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态 | 王健:他们在妈妈余温的被子里睡着了

王健 新三届 2021-04-24


学者简历

本文作者
王健,1970年从上海去江西插队农耕8年,恢复高考后入学上海师范大学。现为同济大学教授,曾任教育部创新教指委秘书长、上海市新闻传播学学科组成员、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独创优势富集效应理论,主要著作有《让思想冲破牢笼》《非常规思维的力量》《超越性思维》《先者生存:优势富集效应》以及《王者的智慧》等。


原题

风吹竹

雨打萍

疑是民间疾苦声




作者:王健



双节假期过后,勤快而又懂事的钟点工小娟从安徽回到了上海。
那天早上,她在厨房边干活边说起跟儿子告别的几个感人细节,让我们对打工者和留守孩童的情感世界有了不同以往的了解。(以下的描述接近实录)

那天晚上,八岁的大儿子忽然很正式地问妈妈:“妈妈,你和爸爸哪天走?能不能告诉我?”
妈妈笑着说:“你什么意思啊?难道还想送个礼物给爸妈?”

儿子一本正经说:“你们这次不要再偷偷地走了,我和弟弟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早晨醒来就一下子看不到你们了”。
“哦,这样啊!”妈妈说:“我们明天一早就要走了”。
一直比较腼腆的儿子鼓起勇气说:“妈妈,今天晚上我和弟弟能不能跟你们一起睡?”
妈妈迟疑了一下,说:“爸爸明天一大早就要开车赶往上海,路上要开五六个小时,很累的,今晚需要休息好,你还是和弟弟睡好吗?”
哥哥看了5岁的弟弟一眼,回头轻声对妈妈说:“那好吧,今年过年,你和爸爸要早点回来哦”。
道别后,哥俩就回里屋睡了。
小娟和丈夫收拾行李又弄了一两个小时,临睡前蹑手蹑脚走进儿子房间,本以为两个小家伙肯定睡着了,猛地,发现孩子的被子在微微颤动,原来,大儿子在偷偷抽泣,可能已经哭了一两个小时了。
泪流满面的妈妈轻抚着孩子心疼地说:“来吧宝贝,还是来我们床上一起睡吧!”
想不到儿子死都不肯,坚持要让爸爸休息好。
夫妇俩第二天一大早起床,走进孩子房间,又大吃一惊,两个孩子竟然已经穿好衣服坐在床沿,正等着爸爸妈妈开门。
“天还没有大亮,又没有闹钟,他们怎么自己会醒的!”小娟眼圈有点红。
告别后,开着小型农用面包车颠簸了半个多小时,忽然想起别人托带的一包东西忘拿了,急忙再开回家,进房间一看,眼泪再也止不住:原来,此时此刻,两个那么小的孩子,竟然贪婪地蜷缩在有妈妈余温的被窝里,已经香香地睡着了......
一直控制得很好的小娟边说边转过身去,她那微微颤动的肩膀,就像昨晚儿子躲在被窝里哭泣时一样。

小娟边说边不停地抹着泪,此时此刻,远在天边的她的孩子或许刚吃过早饭走在上学的路上,哪里知道他们的母亲正在繁华的大上海泪眼婆娑,每一滴都饱含着对自己孩子的无比心疼、对错过孩子童年的无限愧疚。
这些年来,我们城市人只知道那些工地上带着黄色安全帽满身污泥的建筑民工、那些在大马路红灯前心急火燎地想越线的快递小哥、那些穿梭在医院走廊的护工......在用汗水为这座城市做贡献,哪曾想,他们远在家乡的孩童竟然也在以不为人知的孤独、思念而付出。
小娟说,村里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出远门打工了,粗略一算,这种候鸟型打工者的规模可能已经超过英、法、德三国人口的总和。可惜的是,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迁徙人群,那跌宕起伏的人生、那惊心动魄的心灵史,很少被我们的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所关注,就像当年恩格斯充满同情地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那样的理性关注。
小娟说,村里有一半以上家庭是两代人都出去打工了,也就是20岁到50多岁,换句话,很多留守儿童是由曾祖父母在看护。真难想象四辈的代差会怎样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和未来。也许这是狩猎时代以来,人类从未亲历过的最大规模、最惨烈的骨肉远离的生活和养育模式。

小娟说,村里的孩子都很懂事,他们全都知道父母背井离乡拼命赚钱是不得已,所以,孩子们不但愿意牺牲自己本该撒娇的童年,更想通过刻苦读书有朝一日回报自己艰辛的父母。





在这些孩子心中,孝敬二字似乎具有更深重的定义。
这似乎在提醒我们,甚至应该从更深的角度去理解极个别中考和高考失败的农村孩子为什么选择自杀?也许那一刻,他们错误而悲惨地认定自己数十年泣血立誓一定要从根本上报答含辛茹苦的父母之弘图大愿一朝崩塌。
悲剧虽然是个人和家庭的,但悲剧深处的初始裂隙却是社会和时代的。


小娟说,村里哪家孩子考上大学,那真是了不起的大事。小娟不知道的是,等她的孩子十五、二十年后考上大学,坐在教室里的上海或北京的同班同学,所继承的父母和祖父母辈的房产总值可能已经达到数千万,这个距离会不会动摇他们“凭诚实劳动创造自己幸福”的理念?
农村和城市,特别是偏远农村和特大城市的这一巨大差别也许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缓慢累积,但是,一个良心未泯和理性尚存的社会,是决不能无所作为地眼睁睁看着这一分化滑向危险临界的。
小娟说,现在村里年轻人之间不太会产生那种浪漫的爱情了。
是啊!几千年来,田园诗般温情脉脉的农耕文化氛围已经渐行渐远,乡野山涧刘三姐阿牛对歌时的朦胧心跳似乎定格在物质主义的冰水之中,山楂树下女孩们甜蜜的彷徨和温馨的纠结早已经被外面的世界所凌乱。
记得多年前作家王安忆曾经描述过这样的情形,大意是:埋在地底下的电缆和电视信号线绵延数千公里曲折地蜿蜒到农家的电视机里,农人们生活在掩饰不住的贫困中,看着炕头屏幕里被导演夸大了的城市生活,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回头看,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却空如旷野。想想也心疼。
是的,外面的世界一方面通过电视屏幕,打碎了农业社会颐养千年的安贫乐道,逼使小桥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迅速“风化”,另一方面,又让不甘心的外出打工者遍尝“身世漂浮雨打萍”的人生况味。
值得深思的是:传统与时代、社会进步与二次分配、顶层设计与民间温暖能不能在更高贵的层次上平滑过渡?

小娟说,不知怎么,她跟老公,还有很多打工的都特别喜欢《春天里》这首歌。开车回上海的路上,旋律一起,就想哭,止不住,这么多年都一样。
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如果有一天 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 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 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 在这春天里

王健读本
放开地摊应成为长期国策
仇恨不需要智商,爱却需要大智慧

网络暴力:群体盲思和群体极化

不否定文革,那叫没良心
想否定改开,那叫没头脑
(已下架)

原载公号王健说一句
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阅览室

袁晞:加缪笔下的我们与瘟疫
刘苏里:疫病与社会变迁
王家新:灾难岁月的艺术,读《鼠疫》
反乌托邦三部曲:焚书年代的奇品
陶海粟:奥威尔《1984》出版70周年
巫宁坤:董乐山和《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 ?
钱江揭秘中国援越抗法战争
王友琴:读《一滴泪》中文版
王友琴:巫宁坤先生的《孤琴》
乌合之众:群体癫狂的五大特征
弗洛伊德30句名言,没有所谓玩笑,
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徐浩渊:"地下读书沙龙"的秘密
秦晓:草原阅读
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陈幼民:陕北窑洞里的煤油灯
邹坚峰:我在文革年代的课外阅读
革命时代的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苗棣:从"夺门之变"到《赤龙》传奇
日本真正崛起,从清洗爱国贼开始
中国人该把日本当做一面镜子
刘再复:五千里恒河的苦行与游思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