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卌年丨卢治安:姥姥村的高音喇叭,广播我考上大学了

卢治安 新三届 2022-03-21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卢治安,生于1947年,天津第九十中学66届高中毕业生,1968年12月到河北围场插队落户。1972年选调回天津任中学教师。1978年3月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分配至天津教育学院(后并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现已退休。


原题

1978年早春,

时间开始了





作者:卢治安 



1978年早春,冀中山村,姥姥落葬时,我听到了南开大学录取的消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校录取新生季。
 
看到了那么多、那么多精彩纷呈的高校新生录取通知书。
 
母校南开大学的通知书更是独具特色,每个通知书中都装有两粒莲子,深情的嘱咐新生:“一颗留在故乡,不忘初心;一颗带来校园,见证成长” 
 


 
由是,这些天,自己时时沉浸在1978年,那个寒冷的早春,等待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1977年12月9日、10日,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那两天,天极冷,北风呼啸,但,我,我们的心里,都燃烧着一团火。 


  然后,是漫长的等待……

  等待,春天。



  
01

冀中山村,姥姥落葬时,大队喇叭响起来:“卢治安大外甥听着,天津来电报啦!你考进南开大学啦!”

  
1978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早,接到表弟的电报,姥姥病故了。
 
那时,交通很是不便,从天津东站到北京站,从北京永定门站到保定,从保定乘地方铁路的闷罐子车到满城县的神星镇,然后还有近20里地的山路,22号的傍晚与母亲才赶到姥姥家。
 
河北省满城县钟家店村,贫瘠的村落,荒凉的山野,萧瑟的寒风,漫天飞扬的细碎的雪花。
 
24号,正月十八,姥姥出殡。
 
村外的一面荒土坡上,一片高大的杨树林中,舅舅把姥姥的骨灰盒安放在已经挖好的墓穴中,依照辈分,送葬的亲戚们相继培上几锨黄土,山坡上,又立起了一座坟丘。
 
这是姥姥的新家。从此,她就永远睡在这里了。
 
坟丘前铺上了块青石板,舅舅将母亲从天津带来的两盒“小八件”点心供放在青石板上,还有,我买的一瓶天津“直沽高粱”酒。
 
我很难过。
 
为我的姥姥难过。
 
她受了一辈子的苦,在我的记忆里,这个贫瘠的山村,从来就不曾有过“吃饭”这个动宾结构的词组,因为人们极少吃小米饭,一日三餐,都叫做“喝粥”。临终前,姥姥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吃上口大米、小米两掺的米饭(大米饭是想也不曾想过的)。但是,没有,连一口小米粥也没有。春寒,只有红薯干。
 
为我的乡亲们难过。
 

这里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的老根据地,几乎家家都是军属,还有很多的烈属。一定意义上讲,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是乡亲们的热血和生命铺就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过过好日子。真的没有。吃没得吃,穿没得穿。饥饿、贫穷,真的是这样。


 河北省满城县钟家店村

 
粉碎“四人帮”一年多了,天还是这么冷,寒风呼啸,细碎的雪花,打在脸上,很痛很疼。
 
一行清泪。
 
“大外甥诶,你是远来的,是客(读作qie 三声),文化又高,念叨两句吧!”舅舅说。
 
泪眼朦胧。
 
我站在坟前,我想对姥姥说:“姥姥,您受了一辈子的苦,好日子会来的。小温、小暖(表弟)一定会有白米饭吃的!”
 
似乎听到了姥姥的声音:“大外甥儿,喝粥了。给你盛碗稠的。”
 
心中好痛。
 
我抬头看了看天,灰蒙蒙的,雪似乎下得更紧了。
 
我的心中无比的悲凉:“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盼来晴空万里,阳光普照的天呢?”
 
泪水凝结,成了冰。
 

 

突然,村口电线杆子上的高音喇叭响起来了:“天津来的,壮坡(舅舅)家,她二姑姑(母亲)家的大外甥卢治安听着,天津来的壮坡家她二姑姑家的大外甥卢治安听着,天津来电报了,天津来电报了,你考上南开大学了,你考上南开大学了!赶快回天津,赶快回天津,28 号就得报到!28号就得报到!再说一遍,再说一遍……“

 

扑愣愣,白杨树上的栖鸟齐刷刷的飞向天空,呱呱叫着,在天上盘旋,很壮美。

 

我不由自主的扑腾一声跪在姥姥的坟前,任泪水纷飞:“姥姥,您听见了吗?真的熬到头了,好日子真的就要来了!”
 
在冀中的土地上,在姥姥的坟前,我磕了几个响头,我趴在了冀中的土地上,大哭,嚎啕大哭。
 
我在哭姥姥和乡亲们贫穷苦难的生活岁月,我在哭自己艰辛坎坷的人生路程,我在哭我,我的乡亲,我的多难的祖国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春天。
 
我站起来,挺直身,仰望天空。
 
天,竟然晴了。云霭间,透射出一股明亮的阳光。
 
山野,大地,一片光明。
 
我周身热血沸腾。
 
夜。静静的。
 
风声,婴儿的啼哭声,偶尔的犬吠声。
 
清冷的夜空,好一轮圆月。
 
在河北省满城县钟家店村,在晋察冀军区一分区老革命根据地的这个小山村。
 
我知道,新的生活,全新的生活,开始了。
 
从这里,从冀中这个荒僻的山村,我迈出了走向南开,走进新生活、新时代的第一步。
 
这天,是1978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八,元宵节后的第三天。
 
天还很冷,月亮很圆。
 
月光下,望着远方隐隐的山峦,望着自己长长的身影,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深刻的知道:
 
时间开始了!
 

  
02

北京,祖父的笑容,小杨的泪水,一张定情的合影照……
 
1978年2月25日一早,在姥姥的坟前磕了个头,我告别了冀中的这个小山村。
 
风还很冷,山野也还很荒凉,满目萧瑟,但我知道,确切的知道,新的时间真的开始了。
 
那年,我30岁。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一起,走进了真正的春天。
 
我很庆幸,感谢那个时代。
 
北京,到爷爷奶奶家时,已经过午。
 
爷爷奶奶真是高兴。奶奶为我泡着茶,说:“小和(妹妹)早就来信了,看,你爷爷的笑模样。”
 
我看到,爷爷一直在微笑着,是那种我很小的时候,在石家庄,在南兵营,在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在一律穿着军装的客人们面前背诵古诗时,爷爷那种发自内心的欣喜、疼爱的微笑。目光中都是温情,眉宇间满满的慈爱。
 
我突然很感动。有种要哭的感觉。
 
祖父亲手递给我一支烟,说:“你外祖母的后世安排还好吧?”
 
我点着了烟,说:“都好。”
 
祖父轻轻地吸了口烟,眯着双眼,似乎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良久,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还是1945年日本投降那年,到过钟家店,见过老人家呢。苦哇,乡下苦哇。”
 
奶奶问我:“你妈哪天回来呢?”
 
我说:“说了,想过了三七。”
 
奶奶说:“哪天到学校报到?”
 
我说:“说是28号,3月1号开学。”
 
奶奶说:“上学得转粮户关系吧?”
 
我说:“可能是。”
 
奶奶说:“上了学,得常回家,治和(妹妹)运动中受过惊吓,有病,你爸又不在家,你妈不容易的。你得多担待些家务。”
 
我说:“是。奶奶放心!”
 
奶奶说:“你告诉小杨(女友,时在京当兵)了没?”
 
我说:“没来得及呢。”
 
奶奶说:“今天是礼拜六吧?你给她打个电话,她都是礼拜六来家的。”
 
正要打电话,院子里人影一闪,小杨来了。
 
也许是风大,也许是走得太急,她的脸红红的,进屋后不停地搓着手。
 
我说:“正要给你打电话呢。”
 
她说:“丫丫(妹妹)给我写信了,我一想你就是今天到。”说完,得意的一笑,很可爱的样子。
 
奶奶笑了,对小杨说:“你来得正好,庆祝庆祝,包饺子,你擀皮儿。”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满了房间。炉子上钢精壶里的水滚沸着,噗噗的响,冒着腾腾的水气。桌子上一盆水仙,嫩嫩的,绿绿的,绽开几朵白色的花,清香,沁人心脾的清香。
 
爷爷很高兴,亲手包了几个饺子,手上粘着白面,没有擦洗,燃起一支烟,缓缓地对我说:
 
“我今天很是高兴。”
 
他深深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正在埋头擀饺子皮儿的小杨,说:
 
“易县小坎下卢家,不敢说是书香门第,但世代都是读书人。你太爷自不必说了,清末的举人,我,你三爷是在旧社会上的大学,一个当八路,一个留洋。你钰叔(三祖父卢焕云长子卢钰)、五姑(二姑卢锦,家族大排行五姑)是解放后上的大学。你铸姑(小姑卢铸)是‘文革’中上的大学。你是我长孙,是‘文革’后第一批的大学生,也是第三代中的第一个大学生。你能踏实努力,勤奋读书,到底没做空头政治家,我很满意。”
 
奶奶捏着饺子,对我说:“就是担心,怕你成了那种满嘴假大空的理论,一肚子烂稻草的人物。”
 
爷爷轻轻地吸了口烟,徐徐的吐出烟雾,接着对我说:
 
“不说什么诗书继世,礼义传家,也不说什么耕读为业,建设社会主义总是需要文化,需要知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靠的就是科学文化知识。”
 
爷爷左手夹着纸烟,右手指着我说:“你呀,太多的浮躁,静不下自己的心来,进了南开,要沉下心,刻苦读书,要记住,你是易县卢家的后人,要对得起祖宗。”
 
说着,爷爷拉开抽屉,取出一页宣纸,递给我,已经写好了几个字:
 
“虚怀若谷,精益求精,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默默的读了几遍,抬头,看到爷爷欣慰的,充满期望的笑容。心中好热好热。
 
晚饭后,小杨要回部队。
 
我送她。
 
出了海运仓中医学院的南门,沿着东四十四条,向西,我和她肩并肩的走着。
 
好久,我们都没有说话。
 
夜色已深,昏黄的路灯下,我和她长长的身影。
 
突然,她抓住了我的双手,她仰着头,满脸的泪水:“治安,我,我真的好高兴!大学生,南开大学的大学生!我的命怎么这么好呢?我怎么这么有福呢?”
 
她把头紧紧地贴在我的胸前,两手抓着我的肩膀,呜呜的哭了。
 
好一会儿,她又咯咯咯地笑起来,她抓着我的一只胳膊,用我的袖口擦着她的脸上的泪水,说:“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十五岁我就看好了你!大唤起,围场县,北京城,你看,没看错吧?”
 
微弱的灯光下,泪眼朦胧她,仰着头,看着我,很严肃的说:
 
“治安,你是大学生了,以后,你会不会看不起我,不要我了呢?”
 
我没说话,轻轻地把她拢在自己的怀里。
 
我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发,说:“小杨,明天你还能请假吗?”
 
“嗯。”她应答。
 
我说:“那好啊,我想明天晚上再回天津,那,下午你出来,咱们在照相馆照张像,好吗?”
 
她高兴地搂着我的双肩,说:“好啊,好啊!谢谢你!”
 
第二天,2月26日,午后,与爷爷奶奶告别。
 
祖父祖母一直把我送出中医学院南门,到南小街街口,走出好远,回头看,两位老人还站在寒风中。奶奶不停地挥着手,爷爷一直在微笑。我的眼湿润了。
 
乘车到首都照相馆,她已经到了,正左右张望着,看我来了,一笑。
 
我和她走进照相馆,她紧拽着我的胳膊,小声说:“好紧张,快点,别让人看见!”
 
于是,有了这张照片。
 

走出照相馆,她又哭了。
 
“治安,我知道你为什么照相,我不傻,我懂,你对我好,谢谢你!你好好的读书吧,早早晚晚我会和你在一起。”
 
我还是没有说话,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小杨,放心,此生,此情,绝不辜负!”
 
这天,是1978年2月26日。
 
夜,八时许,我回到了天津。
 
爷爷的话回响在耳边:
 
“你呀,太多的浮躁,静不下自己的心来,进了南开,要沉下心,刻苦读书,要记住,你是易县卢家的后人,要对得起祖宗。”
 
奶奶的话回响在耳边:
 
“上了学,得常回家,治和运动中受过惊吓,有病,你爸又不在家,你妈不容易的。你得多担待些家务。”
 
小杨的话回响在耳边:
 
“治安,你是大学生了,以后,你会不会看不起我,不要我了呢?”



南开大学革命委员会致1977级新生的欢迎信
 
于是,我深刻的知道:
 

我,是背负着厚重的家族期望读大学的。

我,是担当着沉重的家庭责任读大学的。

我,是坚守着不渝的情感忠诚读大学的。

 

我的亲爱的77级同学们,你们理解吗?
 
南开,给了我思想,给了我襟怀,给了我学识,给了我一辈子的南开人的荣誉。
 
感谢南开!

 

爷爷,永生忘不了您的微笑。虽然,我并没有成为一个您所期望的有成就的人,但,我自信,我是一个很好的南开人。而且,您的第四代,您的长重孙卢桢也成为了真正的南开人。
 
小杨,谢谢你!谢谢你几十年来的陪伴,谢谢你几十年来的辛劳,谢谢你几十年来对我的包容。谢谢!
 
此生能做一名南开人,这是我的光荣。

 
1978年3月1日,南开大学77级开学。当天的日记,记录了自己从冀中山村走向南开的历程,这是我最可宝贵的人生记忆。
 
难忘的1978年的早春。
 
时间开始了。
 

卢治安专列

我们的南开,我们的77级
卢治安:新的时间,新的生命
叶嘉莹先生的开门弟子
卢治安:塞北第一个春天,
萌动在心底的少年情怀

塞北初恋,此情绵绵五十秋

高高的红枣树下,是我童年的小兰

我那青春萌动时期的单相思

卢治安:“七路军”的祭奠

卢治安:我的儿子,我的星空

卢治安:临终送别没说,

对着坟茔说出那句话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天津新三届

岳长顺:宝仁和我,77级的工农子弟兵

李连江:40年后同学们的一场班会

周荐:拿到录取通知书,我头一次喝醉了

柳生:一次不打不相识的浪漫邂逅

刘魁英:太平湖冬季捕鱼

周晓虹: 一个知识青年的人生转折

汪瀰的故事:坎坷求学路

何平:扒地主富农祖坟的,哪个学过考古?
李新宇:我的1978,
一个梦想疯长的年头
老树: 活得艰难太累,索性一身躺平
梁进:从劳动大学到南开大学的进化史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赐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