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悲痛!中国博士生在美国自杀,疑因论文数据有误却被导师逼迫发表

来自中国的佛罗里达大学博士班研究生陈惠祥 (Huixiang Chen,音译) ,13日被发现在校园办公室自尽。


生前疑似与导师产生巨大矛盾。

来源:美国中文网


6月12日(周三)晚上,佛罗里达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陈某失踪。因为近期论文问题,身边的朋友都感觉其与以往不同。


于是,大家纷纷到陈同学经常出现的地方寻找,结果都不见踪影。


朋友发短信、打电话都没有回应,见事态不妙,大家最终要求校警出面帮忙寻找,并在朋友圈和学校内部发布寻人启事。


来源:美国中文网

但,12小时过去,直到周四早上,仍旧没有陈同学的下落...


直到上午,有人去实验室时,才发现陈同学已经身亡,警方初步调查死亡原因应该是自杀。


01

疑因论文与导师产生矛盾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陈同学今年30岁,正在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生前疑似与华人导师李某产生巨大矛盾。


在陈同学自杀后,他的邮箱中设置了一封定时邮件,他的父母、女朋友以及他在佛大的导师李某均收到了这封“遗书”。


来源:美国中文网


据知情人士透露,陈同学在读博士期间,曾多次透露出自杀的念头。相关同学表示,关于陈同学的死,他的导师难辞其咎。


今年年初,因为一篇博士论文,陈同学和导师李某矛盾激化,原因是:


陈同学的论文已经投稿成功,即将发表,但是他随后发现起始的数据有误,以至于整个论文被“全盘否定”。


于是向导师申请撤稿,可是导师非但不同意,而且认为这篇论文可以直接发表。


来源:美国中文网


陈同学由此而产生了极大的内疚情绪,并担心自己未来的学术生涯。


导师曾告诉陈同学,现在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撤销论文,这也意味着陈同学6年时间全部荒废,没有办法获得博士学位;


第二个办法就是装作不知情,直接将论文发表。可是陈同学担心,有明显数据错误的论文一单发表,有一天被同行看破,影响其他人的研究不说,从此自己的学术生涯也会断送。


有同学事后表示,这或许是他选择“离开”的真正导火索。


来源:美国中文网


来源:美国中文网


还有陈同学生前好友表示,他一向乐观开朗,但是导师长期以来一直压迫和剥削他,动辄拿无法毕业来威胁他。



来源:美国中文网


可以用“野蛮”来形容。


来源:美国中文网


此次涉事的教授是一名华人教授。


来源:美国中文网


随后,记者联系了教授,但是教授却表示6月8号因为家里有事回了中国,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


得知后,也感到悲痛,但是对论文撤稿的这件事情没有采取任何的回应。

来源:美国中文网


如今,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陈同学的父母也已经准备去往美国。


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陈同学的生前好友所言属实,他的的确确遭受过“野蛮”的对待,在毕业论文问题上,明知有问题,还有逼迫学生发表。


这难到还是一名导师应有之作为吗?


整整六年的时间,都在为自己的热爱的研究倾尽心力,得到的却是一个“造假就可以拿学位”的回答,这恐怕并不是陈同学的“初心”。


02

近年来,博士自杀事件频发


早在2017年,在美国犹他大学攻读物理与天文学系的中国留学生唐晓琳的非正常死亡,就曾引起无数质疑声。



因为,一些犹他大学的学生认为,唐晓琳的死可能与“导师对她施加了过大压力”有关。


从已知的唐晓琳经历来看,她度过了漫长的读书生涯。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就读空间物理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后去往美国犹他大学读研究生。随后在犹他大学的生物物理专业读博士,做的方向还是难度相当高的病毒RNA(项目)。”


在她攻读博士学位的第7年。根据唐晓琳同学的说法,在这7年中,她一共发表了6篇文章,但仍然未毕业。


此前,有中国留学生在网络上表示,在唐晓琳离世后,她的导师第一时间删除了科研团队里关于唐晓琳和另一名中国女生的资料。


“按照常理,出现这种情况导师应该在主页表示哀悼,这种反常情况的出现再联系到唐晓琳7年博士,发了6篇文章,还没有毕业,我们无法不怀疑导师的心虚和冷血。”该消息也得到了多位犹他州大学学生的证实。


2019年2月11日,有人在斯坦福大学的Paul G. Allen大楼中发现了一位男性遗体。经确认,死者为工程系的一位博士研究生,中国籍,年仅26岁。


据资料显示,这名中国博士生是斯坦福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在读,主攻可变电阻式记忆体和计算机存储器的研究。


2014年,他在中国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学位,本科毕业于中科大。



一名前途无量的博士生,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出乎所有人意料。


 其中,有人猜测自杀动机可能因为在读博的过程中遇到了特别大的阻力



2019年,1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春杨从学校宿舍出走,随后失联。搜寻人员于15天后在董铺水库北侧芦苇荡内发现了刘春杨遗体。


刘春杨家人说,但刘春杨曾提到过,因为毕业论文还没有发出来,要延期一年。“弟弟从小到大求学都很顺利,这是第一次出现毕业延期的情况。” 家人猜测,弟弟可能是面临毕业和就业压力。


......


诸如此类的悲剧,接连在很多国内外研究生、博士生,尤其是科研工作者身上发生。


03

博士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这些悲剧的背后,或多或少都与“毕业”、“导师”、“延期”相关。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算是一种弱势群体。


在毕业和科研压力下,我们有时是难以体会博士生的心理压力会有多大。


每个人都喜欢正能量,不喜欢负能量。很多时候,心理方面出问题的人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对所有事物都缺乏兴趣。


他们更爱“笑”,用“乐观”这层面具来掩饰自己。


安德鲁.所罗门TED演讲


据耶鲁大学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


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


博士生也不是人人都是天之骄子,也不会永远都有漂亮的成绩单。


不论是情绪崩溃、孤独或是抑郁症,又或者是钻进牛角尖,这种伤害自己的行为也会让身边的人难过。


安德鲁.所罗门TED演讲


请善待博士生,多给他们一些关怀!


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保障学生的权益,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让学生在学校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学习和生活。


无论如何,大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声明:本文转自募格学术(北美留学生日报、美国中文网、华人生活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客服删除。


在线学术论坛

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在线学术论坛 (微信公众号ID:zxxslt)


 令人震惊,我得转发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