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毓蕙、陈步蟾书文合璧碑刻

陈沟水 陈沟水 2022-09-14



武陟西岩村《山东齐河县知县李同实墓碑》


历经风雨多次浩劫后,这块由十三世陈毓蕙和十四世陈步蟾书文合璧碑刻虽饱含历史沧桑,但还是静静矗立在寒风中的麦田中,小雪飘扬,几百年倏忽而过。能看到他们的作品还是幸事,因为累世贤达贡献,每格些时间,一些尘封多年,或完好,或残损的含有陈家沟历史文化信息的资料就出现在街头巷尾。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有一些珍贵资料悄悄的出现,又悄悄的消失。曾几何时,那些都是整个宗族的荣耀。在一些长者的描述中,旧祠堂里,抬头满目是高悬的十多块皇封御赐恩赏各家的木匾额。


在陈步蟾墓志盖上记录和此碑以及李氏家谱对照,确实两家结亲不在少数,同为本域两大旺族也是情理中!


这块“大天神、二天神”后人保存“儒宗雅”残匾当年也高悬在祠堂之内


陈家沟小巷路边的石质残石,像是对联的下联,紫泥封是皇帝专用



路边偶遇陈王廷大哥陈于階(字奏丹)墓碑,碑首左上饰有四爪龙蠎纹,间有梅花、竹、莲花等图案


特殊时代文化遗存破坏散失不可避免,新时代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就不应该了!好在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在做相关工作:陈家沟历史文化研究会携手陈家沟太极拳传承发展研究会着手深度挖掘整理陈家沟历史文化资料,我们也期待更多的陈家沟文物得到妥善保存!


太极圣地陈家沟的文物保护极为重要,透过他们,我们可以触及曾经属于陈家沟的历代辉煌岁月!可以领略历代前辈高手笑傲江湖、策马沙场、豪情万丈的大侠风范!没有丰厚文化底蕴支撑,靠做梦实现拳法创造只是不切实际的笑谈! 


温县文化历史悠久,陈家沟也不例外,2006年考古发掘的陈家沟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层为:龙山、西周、春秋、战国、汉五个时期连续叠压,出土青铜、玉、陶、石、骨、蚌等文物三百余件,上下五千年文明都在这里了。


儒释道三家文化在陈家沟都有丰富的存留,并早就融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对于三大宗教活动村民参与度也很高。佛家有古胜寺和新堂村的观音堂,道家有玉皇庙,儒家文化在宗族祠堂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儒释道三教在陈家沟融合有着充分依据!


陈毓蕙撰 陈步蟾书丹之《山东齐河县知县李同实墓碑》局部

 

 下附:完整碑文


    公姓李氏讳同实,字涵元,覃怀望族也。祖籍山右,明洪武初迁邑之西岩村,历三世讳启者以岁进士筮仕金堂,再传至河内郑府藩昌五府□王亲。讳怀仁公,公□□(谓之)曾王父也。公兄弟五人,公居其少,弱冠补博士第子员,仰承先绪,奋志青云。值明季衰,隐居不仕,养亲恭兄,暇时以诵读课子姪(同侄)。国朝初,丙午戊午两科,其犹子讳祚隆、次子讳祚锦联登乡荐,嗣后书香不绝,列成均、入邑庠者不可胜数,迄今子孙昌盛,彬彬然守礼守分,四方仰家法焉。抑闻之,崇祯庚辰、辛巳连岁大荒,斗米二千钱,公慷慨□(恤)解,里党赖以全活者甚众,公绝无德色。又尝籴麦南河,麦内有藏金数十锭,主人偶忘而併畀之,公捡出即便送还。吁据此一二斑,公之立心制行概可想见矣。丁卯春,公曾孙植基等将树石焉,恳记于余,余自维去。公之世甚远,然累代姻眷谊不容辞,谨述耳所熟悉以记之。铭曰:

    维公之德,令仪令色,□□(规方)斯绳,孝思堪则,本深兮末茂,源远兮流长,仰承先而裕后兮,子孙□(奕)世其克昌。

    皇清貤赠文林郎山东齐河县知县李公配王孺人合葬之墓

    敕授文林郎 江苏常州府金匮县知县加二级姻晚生陈毓蕙拜撰

    敕授修职郎 开封府中牟县儒学教谕姻晚生柴镇顿首篆额

    敕授文林郎 湖南沅州府麻阳县知县加一级元孙婿陈步蟾顿首书丹

    嘉庆十二年 岁次丁卯姑洗月之吉 曾孙 植基、振基/嗣壁、岭;元孙 鳌、泽/成苞;来孙 全忠等 仝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