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温国风】万石君——石奋墓

张保民 陈沟水 2022-09-14

 

 

万石君石奋墓

 

    温县城西岳村乡杨庄村北地,温孟公路北侧,有一处西汉时期的古墓群,这就是汉代有名的“万石君”石奋及其4个儿子的墓群,民间俗称“五冢洼”。2008年6月,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奋(?~公元前124年)的父亲原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灭后迁居到温县。刘邦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温县,当时石奋只有15岁,投奔刘邦做了个小勤务兵。刘邦很喜爱他的恭敬谨慎,称帝后让石奋做中涓,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之事,并召他的姐姐入宫做了美人,把他的家迁到长安的中戚里。

    文帝时,石奋的官职积功升至太中大夫,后来做了太子太傅。汉景帝即位后,封他的老师石奋官居九卿之位,但景帝心里也畏惧石奋,就外调他做了诸侯丞相。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官位做到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4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做为人臣的尊贵荣耀竟然集中在他们一家。”就称呼石奋为“万石君”,石奋因而名声大噪。

    石奋并无特殊才干,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侍奉皇帝恭敬谨慎,是个名副其实的忠厚君子,这点无人能比。景帝末年,石奋年老体衰,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只在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才来参加。经过皇宫门楼时,石奋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皇帝赏赐的食物送到他家,石奋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在皇帝面前一样。他的子孙后代和仆人都听从他的教诲,也像他那样恭敬谨慎,因而石奋家族以孝顺谨慎闻名于各郡县和各诸侯国。石奋的儿子因此也得到朝廷重用,大儿子石建官做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后来做了汉武帝的丞相。司马迁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中对石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君之谓也!”“万石君”在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去世,活了大约80岁。大儿子郎中令石建因悲哀思念而痛哭,以致手扶拐杖才能走路,过了一年多,石建也死了。石奋及其4个儿子都葬在故乡温县,形成一个石奋墓居中、4个儿子的墓分列左右的墓葬群,当地民间俗称“五冢洼”,墓地前原有石人石马,岁月久远,早已不存,墓冢也夷为平地。

    石奋是温县石姓的鼻祖,也是当今海内外大多数石姓的先祖。目前,石奋的一支后裔居住在温县西关四街。2007年春,一部传承2200年、流传七十六代的《石氏宗谱》在温县面世。这部《石氏宗谱》是石奋的第七十世孙保存下来的,系清光绪年间石氏六十七世孙抄续。宗谱中记载的石姓第一人为石奋,其序言是司马迁《史记》中的《万石君传》,自石奋以下的历代子孙在宗谱中均有名录。2007年3月31日,世界石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温县召开,来自9个省的石姓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通过了《温县世界石氏文化研究会章程》。成立大会结束以后,与会代表在“万石君”石奋的墓冢前举行了祭拜仪式。

    2008年6月,石奋墓碑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温县文物部门对石奋墓进行了修整。同年10月,石奋墓晋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揭碑仪式暨首届世界石氏祭祖大典在石奋墓前举行,来自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以及其他30个省市的200余位石氏宗亲参加了该活动,进一步增进了世界石姓宗亲交流,加快了石姓文化研究步伐,提升了温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史编号:201272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