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氏小架的基本功夫

陈沟水 2022-09-14



陈氏小架的基本功夫

 

小架拳五层功夫,都在拳架里,分为五路,炮锤不算。一路是综合架,练松练柔,二路练身法,三路练发劲,四路和五路练打法,技击。招式少。四路和五路已经看不到,小架拳锻炼之初始,乃是要以动为主,动中求静。而且,内家神意等高深法则,也是在动中体会。如果没有劲的支撑单单追求“松“和“静“,那么,所得之松,乃是软;所得静,乃顽空。只是养生之道,如此,是与内家武学背道而驰,则离道日远也。拳即是桩,而且是活桩。要在拳架下功夫的道理,就在这。架子错误就相当于挫自己的骨头。骨头受挫一定痛苦。把动作调整对了就可以,一定要有明白的老师指导。不能自己瞎练。练习太极拳 一定要明明白白,头肩肘手胯膝脚各有各的位置和规矩,头肩肘手胯膝脚一定必须规规矩矩练习,小架拳为什么叫规矩拳。刚刚学习看做动作才是真的,一看就明白,一摸就知道,摸老师的练习状态,让老师调调自己的身法。文字内容可以介绍给你,但是不能解释给你听因为没有看到你的状态,可能产生错误理解,面对面的演示还需要认真揣摩。太极拳的资料很多,千万不要望文生义,练习是关键,正确的感觉才是收获。很多东西是架子好了以后的事,架子没好,求内涵很难求到。什么事对和错,不能劲力顺达的状态都是错,劲力顺达的状态就是正确的桩功。先有型而后成体,这就像自行车的轮子,钢圈是关键,先必须有好的钢圈,再必须有好的外胎,内胎才有用。否则内胎再好都是假的。轮子没有用。钢圈就是架子就像人的骨架。外胎就是筋皮。内胎就是内气。


我们小架的股骨头所放的位置是最佳位置,运动半径 最大化。运动半径最大化 ,这问题很多人不知道的。这就是小架的后裆,所处的空间位置 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 ,关节囊 ,处于自然的对称等涨 放松状态 很重要。从一个半圆到另一个半圆,组成一个太极,一个半圆的切线。就是小架的运动轨迹,这个切线就是阴阳鱼的分界线。整个圆组成对拉拔长,阴阳对称,阴阳转换。是太极拳背丝扣练法的初级功夫,是"后天背丝扣“,即以两臂运转带动太极本体运转(丹田先天一气。)。高层功夫应是以太极本体(丹田先天一气)运转,带动肢体运转。需要有一定内功方可,在内不在外。外在也就是动作越明显,说明他内在动得很少,内在一动,外面是看不出来的。这就是行家和泛家的区别,外在表现越多。说明他还没走到无圈。也就是还没达到太极拳的高级境界,为什么我们大师的拳。初级和中级的人,看不懂的原因所在。更不用谈他的小寸劲和搭手就飞的功夫。


小架的开裆“泛臀”,是自然松的特定位置。“泛臀”不是敛臀也不是撅臀,更不是翘屁股。字面上解释,敛:收敛,聚集。泛:漂浮,透出。被动松是四肢和躯干不能放到特定位置的一种强迫的放松,实际上是不松。


小架的呼吸,“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打开内功的钥匙就必须掌握“逆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任何太极的云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走圆,有的走圈。但都要动到内里的东西,小架从画方到画圆,在到平面,立体。裆胯带腰的转动;不是练前面,而是练后背,在裆里转圈。走的是花腰劲。这样缠丝劲才能练出来,这就是小架拳的初级云手。很难练啊,有的练太极拳十来年了,整天辛苦地盘架子,竟然毫无功力可言。你只需几句话的点化,把窗户纸捅破,就可以让他功夫猛进。


小架拳只有裆做到了松,合,活,自然就走后弧。他们的后弧,你是看不出来。你只看到合裆,因为重心是4,6分,只走一分。而且后弧是从裆里面走的,里面正确外面自然就出来。所以他们不会调屁股,他们比较注重内在,只要内在一样。外表大同小异,对初学者,很难体会这个后弧。小架腰裆胯放到那个位置 ,才能气沉丹田走周天。太极每天都在改变自己,在对与错的改变。仅凭感觉是不行的。裆胯内换后弧线,丹田人人有,不松不柔难以转。


外形很重要,型不对,经络就不通。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上下没相随,动作不到位。对人体结构的了解有误。有其内 必有其外,是内在的结构合理 随顺,才有外在的形 。就知道四肢在什么情况下去合,最后心与身合。否则是凭空想象,就像一听到裆走后弧,就在那摆胯走屁股。而不知道后弧是在里面走,也叫内弧。所以明师很重要,没有明师。以后你出师,也成不了明师。小架拳除了松难练外,还有一个“合”。无合,发不了小寸劲。合不住,什么都没有。单合容易,双合更难。没人教确实很难悟出来,而且老师打得很快。你无从去悟,当老师把如何合,合劲怎么打教给你时。这时你就要万分的认真,这就是真东西。


当你为了“气贴脊背”或“裆走后弧”或“两膊相系”,问过很多老师而不得其解,;你翻经寻典而找不到有实质性的指导内容,你求教于某大师,他语焉不详地给你说了一大堆让你似懂非懂的东东。这些会引起你太极拳本质变化东西看得很高深神秘,其实只需5分钟的时间,一讲你就能练到身上的东西,很多人就是不理解。说归说。主要还是得下功夫去练。老老实实去练,功夫是自己找上门来的,而不是自己去想象寻找. 真经不轻外传,但看有缘似无缘。拳传有缘人,是千古变的规律。

首先是入门问题,小架对基本功的要求很细腻、严谨。基本功好比金字塔的底座,越宽广、扎实越好。基本功入手是否正确决定今后练拳的过程是否对路,而太极拳基本功的许多修炼内容和要求,虽然本人练老架多年,却闻所未闻。现列举一二:

  1. 站桩:站桩既是内功修炼的基本功法、每个招式的基本要求,也是为练习套路时不断自我纠正的方法。摆好姿势后,百会与会阴、肩井与涌泉相对应。胯、膝、脚和肩、肘、手依次放松,肩窝和腿窝要圆、往里掖,尾椎微泛,后开前合,自然呼吸,一念代万念。

  2. 松腰、胯、裆的应用:陈鑫曰“来脉得势,转关何难。”欲得机得势,全在腰、胯、裆的运用,小架讲究裆走下弧后劲,胯要松开。大架讲究“胸腹折叠”,小架重在“腰胯裆劲”。曾听一位陈氏小架的教练讲,一次与人在马路上发生争执,对方恃身高力大,猛地从身后抱住了教练的腰,教练一个扭胯,将对方从马路边甩跌到八车道宽的马路中间,卧地不起。

  3. 守中:陈鑫曰“横竖颠倒、立卧坐挺、回旋倚侧,攒跃皆中”,也就是说,不论何种身法,必须守“中”,在外开内合、不丢中线的原则下行功走架。失“中”或无“中”,满腔是空。大架则很少有人讲究这个。大家可以看看前面发的三张照片中,没有一个知道守“中”,所以他们就没有“内外三合”的概念了,虽是明师,空有架子。

  4. “注阴不注阳,下在上先,注后不注前”的理解和应用也都是小架的基本知识,一经拳师点拨,则豁然开朗,再结合到套路中,顿然效果奇异,进步神速。这些要求你听说过吗?

  5. 腿的劲法:习拳者都知道“力发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腿上的两股劲从何来?怎么走?如何达到落地生根、下盘稳固的水平?本人练十多年尚不知,而拳师只给我讲解示范一分钟左右就明白了。

  原以为太极拳很玄奥、上手慢,在陈家沟经此二位拳师指点后发现,陈太极功夫上身其实真的很容易。你把基本要领在明师指导下全面掌握了,把套路熟练了,剩下的就是由明师给你的指点加自己的勤练了。往往是明师看到你的问题后,只须几句悄悄的提耳口授,你立即就能跨出那一步,进入更高一层境界,但若无明师指点,你练多少年不一定能跨过那个坎。

  打个比方,你运手时:基本要领是力从脚到腰,腰劲行到两臂,此乃全身根、节、稍之顺序;由肩找肘,肘找手,此乃上肢之根、节、稍之顺序,按此顺序双手画圈熟练后,如果老师告诉你一句胳膊上劲路怎么分,你立即就有效果,若老师肯再告诉你一句双手画圈的规矩,恭喜你,你终于成为内行练家子了。就这一句话,可决定你练太极的分水岭。若不幸得不到这句话,伙计,你练的始终是太极操!



陈氏小架太极拳的“开”初探


 


 经常听到这两句话,开合呼吸,阴阳转换。虽然陈氏小架以合为重,但合的前提是开。开是什么?开是内劲的运用,开又是练内劲的方法。伸筋拔骨是开的基础,你慢慢去体会,能多少体会一点,这就是内在功夫的开始。故开是太极的运用,开又是修练太极的方法。所以才有了:“开肩”“开胯”“开胸”“开背”“开肋”“开裆”--------现上盘,中盘和下盘,哪一盘是修炼的重点。是中盘,中盘若要领错误,下盘永远练不成!在漫长的拳架修炼过程中,慢慢地明白了这个道理!因为修炼中盘最关键的要领,是要做到“腰裆合一”,即是躯干和下肢筋力连结,劲力贯通。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开胯”,有的门派叫“撕胯”,这个是有方法的,而不是凭空想象,当胯练开后,骶骨下插,人体总重心降低,下肢的力量才能真正提得上来,躯干的力量也才能真正传导至地下,而且真正的松沉,也是在开的基础上,所以说这个开太重要。应该是一切基本功的源泉,也是大家所忽略的。举步轻如狸猫,落步稳如泰山!身不受力的间架才能真正形成!这叫做“七星拱梁递重力”。(开胯,松胯,松尾闾等功法在各大门派中都有,但都搞上神秘的色彩。小架单脚阴阳练成之后,练身法,练的是周身的劲力在躯干内畅通无阻!练得周身劲力在体内贯通。

“开肩”“开胯”“开胸”“开背”“开肋”“开裆”--------开完后才合,这才有效。没有开,而一味的合是假合,合不出效果。


 拳式无非是一起一落,一去一回,一来一往。‘以手为例,一去一回或一往一来手的运行路线是两个半圆弧,或一个圆,即去的半圆弧为开,回的半圆弧为合;弧的一端是起始,另一端是终止,内径日:“物极之谓变”,开到极点即变为合,合到极点即变为开,此是拳式躯体的开合,叫外开合。小架的开即是合,合即是开跟松即是合,合即是松的道理一样




 在练拳架时,就有意思伸筋拔骨,那是为了练内在的感觉,右掌心向上,内气气束由劳宫穴通出而追神。这叫引稍入气,在胸前中指领劲,意念从中指到小指。在手心向外向上旋转的过程,也是走缠丝劲的过程,当然这要腰裆配合才行。小架是不能走手的,走手的绝对不是小架拳。完成定式整体归圆时,神意远放,手脚一致。这就是开完而合。把肩,腰用意拉伸,体会内在的变化。配合呼吸,打开里面的空间。为蓄劲创造无形的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