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齐每丰:保安堡,那难忘的歌

齐每丰 新三届 2019-06-26


 

人物简介


     齐每丰,1948年生于北京,“文革”前在北京十三中读书,1968年到山西省左云县插队落户,1971年抽调到大同铁路公安处工作,1990年调北京铁路公安局,曾任局警务处处长。现已退休。


原题 

保安堡——那难忘的歌




作者: 齐每丰

原载《抹不去的记忆》


 

今天我们追忆那段往事,绝不是在这里顾影自怜,自作多情;也不想怨天尤人,慨叹人生;更不愿撩开时代留给我们的创伤,乞求后人的怜悯和同情。我们之所以追忆那段往事,就是要通过那段经历的反思和回顾,反省历史,感悟人生,告知当代,警示未来。这是我们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向年轻人讲述中华民族那段椎心泣血的历史教训,要让他们知道,在共和国的青年时期,他们的父辈——共和国的同代人,为了防止所谓修正主义的侵入,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运动,几乎浪费了个人的宝贵青春;他们给历史留下了一条断代,一条人材的断代,历史给他们留下的是一块文化知识的空白,一块足以令人抱憾终生的空白。

 

经历过那场人生磨难之后,才使我们真切感知到,每个人时刻都在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甘苦同在。共和国的命运始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共和国的前途始终与我们紧密相连。个人与祖国无法分隔,共和国永远是我们的依托,没有共和国的安宁和稳定,我们将一事无成,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个人价值和前途。这就是那段动荡的历史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一代人以青春为代价,所悟出的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

 

凝视着照片上那突兀的烽火台、那蜿蜒的古长城颓垣,不禁忆起了动荡年代塞北高原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流年似水,岁月如梭,随着时光的流逝,那段往事非但没有从我的记忆中淡出,反而越来越频繁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令人魂牵梦萦,难以释怀。那挥之不去的情结,宛如一支拨动心弦的歌,一支令人永远难忘的歌。

 

保安堡村西马头山及明代长城残垣(2003年8月摄)



在那命运多舛的年代 


谁都不会忘记,20世纪60年代末,那个多雪的冬天,全国1700万青年学生,为响应伟人的一声召唤,义无返顾地奔赴祖国的广阔天地,上山下乡,去接受“很有必要”的“再教育”。他们不惜以奉献自己的青春为代价,心甘情愿地投身于那股特殊的潮流中,开始了一场波及全国的大迁徙,规模之宏大、场景之惨烈,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亘古难寻。


当年我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这股狂潮之中,只见在浩瀚的塞外原野上,白雪皑皑,气温低达零下二十多度,十几名热血青年在风雪中相聚,怀着脱胎换骨的渴望,跟随着三驾拉行李的马车,在没脚踝的雪地上艰难跋涉,蹒跚前行,犹如朝觐路上的伊斯兰教徒,虔诚地寻找着修炼心灵的圣地。在一望无垠白茫茫的雪野上,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将飘落的雪花重新扬起,把本是迷茫的世界搅得更加昏暗。白毛风嗷嗷吼叫着,像是在有意嘲笑我们,撩起雪花拼命往脖子里灌,睫毛、胡须挂满了白霜。狂风肆虐地抽打在我们身上,似乎非要把每个人的心揪出来,撕成碎片。


我们任由这暴风雪随意摆布,艰难地在雪野中淌出了一条坎坷不平的路。在身后,两行脚印连同我们多年的希冀和梦想,顷刻间,被狂风暴雪掩埋得严严实实、踪影皆无……当年这悲怆的一幕,刀凿斧刻一般,牢牢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它彻底改变了我乃至千百万同行者一生的命运。


 1969年夏男知青在竣工的新居前



承受是一种能力

 

就这样我们从800年文明古都,来到了历朝历代放逐充军的边关古堡——山西最北部与内蒙毗邻的左云县保安堡村。在那座始建于明嘉靖25年的村堡中扎根安家,开始了特殊年代、特殊政治背景下的那段特殊生涯。那里便成了我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驿站。


华年飞逝,往事如烟,40载春秋早已漂白了我的少年头,随着岁月的积淀和年龄的增长,我越发深情地眷恋着那片土地,尽管它至今依旧是那样贫瘠,但它毕竟是曾养育过我的土地。在那片土地上有我们激情的投入和惨痛的付出,我们曾将自己昂贵的青春连同今生的命运,廉价地播洒在那片黄土地上,在那段被挥霍的宝贵年华中,留下了我们迷人的梦,未了的情,难言的苦和切肤的痛。那里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浸透着我们的辛勤汗水,留下了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当年我们血气方刚,怀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梦想,在零下十几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与乡亲们一起,修渠、垒坝、打井、起圈,站在猪围栏中,二十几岁的小伙子鼓足力气,抡起洋镐下去,地上只见硬币大的白点,脸上却溅满了粪便渣。在学大寨“一出勤、两送饭”的热潮中,与乡亲们一起,经受着风餐露宿的苦难,在冰天雪地的野外,体味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难堪。


我们沿袭着祖祖辈辈广种薄收那原始的耕种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孱弱的身躯,透支的体力,日复一日,拼死拼活,躬耕不辍。可我在年终企盼中迎来的却是年仅34元7角5分的分红,只相当于兵团战友一个月的工资。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是我人生第一次凭借自己劳动所得到的报酬,惊喜之余,又屈辱难当。当我强颜欢笑,用翻着血茧的双手捧起那菲薄回报的时候,我的心碎了。它让我真正咀嚼出贫穷的苦涩,令人欲哭无泪、尴尬至极,唯有眼望上苍,仰天嗟叹。


当时茫然中那无奈,困窘中那绝望,深深“烙”在我的记忆中,那多年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辛酸,令人没齿难忘。然而生活还要继续,因此忍耐就成了当时唯一的选择,那是一种沉甸甸让人难以承载的煎熬,但也正是在这种忍耐的折磨中,才真正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了应如何承受苦难,该怎样直面人生。


当年我们踌躇满志,摆着舍我其谁的架势,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却始终没有享受到那其乐无穷的乐趣。当洪水把我们的一切努力化为泡影,把我们的付出冲得无影无踪的时候,才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面前的渺小和卑微。好在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与大自然半个多世纪的较量,从近几年开始,乡亲们才逐渐懂得了顺应自然和善待环境,开始退耕还林、种树种草,学会了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只可惜我们多年的付出过于沉重。


 

淳朴的怜爱令人动容

 

从喧嚣、躁动的都市来到这僻静的山村,仿佛来到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这里没有派别的纷争,没有出身的歧视和人格的伤害。在这里我们和保安堡的父老乡亲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感情,有幸得到了纯真情感的熏陶,那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那份情感是如此的纯静和真诚,没有龌龊和狡诈,不带任何虚伪和世俗,彼此毋须提防。乡亲们那质朴的心灵,宛如一泓清澈透明的泉水,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心底。


当我们落寞的时候,是保安堡的乡亲们以父母般的亲情和宽厚襟怀接纳了我们,像呵护自己的子女一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使第一次独在异乡的游子,得到心灵的慰籍,体味到世间的亲情和温馨。当马四妈眯着高度近视的双眼,盘腿坐在土炕上,佝偻着身体,为我缝补破旧衣衫的时候,透过那沧桑的身影,依稀使人感到慈母手中那根丝线并没有扯断。她把老人对儿女的全部怜爱,一针一针都缝进了衣服里,让我仿佛重新投入到母亲的怀抱。


记得当年收割时,我因体力不支而“掉队”,情急中不慎用镰刀砍伤了脚踝,白骨隐现,血流不止,转瞬间竟染红了鞋帮。我一时不知所措,茫然地瘫坐在地上。只见官元老汉深一脚浅一脚跑过来,喃喃责怪:哎,看这后生楞的,啧啧……眼中流露着怜惜的目光。当他倏地从腰间撕下那带者体温、沾满汗渍的衣襟,为我包扎血肉模糊的伤口的时候,我被这举动惊呆了!我的心随着那笨拙的双手一起颤栗。


不知是沮丧、震惊还是疼痛,抑或是被这亲情所打动。各种滋味一起袭上心头,两行热泪潸然而涌,连同咸涩的汗水一起,滴落在老汉那枯枝般的手指上。透过模糊的双眼,我分明看到老汉那黝黑的脸庞上写满了淳朴,从道道皱纹中溢出善良……当年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深深根植于我的心上,使我不断从生活的耳濡目染中,悟出了为人之道。多少年来,它不时地净化着我的心灵,陶冶着我的情操,早已渗透到骨子里,融入了我的生命之中,并将永远伴随我前行。


那是一支让人深深怀念的歌,一段难以回报的情。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近年来,不断听到村里老人们相继逝去的消息,总有一种难言的失落和无法排遣的愧疚,令人黯然神伤。感伤之余我曾几次试图找到官元老汉那坟冢,跪在墓前敬重地磕上一个头,捧献一束野花,虔诚地祈祷那在天之灵在另一个世界安康幸福,以聊表心中的感怀和哀思。遗憾的是这一心愿终因种种原因没能成行。这是一份难以了却的情。我们对保安堡父老乡亲欠下的这一笔笔情债,可能今生今世永远也难以偿还。


2003年回村探望当年的老支书张悦夫妇合影


 

美好记忆中的痛

 

马头山下古老的长城历经战乱和风雨的侵蚀,记载着明清四百多年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见证了我们知青的那段痛并快乐的生活。长城残垣下,我们曾亲手栽下了成片的白杨,为保安堡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清风拂来,林中树叶沙沙作响,令人心旷神怡。林间那松软的小路上,曾留下我们一行行徜徉的脚步。村南那涓涓泉溪从马头山麓顺势而下,由西向东,淙淙流淌,如歌如诉,就像一部动人的交响曲。随着季节的变化,它时而湍急,时而舒缓,轻盈而欢快。


它曾无数次从我的梦中流过,带着忧伤和惆怅,悄悄地飘向了不知名的远方。隆冬时节,冰封大地,万木凋零,唯有那漫山遍野的灌木沙棘傲霜茹雪,在寒风中争奇斗艳。橘红的、嫣红的“酸溜溜”(沙棘结的果实)晶莹剔透,煞是诱人。远远望去,田埂上、沟壑边,犹如一团团火焰在燃烧。后生们随意撇下枝条,贪婪地品尝着冰凉酸甜的果实,着实令人垂涎。


保安堡的傍晚是一天中最令人期盼、最轻松惬意的时刻。只见夕阳懒洋洋地躲到马头山背后,阵阵凉风袭来。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扛着锄头缓缓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姑娘们相互嬉笑打闹着,后生们哼起了浓郁的“走西口”。凄切的曲调在山坳中悠悠回荡。老汉肩扛耧犁,叼着烟袋尽情品味着呛人的“小兰花”(当地人抽的烟叶)。卸了套的牲口归心似箭,撂着蹶子从人隙间蹿出,夺路而奔。


泥土散发着诱人的气息,芳草凄凄,沁人肺腑。伫立在半山坡上,远远望去,古朴的村庄上空,炊烟袅袅,灯火阑珊。远处隐约传来断续的鸡鸣犬吠。空气中飘着柴草燃后的缕缕清香。静谧的大地被暮色笼罩着,恬淡、幽雅。蓦然间仿佛走进了远古时代田园诗般的意境,令人沉醉于亦梦亦幻之中……


保安的山川田野在常人眼中无非是一片苍凉的土地。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幅留下美好记忆的热土,总会带给我一种难以抵御的诱惑。巍峨的马头山,栩栩如生,绵亘起伏,峰峦挺立,气势恢宏。秋季天空湛蓝深邃,云淡天高。傍晚,夕阳把黛青色的马头山勾勒出金色的轮廓,使其更加绚丽。


每逢春夏、夏秋之交,阵雨过后, 山脊上、山坳间常会散落些许斑驳的白雪,不禁让人吟出古人那“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的凄怆诗句。零落的雪花给山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引起我无尽的遐想,令人心驰神往。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曾与知青老杨和小常,鬼使神差攀上了海拔两千多米的马头山巅,在那人迹罕至的峰顶上留下了我们踏勘的足迹。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只见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叠嶂,脚下雾霭缭绕,远山若隐若现,塞外的岱海宛如一面镶嵌在绿色地毯上的明镜,在阳光的辉映下放射出熠熠粼光。那景色真的美极了……


望着眼前的秀丽景色,冥冥中心底猛然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我们不约而同地挥起臂膀,面向远山,仰望蓝天,竭尽全力拼命地呐喊、怒吼、咆哮、嘶嚎,以男子汉特有的发泄方式,把长期积郁在心中的苦闷、困惑、烦恼和无奈一股脑地抛向天空。就像是火山的突然喷发,直至喊得声嘶力竭、筋疲力尽。


只见每个人早已是泪眼婆娑,眼前的景色变得一片模糊,而内心却感到从未有过的愉悦和轻松。那是多重精神压力的释放,是对繁重劳动和乏味生活的抗争。那叫喊声在远山的回应下,就像一波波海浪,渐行渐远,向天际飘逸。最终汇集成了震撼心灵的天籁之音。


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回想起当年马头山上那无助的呐喊,那酣畅淋漓的情绪宣泄,依然令人唏嘘不已,勾起我辛酸的回味。


1995年夏部分知青携子女来到当年故居前


 

执着是信念的支撑


回首往昔,那段生活尽管清苦单调、枯燥乏味,可正是这清贫苦涩才使我咀嚼出人生的滋味,才使人记忆犹新。那是心灵深处的烙印,若想忘掉似乎比记住它还要难,它就像一坛陈年佳酿,喝下去时尽管丝丝辛辣,而过后细细品味,留给我的却是甘甜和清馨。正如普希金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著名小诗中所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过去了的便会成为美好的怀念……”


难道不是吗?我们从偌大的京城那动乱中走过,来到这边关村庄。彼此素昧平生,共同的命运使我们相聚;共同的生活让我们相识;共同的甘苦令我们相知。大家曾在一口锅里争食,一排屋檐下栖息,一块田地中劳顿,一盏油灯下学习。尽管我们情趣不同,性格迥异,但大家心心相印,坦诚相待,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共同的追求使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遭遇给了我们共同的感受。


我们风雨同舟,携手同行,亲如姊妹兄弟,情同手足,共同渡过了那段蹉跎岁月。这是人生旅途中难得的缘分,让当年所有的老三届们和我一起,共同珍视那难忘的经历,珍重那患难中的友情,珍藏那青春的记忆,珍惜今天的夕阳人生。


一位哲人曾说过:没有情感的生命是苍白的,失去记忆的生活是空虚的。当年我们正值豆蔻年华,燃情岁月,既没有记忆的缺失,更不乏涌动的激情。然而在那特殊的政治氛围笼罩下,精神受禁锢,心理遭扭曲,情感被冻结,每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深深地打着那个时代所特有印记。这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拥有自由绽放的花季。


当年在传统观念束缚下,也许彼此间在心灵深处,曾有过默默的相思相恋。但是为了彰显灵魂的纯净,每个人竟不惜以殉宝贵的青春情感为代价,极力标榜精神境界的圣洁和高尚。相互以缄默和矜持掩饰着内心的忐忑和萌动,把情爱的流露当成是对崇高信仰的玷污和人生理想的亵渎,讳莫如深,谁也不愿越雷池于半步。激情的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兀傲,成全了当年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涅槃。回首当年那苦行僧般的执着,那清教徒样的虔诚是多麽的愚钝和荒诞呵……


可以坦率地讲,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然而,从另一个层面看,当年也正是凭着那匪夷所思的执着和对某种信念的坚守,才让枯燥的生活不再空虚和苍白,才使我们摆脱了沉沦和颓唐,始终乐观地承载了人生的历练,支撑我们走过了那段艰苦的行程。那执着信念影响了我们的整个人生,甚至还可从下一代人身上找到踪影。对信念的执著追求是我们这代人的共同性格,是我们留给后代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2003年作者在长城脚下的沉思



反思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怀旧是我们一代知青所特有的情结。它是对历史的揣摩和回味。在这难以割舍的情结中,埋藏着我们对共和国的真情挚爱,蕴含着对社会底层父老乡亲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真谛的理性思考和诠释。50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当人们置身于时代潮流中的时候,很难留下深刻的感悟。只有回过头来反思那段历史时,才能获得真实的体验。这就是恋故怀旧的魅力所在。


一个民族只有认真地反思历史,才能清醒地认知将来。一个不了解自身历史的民族,很可能会再次受到历史的惩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段历史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已成为当代青年认知历史过程中的缺失和空白。“插队知青”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特有名称也越来越为当代人们所陌生。


今天我们追忆那段往事,绝不是在这里顾影自怜,自作多情;也不想怨天尤人,慨叹人生;更不愿撩开时代留给我们的创伤,乞求后人的怜悯和同情。我们之所以追忆那段往事,就是要通过那段经历的反思和回顾,反省历史,感悟人生,告知当代,警示未来。这是我们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我们有责任向年轻人讲述中华民族那段椎心泣血的历史教训,要让他们知道,在共和国的青年时期,他们的父辈——共和国的同代人,为了防止所谓修正主义的侵入,陷入了一场无休止的运动,几乎浪费了个人的宝贵青春。他们给历史留下了一条断代,一条人材的断代,历史给他们留下的是一块文化知识的空白,一块足以令人抱憾终生的空白。


要让后代人懂得,不但共和国的建立,需要有人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而即使在和平建设年代,民族的进步,共和国的成长,同样需要有人为其做出牺牲、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有时甚至是惨痛的,而代价的承受者唯一的希望,就是这些用热血、热泪、用一代人昂贵的青春所换取的历史教训,能被世世代代永远铭记。那是共和国不可回避的一段悲壮的历史,它将永远地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有付出才有挚爱

 

60年来,我们这代人始终与共和国同行,与共和国一起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苦痛,共同经受了各种自然灾害和政治风云的磨难。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逐步清醒地认识了个人与共和国的联系。今天在反省那段人生经历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告诫自己的儿女,不要一提起祖国就妄自菲薄,更不要奢谈什麽超脱于时代的人生价值。


经历过那场人生磨难之后,才使我们真切感知到,每个人时刻都在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甘苦同在。共和国的命运始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共和国的前途始终与我们紧密相连。个人与祖国无法分隔,共和国永远是我们的依托,没有共和国的安宁和稳定,我们将一事无成,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个人价值和前途。这就是那段动荡的历史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一代人以青春为代价,所悟出的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


同时也正是由于在与共和国共同成长中曾付出过青春的代价,才使我们对共和国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由衷的热爱。那是一种诚挚而深沉的爱。它会让我们每当听到国歌响起就会热血沸腾、每当看到国旗升起就会浸满骄傲泪水的爱。这种爱是未曾品尝过那段经历的当代青年所无法理解的。


60年来,随着岁月长河的冲刷,滤去了年轻时的浮躁和张狂,使我们逐渐从幼稚走向了成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练就了我们每临大事的静气、淡定和从容,增添了几分豁达和平和,对人生有了超然的解读。正如宋代词人苏轼所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苦短,岁月无痕。今天我们毋须再寻觅那稍纵即逝的人生,更毋须纠缠那永远也理不清的怨悔与得失。该逝去的将永不复返。其实,过去的一切已变得无关紧要,而唯有那段经历留给我们的人生感悟,将永远沉淀在心底,让人受用终生。


在当年我们曾战斗过的那片土地上,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怀念,纯真的友情,神圣的追求和百折不挠的执着。今天只要我们守望住那精神的执着,一如既往,有所追求,豁达、从容地面对人生,我们的生活就将更加充实,就将充满活力和生机。让我们在心中默默吟唱那支歌吧。那是一曲悲与欢的重奏,苦与乐的合弦,是饱蘸着青春的激情和热血谱写的一支歌,一支令人永远难以忘怀的歌……

 

 2008年8月1日



系列选载

郭景兰:一个老三届的回忆与随想

肖威:那年代的女军医,每天像得了喜贴子

刘祥君:秋天记忆,我生命中的玄关!

毛平先:一个上海姑娘刻骨铭心的十年

毕冰宾:没有冬玫瑰的1977年

何友中:内蒙古雪原上的1977年高考

缪志远:风雪完达山

王立东:珍重,我的“新三届”

耿艳鹏:自学艰辛,也是有所作为之路

韩胜勋:15岁,我退学躲过了上山下乡


转载自《抹不去的记忆》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出版)



喜欢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届2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多功能弹力隐形腰包

将手机、钥匙、钱包等

通通藏在腰间

两手空空就可以轻松出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