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徐明:我当年的劳动日记,竟然押中高考作文题

徐明 新三届 2022-03-21

 作者简历

徐明,1955年生于南京,父母为军人,多次随部队大院迁徙,文革时迁往安徽大别山深处。1970年父母被处理离休,回祖籍慈溪。高中毕业后插队支农。大学毕业后曾任七年中学教师,后入电视行业做记者编辑21年直至退休。


原题
唯一的路



作者:徐明


 
1977年那场高考来临之前,我是一名知青。

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简称,这本来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在我们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专指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从城市到农村或者边疆插队落户、上山下乡务农的年轻人,大多数知青,实际上只获得过初中或者高中教育,而且这份教育,也是大打折扣的。

以我自己为例:

我出生于1955年,父母都是军人,所以常常跟随父母搬迁,3~5岁,在南京城里上的幼儿园,6~岁,到了南京远郊的乡下,上了镇上唯一一所小学,二年级时,又迁回南京市里,就近上了一所很好的中央路小学。虽然这样换来换去,不利于孩子学习的连贯性,但好歹都是正规教育,感觉只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不成问题。

直到四年级,文革来临。突然有一天,不上课了,桌椅板凳都集中到了教室中间,还要让老师站上去,说要批斗老师,我其实挺懵的,很惊讶,搞不清状况,就嘀咕怎么能这么做?结果被斥为“保皇派”,逐出教室,然后,就没课上了。

部队也受到了冲击,我父母是做情报破译工作的,这种冲击,显然不利于军队保密原则,于是1967年,我们又跟随父母搬迁到了安徽大别山深处,在六安县独山公社双峰大队的小学就读。

那些在学校的日子,印象里不是学农割麦就是劳动,给学校菜地浇水,有时还要被某老师捉去给自留地干点活,老师说什么听不懂,上课昏昏欲睡,下课猛虎出洞,春秋翻山,夏天镗河,冬天十点上学,下午两点放学,若下大雪,就自动放假。这样上完了五六年级,算是高小毕业了。

然后是初中,要走二十里地,去独山中学上,住校,每周来回,因为在大山深处,没有公共交通,都靠走的。上了没一个月,学校组织宣传队,下乡向农民宣传刘少奇的罪行,排演了一些歌舞三句半什么的,想念毛主席,批判刘少奇。安徽穷,缺粮食,我们下乡后,顿顿吃白薯干为主的饭,总有股霉味儿,偶尔煮一顿红薯,就要开会教育我们不可以剥皮吃,那是修正主义的表现。

后来,因为老睡在地上,跳蚤咬,又水土不服,浑身疹子,终酿成肾炎,爸爸妈妈当时工作之余都进了学习班交代问题,等发现我这病,已经肿成中年妇女状了......

就此辍学,反复治病发病,再治再发,安徽大别山的冬天实在太冷了,为了和贫下中农看齐,部队营房不许装暖气,不许烧炉子取暖,活冻,那些辍学在家的日子,真是不好熬......

1970年5月,父亲的审查终于有了结论,被处理为离职休养回老家慈溪浒山,是年他刚刚四十岁。

到了新的地方,我的教育问题又被提上议事日程,鉴于初中未上,究竟该重上初中还是直上高中?这么大人了,再去初中,实在丢脸,咬咬牙,试试直上吧!万一不行再下来就是了。所以上高中之初,我是极其努力善问的,深怕跟不上。现在回头看,我那时是很幸运的,因为赶上了一批有经验的老教师被解放,回到专业岗位上,课程设置也正规起来,有语文、数学(代数、几何)、英语、化学物理,当然,也有政治、农业、学工学农学军。

自从小学四年级之后,我再一次有了上学的感觉,觉得有好多新鲜的东西要学,燃起了学习热情。说实话,这些老师是我此生最最感激的人,他们让我看见了,什么是有知识,有学养,在他们面前,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和无知,认识到了知识海洋的广袤......

不过,那时候还是没有上大学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大家的出路,不是进兵团农场,就是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每户人家关心的,就是自家适龄的孩子能不能找到比较好的出路,比如:招工进厂,比如参军,比如进商场做营业员,比如上卫校......

我是多么想参军!读卫校学医也好的,可惜,高度近视,让我的一个又一个期待落空,破灭。

我那时,小学六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两年制,一共十年,掐指算了一下,自己在校的时间,大概是八年,正经读上书、学到一点知识的时间,应该有六年。于是,就凭这六年的教育,我成了一名知识青年。

我是1972高中毕业的,家里姐弟两个,因为我的身体不好,家里自然希望我能留城,可是,因为有五百多的高度近视,参不上军,招不了工,考上卫校被剔出名单,赶上商业系统招营业员,说我可能会看不清数错钱,努力了两年,啥活儿也轮不上,心灰意冷,心想难不成就这样在家吃闲饭?

赌着一口气,瞒着父母,去公社革委会(当时的镇统统称为公社)知青办要求下乡支农,结果他们说,你高度近视,支农也不合格,因为锄草时可能会误把麦苗当草除,给贫下中农添麻烦,误事儿,不适合插队落户当知青。

闻此一说,我即刻傻眼,又羞又燥,想哭,生气!照这么说,我才二十岁不到就要成废人了?!犟脾气一上来,天天去磨,要求支农。好,你要支农是吧?那你以后抽不上来别怪我们,别后悔啊!

就这样,我胸别大红花,脚蹬绿军鞋,和小伙伴手拉手走进了慈溪县浒山公社东山大队。

因为是自己主动要求支农的,居然被评为优秀知识青年,还被任命为大队知青组长,后来还选上了大队团支部委员,民兵连指导员,光环一箩筐。把我爸妈气的,好长时间不理我。

实践的事实证明,我确实不适合干农活儿,看不清,动作慢,不戴眼镜吧,模糊,戴上吧,汗气一蒸腾,更模糊,一再小心,还是锄死了不少庄稼苗,插秧常被关在水田中间,耘田常常搞得前胸裤裆一片湿,狼狈得很,心里那个虚呀!

农民也说,你不是吃这口饭的料。

可我又能干什么呢?

那个时候,我们不知道什么叫高考,只知道推荐上大学。

记得1975年还是1976年?我们村里有了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那时多数是师范学院什么的,知青们都很兴奋,那天干完农活,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摆条件,讨论谁有资格成为那个幸运的人。我根本不敢推荐自己,高中毕业后找工作的经历,让我心有余悸,对自己完全没信心。

干农活的日子里,我很努力,可仍然是不合格的农民,而且干了两年后,肾炎复发,在这种情况下,我哪敢推荐自己上大学呀,那不白瞎了一个指标吗?

我是知青组长,尽管自己不敢争,但我有首要推荐权,大队支书也比较重视我的意见。于是我推荐了一个劳动好、身体棒、表现佳,受农民欢迎,同时家里兄弟姊妹多,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知青伙伴。这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另一位知青,因某种家庭原因,已经和教育局暗中有协议,只要推荐她,就能录取。可我不知情,力荐了别人,而且知青们都举手通过了。她当时就站起来大哭,夺门而出。

我们面面相觑,不明就里,赶紧跟上去。黑乎乎的晚上,她一路狂奔,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紧紧相随。她冲回自己小队的知青屋,插上门,一边哇哇大哭,一边数落我们,说不公平,说不想活了……我们几个知青站在门外心惊肉跳,不敢走开,生怕她真的想不开出什么意外,就这样站了一夜。那个黑漆漆的夜晚,那份为争一个上大学名额的痛苦选择,至今深深印在我脑海里,宛如昨夜般令人绝望。

1977年那场高考来临之前,我因肾病严重复发,正寄居于杭州上海南京各路亲朋好友的家中,求医问药,进行漫长的治疗。

肾病是个富贵病,不能累着,不能激烈运动,爬不了山,跑不了步,经常需要卧床静养,我一个二十郎当的年轻人,过这样的日子,心里真是苦闷不堪,感觉前途一片灰暗,毫无希望,当时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像一个正常的年轻人那样生活,什么理想、追求,都离我很远很远。

唯有读书,方能暂时忘却,方能解忧……

读书、写日记,不管读得懂读不懂,至少在书里,我能有一个游弋的空间,至少在字里行间,我能忘却疾病,成为一个暂时自由的人......

平心而论,只要有力气,在江浙农村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我是挺喜欢的。一下农村,国家就有拨款,由大队为我们造了房子,然后每天跟着男劳力出工,第一年每天规定有5个工分收入,第二年就有7分了,一年干下来,分完粮食柴草,还有几块钱现金收入。那段生活,虽然辛苦,却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青春回忆,还给我的高考带来了运气。

有一次,大队组织青年团员修路,因为从村子通往公路的那条唯一机耕路,由于常年拖拉机碾压,已经坑坑洼洼,破损严重,如果抽各队劳力来修,需要记一大笔工分,可如果号召青年团员干,就算义务劳动,可以省一大笔开支,速度又快,还是一次很好的团支部活动。

我们当然很积极,吭哧吭哧挑黄沙,运泥土碎石,那条机耕路至少有两三里吧,起初是看不出什么效果,觉得倒下去的砂石瞬间就不见了,路也不见好起来,直到坚持了数天之后,才看出,一条黄灿灿的新路铺向远方,踩上去平整多了,还挺结实。那一刻,确实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当时我们有一群知青,比较忧国忧民,常在劳动之余读书讨论写心得笔记。修路这件事,我当时写了长长一篇日记,记下了劳动过程的艰苦,如何肩膀红肿,如何胃痛得脸色煞白,如何一天又一天的坚持。最后终于换来了那条伸向远方的路,如何磨练了意志,增强了成为新一代有知识农民的信心云云,写的还蛮酣畅淋漓。

没想到,这篇日记,在后来的高考中,居然派上了大用场!因为高考复试时,我们浙江的作文题目,就是《路》!看到题目的那一瞬间,我眼睛一亮,一阵欢喜,立刻刷刷下笔,飞快完成,那就是心里现成的文章呀!

我想,这篇当年的劳动日记,因为有感而发,抒发了真情实意,肯定打动了阅卷老师,为我争得了比较好的分数,为我考上大学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最后考下来,我们当年高中三个班一百多位同学,只有我,考上了大学!

无论劳动着,还是生病中,因为没有放弃读书,为我这几乎要成为废人的年轻人,在机会突然来临时,争得了一条可走之路,内心深处,我深深感谢书本,也感谢自己的不放弃......
 
1977年秋天,正在南京治病的我,被父亲召回慈溪家中。父亲告诉我,现在国家有了新政策,不必推荐,不必走后门,可以通过考试来决定谁上大学。他说:小明,你试试吧?他没多说,我也没敢多接茬,因为我知道,爸妈最担心的就是我这个病秧子身体,为了治好我从小就有的肾病,他们担了多少心,熬了多少药,况且我还是个主意大、父母说话不怎么肯听的犟小孩。

现在,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他们心里不知生出了多少希望呢!

好吧,没什么可说的,只有短短两个月了,复习。

课本已丢下五年,历史地理没学过,数学早忘了,惟有语文政治尚可,所以花大力气啃的就是数学和史地,从早到晚,课本看得我腰酸背痛,头昏眼花,恶心想吐,脑袋欲裂,终于有一天我大发脾气:不看了不看了,这怎么能考上。

我爸是个军人,记忆中,一辈子对我们批评为主,打骂为辅,暴烈得很,可是那一次,他央求我说:小明,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求求你,求求你了!我从来没见过爸爸这么低声下气跟我说话,一下子心软了,再说这唯一的机会怎么能放弃?好吧,收拾心情,调整状态,继续机械地紧张复习,当时我就盼着考试那天早一点到来,考完拉到!毕竟复习迎考太枯燥无聊,比不上读自己喜欢的书有意思。

考试的时候终于到了。据现有资料说,是初试复试考了两轮,其实我都忘了,只记得,带着两支笔,坐进考场,试卷一来,刷刷刷,先找自己知道的题目做,然后,再研究那些不知道的,也不多纠结,相信自己的第一反应,因为体力差,我只能追求速战速决,那两天我几乎每场都是头一个交卷,头一个离开考场,因为坐久了腰不行,眼睛脑子也不行,我得保持体力脑力,参加完考试,还得参加体检,要保证尿检和视力检测过关呢!

考完之后,我对自己并没有太大信心,感觉自己考得不怎么样,没啥把握,所以没抱太大希望。

倒是对我弟弟寄予了很大希望!本来我家想让他下乡,我留城,结果城里没人要,我自己蹦跶下乡了,他于是留城进了工厂。故而父母对他能否考上,上不上大学,都不是太在意。

可我弟弟真是个聪明男孩子,他小时候太顽皮,常常惹祸捣蛋,号称皮大王。一年级下半学期,当时我们还随父母在南京的部队大院生活,小学老师借口他有灵性,把他推荐进了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寄宿,学德语,每逢周末才能回家。

我记得一到周末,父亲会带我俩去玄武湖公园溜达,然后让我弟背德语课文,爸爸背着手在前面走,我弟跟在后面战战兢兢背,一打疙瘩,爸爸就转过身来严厉地望着他,那时我们怕我爸怕到极点,生怕挨打,以为他听出了错误,现在想来,他哪里懂啊!

扯远了。

弟弟从高中开始,展露读书才能,数理化不用说,文章也好,经常写些诙谐幽默的政讽小文,引得大家会心大笑。总之,这场高考于他,肯定是囊中之物,我当时认为,弟弟肯定能考上,我就难说了。

没想到,先等来通知书的,是我,杭大历史系。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爸高兴的,嘴都笑歪了,而且好几天没合上,我妈向来不擅情感表露,但我知道,一块大石头,终于从她心上移除了,我这病秧子,总算有着落了。

而我,那一瞬心里还挺难过的,因为没有我弟的通知书。

幸亏后来扩招,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被耽误的弟弟,终于入读浙江大学,把我高兴坏了。我清楚记得,那天课间休息,弟弟来找我,告诉我这个消息,我一蹦老高,笑得合不拢嘴。他才是真正的读书胚子,优秀才俊呀。后来弟弟博士毕业,去了加拿大留学,此是后话。
 
1978年的3月6日,我拎着行李,走进杭州大学。

那天下着毛毛细雨,杭大正门进去有一片小树林,道路两边也都是树,所以印象里,校园一片青翠欲滴,绿意盎然,空气十分清新宜人,我站在那里,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想,这就是大学呀。

四十年过去了,这个印象,依然历历在目,新鲜如初。

那一刻,感觉如婴儿般新生,因为沉重晦暗的一页终于翻过去了。

我们几个大学同学曾经议过当年为什么参加高考,于我,是四顾无路之时,突然出现的唯一光明之路。

非常感谢那个时代,也为此感恩邓公小平。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杭大新三届

那一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已成经典

1977年高考语文题你能考几分?

叶子南:风雨杭大路,
被时代冲来冲去的沙砾
寿柏年:77高考,我人生最重要转折点
陈侃章:77级、78级大学生的历史履痕
阮建忠:首闯自费留学美国之路
王金玲:从小立志做一个"写文章的人"
董小军:为"黑五类"子女争得高考权利
应亚平:默默自学机会终于降临
王俐:高考第一天我迟到15分钟
蒋泰维:一个司炉工的人生转折
张德强:高考后妻子生下一个胖小子
温时幸:杭大四年, 对"寒窗"体会颇深
倪瑞杰:妈妈捎的土特产被分而食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