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笔记】《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张沛 沛文沛语Frank 2023-08-24

主要读书笔记编号

PRN2021003
编号备注:PRN:Pei's Reading Notes+年份YYYY+年度读书序号XXX

图书信息

书名: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精装增补版)
作者:万维钢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ISBN:9787121356346
字数:190千字
本书由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得到APP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图书封面


阅读方式

精读/复读

阅读数据

推荐指数

★★★★★

推荐语

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1:对于生活中的直男来说,如果你和媳妇吵架总是感觉明明自己在理,但就是没办法说服对方,感觉嘴亏理不亏,心理不服气,很可能是你对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表述清楚,而不是你媳妇蛮不讲理,可以推荐给自己的媳妇读一读,夫妻双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是摩擦的底层根源,寻找分歧的根源也是对自己思维方式的觉知,和而不同才有基础。

2:重新认识了电子书和使用电子书的方法,那就是利用好电子书近乎无穷尽的笔记空间,也因此开启了沛哥在此的系列读书笔记。

3:对于技能训练有了科学认知,要把动作分解开,反复练习,然后逐步合成。

4:这本书是吴军老师在得到推荐过的,可以帮你换一种思维方式——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对于文科生来讲尤其需要。

5: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学习方法论的精进越早越好,但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


如何查看沛哥的学习笔记

下载得到APP→顶部搜索→用户→搜索:沛文沛语→关注→知识城邦
这里就是终身学习者的朋友圈了,你可以看到关注用户的所有笔记。
也可以在指定笔记下跟帖点评讨论。

读书笔记

备注:使用得到APP阅读,印象笔记自动同步,复制粘贴笔记到微信公众号,正文部分为笔记,灰色引用部分为图书原文。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精装增补版)

 2020-06-15 15:44:14

有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妇闹离婚,请律师办手续。律师问他们,在一起都生活一辈子了,怎么这时候离婚?老夫妇说,早就决定离婚了,怕给孩子们造成伤害……所以等到孩子都去世以后再离。

 2020-06-15 15:42:24

情绪替代了理性

我们日常做判断,都是用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说的“系统1”,主要是模式识别——东西有毒,第一反应就是不吃;事情有危险,第一反应就是不做。可是什么叫有毒?多大的危险?0.01%和0.0001%的差别巨大,但是给我们的心理冲击是一样的。

 2020-06-15 15:40:27

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无风险的社会中,也没法生活在一个无风险的社会中

不过在我看来更好的思维方式是接受这个世界是有风险的。交通有风险,我们也不能不上街。与其担心各种极小概率的危险,还不如把心思用在别的事情上——那些更重要的事情。

 2020-06-15 15:32:37

并不是没有人准确预测到,只是预测的人不属于经济学家的圈子,也不被接纳。2008年3月份,华裔政治经济学者井底望天,第一个提醒中国政府,美国金融危机将会在秋天爆发,请中国政府做好应对措施,预测结果只是辅助部分精英做决策,更没有大范围传播。具体的资料可以去新浪博客和《大国游戏》一书求证,很多人都见证过这个过程。

2009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质问经济学家,说你们就怎么都没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呢?经济学家们回信说,经济学这个工作都是各自为战研究具体领域内的小问题的,我们并没有坐在一起对世界经济这个整体发挥“集体想象力”(collective imagination)。换句话说,他们玩的都是小模型,没玩过这么大的。

 2020-06-13 23:18:01

卡尔·萨根说:“超乎寻常的论断需要超乎寻常的证据。”(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

 2020-06-13 23:18:01

放在长周期,社会范围内看待主流和边缘的关系,不神化超前的神机妙算,接受正常的科研发育过程

在以上三个故事中,主流科学到底做错了什么?我的答案是什么都没做错。谁说对的理论一出来别人就得马上承认?
如果“主流科学”是一个人,他既不是仙风道骨的中国世外高人,也不是充满圣洁光辉的西方牧师,更不是温柔妩媚的小姑娘。他是一个淳朴实在的中年汉子。他认为任何事情背后都必须有明确的答案,明确到他可以把这答案原原本本地写在纸上让你看懂。他从来不让你“顿悟”,他从来不让你“信则灵”,他从来不让你“猜”。他有什么说什么,不跟你打机锋,不跟你玩隐喻,不跟你玩暗示。他不敢肯定自己的答案一定正确,但他敢用最明白的语言跟你辩论,一直说到你服为止。

 2020-06-13 23:18:01

家庭关系逻辑和事业上的竞争关系逻辑

百事可乐的一位女 CEO 说,当年她第一次进入公司董事会,非常自豪,赶紧回家告诉妈妈这个消息。结果她一进门,妈妈看见她这一脸得意的样子,说:“家里没有牛奶了,你去买桶牛奶回来。”她灰溜溜地去买了牛奶,回来妈妈跟她说,别把你那个王冠带到家里来。

 2020-06-13 23:18:01

宇宙级的协同学理论

霍金首先用所谓的“无边界条件”来取消了“宇宙创生之前发生了什么”这个问题。即在早期宇宙的极端条件下,时间维被扭曲得好像一个空间维,也就是说那时候有四维空间而没有时间,也就不存在“之前”的问题了。进一步,早期宇宙处于量子态,而它的历史则是所有满足“无边界条件”的历史叠加的结果。一个量子的宇宙可以自发地诞生。

 2020-06-13 23:18:01

普通人捐款是出于爱心,富人捐款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私心——或者叫“理性”。给

 2020-06-13 23:18:01

想要有敏锐的感知,你就必须去掉权力感。

 2020-06-13 23:18:01

古代文人的思维习惯,是遇到无法判断对错的局面就查经典,想获得理论上的指导。而科学家的方法则要朴素得多:你直接用事实验证一下不就行了吗?

 2020-06-13 23:18:01

仰视是智商不够的表现

哈佛商学院完成了一个每年7亿5000万美元的大生意,这说明顶级大学的声望很可能比公司的品牌更容易变现。当你仰望的时候,你只是个声望的消费者,只有平视甚至俯视,才能让你看清这个生意。

 2020-06-13 23:18:01

中医在这个维度做的不行

也只有这个体系才能确保一个实验结果可以经得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重复,一个技术可以随便复制使用,既不要求使用者道德高尚、人格完美,也不要求他掌握什么不可言传的心法。

 2020-06-13 23:18:01

哪怕最粗暴的判断,也比廉价的鼓励值钱。

 2020-06-13 23:18:01

回顾整个过程,我们并没有看到所谓“学术权威”在其中能起到什么打压的作用。的确有个两届诺贝尔奖得主至死都反对准晶体,但并没有听说他有什么徒子徒孙唯其马首是瞻。搞科研不是两个门派打群架。科学家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质疑,恰恰是因为证据还没有达到“超乎寻常”的地步。而当X射线图像一出来,不管那个诺奖大牛怎么说,主流立即就接受了。

 2020-06-13 23:18:01

在中国的官文化盛行的体制里,确实见到很多被权力伤害智力的例子

最新的研究表明,权力感,可能会给人带来脑损伤。权力,哪怕仅仅是一点“权力感”,都会妨碍我们大脑的一项重要功能,那就是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

 2020-06-13 23:18:00

我们要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除了财富和关系,还有声望。而像哈佛这样的顶级名校,真正经营的东西就是声望。声望,是真的可以实实在在地变现的。

 2020-06-13 23:18:00

有名求利易,有利求名难

在金钱、关系和声望这三个资源中,真是金钱不如关系,关系不如声望啊。

 2020-06-13 23:18:00

名校有个很奇怪的特点——如果上名校对你来说很重要,那我们就不愿意录取你;如果上名校对你来说无所谓,我们反而更愿意录取你。”
如果你拿名校当光环,你可能就配不上名校;如果你自己很厉害,不拿名校当回事儿,名校反而更把你当回事儿。这和中国的高考和考研,是不是完全不同呢?

 2020-06-13 23:18:00

第一个感慨是为什么很多人抱怨,说华裔学生正在被美国名校排斥呢?为什么一个华人孩子的各项成绩都比一个黑人好,可是名校不要他,非得录取那个黑人?这是歧视吗?
中国一直以来的考试文化,让我们有一个错觉,那就是认为被名校录取,是社会对我们辛苦学习的回报和奖励。我做到了,你就得给我,不给就不公平。
但是美国名校,并不是什么公共的政府机构,它没有义务给你回报。其实在我看来,就算是政府公共机构也没有义务因为你学习好就给你回报——你学习好都是为了自己,你为别人做什么了,凭什么要别人给你回报?
大学录取你,不是给你发的回报,而是对你的投资。

 2020-06-13 23:18:00

可能坐在你身后的那位大哥学习成绩很差,但人家是沙特王子,你平时把作业借给他看,下次说不定他老爸的公司就能和你做生意。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也许能从坐在你左边的单亲妈妈那里学到一些生活的智慧。这样的学习经历,是不是比和一帮好学生在一起整天研究怎么应付考试有用得多呢?

 2020-06-13 23:18:00

社区的文化吸引力

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去斯坦福商学院不是冲着老师,也不是冲着文凭去的,而是冲着同学去的。

 2020-06-13 23:18:00

公平需要靠个人实力

公司招人,名校录取,怎么做才叫公平?在只看分数的时代你可以谈公平;在强调个人能力的时代,你只能谈价值。

 2020-06-13 23:18:00

文化基因多样性

这些人存在的目的之一,是让斯坦福的学生学会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把一批想法一致的聪明人聚在一起,是非常糟糕的情况——你还以为世界上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根本不知道真实世界是怎么回事!有了多样性,你才能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2020-06-13 23:18:00

美国私立大学的录取标准往往不对外公开,你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固定标准。私立大学,没有义务“为国家培养人才”,有很大的办学自主性。哪怕有的学生纯粹是因为他爸爸给学校捐了几千万美元而被录取的,外人也无话可说。

 2020-06-13 23:18:00

弱者互助,强者合作

我有个想法,“人脉”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我大胆说一句:“人脉”其实是弱者“意淫”出来的概念。人们幻想高水平的人也是靠今天我帮你一个忙,明年你帮我一个忙这种“人情账”的逻辑办事。
这个逻辑在现代根本不存在。现代社会是陌生人之间能够合作、能够迅速建立互信的社会。如果这件事对咱俩都有利,那咱们根本不需要积累什么“人脉”关系,以前不认识现在可以认识。如果这件事对我有利,对你不利,那我怎么忍心让你做呢?

 2020-06-13 23:18:00

中国这些年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疏远了一些,也许就是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进步。当一个人有了更强的经济实力,他就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过去人与人的关系之所以那么近,是因为那是一种互助关系。而现在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尤其是跟陌生人之间的合作。

 2020-06-13 23:18:00

这也是格莱珉的经验总结

低收入者更愿意依靠集体的力量,更愿意互相依赖;高收入者更愿意靠自己解决问题。

 2020-06-13 23:18:00

确实如此,知识有余,胆识不足见识一般

我的第二个感慨是咱们中国有些“优等生”的格局不行。比如说,你可能经常听说,有一个中国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一路上名校,结果嫁了一个有钱的丈夫,然后辞职做了家庭主妇。你当然不能说她对社会毫无贡献,但这种贡献是不是有负于名校对她的栽培呢?

 2020-06-13 23:18:00

斯坦福商学院的招生负责人说,他其实是在构建一个社区。学生们在这个社区里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2020-06-13 23:17:59

比如你可以借鉴爱迪生的做法。爱迪生搞发明创造需要灵感,而且他主动寻求灵感。他发现自己在半睡半醒之间时——这个时候相当于停止思考——最容易出灵感,可是真睡着了又容易把灵感忘了,怎么办呢?爱迪生的做法是半躺在椅子上小睡,手里拿个球,一旦真的睡着了,手就会松开,球就会掉到地上发出声响唤醒他!这时他就赶紧把刚才要睡还没睡那一刻的想法记下来。

 2020-06-13 23:17:59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说战争时期的飞行员都很花心,很少打算跟一位女性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这就是因为此时飞行员的死亡率非常高。

 2020-06-13 23:17:59

所以我很反感的一句话是“××无小事”。事情当然有大小之分,无小事就是无大事。

 2020-06-13 23:17:59

结果发现,越是高收入者,越强调成功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和天赋。

 2020-06-13 23:17:59

这个理论还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现代人都自动晚婚晚育了——因为所有人的环境都变好了。

 2020-06-13 23:17:59

一般搞捐款活动,我们直观的想法,都是众人合力去做一件好事,为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可是你要想说服高收入者捐款,说“共同的目标”他根本不感兴趣。你得强调这个捐款行为是他的一项“个人成就”。

 2020-06-13 23:17:59

所以千万别对富人的爱心抱太大幻想。富人真要捐款也可以很大方,但有很大可能,不是出于爱心,而是为了自己。

 2020-06-13 23:17:59

以前有很多研究发现,富人,通常是比较自私的。如果你有个爱心项目需要募捐,你最好找收入不是特别高的人。不但富人不愿意为了爱心捐款,连富人家的小孩都比别的小孩更不愿意捐款。

 2020-06-13 23:17:59

创业者是时间沙漏,行走在竞争的沙漠中,去寻找绿洲

灵感并不值钱。不管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创业的企业家,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想法,也许100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想法最后能被证明是有用的。所以对创新者来说,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平庸,是安全,是什么都不做。只要你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你的日常生活,成功其实是失败的副产品。

 2020-06-13 23:17:59

可是话说回来,到底有多少人会在工作中随时面对突发情况和不熟悉的局面呢?大多数工作无非就是循规蹈矩而已。也许只有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才需要发散思维。而且只要有了集中思维的基本功,想要发散一下其实并不难。

 2020-06-13 23:17:59

我在坐公交车的时候,比较容易分心,思维比较发散,也比较容易产生奇特的链接

蒂姆·哈福德在《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任意的震动”,说的就是偶尔的分心有利于发挥创造力。

 2020-06-13 23:17:59

呼吁创新的文章文科生写的居多,没有一线经验,很多时候是一种社会表演,吸引眼球

鼓励创新的正确做法是鼓励入门、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天马行空的妄想。

 2020-06-13 23:17:59

生物进化学说有个新概念叫“邻近的可能”(adjacent possible),现在经常用来比喻创新。真正对创新有意义的新想法,其实都是在现有的各种已经被证明实用的好想法的基础之上生长出来的,它必然与当前现实“邻近”,否则就不“可能”。

 2020-06-13 23:17:59

学术上的叫法是幂律分布,民间的叫法则是“80/20法则”。这个名词可能来自IBM公司。1963年,IBM公司发现,用户在一台电脑上所花的80%的时间,是在使用其20%的功能。

 2020-06-13 23:17:59

优秀的想象力其实不自由,有很多束缚,比如刘慈欣写三体,就要在一个规定的边界内开展想象力。

这就是为什么“创造性思维”现在已经被一些“教育思想家”给彻底庸俗化了。这些“教育思想家”把创造力归结于“能想”——能产生奇思妙想,只关注这个想法是不是够新颖,而不关注这个想法有没有道理。他们心目中的学术界存在着各种条条框框乃至“禁区”,他们以为职业选手都畏首畏尾教条僵化,只有天性未泯的孩子们才能蹚出一条血路。

 2020-06-13 23:17:58

今天搞区块链的又何尝不是如此?

韩非子有句话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句话用在科学发现这个工作上特别合适。

 2020-06-13 23:17:58

嗯,记者:第8个包子我吃饱了,前面7个不记得了。

如果你采访一个刚刚做出重大发现的科学家,他告诉你的很可能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事实上他为了这个发现做出过大量艰苦的努力,可是只有这令人兴奋的最后一步才值得一提。就算科学家不厌其烦地叙述了发现的全过程,记者们也会专注于最有戏剧性的一步。就算记者仔仔细细地描绘出发现的全过程,读者们也往往只记住了尤里卡时刻。

 2020-06-13 23:17:58

确实是慢慢长大的,和疾病一样,是突然发现的,不是突然发生的

慢直觉”(slow hunch)的概念。约翰逊说,你考察那些伟大发现的真实过程,其实并不是来一个尤里卡时刻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积累的结果。你研究一个问题,一开始仅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很多情况下一个好想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好,它必须随着研究的深入能跟新想法连接起来,有新的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的。

 2020-06-13 13:23:39

有效和有用的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

也许有些科学家的确相信绝对真理的存在,但科学研究从来不涉及绝对真理。哲学才研究绝对真理。科学研究的是“有效的真理”,是“有限的真理”。两个古代哲学家坐在那里谈论“天道”,说来说去只能是空对空。科学方法的第一个智慧就是我不直接用心去跟“天道”对话,我做几个实验,总结几条规律,形成一个不求“天道”但求有效的“模型”。

 2020-06-13 13:20:56

俯视才能发现全貌,发现真理

科学报道都是用人类传统语言写成的,而科学研究使用的却不是传统的人类语言。所谓“科学方法”,其实是另一套很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今天医学研究的无奈现状并不见得就说明科学方法不行。科学方法,是一种超越了人类本能的思维方式。一个简单的问题是我们凭什么相信“维生素E不能降低冠心病风险”这个结论就是对的?因为有些科学方法比另一些科学方法更可信。看新闻不如看论文,看一篇论文不如把多篇论文综合在一起看(称为 meta-analysis),而且有时候这么看还是不行。现代社会中的智者,应该掌握这一套思维方式。
科学是成年人玩的东西。我认为抱着谦卑的情绪去“仰望科学”是个错误的态度,正确的视角应该像下棋一样,是俯视。

 2020-06-13 13:18:51

所有搞医学研究的科学家都知道这个秘密:医学研究根本不靠谱。

 2020-06-13 13:15:46

哈哈哈,充满了鄙视感

就算给他们8年时间,他们都不知道重点考察中年以上妇女。

 2020-06-13 13:13:39

智力过剩,恃才傲物

实际上,费曼鄙视很多东西。费曼极度鄙视哲学,连他的秘书都知道千万别跟费曼谈哲学。费曼还一度强烈鄙视超弦(但在最后时刻还是跟盖尔曼学了一点超弦)。另外,我们已知的还有费曼鄙视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全是扯淡。

 2020-06-10 21:51:07

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把政府官员的工作反馈做的更有游戏感,反馈更及时呢?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政府职员在上班时间悠闲地看报纸,而一个小商贩却可能在工资更低的情况下拼命地加班加点,其根本的技术原因是这个小商贩的每一个动作都可立即转化为收益。即时正反馈,就是游戏上瘾动力学。

 2020-06-08 23:05:14

我靠,这是在看书哎!不是在看微博,哈哈哈!

不过鉴于中国男足特别害怕压力,我怀疑也许他们需要女足的训练方法。

 2020-06-08 23:03:41

既然你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那就改变自己的竞争策略。把有限的短跑比赛变成长跑比赛

。一种是有限博弈(finite game),这种竞争就好像体育比赛一样终会有结束的时候,你在比赛中必须全力以赴,比较强调爆发力,更适合男性或者战士参加。另一种是无限博弈(infinite game),竞争永远都在进行,讲究持续力,需要你能够在其中偷偷地自我调整和恢复,更适合女性或者颤士参加。

 2020-06-07 23:44:00

原来不认识我的老中医看手相给出非常准确的判断是有生理学依据的呀!

现在可以谈手相了。一个人的基础睾酮水平可以反映在无名指和食指的长度比上。胎儿在子宫中的发育同时受到睾酮和雌激素的影响,这两种激素在影响胎儿大脑的同时,也影响手指。睾酮水平相对雌激素水平越高,人的无名指相对于食指就越长。

 2020-06-07 23:41:06

女人做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确实缺乏勇气。不燃,没有激情

这样看来男人的竞争模式似乎比较愚蠢……但真实世界不只是大学生考研,过度自信和敢出手恰恰是男人的优势。

 2020-06-07 23:39:42

格莱珉的社会学研究有同样的结论,这也就是为什么格莱珉的会员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女性更容易合作,而男性天生擅长竞争

两位研究者发现女学霸对其所在宿舍来说是一盏明灯。如果一个女生的入学成绩比较弱,但是她有成绩好的室友,那么她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会因此受益。她很可能被室友激励,甚至可能得到室友的直接帮助。可是男生宿舍里没有这样的效应。数据显示,那些学习最好的男生,甚至对自己宿舍其他人的成绩有负面影响!

 2020-06-07 23:36:30

哈哈,可爱的万老师对付女人的时候,也要如此感叹,世界上还有女人这种动物?这种思考方式?因为太过不同

苍天啊!掷界外球是一种权利,你想怎么发就怎么发,你获得了一次进攻的机会啊!但是女生不这么看。她们也许认为踢球是一种社交活动,就如同舞会,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跑到场外捡别人踢出去的球的确不怎么公平。

 2020-06-07 23:33:02

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异

所以我认为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裔,跟西方人相比是更不爱冒险的,这也许是“土地文化”与“海盗文化”的区别吧。

 2020-06-07 23:29:30

对比就是伤害呀!原来创业成功率还不如买彩票。不过累积成功率会越来越高

我有时候看《非诚勿扰》,感觉好像每个男嘉宾都想创业。他们很可能过高估计了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据统计,中国大学生首次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4%。我没有办法查到这个统计中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公司能赢利就叫成功,还是公司能上市才叫成功。不管怎么说,这个数字都太低了,要知道买福利彩票中奖的概率都能超过6%

 2020-06-07 23:27:43

copy from china

有人可能会认为既然创新就是承担风险,中国这么大怎么能说赌就赌呢?我们不谈中国可不可以赌,但中国公司可以赌,中国人可以赌。现在已经到了这么一个阶段,中国公司不应该再整天想着学别人,被人调侃 C2C(Copy to China),而应该在创新方面冒点险了。
恰恰是因为中国现在还比美国落后,才要让美国学我们,而不是我们学美国。

 2020-06-07 23:26:23

这时候Liberty的正确应对策略是什么呢?是跟着变。不管航线左侧风向是否真的有利,只要我们两队的条件能保持一样,那么最后肯定还是我赢,因为现在我领先。哪怕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为了确保胜利我也必须做跟你同样的选择。所以在这种一对一的帆船比赛中不是落后者学习领先者,而是领先者学习落后者。

 2020-06-07 23:24:16

这也是蚂蚁可以战胜大象的原因

只有落后者,“光脚不怕穿鞋的”,反而可以冒这个险。冒险至少还有赢的机会,不冒险就输定了。
这就是为什么本文不说创新是落后者的“权利”,而说,创新是落后者的“特权”。

 2020-06-07 23:21:53

破坏式创新

但本文所说的创新不是这种创新。我们要说的是那种改变游戏规则,改变商业模式,“根本性”的创新。这种创新往往具有历史意义,你一旦成功,会有很多后来者向你学习。你不是创新图存,而是引领风气之先。这样的创新最大的特点,不是“开放的头脑”之类的优秀品质,而是风险!

 2020-06-07 23:14:51

说的好,物尽其用

读电子书一定要多做批注,不要浪费那无限的空白处。

 2020-06-07 23:13:34

原来我有个想法就是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但是后来确实感觉没有思维体操的功能,也就荒废了,思维导图只是看起来酷,但是没有写作这种再创造加工的思维训练。思维导图只是换个方式表达,复述。反面案例,有个朋友做思维导图一千多天了,每天一张,除了传播知识更高效一点,他的知识生产能力没有多大提升。

如果做不到强力研读的笔记标准,随便做个一般水平的读书笔记对自己也有帮助,最起码能加深记忆。曾经有一个研究,让受试者分成三组阅读一篇科学类文章:第一组多读几遍,第二组针对此文画个“概念图”,第三组用十分钟时间写篇相关文章。一周以后测试,结果发现:写文章的这组记忆的成果,甚至这时候再让他们画概念图的成果,都胜过其他两组。画概念图的效果甚至还不如多读几遍。所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句话是对的,而且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真的没用。

 2020-06-07 22:52:26

现在才算是明确的知道,为啥觉得我们老大这么牛了,因为他对很多事情都表现出幽默,而原来这就是智力过剩的表现呀!

“幽默是智力过剩的体现”,想法也只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地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2020-06-07 22:50:13

印象笔记的内部链接功能还没有在读书笔记中运用过,以后试试

我现在使用印象笔记(Evernote)来整理读书笔记,这个工具可以把每一份笔记都生成一个可供别的笔记直接点击和引用的链接。我的笔记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链接,用于指出书与书之间的联系。

 2020-06-07 22:41:27

要有主动链接的能力,也要有拒绝被动链接的定力

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上网占用读书时间,他应该经常能够平静地深入思考,只有电话接线员才随叫随到。

 2020-06-07 22:38:41

经济学家泰勒·科文(Tyler Cowen)则对肤浅信息的流行有不同的解释。在中译本《达蜜经济学》(Create Your Own Economy)一书中,他提出廉价必然导致低俗流行,这是阿尔奇安-艾伦(Alchian-Allen)定理的要求。这个定理说如果低品质苹果和高品质苹果同时涨价,那么人们将更乐意买高品质苹果,反正也要花很多钱还不如吃个好的。在通信和交通手段不发达的时代,出门看一场戏剧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所以要看就看个经典的,而且戏剧往往很长。同样道理,在中国发明纸张之前,制作竹简是昂贵而费力的,所以那时候的书本本都是经典。

 2020-06-07 22:36:33

为什么超链接使阅读效果变差呢?因为我们必须随时对点与不点一个超链接做决定。一个人读书的时候调动的是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力和视觉处理的区域,而对超链接做决定则要时刻调动大脑的额前叶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实验表明,网上冲浪可以增进做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老年人保持头脑年轻有好处,但坏处则是牺牲了理解的深度。神经科学家发现,网上阅读从硬件层面改变了人的大脑。一个没上过网的新手只要每天上网一小时,五天之后他的大脑结构就会发生可观测到的改变!

 2020-06-07 22:35:38

据说,曾经有一个资深网民教一个新手怎么使用浏览器,发现那个新手居然在读一篇文章,他被激怒了:网页是读的吗?是让你点击的!

 2020-06-07 22:31:08

We are all agreed that your theory is crazy.The question that divides us is whether it is crazy enough to have a chance of being correct.
我们都同意你的理论是疯狂的。我们的分歧在于它是否疯狂到了足以有机会是正确的程度。

 2020-06-07 22:30:17

哈哈,确实这样,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我没法证明我是对的,我就攻击你是错的,甚至不讨论你做的事,而是攻击你的大脑

认为专业科学家被他们的知识所束缚,认为专业科学家缺乏想象力,是很多民间科学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愤愤不平的原因。

 2020-06-07 22:28:10

科学故事往往是文科生写的,比如做梦梦到苯环结构的故事等等,而科研常态中其实没有多少传奇故事可讲,都期待突变,而不会踏实下来做渐变的事情

自由想象力崇拜”的背后,是“顿悟崇拜”。有“顿悟崇拜”思想的人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而一旦跳出这种束缚,就能够取得重大突破。这种思想其实是对科学发现的庸俗解释。

 2020-06-07 22:26:25

不自由的想象力才是硬核创造力

所以,最高级的想象力其实是不自由的。正是因为不自由,它的难度才大。自由的“What if”思维,只是高级想象力活动的第一步,其背后不自由的东西才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拍不出《阿凡达》,缺的不是“自由”,而是这种“不自由”的超难脑力和物力。

 2020-06-07 22:24:18

想象力不自由,三体基于几个最简单的物理约束构造宏大的想象空间,精彩的宇宙故事

想要写一个像《西游记》《指环王》《哈利· 波特》或者是电影《阿凡达》这样博大精深的故事来,需要的是另外一个等级的想象力,一种不自由的想象力。
写大著作,你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自洽”(self-consistent),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2020-06-07 22:21:16

比特币同理,区块链大概是唯一一个科技走在科幻前面的技术

你不在现实生活中给他们发明一个触摸屏,这帮专门负责想象的电影制作人就忘不了键盘。

 2020-06-07 22:18:21

尤努斯讲穷人是被种在盆栽里的树苗,他们本来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

最后,一个针对两岁儿童的研究发现,越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基因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越是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这大概完全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充分发展的环境,他们被环境给压制了;而富裕家庭的孩子却可以天高任鸟飞。

 2020-06-07 22:15:33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真正能决定一个学生进步幅度的不是智商,而是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在五年级时候的成绩百分位只有50%,但是其内在动力和学习方法却排在前10%,那么他到十年级的时候成绩排位可以前进13个百分点,达到63%。智商则没有这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外部动力——纯粹为了赢,或者纯粹为了让家长满意——不能长久地提高数学成绩。

 2020-06-07 22:13:38

中国足球队员不缺少荣誉感,缺少羞耻感

不论是中超外援还是外籍教练,对中国队的一个共同评价是中国球员缺少强烈的取胜欲望。马拉多纳2012年访问中国期间曾接受《体坛周报》的采访,他说:
在我执教和观看的球队中,我看到过很多优秀球员,但他们和我之间总有一个差别,这个差别非常重要,那就是我比他们更热爱足球,更想赢得一切。

 2020-06-07 22:12:20

教育技术进步很快,人性改变很慢。寓教于乐不是现代教育理念上的进步,只是教育技术,技巧的优化,教育的目的不能忘了,不能本末倒置

教育哲学家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认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个人的兴趣要让位于集体的利益。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它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2020-06-07 10:23:56

他律促进自律

无论如何,设定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并且按照这个目标努力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了目标就有了参照物,你就可以自己监督自己,甚至让别人监督你。2

 2020-06-07 10:21:53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也许不值得炫耀,但是实用

花钱收买孩子学习!

 2020-06-07 10:18:20

文化有余,武化不足

传统的中国文人非常不喜欢谈论名利,认为做事业最好是为了兴趣、责任感和集体荣誉,甚至最好把从事的运动当成修身养性的机会。而我们看到的高水平运动员恰恰不是这样的。他们上场不是为了跟对方球员交朋友,也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精神面貌,甚至也不是为了打出赏心悦目的比赛。他们上场是想赢!

 2020-06-07 10:17:14

真正使得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为了赢球他可以做任何能提高自己技能的事情,而且这种素质是在被踢出校队以后才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

 2020-06-07 10:16:19

确实如此,很多体育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比如中国的跳绳光速少年陈小林,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

体育、音乐和表演,都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明星的背后是无数个失败的垫背。想要成功,就得练习一万小时,但考虑到机遇因素,即使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能成功,这其实是一场赌博。为什么美国大多数体育明星都是黑人?黑人身体素质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但凡有点能耐的白人家庭都不会让孩子把赌注押在体育上。在阿根廷、巴西、葡萄牙和英国这些传统足球强国,只有不太富有的家庭的孩子才从小就把踢足球当作此生追求。C罗(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小时候家里地方太小,以至于冰箱得放在房顶上;英国所有球员都来自工人阶层,以至于中产阶级孩子就算想踢球都无法融入队友的“文化”

 2020-06-07 10:11:52

学习本身就不是个舒服的事情

“寓教于乐”是个现代社会的发明,从来没有哪位古代哲人认为应该寓教于乐。

 2020-06-07 10:10:46

纪录片对科学的作用并不在于让观众学到什么知识,而是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电影和电视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但不是好的教育手段。

 2020-06-07 10:03:35

多么痛的领悟,以后教孩子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没有反馈,没有动手应用的教育

跟古代这种从小就开始当学徒,一旦选定了专业就一边干活一边学的制度相比,现代教育系统这种把人摁在课堂上听很多年课的做法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应该让学生干什么呢?至少应该做以下这些事情:

 2020-06-07 10:01:39

有个哥们儿几年前做师徒网,有点超前,遗憾没能做下去

我认为真正的人才不是靠课程、院系、考试大纲的设置培养出来的。培养人才的有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徒制。师父带着徒弟参与一个实际的项目,徒弟在试错中提高。不管是科研、工程还是艺术,都是如此。一个教育体制的关键不在于往学校里投入多少钱,而在于其是否提供了足够多、足够好的动手机会。

 2020-06-07 10:00:10

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计算机思维,面向事件,面向对象,面向过程

这位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每次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他要求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好教练,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具有高度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2020-06-07 09:54:54

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欣赏

比如听一对夫妇交谈15分钟,专家就能判断他们在未来的15年内会不会离婚。专家在这里看的最重要的指标不是他们怎么争吵的,而是他们是否蔑视对方。吵架不可怕,一旦出现一方蔑视另一方的情况,这段婚姻就快完蛋了。另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技术是“读心术”,其通过精确地分析人脸部的表情来判断这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尤其是他是否在说谎。这个技术随着前几年美剧《别对我说谎》的流行,已经不新鲜了。

 2020-06-07 09:53:37

正确对待自己的思维盲区,随时提醒它的存在,学会和它和平相处

再牛的科学家,也需要同行评议,这就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一样。反馈者不见得比你的水平高,关键是他们不是你,他们可以从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

 2020-06-07 09:50:45

方法论也要常学常新,没有突然的一鸣惊人,只有不断迭代进步才是常态

一提基础科学,有人总说“板凳要坐十年冷”,这种思想完全不适合现代化科研体系。很多中国学者放着那么多顶尖科学家不学,专门喜欢学特例,说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期间就好多年没有发论文,而真实情况却是他也是发表了一些小论文的。坐了“十年板凳”的运动员,国家队敢用吗?正确的做法是像当初刘翔那样有什么大奖赛都去,追求一个稳定的成绩。

 2020-06-07 09:48:37

还有一个原因,国内的学生挑战权威会被视为不敬,这也是潜规则之一

国内训练学生搞科研的做法是不搞科研,搞“课”研。教和学都以考试为核心,讲的时候随时总结知识点,考试之前还会画下重点。人们把科学知识当成历史典故之类的考试材料,而不知道这些知识其实是可以拿来用的,更不知道你的任务不是学这些知识而是创造新知识!在这种氛围下,很多中国学生甚至喜欢评论课本,这本书写得好,这个作者是牛人,陶醉在对课本的欣赏之中。我在美国上课没见过任何一个老师赞美课本,一线人物几乎没有人写过课本,所有课本都只不过是工具书,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科研这个结果。一切技术应该为了科研服务,而不能让期末考试喧宾夺主。

 2020-06-06 22:15:56

这种方法论是不是也可以用于书法的联系呢?有没有可能开发一个书法测量工具,训练软件?

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有鉴于做物理研究需要经常做报告,导师出钱让我去学习了一阵子口语。我的口语老师叫Antonia Johnson,第一次去这个口语班的经历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她居然在两个助手的帮助下,使用看上去很专业的录音设备,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对我进行了一次语音诊断。我被要求使用不同的音调和音量(最后是扯着嗓子持续大喊一个声音看看能坚持多少秒),读了很多完全没有意义的句子,其中包括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单词。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发给我一份诊断报告,所有我读得不准确的英语发音都被标记了出来,这使得此后的训练非常具有针对性。在后来的训练中我们模拟了各种情境下的对话,包括一般闲聊和正式演讲,为了练习在电话中的发音,我每周得给她打电话。
可惜我未能坚持苦练,以至于到现在英文说得也不怎么样。但我要说的最有意思的还不是我的训练,而是这位Johnson老师的故事。作为一个专门教人说标准英语的老师,她本人居然曾经是一名口吃者!我曾经听说,口吃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想根治必须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处世态度。但Johnson 老师不这么看,她认为关键在于练习。她通过练习根治了自己的口吃,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又专门帮助别人克服口吃,等到发现外国留学生这个大市场,又把业务彻底转向了英语发音。好几年以后,我偶然遇到她,这时候她的口语公司已经做得很大了,雇了好几个人,甚至有一个专门的程序员负责开发教学软件。

 2020-06-06 22:12:06

这也是体育教练的作用,专业的练习而不是辛苦的练习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反复练习。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

 2020-06-06 22:03:58

大脑是可编程的操作系统,通过练习进行升级,人和人的硬件差别不大,但软件是千差万别

如此一来,高手与普通人就有了本质的区别。高手拥有长期训练获得的特殊神经脑结构,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带着不一般气质,连眼神都与众不同,简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

 2020-06-05 22:48:30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

 2020-06-05 22:46:47

一般性的方法论

查理·芒格有句话说得好: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进步。

 2020-06-05 22:44:41

可是,如果是中国人怎么干都不成功的事业,比如说足球,媒体上就会出现一些需要更高文化程度才能理解的分析:把失败归结于中国人的素质、中国的整个体制,甚至是传统文化。这时候成功就变得复杂了——为了能在世界杯上赢两场球,居然需要整个中华民族进行一次反思?

 2020-06-05 22:37:49

心理机制都有身体生理基础

如果使用意志力会消耗能量,那我们可以通过补充能量的办法提高意志力吗?事实正是如此。在作者的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偶然发现如果在实验过程中给受试者喝一点含糖的饮料,比如果汁,他们的意志力就会被增加。而且必须用真正的糖,甜味替代品没用。

 2020-06-05 14:14:18

信任服务网络的基本假设

正如林肯说:“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2020-06-04 22:51:42

也就是置信度要大于95%以上

事实上,真实质量甚至可以是误差范围外的一个数字!这是因为误差范围是一个概率计算的结果,这个范围的意思是说物理学家相信真实值落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2020-06-04 22:49:41

我看来此书一个亮点就是它强调不要一看有人犯了错就为此大张旗鼓地制定政策来纠正错误。那样只会把错误变成伤疤,而且会让公司越来越官僚主义。正确的办法是告诉犯错的员工这是一个错误,然后就完了。

 2020-06-04 22:48:58

比如滴滴顺风车事件,按照概率其实并不算高,但是被平台品牌放大社会效应,做出了过度反应

管理者有个常见的思维模式,一旦出了事就必须全体反思,制定相关政策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但极小概率事故其实是不值得过度反应的。

 2020-06-02 22:57:33

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被“双规”,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场争论之后没人会说“我以前想错了,原来是这样”,但是科学家可以。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这种允许别人改变思想的氛围可以刺激人在审稿的时候采取更为大胆的态度。

 2020-06-02 22:55:54

再进一步,计算机科学家阿伦森(Scott Aaronson)证明,如果对话双方都是诚实的,那么这种对话可以在不太多的几步内结束。

 2020-06-02 22:52:02

鉴于此,约翰逊号召我们改变对信息的消费方式。他提出的核心建议是:要主动刻意地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Consume deliberately.Take in information over affirmation.)

 2020-06-02 22:46:05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2020-06-02 22:42:44

文人可能从“是不是纯天然的”这个角度认为有机农业很美而核电很可怕,这不是一个好标准。可是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声音大到能够调动很多人感情乃至于按照他们说的“常识”采取行动的地步。他们号称是“民意”的代表,但他们代表的只是未经过“tradeoff”的原始民意。在大多数公共问题上,常识是不好使的。资源调配即使做不到完全依赖市场,也不应该谁声音大就听谁的。

 2020-06-02 22:40:38

文人思维显然是系统1的集大成者,而理工科思维则是系统2的产物。

 2020-06-02 22:39:51

万历皇帝想收商业税,东林党反对,而他们给出的反对理由不是收税这个动作的输出后果,而是“天子不与小民争利”!当然有人认为东林党其实代表利益集团,是故意拿道德作为借口,但这种不重知识重姿势的谈话氛围仍然令现代人震惊。

 2020-06-02 22:38:10

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最大的不同,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工作和休息,我们还要娱乐、参加社交活动、学习和发展以及随时对遥远的公众事务发表意见。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以一种不直截了当的方式影响他人,然后再影响自己。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最基本的一个结果是好东西虽然多,你却不能都要。

 2020-06-02 22:38:02

取舍思维,英文有一个形神兼备的词可作为解释:“tradeoff”。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tradeoff”是“理工科思维”的起源。讨价还价一番后达成交易,这对文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无语的情境!既不美也不丑,既不值得歌颂也不值得唾弃。斤斤计较地得到一个既谈不上实现了梦想也谈不上是悲剧的结果,完全不文艺。所以文人不研究这个。

 2020-06-02 22:36:15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我们的首要技能不是数学计算能力,而是分辨善恶美丑。也许这就是文人思维的起源:针对每个特定动作的美学评价。有时候他们管这种评价叫“价值观”,但所谓价值观无非就是给人和事贴或好或坏的标签。文人把弘扬真善美和鞭挞假恶丑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06-02 22:34:19

美国近期新冠疫情死了十多万人,只是个统计数字,白人警察暴力执法把黑人弗洛伊德弄死了,引发了滔天民愤,暴力游行抗议。

据说是斯大林说的,“杀死一个人是悲剧,杀死一万个人是统计数字”。

 2020-06-02 22:31:07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来自得到App

读书笔记历史目录

  1. 【读书笔记】《设计体系:数字产品设计的系统化方法》

  2. 【读书笔记】《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