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易中天:我在武汉大学与厦门大学

易中天 新三届 2022-09-19


学者简历

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长沙,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15年4月退休。知名作家、学者。


原题

我在母校武汉大学

(外一篇)



作者:易中天


读研期间在武汉大学。李华摄
入学

1978年,我以同等学力考入武汉大学读研究生。
这事老被写错,写成“同等学历”。
其实,这两个词,同音不同义。
学历——学习的经历。学力——学习的能力。
没读过大学,就没有大学学历。
但如果实际能力相当于本科毕业,那就叫“同等学力”。
当时“同等学力”的不少。比如邓晓芒,就只有初中学历。但他的能力和水平,我可不敢望其项背。
考试却是严格的,堪称过五关斩六将,百里挑一。复试的时候,我有道题答得不好。主考导师胡国瑞先生便叹了口气说:你其实是读过那些书的,你只是没有留意。
醍醐灌顶!
有这句话,就算考不上也够本了。

二十年后我写《读城记》。许多读者问:这些城市又不是你的家乡,你甚至没在那里住过,怎么就比我们这些本地人还清楚,说得那么准呢?
留意啊!
真正的大先生,往往不经意间一句话,就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不过,你也得有悟性才行。
导师和同学们。后排左起:吴林伯先生、周大璞先生、胡国瑞先生、易中天、付生文;前排左起:毛庆、何念龙、李中华
读书

我在武汉大学读研时,也是野蛮生长的。

由于是十年以后的第一届,上上下下高度重视,系里排出豪华阵容。比如古代汉语,便是周大璞先生讲训诂,李格非先生讲音韵,夏渌先生讲文字,皆为一时之选。不过,既然是选修课,就可以挑。国际音标实在对付不了,音韵学便不听了。所以,你要问我某个字古音读什么,是答不上来的。但我写《中华史》大量使用古文字做证据,要感谢夏渌先生的教导。

本系的课不听,听什么?

讲座,而且听外系的,包括理科的。

听得懂吗?

当然听不懂,但能学到治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这,可比具体的知识重要得多。

听一次讲座,有时候抵得上读十本书。

再说那时的讲座,质量大多上乘。不是顶尖高手,这边不肯请,那边不敢来。珞珈山可不是想上就能上的,何况77级和78级的本科生,78级和79级的研究生,一个比一个傲,一个比一个狂。

读研期间校内校外的朋友们。他们的专业有文学、哲学、经济学和艺术学

果然,难堪的事发生了。

有次,学校请来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我们这些中文系的,也包括外系爱好文学的,几乎全都读过他老人家的作品。行政楼大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

老先生开口就讲:文学是一门手艺。

手艺就手艺吧,姑且听听。

听到三分之一,秩序开始混乱。

那时的学生,哪要听什么手艺?

他们要的是思想。

一个学生趁着老先生停顿,突然站起来问:您对某某某的作品怎么看?

老先生愣了一下,然后回答:没怎么读过。

学生说出了那位作家某部作品的具体书名,然后问:这本呢?

这本是老先生写了推荐序言的,便道:请你去看序言。

学生笑笑:现在可以回答我的第一个问题吗?

老先生坚定不移地说:文学是一门手艺。

那学生掉头就走。

紧接着,抽签般地,走了四分之三。

回头想想,那时我们真是少不更事。文学是一门手艺吗?当然是,怎么不是?我是年纪越大,就越觉得这话有道理。我现在,就坚持把自己看作手艺人。尽管那位老先生怎么论证的,我一句也想不起来。

但,只要有启发,不就够了吗?

更何况,讲座不是记者招待会。讲什么,是演讲者事先准备好的,凭什么让别人改?又凭什么非得回答你的问题?

那么,老先生生气了吗?

没有,他面不改色继续讲:文学是一门手艺。

校领导制止学生退场了吗?

也没有。童懋林副校长端坐在老先生旁边,也面不改色,尽管学生退场必须从他们前面走过。她没有生气,那位嘉宾事后也没有投诉和抱怨。

大学之大,这是证明。

珞珈山郁郁葱葱,东湖水浩浩汤汤,在这里野蛮生长的又何止我一人。但到毕业时,麻烦就来了。
珞珈山景色

毕业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初版书影

什么是好大学?就是有好学风。
什么是好学风?就是既严谨又宽容。 值此母亲节之际,衷心祝愿我的母校越来越好!
 1985年初,作者在厦门大学建南大礼堂。程国新摄


外一篇

我在厦门大学的野蛮生长





作者:易中天 



浪子 1992年,我由武汉大学调往厦门大学。
起因,是厦大成立艺术教育学院以后,主持美术系工作的洪瑞生老师为没有理论教员深感忧虑,向国家文化部求援。经文化部牵线搭桥,1984年底到1985年初,我应邀去为全院讲过“艺术审美心理学”的课程,由此结缘。此后,院长魏传义和副院长刘以光又用了七年功夫,才把我调去任教。
说是任教,其实无教可任。学院两个系,音乐系,美术系,我去哪个系呢?教画画?教弹琴?不会啊!
单讲艺术概论,工作量也不够。
主管文科的副校长郑学檬教授便找我谈话。他说,你从武汉大学来支援我们,我们不能亏待。这样吧!艺术研究所所长,魏院长就不兼了,你来当。想研究什么课题,就研究什么,学校都不干预。也不设行政级别,但参加院务会议。
懂了!给块地,自己开荒。想种萝卜种萝卜,想种玉米种玉米,也不指望你交公粮,纳农业税。
这就是大度了。
大度必须得到回报。三年以后,我的代表作《艺术人类学》获首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艺术人类学》初版书影

这是建国以来的首次,竞争十分激烈。国家教委从受理的2697项申报中评选出498项。厦大获14项,其余13项的得主都是各个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副教授职称的只有我一个。
林祖赓校长和郑学檬副校长他们都说,这得评个正高。
艺术学院没有指标,就动用全校的公共名额。
得说清楚,当时是1996年,离我到中央电视台《品三国》还有十年,调到厦大也只有四年,又待在没有几个人知道的什么艺术研究所,可谓举目无亲,籍籍无名,地地道道孤苦伶仃的外来户。拜码头拉票?没门。
结果,评委会支持,支持者都是其他院系素不相识的教授。
为什么?
因为那时只看学术水平,没有学术腐败。
那么,我该为厦大争利益了吧?
对不起,没有。
相反,还“吃里扒外”。
参加人居讨论
反派

得了大奖又评上正高之后,我就不再申报任何奖项。
但,不是申请人,就得去当评委。
有次省里评奖,我还是召集人。
实话实说,由各兄弟院校派出评委都是带着任务来的,谁都想为自己学校多争取些奖项。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厦大是福建省的带头大哥,也毋庸置疑。评委们看着我这个素昧平生来历不明的召集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好吧,我说,学术标准第一,同意吗?
大家点头。
我又说,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同意吗?
大家又都点头。
其实这不成问题。按照制度,评审有初审,有复审,都要打分。入围的也都在分数线以上。关键是得分差不多的怎么办?谁上谁不上?
于是我提出,在水平接近的前提下,三个优先:
兄弟院校优先。职称低的优先。从未获过奖的优先。
结果,全体鼓掌。
这就不但不为厦大争利,还要主动让利了。
那么,学校生气了吗?
党委书记陈传鸿和统战部长官鸣向省政协提名,说这人可以去做委员。后来,有媒体嚷嚷,说你们看上《百家讲坛》多好啊!易中天就当省政协委员了。他们哪里知道,我《品三国》那会儿,已经在做第二届。做到退休,共三届。所以,这事与《百家讲坛》无关,与厦门大学有关。
厦大,就是那么大度。
现在,该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了吧?
对不起,也没有。
相反,还“流窜作案”。
品三国讲司马直 

流寇

我上《百家讲坛》的时候,已经从艺术学院调到了中文系,还带去了我亲手建立的艺术学硕士点。但我讲的《汉代风云人物》《品三国》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都与本专业无关,岂非流寇?
不以为然者,不在少数。
厦大有没有人说,我不清楚,只知道党委书记王豪杰在干部大会上力挺。朱崇实校长当副校长时,就支持多学科和跨学科发展,此刻当然一如既往。只要完成教学工作量,并不过问还有没有申报课题、发表论文和评奖。
什么“校长喊你回家”之类,天方夜谭。
这些事情我从来没有公开说过,因为不管怎样解释,都难免炫耀嫌疑。然而值此厦门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再不说就是忘恩负义了。如果要喷,请便!我只是遗憾,无法向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先生们一一致谢,那将是一个长长的名单。
好在,记忆永存。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大学有如大地,不能要求都是人工栽培,总会有些植物野蛮生长。唯其如此,才千姿百态,欣欣向荣。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厦门大学的校训;而她的宽容大度,岂非正是厚德载物、止于至善?
 厦大校训

衷心感谢厦门大学!
什么是大学?梅贻琦先生有句名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不过,我更愿意这样说: 何谓大学?非大厦也,亦非大师也,乃大度也。


易中天专列

易中天:我对未来中国的希望,

就是守住底线不唱高调

易中天:批评的自由

易中天:顾准的绝望之望

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何互相瞧不起?

易中天:武汉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易中天:成都人的花样活法

易中天为何出离武汉大学?

易中天指导女儿选专业

"四项基本原则"和"三维坐标系"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老编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研究生

葛剑雄:我的1978,
上海人大代表复旦考研记

秦晖:放弃本科补录,

搭手拖转飞机“赶考”研究生

秦晖:我的“早稻田大学”,

奋战在水利交通建设工地上

林文俏:1978年的那批研究生,
许多人已名垂史册
邓晓芒:我与杨小凯
吴小娟:我的丈夫杨小凯
杨小凯: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华人
易中天为何出离武汉大学?
莫砺锋:我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
邱捷:33岁高中生考上研究生
唐翼明,在台湾传播传统文化十八年
钱理群:发生在未名湖畔不应忘记的往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