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拾年 | ​袁念琪:上海,那些“深挖洞”的日子

袁念琪 新三届 2024-04-01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袁念琪。1976年中学毕业下乡星火农场。1978年考入上海师院,获法学士;毕业后分到南市三中任教。1983年考入上海电视台。多次获中广电、中广联一等奖及上海广电奖和上海新闻奖。 高级编辑,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上海市作协会员。


原题
上海,那些“深挖洞”的日子




作者:袁念琪



防空演习

把纸一一裁成2公分宽的长条,用面粉调好糨糊;在家里每扇玻璃窗上贴起米字。这模样过去只在电影里见过,以防玻璃炸开伤人。

1969年初春寒冷。学校组织在淮海电影院看纪录片《珍宝岛不容侵犯》和《新沙皇反华暴行——苏修在乌苏里江、黑龙江上的挑衅》。一些镜头至今清晰:苏军巡逻船冲撞我渔船,用高压水枪喷射渔民。江面结冰后,他们的坦克越过边界横冲直撞,我边民用木棒自卫反击。在那年的3月2、15和17日,中苏在黑龙江省虎林县珍宝岛发生三次较大规模武装冲突。

珍宝岛枪炮停息不到一月,中共“九大”4月1日召开;珍宝岛战斗英雄孙玉国亮相大会。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提出的“要准备打仗”成为“九大”政治报告一项重要内容,要准备同前苏联和美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党史专家胡绳说:“备战不仅成为‘九大’的重要议题,而且是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稍后,即开始全国性的挖防空洞和加紧三线建设的许多备战工作。”

8月。我边防部队在新疆铁列克提遭苏军袭击,损失惨重。此时,《华盛顿明星报》报道:《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就在这月,成立周恩来总理为组长的全国人民防空领导小组。随后,上海市人民防空委员会改为上海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长是市革委会主任张春桥。27日,中共中央转发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全国人民防空工作的报告》、下达《“八二八”命令》。10月17日,上海传达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的动员令:“加强战备,防止敌人突然袭击”,全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备战的气氛越来越浓郁,母亲单位发了图文并茂的彩色小册子,介绍防空防原子武器常识。如在室外遇原子弹爆炸,马上就地卧倒。脚朝爆炸点,双手交叉脸朝下,头置交叉的手臂上,像趴桌打瞌睡。也不知是谁的经验,更不知是否管用。册子里还有美国和前苏联战斗机、轰炸机的主战机型,让我们烂熟于心,一眼就能看出头上飞机是哪家哪款。

睡觉脱下的衣服,叠放得有条有理,学会不开灯就穿好。一切从实战出发,时刻准备着的观念在我们幼小心灵深深扎根。一冒出星期天睡懒觉的念头就会自我批判,因为敌人常在星期天发起突然袭击。看我1970年4月12日这个星期天的日记:“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德国偷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以色列偷袭阿联、叙利亚、约旦三国、苏修偷袭捷克斯洛伐克(都在星期天)。我们要提高警惕,星期天不能麻痹大意。提高警惕,歼灭入侵之敌。”

学生们在挖防空壕

从防空壕到防空洞

上海天空翻滚炸弹阴云均在上世纪。一是30年代的日军。1932年“一二八”,日机300多架轰炸闸北、南市和江湾等地,仅江湾就毁7539间民房。在1937年“八·一三”,日机400多架轰炸北火车站等地,伤亡10567人。二是40年代的美军。1944年、1945年各轰炸5次。三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国民党。自1949年6月至1950年10月,轰炸上海73次,伤亡5000多人;尤以1950 年“二六轰炸”损失最重。在徐家汇路泰康路口,树丛旁有“纪念二六轰炸殃难同胞”小石碑。

作为中国最大城市和最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的上海,就其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地位;成为敌人空袭的首选目标。上海在第二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被定为一类人防重点城市,而那时上海的人防设施根本就不能把全市人民隐藏地下;于是紧急行动,大挖防空壕。说起来,上海挖防空壕始于抗战沦陷时,日伪防的是美军。到1945年,要求每户一壕,人行道每隔2至3米一个。

上海的新村与弄堂一样,挖开防空壕

那时我住茂名南路163弄,这是这条路唯一有花园的弄堂。在我们花园,挖了纵横两条防空壕。纵为南北向、贴着隔壁2号从大门延向楼房;横是东西向、与左右的2、4号连起来。壕宽一米,深过一米,在里面转身不难,让我们这些孩子玩打仗游戏有了像模像样的阵地。其实,这防空壕是不标准的。规定要1.80米以上且上宽下窄,面宽1.30米,底0.80米;沟壁修斜防倒塌。

挖防空壕不难。先用石灰粉划线定位,再用铁镐刨开表层硬土,然后铁锹上阵。挖土以短柄半圆锹头工兵锹和长柄长方锹头为好,铲土则以大长方形锹头煤锹省力。挖出的土堆沟两旁,用锹拍实,以增加防空壕的深度。冲积而成的上海地势低,一般挖到70公分就冒水。我们花园里的防空壕虽没见地下水,可一下雨就积起了天落水。

街道地盘内的企事业员工和居民是挖防空壕的主力,我也挖过几次。用镐刨土较吃力,因镐本身分量就重,抡起来挥肩落地,对一个10岁的孩子有难度。挖土最费力是碰到树根,根比土硬。那些被挖断根的树,幸亏都长有二楼高而没夭折。到1969年底,上海市区共挖防空壕(掩体)50万平方米。

1970年3月,填了挖好不久的防空壕,要造防空洞了。想想洞总比壕顶用,毕竟一个是地包肉,一个是肉包地。就是不造防空洞,那沟也成问题;雨后积水成了蚊子滋生地。依那年制定的《关于上海市构筑人民防空工事的规划》,市区600万人加郊县城镇70万,需新建人防工事170万平方米;这样才能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根本目的。

防空壕,露出模样

全市造防空洞均以单位和街道包干,干活都是大人。施工是剖膛开肚,我们的花园里挖了个大深窟窿,一条东西通道横穿,道两旁有若干小房子,有点迷宫的味道。为了与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是常挑灯夜战,人声鼎沸很热闹。挖这样的基坑全凭人工,没有机械。

防空洞完工后,花园里没了草,多了几个露出地面的通风口。园里有个入口,平时“铁将军”把门,可钥匙不在居民手里。真有空袭,只有砸锁。门是一块与地平的水泥板,下有轨道,往前一推就露出下去的楼梯。这样的出入口盖叫水平式,此外还有半地下式和倾斜式。

上海在建造这样的“砖混结构式地下通道掩体工程”的同时,还进行“房下挖洞工程”;它们成为上海那一时期“深挖洞”的两条腿。“房下挖洞”由黄浦区长沙路街道新桥居委首创,有道是英雄所见略同,这时的虹口区横浜桥街道也把目光投向地下隔水层。这就是把大楼和老洋房的地下隔水层改成防空洞,把原高60厘米左右的隔水层再下挖1.70米以上,使本来只能弯腰的空间人可直立,最深挖到3米;并砌墙拱顶加固。全市一查,可改的隔水层有149个、面积10万多平方米。

说防空洞要达到“三防”(防原子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实际上单是深度就不合格,仅美军现役常规钻地炸弹就可穿透6米厚钢筋混凝土工事或30米深软土层,其巨型钻地弹穿透厚度达60米。在河北,居然把300公斤磨盘吊到2米高掉下来,做防空洞抗冲击试验。同是中国援建于1968年开工的平壤地铁,平均深度100米,最深200米,是最好的防空洞。

防空演习


1970年10月。工程兵王耀南副司令员来沪检查人防工程,这位“工兵王”说:上海的人防工程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这也难怪,全靠打人民战争,搞群众运动;一无规划和设计,二缺技术和监督,三无充足资金和建材投入,四是施工队伍业余。旁的不说,从民用建筑设计院和市政工程设计院抽调的80名设计人员,就难应对全市浩瀚的人防工程。某中学退休教师鲍文安说他校的一个老师:“过去在自己家里造过房子,他变成了整个工地的总指挥。他懂得水泥的配方或砌砖头那些质量啊。”

毛泽东1956年就说:“地下防空室,这笔钱不能省。”直到形势紧迫的1969年,国家才每年拨6亿于人防建设;其中4亿国家财政支出,另2亿分别由地方和企业自筹。1972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规定:人防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国家预算拨款、地方财力安排、基本建设总投资中提取和集体所有制单位自筹等四个渠道。从1972年至1997年,国家拨上海人防经费49540万。上海从1969年至1997年地方支出36708万元。

毕竟有钱好办事,自1974年起,上海人防工程开始从简易向永久性发展。防空洞深达8米,覆盖层不少于4米;有钢筋水泥预制件支护,要能抵御小型炸弹的直接命中。同时,对原工程加固改造。新建的吴泾热电厂和瑞金医院地下工程,是上海首次修建的高标准防空工程。

进入防空洞


毛坯土砖,每人10块

造防空洞要大量砖,砌墙砌地砌顶。砖头哪里来?毛泽东说,“我们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于是,一场发扬光荣传统的人民战争打响了。我在1970年4月14日的日记写到:“我校开展了献砖(活动),我也投入了这场献砖运动。”截止1970年5月,全市献砖1583万块。

再两眼放光满世界找砖,可上海这座大都市没那么多砖可拣,不像北京还有城墙可拆,那阜成门每块重50多斤的城砖就非常枪手。仅过半年,我们的拣砖头变成了做砖头。

最早自力更生做砖的是静安区江宁街道,用挖防空洞出来的土;之后全市推广,按人头交砖头。我查了当时的日记,家所在的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茂南居委会要求每人交毛坯土砖10块。我家要交60块,父亲在部队不算,户口簿上母亲、我、妹妹、外公、外婆和奶奶共6人。做的是八五砖,就是常见的红砖。八五是尺寸,这个寸是英寸。

做砖要有土,上海稀罕的就是土;幸亏家有花园,免无土之忧,不会发生有的居民为争土纠纷甚至打架。成问题的是找木屑或煤球灰,它是撒在砖模里的防粘剂,使模内砖坯较易脱落。寻找这些宝贝比较吃力,因为用煤气,再加上大家都在找。后来,总算弄到一些煤球灰。而做砖的木模由居委会提供,砖模是个长方形木框,配木捶和弓各一。

模子要排队等,轮到我家是1970年10月11日,一个星期天。这个季节,室外干活不冷不热。做砖最花力气的是和泥。要掌握好泥与水的比例,还要有力气。虽是小学生,我却是家里年轻男劳力,和泥非我莫属。先用木捶将泥敲细碎,堆成凹地,倒入水,再把凹地四边泥土与水相拌。拌要小心翼翼,不能让水流出来;把泥和得面团那样就可制砖了。

小朋友参加防空演习


先把煤屑匀撒框内,再把和好的泥奋力扔到框里,用木捶敲实,特别是四个角。再用弓割去框外余泥,然后拆框取砖。最后,我家交砖70多块,超额完成。弄堂里做砖的气氛热烈欢快,没什么备战的紧张。我在第二天的日记里写到:“因为昨天制土砖,今天我(胳膊)有些痛,但想到为革命贡献了一把力,什么困难都不再话下。”

俗话说,瘌痢头儿子自己喜欢,有人在自己做的砖上刻下姓的开头字母。这可是朱元璋的创意,为保证质量,谁出问题砍谁头。1393年(明朝洪武二十六年)建34公里的南京城墙,砖砖都有产地、出产时间和生产者。

做好的砖坯是软的,干硬后才能进窑烧。砖平行竖放两块,中间隔半块以上距离,让它干得更快;在两砖上呈90度再放两砖。就这样交叉层层叠起来,干硬后交到居委会。望着砖,很有成就感。至1975年,全市制砖49558万块。正如毛泽东所说:“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01工程”·各区高招

早在1966年,上海科影厂摄制的《城市人民防空——防空洞》,介绍了建防空洞的四种途径;充分显现了上海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神。一是除寻找旧防空洞和地下室,利用坚固建筑物和旧基础。改造下水道、体育场看台、铁路月台基础、楼梯下暗间、废弃烟道、商店橱窗和储蓄所柜台下空间等,把废钢板焊成钢盒吊入坑、利用废锅炉壳和预制水泥下水管,还把大水缸埋入地下、上修墙和顶盖;甚至把化粪池也改成防空洞。二是利用地形地物和废旧材料。利用厂房基础、利用暖气管道等。三是结合基本建设新建防空洞。如造混凝土的机车基础时,利用机床当顶盖建防空洞等。四是临战时开挖防空壕。到1969年,上海除了实践这四种建防空洞途径外,还做了些市级和区级重点工程。

防空演习


1985年纪念抗日战争40周年,我拍《战后一代人的忆念》到江湾五角场日军建的白川大将纪念塔。上海打字机厂的同志说,塔下有通吴淞口的地道。这里确有地道,是“深挖洞”的市级重点“01工程”,是否通到吴淞口存疑。

“01工程”是改造上海沦陷时、日伪上海恒产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建的大型排水道。1969年10月29日开工,1972年4月完成。长2.610公里、面积13844平方米;北起五角场中心,南达松花江路,西到四平路。

发现这沉睡多年的日伪地下工程有两个传说:一是上海拖拉机内燃机厂工人觉得有一处地下的声音有异,砸开后发现地下入口,抽掉积水露出粗大圆柱支撑、高10米、铺着厚地板三个相通的大厅,堆着后来装了一卡车的武器。这三个大厅位于“01工程”中部,人称“三大间”,面积1501平方米。二是上海第18 毛纺厂工人提供的线索,怀疑厂后水塘里有地洞,抽干后发现“三大间”。其实,日军在五角场地区建了不少地下工程,已发现的7处地道就总长7.1公里。

除“01工程”,1969年还开工“人民广场地下环形通道”,历时5年。它全长3.46公里,面积14791平方米,两车道。此外,1970年还规划用两年半建一条跨度2米、长15公里的主干道,从外滩经人民公园、人民广场、西藏中路,沿淮海路至中山西路,后未完成。

进入防空洞

那时建造的较大地下工程还有1971年开工的“肇嘉浜路人防通道干线”,它连接原卢湾和徐汇两区、高宽2米、长3.4公里,面积11490平方米;于1972年完工。其中徐汇区段长2.5公里,面积6000平方米。

徐汇区有20万人义务参加。为抢在梅雨季前完成基础是革命加拼命,施工人员24小时吃住工地。原在区民防办工作的凌强回想当年:“有时候一天一夜不睡觉,把水泥及时供应工地。为抢进度,一百斤一个水泥袋,肩膀上都要扛三袋,有的甚至四袋。肩膀扛两袋,两手一手夹一袋。”照顾到食堂的身孕六甲的道良玉与另两个孕妇,除做三顿饭和送饭,还要另加夜餐:“做馒头不像现在那么小,都用大圆笼,一个个可大了。要加六、七层高,要站在上面往上抬。”

当年挖地道是“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现在“深挖洞”是各区都有各区的高招。仅在1970年,徐汇区建成长0.85公里、面积1020平方米的华山路一条街工程及长0.6公里、面积9090平方米的徐镇路街道工程。南市区建成陆家浜路到高雄路长1.6公里、面积7000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工程。虹口区建成四川北路天潼路至虹口体育场、长5.21公里的“1127工程”。闵行建成从沪闵路江川路口向西到红旗新村、向南至老镇的地下通道……

防空演习


别样的花絮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毛泽东)。1969年,原南市区王家嘴角里委因掩体塌方造成一人死亡。徐汇区徐镇路工地发生死3伤6重大事故……

挖洞也有其他收获。也在1969年,在浦东挖出明大常卿兼侍读、翰林院学士陆深和其子明经济思想家、文学家陆楫的墓。地球人都知道,陆家嘴就因陆氏得名。当时传说某中学发现另一陆墓,说是三国东吴的陆逊及其夫人墓。在浦西老城厢文庙的大成殿月台前,挖防空洞发现一套1870年(清同治九年)的青铜编钟;说是抗战时为防日军抢夺而藏于地下,现为镇庙之宝。

叫人意外的是,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在1969年10月搬到我家隔壁2号。那原是黄妹妹家,黄家是在汇丰银行做的。“文革”开始后,被抄家赶到南昌路。这栋三层洋房先是来上海串联的红卫兵接待站,从一楼到三楼飘荡南腔北调,后成了瑞金二路派出所。派出所走,住进一批军人,说是防空指挥部的,其实就是人防办。有一战士还到我家,让外公帮他首长烧菜。

1971年一天,我读书的茂名南路第二小学组织参观瑞金二路街道防空洞。就从我家的花园下,出来是南昌路和瑞金二路西北拐角。此前的1970年5月,在毛泽东邀罗马尼亚驻华大使参观北京人防工程后,上海对外开放人民广场和电车一场人防工程。电车一场仅1974年就接待22个国家的28批外宾,其中9批是部长级和政府首脑。它成为一种暗示和显示,周恩来陪罗马尼亚齐奥塞斯库总统参观北京人防时说,“请你给柯西金总理带个信。请他放心,我们的地道不会挖到莫斯科去。”

防空洞就在作者脚下

有人把上海“深挖洞”分为十年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969年挖防空壕,第二阶段1970年到1972年挖防空洞,第三阶段为1972年至1978年基本停建单建式人防工程。据有关部门统计:十年共修建人防工程200多万平方米,各类人防工程17790个;其中6.37%是五级标准和加固后可达五级;而难以改造或保留报废占93.6%。还有人计算,全国挖防空洞的轴长度超过了万里长城,挖土体积超过了长城的土石方总量……

地下长城建起来了,而没早打大打,更没打核战争。善于把仅有资源用活用足的上海人,在已建的人防工程上做起了文章。1972年,静安区延中街道陕北居委会成为上海开发利用人防工程的第一家,此后是遍地开花。

197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传达了批语中毛泽东的最新指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不到一月,该指示在1973年1月5日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公开。这时,始于1969年的“深挖洞”已三年有余;但这九个大字向全国人民宣告了一项常态的中心工作,并向世界进行了一个大国的表态。

我住过的茂名南路,防空洞依然静静潜伏花园底下,成为见证这座城市史的一个化石。

茂名南路163弄3号花园地下防空洞

文图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请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上海记事

詹国枢:上海人的“三精”

与北京人的“三气”

顾土:上海人,无论什么时代,

都是一个鲜明的符号

孟国庆:说说上海人

陈敏:上海实习,

和平饭店咖啡5角一杯令人狼狈

葛剑雄:魔都上海的前世今生

高经建:一个外地青工眼里的上海 

沈克明:上海石库门老记忆

1970~80年代上海弄堂生活掠影

任小芳:上海华忻坊70号的记忆

杨炳豪:最没有存在感的魔都老地标

庄稼婴:上海瑞华公寓,

红色年代的零碎记忆

邱根发:上海“钓鱼台”,

没有门牌的414招待所

史文良:我的愚谷邨邻居,

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的女儿女婿

张小雪:重访上海锦江饭店

一个上海人的五处住宅四次搬家

马军:上海名媛徐景淑的这一生

范文发:上海滩弄堂,我的过房娘

赵柏生:我在上海长大,

从未睡过床铺它一定很美妙

朱顺泉:挥别37载终回上海老家

桑宜川: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前世今生

陈小春:在上海外滩享用的奇葩晚餐

范文发:”上海户口“,让祖母牵肠挂肚

范文发:我庆幸属于上海人的一分子

许佩兰:有外汇我们一家没被赶出上海

范文发:千山万水回上海

上海文革抢房风:

王洪文是这样住进豪宅的

易中天:北京人和上海人

为何互相瞧不起?

外滩公园"华人不得入内"画上句号

周其仁:逃离北上广,

却逃不了城市化

许子东:为什么全民迷恋"北上广"

徐振康:徐家汇孝友里的邻居

胡道轨:共享厨房的上海人家那些事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