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 | 张琦:​忆山村的文艺队,我像被人划过的一根火柴

张 琦 新三届 2022-06-26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
张琦,1956年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现居北京。酷爱文学,在《老照片》《敕勒川》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多篇。题图:2019年重访枫树村留影


原题

华年碎影

忆山村学校文艺队




作者:张 琦


 

人无爱好,便无趣儿;人无爱好,就活得百无聊赖。


我五音不全,偏偏从小喜欢文艺。原因大抵有二:一是家里有乐器,二胡、小提琴、手风琴等。我喜欢抚琴时的那份闲情逸致。生活,总得有一抹色彩。二是入小学后,读课文有点声色,常被老师表扬。上二年级时,学校排演大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其中穿插大段诗朗诵,老师推选我领诵,激发出参与表演的热情。


五年级时当上学校广播员,多了几分自信。我唱歌音准有时跑偏,但肢体动作协调,节奏感不错,喜欢跳舞和参加文艺活动。


1970年1月12日,母亲走“五七”道路,携家眷到辽宁省西丰县振兴公社枫树大队插队落户。我转入振兴中学住校读六年级。 


虽是山里学校,师资并不差,老师大多科班出身,水平能力毫不逊色。学校各项活动有模有样,文艺活动尤为突出,我有加入文艺队的向往。主管文艺队的高远大老师,在新来的“五七子女”里广罗骨干,身边的同学悉数入选,唯独没有我。


我怅然若失,回家拿来一把二胡,在宿舍里吱吱嘎嘎地拉。初学又是自学,知道难听,就是不肯放手。


日久,高老师听出了弦外之音,念我痴心不改,两年后吸收我进了学校文艺队。拉二胡、报幕、朗诵、演小话剧,我乐在其中。经常演出,十里八村都知道学校里有个女孩会拉二胡,其实是滥竽充数。

 

振兴中学文艺队合影。前排右二是本文作者

那个年代,当地教育部门抓学校的文体工作,远重于抓教学质量。各级学校经常组织文艺汇演和体育赛事。文体活动的参赛名次成为各学校的门面。

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枫树村当农民。之前村里成立初中部,刘校长允诺我毕业后回村当老师,希望我为村里学校组建文艺队。

我成长于理想破碎的年代,又出身不好,不敢奢望未来。按当地政策,毕业后被划为还乡青年,不享有知青招工、招生待遇,回城的概率基本为零。在山村务农是我唯一的生存方式,不容选择。 

人生格局初定,前路渺茫,能当一名山村教师,我求之不得。图的是可以摆脱繁重的劳动,还有不要让生命与文化绝缘。

我当老师的事,因为出身问题一波三折。学校数次报批,政治立场坚定的村领导次次不准。直到非用不可时,才勉强同意试用。

1975年4月12日,我走上三尺讲台,工作重点是组建文艺队,兼教化学课、音乐课,外加现金保管。
 
枫树中学全体教师合影。前排左二是刘金山校长,  后排右一是本文作者。彼年十九岁

学校急于排出一套节目,备战全公社中小学暑期文艺汇演。

七月份参加汇演,准备时间只有三个月。全公社十四所学校,校长要求比赛名次必须进入前五名,否则,后果我懂的。机会得之不易,无论他人的信任还是自己的运气,我都辜负不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枫树学校初次组建文艺队,一切从零做起。我提出需要服装、道具、化妆品等。校长说学校财务帐上只有67元钱,不能动,得留着买粉笔墨水。办法得你自己想,因陋就简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到嘴边,咽了回去。想起父亲的话:“少说话,多干活儿。”我迅速进入角色。仿效当年振兴中学文艺队高老师的工作方法,组织起一支同样模式的文艺队。

白天教课、策划、取材、选人、编排。晚上带领学生排练。后半夜自己做道具。我通宵达旦工作,一个人用白纸做了四十朵葵花,大如脸盆,能合能开。合上是半圆扇面,打开是凸起的蜂窝状葵花。花芯染黄,花盘染红,边缘贴绿叶。还自费买皱纹纸,沾成五彩花棍,小道具或做或借。

二重唱《逛新城》里“阿爸”戴的胡子,是把麻荆梳细了,染墨做成的。低年级孩子头上的蝴蝶结,是用皱纹纸扎出来的。

我把一首老歌《毛主席把珍宝撒出来》编成碟舞,需要二十个完全一样的小碟,借了十几家才够数。

全体队员服装定为当时社会风行的草绿色套装,借遍全村甚至邻村,勉强凑齐。虽然颜色深浅不一,样式也不尽相同,好歹算是一个色系。

没有乐器,校长去当地驻军部队借来手风琴、锣、鼓、镲。

山里孩子,初次参加表演,有积极性,没经验,克服羞涩、胆怯需要过程。启发、指导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不住台词,表情动作不到位,个别学生调皮不听话,反复排练不见成效,我心急如焚。

他们十六、七岁,我十九岁,没有章法难以服众。学着当年我的老师的套路,组织、管理、手把手地教,使尽了浑身解数。

历时两个半月,一台小型多样的文艺节目突击成型。快板、数来宝、相声、对口词、诗朗诵、小魔术、木偶剧、歌舞、表演唱、独唱、样板戏选段等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演出时长两个小时,供校长和老师们从中挑选参赛节目。

节目成形后,校长与村里协商,请我哥来帮忙手风琴伴奏。有了伴奏,我们为全校师生做了一次彩排。校长看过彩排异常兴奋,说要先给村民试演一场。

大队部院儿里用木板搭起了舞台,挂上雪亮的汽灯和从部队礼堂借来的幕布。舞台简陋,凹凸不平,但那深紫色丝绒幕布,雍容华丽,十分添彩。我大受鼓舞,多了几分信心。

当年的山村,农民难得娱乐一回。那天提前收了工。吃过晚饭,人们三三俩俩,说笑着赶往演出场地。开演前一个小时,舞台下已然人头攒动。院墙上,树杈上早早站满了人,场面格外热闹。

我知道,接受检验的时刻到了,成败在此一举。

我在教室里忙着给学生化妆。红粉笔末代替腮红,烧黑的树枝画眉画眼,红纸沾湿代替口红,再薄涂一层豆油。一个小时我抹画了近三十张脸的彩妆。

全体队员穿着深深浅浅的草绿套装,白衬领,腰扎武装带,列队在台下候场。豆蔻年华,一经装扮,个个神采飞扬。

演出开始。演员站成四排阶梯队形,前排小朋友下蹲手持花棍,后三排中学生持半圆形扇面,分别站在台面、条凳、条桌上,逐排加高。

开场锣鼓响过,大幕徐徐拉开。随着手风琴前奏,全体唱响《东方红》。同时,四十朵葵花瞬间打开,十个弧形五彩花棍编成彩虹造型。雪亮的灯光下,花团锦簇,色彩缤纷。山里人少见这般阵势,台下一片惊赞。家长们在舞台上看到了孩子不曾有过的风采,为自家孩子的演出而感动,笑嗔中透着得意。

演出结束,许多人不肯散去,对小演员们评头论足。校长乐得合不上嘴,说没白费劲,成功了!当众鼓励我再加把劲,争取比赛进入前三名。连日里,那场演出成了村民热点话题,好评如潮。

汇演如期举行,我们一举夺得全公社第二名。

枫树学校文艺队一夜之间名声翻卷。
 
枫树中学的史上第一支文艺队。前排左一是本文作者
  
汇演结束后,村领导有话:“‘黑五类’子女,行也不能用,贫下中农子女,不行也要用。”

阶级立场问题,容不得校长挑战。刘校长无奈,留下一番宽慰,让再等时机。我像被人划过的一根火柴,转眼就燃成了灰烬,然后看着人家划另一根火柴。

我又回到生产队劳动。

1976年,“四人帮”倒台,乾坤巨变,光耀大地。学校再次准备参加汇演,我才得以重返讲台。
 
作者组织的枫树学校第二支文艺队。后排右一女孩马祥珍,是队里的台柱子,说学唱演全能。她独唱《绣金匾》,声情并茂,妇女们听得直落泪。在二重唱《逛新城》里,女扮男装饰演“阿爸”,人们笑得合不上嘴。如今,她是乡中心小学的高级教师
 
作者和文艺队里最小的孩子高艳芳。现任村妇女主任兼会计
 
1977年初,枫树中学与邻村沙河中学合并,我随之转入沙河学校。一个人吃住在学校里,熬着孤苦的日子。工作是我生活的全部内容。每年排出两套新节目,带学生到田间地头、临近村落、驻军部队等地演出,锻炼了自己,娱乐了他人。
 
在沙河学校大门外和学生排练。身后是校舍

沙河学校的老风琴,坏了两个琴键,音乐课上只能凑合使用
 
那年暑期再次参加公社汇演。我去西丰县凉泉干校文艺队找老同学苗渤,借来一批专业演出服装。学生们穿上漂亮的演出服,士气大增,在汇演中一举夺魁,与公社中学并列第一。

我奋然前行,不知前方的路还有多远。

1978年最后一天,一纸调令毫无预兆地送到我的手中。国家为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受害者平反,落实政策。

父亲是受害者,他命薄,没能熬出那个沧海横流的大时代,于1976年突发心衰,猝然离世。枫树村南山的丛林中,一座孤坟掩埋了他的全部岁月。

我顶替父亲的岗位编制,结束了近十年歌哭异乡的日子,回到父亲工作过的医院开启新的人生。后来,我考学、读书,成为内科大夫。再后来,我天南地北演绎着自己的人生,又当了老师。

山村学校文艺队那些过往,始终深深地嵌在我的记忆中。

倏忽四十几年,依循时间流淌的痕迹,依稀可见斑驳碎影。虽流年一景,却镌刻永久。这么多年里,我忙着过眼前的日子,偶尔回首那些奋进的青春岁月,心到底是安的。

谨以此文致敬我的伯乐——枫树学校刘金山校长。
谨以此文缅怀振兴中学高远大老师,师恩永存。
 

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延伸阅读

70年代


徐浩渊:诗样年华
徐浩渊:"地下读书沙龙"的秘密
唐晓峰:难忘的1971
田晓青:北京公交十三路沿线
赵越胜:骊歌清酒忆旧时
徐晓:我的朋友史铁生
 陈海林《少女之心》
像性教育读物
陈徒手:“毛选”五卷出版两亿册
史铁生:问心有愧的一件往事
雷颐:“西哈游客”与“莫尼克情结”
史保嘉:鹪鹩巢于这一枝
齐简:飘满红罂粟的路
北岛:四十年前的记忆断章
国门初开,1973年
中国记者在美国
李辉:1977年世界聚焦邓小平复出
回看这些老照片
我们已经恍如隔世
李晓斌:带你去西单的那堵墙再走走
1970~80年代
上海人弄堂生活掠影
1970-80年代电影歌曲经典

袁晞:加缪笔下的我们与瘟疫

刘苏里:疫病与社会变迁
王家新:灾难岁月的艺术,读《鼠疫》
反乌托邦三部曲:焚书年代的奇品
陶海粟:奥威尔《1984》出版70周年
巫宁坤:董乐山和《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如何在中国出版的 
钱江揭秘中国援越抗法战争
王友琴:读《一滴泪》中文版
王友琴:巫宁坤先生的《孤琴》
乌合之众:群体癫狂的五大特征
弗洛伊德30句名言,没有所谓玩笑,
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徐浩渊:"地下读书沙龙"的秘密
秦晓:草原阅读
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陈幼民:陕北窑洞里的煤油灯
邹坚峰:我在文革年代的课外阅读
革命时代的少年,荷尔蒙何处安放?
苗棣:从"夺门之变"到《赤龙》传奇
日本真正崛起,从清洗爱国贼开始
中国人该把日本当做一面镜子
刘再复:五千里恒河的苦行与游思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