780-1858)门人清平(1795-1868)后为赵堡太极宗祖,清平门人和兆元(1810-1890创和氏)李景延(1825--1893创忽雷架)武禹襄(1812--1880开武、郝、孙三派先河)皆为一代宗师鼻祖。即杨氏露禅(1799--1872)之师长兴公(陈氏十四世1771--1853)子耕耘,亦曾师事有本。仲甡兄弟(仲甡1809--1871    季甡1809--1865)终生以武功保卫乡里,卒后郡人共议以“英义”铭之!

 

    陈鑫幼承父兄教导、精研太极拳、备明法理。因感于拳道衰微不传、遂于晚年将毕生所学“本羲易之奥旨,循生理之穴脉,解每势之妙用,指入门之诀窍,举六百年来陈氏历代名哲苦心研究之结果,慨然笔之于书而无所隐,一洗拳术家守秘之故习”---(民国21年巩县武术家刘焕东语)书成未及刊行而以老病。临终语兄子春元“此吾毕生心血,汝能印行,甚善......”昔老子西去,达摩东来,孔孟周游列国,武训乞食办学,自古圣人忧道之不传,千古同心!

 

    考陈鑫所著,无论法理皆为其亲身之经验、体会。树人自学拳伊始,即觉书中含义极为深奥;然每有寸进及所悟,辄又觉其理原来又极平常,诚所谓:太极拳本来简单,只是被人搞复杂了!复杂到何处了?实为学人多不读书不明其理或读而不求甚解,只顾盲打瞎练,所谓“实践出真知”者,在此。不过是想当然之理耳。故先贤诫我等: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树人理解:拳学经典实为学拳者行功必依之纲常而不可缺少!所谓息息相关者,岂能不知?故愚意以为学拳者必先求通达先贤所传下之理义法理,以期一动一静,举手投足间皆能符合规矩法度。

 

    《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图文兼备,理义精详,“其于拳术之屈伸开合,即阴阳阖辟之理,反复申明,不厌求详”非但只“发前人所未发......实吾国武学动静交相养,阴阳得其平”之精髓所在!学者果能潜心研究“将见事半功倍,一日千里,裨益岂浅鲜哉!”(引语为初版时杜严敬序)

 

    树人以一己之愚意,妄揣先贤之圣道,正是以糟粕而述精华,辞不达意处,在所不免。所以为此译文者,非为求教于高明,实欲引起学者对陈公原著之重视,正如陈公所愿:使海内同胞人人简练,揣摩不惰......又能平心静气,涵养功夫,令太极本体心领神会,豁然贯通,将见理明法备,受益无穷。斯之谓也。

 

2006.7.18 树人 于 起心灭缘斋

 

 

 16世陈鑫后人陈东山演练太极拳


 

目    录

 

第一篇      任脉督脉论

第二篇      太极拳经谱  附 五言经谱

第三篇      太极拳权谱  附 五言权谱

第四篇      太极拳经论

第五篇      太极拳权论

第六篇      太极拳名义说

第七篇      太极拳推原解

第八篇      太极拳著解  附 七言俚语

第九篇      周身大要论

第十篇      太极拳用说

第十一篇    界限    附  争走要诀

第十二篇    缠丝精论  附 拳诀四首

第十三篇    心易发微伏羲太极图说

后记

 


 

第一篇      任脉督脉论

 

原文:任脉起于会阴,上行循腹里至天突廉泉止。督脉亦由会阴起,过长强顺脊逆行而上,至百会下降至人中止。。

白话译文:任脉的起点在裆中的会阴穴,从身前向上在腹里边运行到颈下的天突穴,再向上经廉泉穴到达下唇下的承浆穴为止。督脉的起点也在会阴穴,但过长强穴向身后沿脊骨逆转上行,到达头顶百会穴后,再向前下降至上唇人中穴止。

 

原文: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人身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任督以南北言。皆位乎中,可以分可以合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

白话译文:人的身体有任督这两道经脉,好象天地有子午线。人身体的任督是按身体的腹背而说的,天地的子午线是以南北方向定的,都处于正中间的位置,可以合成浑元一体,也可以分为阴阳二气。分开可以明白阴阳相合不即不离的道理,合则能体会浑元一体的圆满自在,也可以说一即是二,二即是一。

 

原文:盖人能明任督以运气保身,犹明爱民以安国。民毙国亡,任衰身谢。是以上人行导引之术,以为修仙之根本。

白话译文:人身体内中气流通任督两条经脉,是维持生命存在的修养身心大道,这个道路就好象是一国的君臣执政者,只有爱护百姓才能安定国家。百姓生存不下去了,国家自然就没有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人身中气不能再在任督脉通行,人的身体就要坏了。所以具有大智慧的圣人,教人用导引的方法调理气血的流通,这是修养大道的根本原理。

 

原文: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扫除妄念 ,卸净浊气,先定根基。

白话译文: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就是调养气血的运行,使之能够畅通身前背后以至全身上下,既然是求通就不能有违拗的地方,首先呼吸一定要顺其自然。然后逐渐清除心脑中的妄想杂念,排除身体内部的混浊气质,身体就会松静下来,这是初学入手扎根定基础的指导思想。

 

原文: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

白话译文:把观看外面景物的视线收回、来感知自身内在的变化,收敛精神寂然静默、才能使呼吸渐渐深长,达到出入绵绵不绝。若有若无的要求。还要把握神意,不使流溢在外边并时刻注意两眉心间玄关内窍的变化。

 

原文:功久则顷刻,则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任督犹车轮,四肢如山石。亡念之发,天机自动。

白话译文:依照上述原则,练习日久,某天会突然达到真气生发的境界:肾水中生出真火,与心火中产生的真水,火升水降、水火交融,产生真元神炁,自可感到两内肾如沐浴在热水中,膀胱积水也好象被火在焚烧,异常舒服,这是真气渐渐充足的现象。行动时要让中气运行任督二脉象车轮一样转动不停,身体四肢则要象山上的岩石一样松沉不动。想达到这个境界就要摒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指挥,使自然灵性引发肢体产生自然运动。

 

原文: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久之水火升降如桔槔之吸水,稻花之凝露,忽然一粒,大如黍米,落于黄庭之中。此采铅家投汞之真秘。

白话译文:每做一个动势,都要本着举动轻灵的原则,轻轻运行,把握到神意内敛的诀要:意思到了自然而然就停止下来,尽量的去除运动迹象,因为调理气息只能以意思引导运行,心静气沉时间久了心火自然容易下行,与上升的肾水交会、融合在脐下丹田部位之中。这样行功久了,心火肾水的升降交融渐渐的就象桔槔能吸水、稻花可以凝结露水一样的自然。这时候忽然有一粒和黄米大小的东西落到黄庭的位置中。这一点东西,是修炼得到的精气神的化合物--元神金丹。这是修道功(性命双修)的人得到金丹的真正秘法。

    注:1、桔槔:井上吸水的工具。2、金鼎在丹田稍上部,黄庭在金鼎稍上。

 

原文:打拳行到此地,注意不可散功不可停,一散一停丹不成矣。

白话译文:练拳行动到了这个地步,千万不能稍有松懈,要精进不停,否则真元一时不能在我身中稳固,金丹就炼不成了。

 

原文:在昔紫阳真人曰:真汞生于离,其用却在坎,姹女过南园,手持玉橄榄,正此谓也。日日行之无差不间。练之一刻则一刻周天,练之一时则一时周天,练之一日则一日周天,练之一年则一年周天,练之终身则终身周天。

白话译文:从前紫阳真人张伯端曾经指示修炼的密诀说:元神生在上边中空的离位,要在下方坎位行神炁和合的功法,才能使龙虎交会,产结圣婴,就是指的这种方法。每天练习既不能出错也不能间断,这种培育金丹气行任督的功法,就是周天运行。练多长时间就会有多长时间的颐养身心效果。

 

原文:炼过十年以后,周身混沌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由气生,气自有神。周中规,折中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水不求而自生,火不求而自出;虚室生白,黑地引针,不知所以然而然。亦不知任之为督,督之为任,中气之所以为中气也。时措咸宜,自然合拍。

白话译文:炼到十年以后,周身已经成为浑元一体。无论行走坐卧动静的时间都会处于虚灵空明的境中。已达先天无我的感觉境中时时会感到,不知道这个身体是我呢?还是我是这个身体,也不知精神是由中气产生的,还是中气中原来就有精神存在。至于行动时无论纵横曲伸方圆周折的规矩。都可以做到不须思考就能自然得到。培养真元的真水真火都会随需而有,暗室里能生白光照物,黑夜地方能够穿针引线,在人在已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任脉就是督脉,还是督脉就是任脉,中气为什么成为中气。但是无论如何,身体的运动都会显得极为协调,好象本来就是那样的。

 

原文:此言任督之升降顺逆,佐中气以成功。气动由肾而生,静仍归宿于肾。一呼一吸真气之出入,皆在于此。

白话译文:上述是中气通过任督二脉的升降顺逆运行,以炼养元神。真气的发动源于内肾,静下来后仍旧要回到肾中,这是真气随呼吸出入的道理。

 

原文:中极穴一名气原,在关元下一寸,脐下四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气海一名脖映,一名下肓,脐下一寸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人言气归丹田,亦非无本。总之任说千言万语,举莫若清心寡欲,培其本原,以养元气。身体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

白话译文:中极穴还有一个名字叫气原,在关元穴下一寸,脐下四寸的地方。正在膀胱上面,是足三阴经脉与任脉交会处。气海穴又叫脖映,又叫下盲,在脐下一寸里边正中的位置,是男子真气生发的源头。这是丹田部位的要穴,所以世人常说要气归丹田。也不是没有本可依的。总之任能说出千言万语的道理,都不如清净身心,祛除欲念,才能培养本来的元气。元气是身体强壮的根本,元气强壮,行功打拳自然胜过他人!

 

第二篇   太极拳经谱

 

原文: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动静,柔之与刚。曲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急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

白话译文:太极有两仪的形,以合于天地的阴阳气。行动时的动静开合表现为柔和刚两方面。但是肢体运动的曲伸往来,意念活动的进退存亡都要在开合中有变化有规律的展现出来。虚实都要顾及,但心意的显示是忽然有又忽然没有的。天和地的健顺体现到人身上即为阴阳,健顺参半即是阴阳调和,阴阳调和则引进落空的技艺才能趋于精练细致。

 

原文:或收或放,忽驰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必先有事,勿助勿忘。

白话译文:无论是神意的内收外放,还是肢体的开合弛张都会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临阵的变化是极为错综的,想要在错综的情势下产生变化,就要把握一个原则:想要压倒来势,必须要先助张对方的攻势!(此拳道舍已从人之旨),当情势发展使我不得不先施攻击时,也不要妄自发动真力而用来帮助进攻的形势。这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牢记。

 

原文:真积力久,质而弥先,盈虚有象,出入无方。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宾主分明,中道皇皇。

白话译文:精神培养时间久了,自然真力本质强劲。进退消息要表现出来,而神意劲势的往来要隐于无形,不能固定。心静神明,可以先期料敌来的机势。性空智生,可包容汇藏万物。交手时宾主地位需要分清。敌进入我境内则是敌主我宾。我以神意转移可以使宾主易位,可操胜券。宾主关系好比中道正位。谁得主位即可以居中得势而易以取得胜利。

 

原文:经权互用  补短截长。 神龙变化,畴测汪洋。

白话译文:经是不易的原则,权是制宜的机变,要能因势互补即取其长者补其短处,如同神龙的变化。这种变化完全存于己心、不可捉摸,如同汪洋大海的波浪,是无法测量的。

 

原文:沿途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不先不后,迎送相当。

白话译文:行功中凡动都能随曲就伸,随遇而安心静神清,不会慌张,自然会体会到周身内外上下舒松后,每一寸肌肉皮肤及每一骨节的开展及处处的舒张,只有这样才能在接人来意来势时,做到不先不后,恰到好处。

 

原文:前后左右,上下四傍;转接灵敏,缓急相将;高攀低取,如愿相偿。不滞于迹,不涉于虚,至诚运动,擒纵有余。

白话译文:以及四面八方来势,都能缓来缓接,急来急应。或向上攀接,或向下俯取,尽可以如愿随心相偿。又能不停滞在形体的迹象上,不涉足于虚无的陷井中,敬事天地修习自然造化的玄机妙法即是至诚的运动,做到了则不论干什么都富有余力。

 


原文:天机活泼,浩气流行

白话译文:时时体验天地生机的活泼运动使我身体之中浩气流行畅通不止。

 

原文:佯输诈败,权衡制胜。顺来逆往,令彼莫测。因时制宜,中藏妙诀,上行下打,断不可偏。声东击西,左右威宣。

白话译文:临阵后的佯装失势后败退逃走,是权衡利害关系后,做出的可以制胜的机关。敌势向东来,我意则向西去,让他测不清我的意图。因时间地点情势斟酌,应用对敌方法的妙决就是需保持身体的中正。隐蔽身体的中心位置。无论是向上打击或向下击打,都绝对不能失中而成偏斜。能够声东击西,左右扬威的时候一定也离不开中正的神意指挥。

 

原文:寒来暑往,谁识其端,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上下相随 ,不可空谈。

白话译文:太极拳道的体用变化就象是四季变化的寒暑往来一样,都没有明显的开始而能让人察觉。千古以来,每一天都是这样。只有象天法地这样的真正大道哲理才会永远存在,循环不绝。周身上下相随的道理是要身体去做到,空谈是没有用的。

 

原文:循序渐进,仔细研究,人能受苦,终跻浑然。至疾至迅,缠绕回旋,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炼已极,极小亦圈。

白话译文:依照规矩,逐渐练习,还要细细的研究揣摩其中的神意。凡人如果能够受得住练功过程中的各种苦处,则最终必然会达到浑然一体的灵境。到那时,心即微有所思,肢体就会相应做出极为迅速的行动,而且缠绕回旋的意思也会无迹象可寻,每一动都象圆满得是十五的月亮,即便炼到极精细处及极细微的运动形式,也是一个圆圈。

 

原文: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敌如诈诱,不可紧追。若逾界限,势难转回。况一失势,虽悔何追?

白话译文:但是还要明白,太阳过了正午就会偏西,月亮圆满了后就会亏损的道理。同样的理:敌人如果是诈败引诱,我决不可步步紧追,只能是不离不弃随其后观察情况变化。若不小心追出自己的边界,即会造成宾主易位,我就很难全身退回,何况万一失势,即成败局,虽然后悔又有什么益处能追回呢?

 

原文: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不可稍让。如让他人,人立我跌。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胜。一夫当关,万人失勇。

白话译文:固守自己的疆土,不求侵人也不让他人来犯。即便是毫无用处的九折羊肠的地方也不让人一分。如果你让对方进来,后果必然是人在我去人立我翻。所以只要对方犯我疆土,应当急速应战,能占上风就不要向下躲避,多占一分地界,我则容易根据形势的胜算,作到一人据守关要,一万人也难以攻破。

 

原文:粘连沾随,会神聚精,运我虚灵,弥加整重。细腻慰帖,中权后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来脉得势,转关何难,实中有虚,人已相参。

白话译文:一旦与敌肌肤相接,即须聚集精神实施粘连沾随的神意。让松静虚灵的意思贯穿到运动中,则神意会更加虚灵,身体会更加完整稳重。我在实施沾连粘随时,要让对方觉得我就是在对他做保健按摩,触手处温柔细腻运行和缓均匀慰贴,而我的真力要无声无形的蕴含在其中。所有的在随曲就伸的指导思想下实施的技法包括沾连粘随在内都是虚假而用于诱骗对方的,为的是得到一个能够足以一发而定乾坤的转机。这个关键在于:趁接肌肤时就已查知了对方来势的意图,得势知机取胜就不难了。

 

原文:虚中有实,孰测机关?不遮不架,不顶不延,不软不硬,不脱不沾;突如其来,人莫知其所以然。只觉如风,摧倒跌翻,绝妙灵境,难以言传

白话译文:要做到虚中有实,不但要随人还要问自己,安排好自己,形随人意由已,自然就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也是此理,心意在我,别人是测不透机关的。虽与人肌肤相触,劲意却要做到没有遮挡或招架的意思。即不能加速上顶,也不能迟到地界。总是要让对方觉得与我肌肤接触处不软也不硬,即没有拿开的意思,也没有粘连的想法(上乘粘连无形,而人不易知)。我如得机势劲意突然发放,对方是丝毫不会觉察到原因的。好象是被一阵突如其来的怪风刮倒。这是太极拳体用的上乘境地,是无法用语言详尽描绘传乘的。

 

原文:试一形容,手中有权;宜轻则轻,斟酌无偏,宜重则重,如虎下山。引视彼来,进由我去,来宜听真,去贵神速。

白话译文:大略说明一下:这是因为手中掌握了尺度权衡的诀要。当需轻轻运动时,斟酌手内权衡,自然不会有偏差。需要迅猛沉重等等,都是这个理。引进时要看对方的来意,涌进时则由自己心意为主,对方的来意要听的真实,而我的去势要神速。

 

原文:一窥其势,一觇其隙,有隙可乘,不敢不入,失此机会,恐难再得。一点灵境,为君指出。

白话译文:临场要做到一看见敌势,就能察见敌势中的破绽漏洞。只要有机可乘,千万不要犹豫、或因为胆小而不敢攻进。因为机会不是随便就能得到的,一旦失去,就不太容易得到了。这是上乘灵明境界的关键处,特为大家指出来。

 

原文:至于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仰,奇正相生。回旋倚侧,攒跃皆中。

白话译文:上边说的多是神意至于身法的应用,原来也没有一定的成规法则。虽然说是没有一定,也还是有一定的,为什么呢?原则上虽然没有一定,但在各人根据机势场形,权衡利害关系而做出相应的措施,所谓临时制宜的法规还是有一定的。无论神意或肢体表现的或横竖颠倒,或前俯后仰,或站立坐卧,都要使之符合阴阳相互致用相生的道理。才能使身法的运行:迂回旋转也好,攒蹦跳跃也罢,都是在保守中正的原则下完成的。也可以这样说:一切身形活动都要在保持中定的情况下去完成。

 

原文:千变万化,难绘其形,气不离理,一言可磬。开合虚实,即为拳经。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日新不已,自臻神圣。

白话译文:太极拳体用的道理用千变万化也不容易描绘出他的形状但浩然正气的存在离不开正道法理的培育,是一句话可以阐明的。再说简单一点:在开合中表现虚实,就是拳学的经典!只要下功夫练法究理,时间积久,必然会豁然贯通法理。妙悟后天天行功都会有新的进境感觉,往后就不再需要老师了,只凭自修就可以达到神圣的功夫境界。

 

原文: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岂知我心,只守一敬。

白话译文:到那时的无论动静,都能浑然一体。行止无迹。有用时浑身到处都是手。事情完后连手也不是手,这就是妙手空空的意思。好象冥冥中有鬼神相助,使我身心虚无明净,通灵透彻。不管是行动开始还是达此境后,我要做的就是守着一颗敬事天地为父母的诚心。去探寻自然大道的生化原理,得到天人合一的境地。无此敬意,一物难得!

 

附:太极拳五言经谱

太极具两仪,天地判阴阳。开合主动静,柔纫与坚刚。屈伸随往来,进退定存亡。无常开合显,虚实忽现藏。阴阳调和后,顺逆自精详。有时欲收放,忽然见驰张。错综变化时,欲仰要先扬。先欲成功事,勿忘勿助长。真意积存久,质朴弥昌光。盈虚呈有象,出入自无方。神静以知来,智明以藏往,宾主要分明,中正大道皇。经权互补用,需短可截长。神龙变化事,测之如汪洋。沿途缠绵去,静运肌骨张。不先也不后,迎送宜相当。六合接虚灵,缓急要相将。高攀与低取,随意如愿偿。神不滞于迹,形不涉于虚。理正至诚运,擒纵有余功。天机活泼处,浩气流行畅。佯输诈败走,权衡制胜回。顺逆彼莫测,制宜妙诀藏。寒暑原无端,千古理循环,上下宜相随,空谈无功返。循序能渐进,苦尽跻浑然。至疾回旋绕,离形得神全,精练至圈小,极小月亦圆。日中自偏西,月满缺陷现。敌诱不可追,逾界难转回。失势追悔迟,守疆不亢卑,九转羊肠道,属我不让人。此处让非善,有情换无功。能上切莫下,形胜势当关!沿连粘随时,聚精要会神,虚灵足下意,周身自沉整。触彼似安抚,隐中权后用。虚拢诈诱转,精神居上游,来脉得势顺,转关自然精。实中有虚意,人已要相参;虚中有实相,妙法自周全。不拦遮架顶,亦不脱沾延。软硬既难料,刚柔亦无形。突进泰山崩,人莫知其然。如被风摧跌,灵境妙难言。试为一形容,手中权轻重!轻来轻接引,斟酌无偏倚;重则重相随,势如下山虎。引要视彼来,进去由我意。来意要听真,去势贵神疾!窥势有隙乘,即要当下机,可乘不敢入,失机难再寻。此为灵中境,妙处指与君。至于身行法,原无一定规。有定或无定,在人各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俯仰中,奇正生回旋,中气宰乎中!变化形难绘,至理一气通。气须理来宰,意要神气领。开合与虚实,即是真拳经,日久豁然贯,日新臻神圣。浑然归无迹,妙手自空空,虚灵鬼神助,诚心一敬生!

 

 

第三篇    太极拳权谱

 

原文:中气贯足,精神百倍。临阵交战,切忌先进,如不得已,浅尝带引,静以待动,竖我壁垒。

白话译文:正确的行动方法练久可以使体内真气充足,精神倍增。对敌时不主动攻击是太极拳权术的原则。如不得已需先行动手,应在守中的情况下,通过肌肤轻微的接触,带领牵引对方的神意,造成他肢体上的漏洞。我则神舒意静,只是安排好自己的周身内外上下所谓坚我壁垒,待彼来攻。

 

原文:堂堂之阵,整整之旗,有备无患,让彼偷营,一引一进,奇正相生。

白话译文:能够立身中正,又能支撑八面,形势自然是有备无患(不求备而自然有备)可随时等候人来偷袭。只要持中自可随时能随其所动。引其来势,乘隙进击,做到动静相兼,奇正相生。

 

原文:佯输诈败,反败为功,一引即进,转进如风,进至七分,疾速停顿,兵行诡计,严防后侵。前后左右,俱要留心。

白话译文:假装不敌的本意也是要引诱对方出现漏洞,我才能反败取胜。要处在于:当一引出对方空隙就要跟进,好象风一样说有就有。但是即便得机得势,也只宜攻进七分地界,就要迅速停止,这是遵循兵法学说,防止后面敌人侵袭。所以一旦发动攻势,自己的前后左右都要留心照应。

 

原文:进步莫直,不直不遂。足随手运,圆转如神。忽上忽下,或顺或逆。日光普照,不落边际。

白话译文:进步不要直行,直行不便于转换还容易受到攻击;不直行对方的意图就不易得逞。足下能够做到轻灵,自然可随手一致运行,达到圆通无碍。当然也可以忽然上下,无论顺逆的方向都可以随意运动。总之能轻则圆,能圆自通,好象正午的太阳普照万方,毫无边际,这也可以指心神意气的运行,没有迹象。

 

原文:我进击人,令其不防。彼若能防,必非妙方。大将临敌,无处不慎。任他围绕,一齐并进。斩将骞旗,霸王之真。

白话译文:我要进击别人,一定要让他不能防,他若是能够防守住,就说明我做的不够完善。要象大将军上阵,处处谨慎留心。就不会怕人多围绕齐来进攻。战场应对应当具有王者的精神气势。

 

原文:太极至理,一言难尽。阴阳变化,存乎其人,稍涉虚伪,妙理难寻。

白话译文:太极大道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极细微的显现。都是至理真言,一句话怎能说的清楚呢?但阴阳的变化是因为人的存在运动而产生的,所以在行动中如果稍有虚伪的意思掺入进来,则真正的法理就再难找到了。

 

附文:太极拳五言权谱

太和元气足,精神百倍增,临阵忌先进,静以待彼攻。如有不得已,持中浅带轻。心静待神动,坚我堡垒功。神定阵势浩,心平旗自整,此言备无患,随彼来偷营。一引有一进,奇正自相生,佯输诈败势,反败得成功。一引即须进,旋转势如风。七分进势后,务要疾速停。用兵多诡道,严防彼后侵,前后及左右,亦要留心中。进步切莫直,不直自无虞,足轻能随手,体圆转如神,上下或顺逆,自然随心意。如日照大地,普照无边际,我欲进击人,务令其不备,彼若能防备,在我非妙法。大将临敌慎,仔细研奇正,任彼环围侵,一展霸王功。太极真法理,言语不能尽,阴阳变化处,存乎其人间,涉虚或有伪,大道难流传。

 

 

第四篇   太极拳经论

 

原文:自古混沌之后,一划初开一阴阳而已,天地此阴阳,万物亦此阴阳。

白话译文:自太古时代混沌开辟,产生了一阴一阳。天地因为遵循这个阴阳而得永为天地,世上万物也都依这个阴阳而得以孕育生存。

 

原文:惟圣人能保此阴阳,以理御气以气行理,施之于人伦日用之间,以至仰不愧 天,俯不怍人,而为天地之至人。

白话译文:惟有智慧的圣人能够抱元守一静护保守这个阴阳,并依据阴阳生化万物的哲理,把握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以此正气推行阴阳变化的大道法理,而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使人生在世:上不辜负天地生养的大德,下不抱愧于他人,而都能够成为天地间有大智慧的圣人。

 

原文:耍手亦是以理为主,以气行之,其用功与圣贤同。

白话译文:练习太极拳也是以符合阴阳变化的道理为主宰,培养真气运行周身,用以证明法理的完备。所用的功夫和圣贤是相同的。

 

原文:但圣贤所行者全体,此不过全体中之一端耳,乌足贵。

白话译文:但是圣贤执行的是天地大道的完整功用,而练习拳术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点开头,还不足以为珍贵。

 

原文:虽然,由一端以恒其功,亦未始不可以即一端而窥其全体。所以平素要得以敬为主,临场更得恭敬。

白话译文:虽然是这样,但只要在这一点上持之以恒精进用功,也未必不能够由局部进而窥透大道的整体。因为大道中蕴含着无限生机,所以平常就得常怀敬意,下场行功时更要心中恭敬,才有可能汲取天地间的生机来滋养已身。

 

原文:平素要先养气,临场更要顺气而行,勿使有惰气参,勿使有逆气横。

白话译文: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养气,行功时更要顺气行拳。勤下功夫,不要使身体内产生惰气,放松运行不要让因用力而产生的逆转气体横隔体内。

 

原文:至于用力之久,一旦机趣横生,妙理悉现,万殊一本,豁然贯通焉,不亦快哉?

白话译文:正确行功持久后,有一天会突然明白体会到了拳道中的机理情趣,天地生机的缘由妙理一齐涌现,这是万事万物返朴归真还原为一的道理,也是行动者功成理贯的现象。由此可谓已进入大道正途,已身已融入天地之间,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原文:今之学者,未用功而先期效,稍用力而即期成,其如孔子所谓 先难后获何?

白话译文:现在学拳练功的人,还没有用功就想预期效果,稍微下点功夫就想得到功成,其实是没有理解孔子的训诫:先难后获--只有先经过苦难,才能得到结果。

 

原文:问功夫何以用?必如孟子所谓:必有事焉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而后可。

白话译文:有问功夫应用时应持怎样的心态?应该如先贤孟子说的那样:只要是学习,就要正心诚意,只管循规蹈矩就行。

 

原文: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

白话译文:学理不明白就要延请明理的老师,道路不清楚就要访问良朋益友。但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要象天体运行那样,天天不懈努力行功,奋进不止,时间久了,功夫就到了。

 

原文:问得几时,小成则三年,大成则九年。至九年之候,可以观矣!抑至九年之后,自然欲罢不能,蒸蒸日上,终身无住足之地矣!

白话译文:有问这个时间得多长呢?可以这样说:要得到进入门户境界的灵悟,约要三年,若要功夫上身则需九年。练到九年之后,功夫就很可观了,而且再想不练则身体本身也停不下来,因为身体的行动已达自然运行的境界,至到尽此一生,也不会有停止不练的时候。

 

原文:神手复起,不易吾言矣!躁心者易勉诸。

白话译文:这种说法即便是前辈的老师在世,也不容易改变,心浮气燥的学人应该据此而勉励自己。(心浮气燥的学人是否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第五篇   太极拳权论

 

原文:天地一大运动也。日月星辰垂象于天,雷雨风云施泽于地。以及春夏秋冬递运不已,一昼一夜、循环无穷者,此天地之大运动也。

白话译文:天地之间的运动是最大的运动了,象太阳、月亮、星辰轮流的出现在天上,雷电、风雨倾施在地下,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流转不尽,一昼一夜循环不绝,都是没有穷尽的,这就是天地间的大运动啊。

 

原文:圣人一大运动也:区划井田以养民生,兴立学校以全民性,以及水旱盗贼。治理有方,鳏寡孤独,补助有法,此圣人之大运动也。

白话译文:上古 的圣人也行有大运动:他们区分规划田地种植食物,用以百姓的生存;设立学校,使百姓得到教育;不论是水灾、旱灾、强盗,都有治理的方法,对无依无靠者也有帮补资助的做法,使国泰民安,这是上古圣人所行的大运动。

 

原文:至于人于一身,独无运动乎?秉天地元气以生万物,皆备于我;得圣人教化以立人,人各保其天,因而以阴阳五行得于有生之初者。为一身运动之本。

白话译文:但是普通人的这个身体,难道就没有运动吗?其实,万物由于秉受了天地元气才得以生育的这个自然道理,完全的因为人的存在而都具备在人的身上。人若能得到圣人的教育而得到立人的根本,又能各自保养自己的元气,也就是依据阴阳五行的变化及其生生不已的真理,再赋予人从最初的开始那一点精神,通过各种法理使之得到滋养,这当是人的一身运动的根本吧。

 

原文:于是苦心志,劳筋骨,使动静相生,阖闢互见,以至进退存亡,极穷其变化,此吾身自有之运动也。

白话译文:凡人若能甘苦心志,劳动筋骨体会动静相生感受开合的道理,进而在进退中察知自身存亡的契机,穷研深究其间的变化,这是人本身能够产生的运动。

 

原文:向使海内同胞,人人简练揣摩不惰躬修,万象森烈,显呈法象。又能平心静气,涵养功夫,令太极本体心领神会,豁然贯通,将见理明法备,受益无穷。

白话译文:如果能使四海同胞,人人都能学习太极拳,并能悉心揣摩拳学理义,勤下身肢功夫,使变化万千的拳法理要,呈现在体。又可平心静气,培元固本涵养内在的心神意气功夫,能够心领神会太极的本体奥义,即身知体悟阴阳变化,而达到贯通法理的境界,所谓理明法备,则人身自然受益无穷。

 

原文:在我则精神强健,可久天年,在国则盗寇荡除可守疆域。内外实用,两不蹈空。熙熙皓皓,永庆升平,岂不快哉?

白话译文:在人自身则精神强健,在内可以得到延年益寿的功效,对外可为国家扫荡强盗,守卫边疆,所谓内外都有实用。使天下百姓生活在热闹明亮的世界上,永远欢庆不断的和平,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原文:运动之为用大矣哉!虽然,犹有进。盖有行之运动未若无形运动之为愈。无形之运动犹不若不运动自运动者之为神。运动至此亦神乎运动矣!

白话译文:所以说,运动的功效,真是伟大啊!虽然是这样,还是可以再进步的。因为本着大道无为的原则,有肢体形式运动的运动效果没有无形体运动的功效好。没有形体迹象的运动又不如肢体自身不求运动。而神意自然会让肢体产生运动的运动更加神妙!运动到了这个程度,可说是到了神而明之自然而然的境界了。

 

原文:则其运动之功既与圣人同体。又与天地合德,浑浑穆穆,全泯迹象。亦以吾身还吾心之太极焉已之耳。亦即以吾心之太极还太极之太极焉已耳。岂复别有作用哉!

白话译文:人体的运动功效既然和圣人相同又有和合于天地生养万物的大德真理,呈现的浑元无间,严整肃穆又毫无迹象可寻找其所以然。这即是通过人身体的运动而相证人心中的太极理念而已。也即是以我心中所识的太极原理验证于天地间的太极法象本义,求一人合于自然而已,难道还会有别的用处吗?

 

原文:妙矣哉!太极之为太极也。神矣哉!太极之为太极也。愚妄以臆见,聊书数语以冠其端,殊令万家之一笑云。

白话译文:真是妙啊!太极所以为太极的真理。真是神啊。太极所以为太极的真义。愚人(作者自称)狂妄的把自己的一得之见,简单的归结成这几句话,写在这本书的前面,浅见拙识,不过是惹真正的行家笑话而已。

 

第六篇   太极拳名义说

 

原文: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

白话译文:拳术以太极命名的原因,应该是古时候必定有深明太极哲理的贤者,根据人体上下前后左右的生理状态,通过使手足旋转的运动形式,来探索太极大道所蕴含的奥妙,设立名义定为规矩。可以说这种义理很是精确,遵循的方法也极为严谨。

 

原文:后之人事不师古,不流于狂亡,即涉于偏倚,而求一不刚不柔,至当却好者以与太极之理相吻合,盖亦戛戛乎其难矣!

白话译文:但是后来学习拳术的人,不遵依古传的师训,不是狂妄认为只有自己才是“正宗真传”,就是片面的追求与自然常规不相符合的东西,已偏离了自然大道正途。所以说现在想找到一个能够作到刚柔相济无过与不及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都能持正不偏,刚好能和太极大道哲理相符的学者,就非常难了。

 

原文:然吾思古之神圣,能发明太极之理者,莫如包羲氏,夏后氏,河图洛书有明证也。

白话译文:不过我想古时候能够发现并阐明太极道理的圣贤,只有羲皇和禹王因为在他们治理天下的时候,出现了昭示大道本原的河图和洛书,就是明确的证据。

 

原文:惜乎予学识浅,未能窥其蕴奥。且其书最精深又不易阐发。于河图洛书未能道破一语。而特于羲经所著阴阳错综六爻  变化与神禹所得之五行相生相克者,引以为佐证。其泛滥肤浅,亦不过古人之糟粕已耳。

白话译文:可惜我的学问知识太浅,不能详尽察知河图洛书所蕴含的奥妙,况且古书中所藏自然大道,往往与日常生活中表现的不一样,很难阐述明白,所以我在讲述拳学义理时,对于河图洛书还无法说明白其中的一句话。只能从羲皇和禹王根据河图洛书所载而演绎出的阴阳八卦六爻的错综变化及相生相克的五行原理,引源导流,作为辅助的证明来说明拳道的理义,其实是很肤浅的,不过是得到了古代圣贤的糟粕而已。

 

原文:杂乱无章,随意采择,于图书生生大数之序毫不相似,况其内之精华者乎?虽然,亦不必泥。古人笔墨原非为拳所设,其包括宏富。亦若为拳而设。随意拾取,无不相宜。此亦足见太极之理,精妙活泼而令万事万物,各适其宜用之者,无不各如其意以偿之。

白话译文:而且叙述的杂乱,毫无章法。因为是随意拾取讲述,也和河图洛书中排列顺序不相同,更不用说内在的精华真义了。虽然这样,也不必太拘泥于这一点。我看古圣的著述并不是专门为后世学拳的人明白拳理而写的,但因为她的包罗万象的法则,也好象是为学拳而设置的,随便抽取片言只语,都和拳学功法无有不相适宜的地方。由此可见太极阴阳变化的法理:精义玄妙,生机活泼。可以让万事万物都能从中得到适用的营养,得到各自的需要。

 

原文:事虽纤细理无惑疑。任天下纷纭繁颐,万殊皆归于一本,妙何如也。

白话译文:以拳学功法来体悟修证自然法理行事时虽然要从细微处深研,但行动的法理却不能在行动中产生疑问,才能达到任由,万事万物变化万千,我自守我一点灵机,静待所有的一切都归于自然变化的浑元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

 

原文:后之人,苟能于古人之糟粕,即其委而求其源,未始无补于身心。

白话译文:后来的人若能够从古代圣贤的遗教中稍稍留心,即便是一些极浅薄的意思,随之而深入探究,未必不会有益身心的。

 

原文:命名之学,虽曰拳为小道而太极之大道存焉?况其用最广,运动者宜留心焉。深玩细思,久之自有得也。拳之已益人,岂浅鲜哉!

白话译文:命名的学问,对于拳学道理来说,是个小小的理法,但太极大道义理就存在于这小小的法理之中。何况太极拳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所有形体运动者都可以留心参考,只要能够深研细究,必然会有心身的收获。太极拳的有益人身,决不是浅薄和稀少的。

 

第七篇  太极拳推原解

 

原文:斯人父天母地莫非太极阴阳之气(言气而理在其中)蕴酿而生,天地固此理(言理而气在其中)三教归一亦此理,即宇宙之万事万物,又何莫非此理?况拳之一艺焉能外此理而另有一理?此拳之所以以太极名也。

白话译文:人类敬事如同父母的天地,都是太极阴阳二气蕴育变化而产生的,天与地依据阴阳化育万物也是这个道理。儒释道三教修真功法不尽相同,而最终走到一条路上也是因为这个道理相同。其实宇宙间所有的事物,哪一个不是依据阴阳变化而存在的?拳术不过是其中一种技艺,难道会在这个道理外又遵循一种学说?这是拳术之所以用太极为名的道理。

 

原文: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

白话译文:拳的意为权。权在《书》中为秤锤。是秤量物体轻重的工具以权喻拳,即能权衡物体的意思。

 

原文: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不遗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

白话译文:但拳学应用的法理原本于太极的阴阳变化,形式不外乎两手的虚实表现。不过人的一身到处都具有太极阴阳变化的特性能力,就是说浑身上下都能是拳,不应该仅以一双手的变化,就认为太极拳不过是这样的。

 

原文:其枢纽在一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能敬能静,自保虚灵。

白话译文:拳学体用的主宰在心。心神恭敬则不逾越规矩,心意安静则和融一切。能够长久的保持敬和静的状态和境界,则我精神肢体可长在虚灵之感觉中得到颐养。

 

原文:天君有宰,百骸听命。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百会中极,一体管健。

白话译文:心有所思,四肢百节都要听从命令。有形的运动生发阳气,无形的运动生发阴气,动静之间能够体现阳尽自然阴生,阴尽自然阳生的自然生机后,则清浊之气也会随其自然行清升浊降的运动。清气上升滋养身心,浊气下降排除体外,头顶的百会穴和脐下的中极穴是保持阴阳调和而能立身中正的关键。

 

原文:初学用功,先求伏应。来脉转关,一气相生。手眼为活,不可妄动。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白话译文:开始用功时,要先求得身手的运动能够符合于心意的要求。才能使意气的流行不因为肢体关节的阻碍而不能成为一气贯穿。手眼虽要求灵活,肢体却不能妄动。神舒体静的中气贯穿,自然能表现出超众的气势。

 

原文:直养无害,充塞天地。配义与道,端由集义。浑灏流行,自然一气。

白话译文:元气的培养以直顺为畅,才能使贯满于天门(百会)地户(会阴)间。符合大道的理义,还要从义理上探求本体:当元气可以在体内浑浑灏灏、自在通畅时就达到了一气贯串的境界。

 

原文:轻如扬花,坚比金石,虎威比猛,鹰扬比疾。行同乎水流,止侔乎山立。进为人所不及知,退亦人所莫名速。

白话译文:这时肢体的形象就象  春风扬起的花朵一样轻,又能象钢铁岩石一样坚硬。可以和老虎比威猛的气势,可以和鹰鹞比运动的速度。运动起来犹如流水一样无心自在,静止时好象大山屹立。突然进身时的速度之快速让旁人来不及知道,突然退后时,旁人也说不清快的速度。

 

原文:理精法密,条理缕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而退藏于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和元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变化犹龙,人莫能测,运用在心,此是真诀。

白话译文:太极拳术道理精严,功法谨密,举动之间条理分明,神意展放可弥漫天地六合之间,收心静意,又归于无形迹处寻找。无论大到漫无边际,小至微不足分,只有贯穿了上下的中和元气可以随意往来。大凡心意想到的地方就要全神贯注,而具体的变化则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不能知道他的所以然--运用主宰于心就是真正的密诀。

 

原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内以修身,外以制敌。临时制宜,只因素裕。

白话译文:当然在体用中还要保持身法在动静中的中正不偏,劲意的过份运用及不够地界处都不能够出现,才能得到在内能得修身养性的功效,在外可以制服强敌。随时能做到临机应变的原因是平素积累功夫多有富裕。

 

原文:不即不离,不沾不脱。接骨斗笋,细心揣摩,真积力久,升堂入室。

白话译文:让人觉得我不想跟紧他,可又不离开他,又想离开他却又跟着他,这是懂劲后的功夫境地,关键要在与敌肌肤相触点上细心探寻其中的细微变化,真正下功夫揣摩久了,自然可达升堂入室,证悟玄机的地步。

 

第八篇  太极拳著解

 

原文:人之一身,心为主而宰乎肉。心者谓之道心即理心也。然理中能运动者谓之气,其气即阴阳五行也。然气非理无以宰,而理非气无以行,故理与气不相离而相附,此太极根无极者然也。

白话译文:人的身体是由心意操纵肢体的行动。这个心指的是合乎太极阴阳变化原理的明道知理心。然而可依理运动的是气,就是阴阳变化五行相生而生育万物的机理。但气没有理就没有主意,理离开气又难以流行,所以理和气相互附合而不离分,就是浑沌时的无极状态,太极就蕴含在其中。这也是太极法理根本于浑沌无极的原本意思。

 

原文:天之生人,即以此理此气生于心,必待其稍有知识。而理气在人心者,浑然无迹象。然心之中或由内发,或有外感,而意思生也。

白话译文:上天生育人类,就是以这个意思,赋予心中,必须等待心理自然生有知识。然而理和气在人心中,原是一片浑沌状态,静蕴日久心中或内里生发,或因外感某种意思的变化,理和气的意思,才渐渐的出生。

 

原文:当其未生浑浑混混一无所有。及其将生其意微乎其微,而阴阳之理存乎其中。顺其自然之机,即心拘形。仍在人心之中即中庸所谓:未发也。

白话译文:这个意思没有生时,是浑沌一片一无所有。等到快要生的时候--这个生意极细小,但是阴阳变化的道理已经存在于这个极微细的意思中了。这时的一切则顺应自然变化的契机,随当时心中的意思化育,构造出一个形式来,仍在人心中还没有在外显现--这即是《中庸》上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的意思。

 

原文:及其将发而心中所构之形呈之于外,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偏或正,全体身法,无不具备。

白话译文:当理气在心中构成的形意,随自然机变成熟,表现在外面的运动。则无论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偏正等由局部到整体,没有不具备的。

 

原文:当其未发构形之时,看其意,像何形即以何物命名,亦随意拾取,初无成心,是时即形命名之为著。

白话译文:还在构绘形意的开始,觉得这个形状类似什么,就以什么命名。也是随意由心、自然而然,并没有抱有一定的预期要成的心思。这时依据形状命名后,这个理气的意思所生发的形体运动就称之为著。

 

原文:而每著之中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而阴阳之气运乎其中,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

白话译文:然而每著的运动、四肢百骸五官都要仍旧顺遂自然运动变化形势的要求,能让阴阳相生的五行变化气机畅通形体即每著中间,就是常说的动要生阳,静要生阴。动静怎样才能产生阴阳呢?某处形动时,另某处必有无形的静意,与此时的动形、形成表里虚实等,也是互为根本的意思,因为阴阳都不能单独存在。有阴才有阳,有阳即有阴。所以日常也说“阴中有阳生,阳中有阴生”,阴阳生生不已,这就是太极拳的本来义理所原始的表现。

 

原文:如以每著之中必指其何者为阴,何者为阳,何者为阴中之阳,何者为阳中之阴,此言大滞,言之不胜其言。即能言亦不无遗漏。

白话译文:如果要在每一著势的运行中间详尽的指出哪一动静处为阴,为阳,哪一动静处是阴中的阳,或阳中的阴,则恐怕因为言语太多而给学者造成心意或肢体运行的阻滞,何况说也说不完全,因为自然的法则是要求心身领会的。

 

原文:是在学者细心揣摩,日久自悟。前贤云“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举一反三,在学之者不可执泥,亦不可偏扭。

白话译文:这在于学者只需能持之以恒用功练习,细心揣摩,自己就可以领悟到。前辈的贤者曾经说过:能够教会人知道规矩,教不会人巧妙的技艺。太极拳道理蕴含丰富,虽然有一定的常规,但在具体的实行中仍然可以举一反三的深入发明其神意中的神意。所以学拳的人既不可执着于常规至食古不化,也不能摒弃理义行偏执妄。

 

附文:七言俚语二首

 

掤履挤捺须认真,引进落空任人侵,周身相随敌难近,四两化动八千斤。

 

白话译文:掤履挤捺在体为功法,在用为技法,在形为不意。若能正确的练习。可以在形势上自然的起到立身中正后的自然形体框架支撑。所以要认真行功。引进在人也在我,落空也是一样的。我能立身中正,自然不惧敌人侵袭。敌引我进也可使敌落空跌出,是敌引的意思落空;敌引我而我妄进又失中正身形则我跌出是我进的身势落空。所以说,引进落空时时都在都可以施,要在能否作到无论动静都能立身中正,支撑八面。周身相随指的是我全身上下,无论内外左右,形体神意,只在某处一动,即是全体都在动,而局部反而不觉其动。这是肢体和心意有机结合而趋于自然运动的境界。人视我肢体毫无形动,但接触某处之后,亦不见哪一处在动,而他的无论肢体及心意都会觉到我确在运动,这种运动又无始无终,完全因人来意,随势而动,所以也察不清意图(原来没有意图),无法攻击。这是周身相随敌难近的意思。四两拨动八千斤是一种理念。也是功夫的境界。小力可以破坏大力,在太极拳使用中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小力是依据太极阴阳变化而产生运使的,在运使中仍然可以据情变化,大力均本强硬气力产生,遇强则折遇弱则显,没有刚柔两性,所以遇柔则即被连随,终至于无用武之地。这是理念。小力成为功夫,不在于力小,而在于意小,甚至无意,诚思:若身手上无任何意思与力气,谁能找你的麻烦?即是拳经中: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妙手空空之境。妙手空空是说:技艺绝高的人一向被称为神手或妙手等等,他们所表现的功夫即能空掉一切来意或技巧招数包含功力在内,而并非只有手上是空无一物的意思。

 

上打咽喉下打阴,中间两肋并当心。下部两臁合两膝,脑后一掌要真魂。

 

译文:这些部位都是人体的薄弱及要害所在。既不能被人所攻击,也不可轻易攻击人。在行功练拳的过程中,就要保养守护这些部位,增强它们的各种体用功能,才能有备无患。这当是陈公当初的本意吧。


推荐阅读:

陈家沟600年大事年表(1370-1935)

【视频】温县流传各式太极拳架子一览表

陈家沟英列传之《陈王廷火烧战船》

陈家沟“天王”夫人的牌坊

毛主席亲自接见的陈克忠唯一女弟子——陈竹琴

低头猫腰功夫不高!呵呵!

【拳械视频首次公开】陈家沟一代太极枪王---陈克勤

陈季甡、陈鑫手书拳谱【附原图以及其传人视频】

【陈氏小架身法精要】陈伯先:陈氏太极拳练习概要浅解

和乾隆共进晚餐的两位陈家沟老者 

400年传承陈家沟老字号---太和堂

【视频】我和陈家沟的故事—陈波

太极拳诞生在温县再合适不过了! ---陈家沟太极拳产生的文化大氛围

陈家沟“天王”家存乾隆木匾和石牌坊真容

陈沟水@ 文章精华汇总(一)


陈沟水公众号平台设立多个群便于大家交流:

@养生健身交流群

@太极实战交流群

@陈氏小架交流群

@陈清平太极拳群

@忽雷架交流群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