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土远山几重深——丘昌仁:真情超越梦想(卷二上)

丁剑乃辉 丁见印尼纪事 2023-03-23
对于老一辈海外华侨而言,故国山河,旧时景象,都是他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
                            ——本卷题记

乡愁|客家围龙屋|原创手绘写生图。 作者 颜承杰

本卷开篇,先说几句看似与内容无关的题外话。

中国人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有言:“人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姓名是他们的标志。”

换句话说,人的一生,能超越时间,留下回响的,除了精神,还有姓名。因此,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名有姓。

而这种姓氏文化,正是中华文明最具有民族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能有读者会问:一个人有名有姓,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为何还要在这里反复强调呢?

是的——对于有姓氏传承的民族和国家来说,这肯定不是问题。但并非所有国家都是如此。

比如在印尼,除了爪哇岛极少数皇室贵族,以及外岛个别民族有自己的姓氏,大多数本地人只有名而没有姓。这里的男性和女性当然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后面再加上父亲的名字,就变成了他(她)们的全名。

但是华人就不同了。绝大部分印尼华人,除了有一个印尼文名字,绝大多数还有个中国姓名,以此作为本民族文化传承的符号。

所以自从 1998 年——曾经在印尼禁绝中华文化30多年的苏哈托政权倒台之后,印尼华人很快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社团组织,就叫做“印华百家姓协会”。

拥有自己姓氏,正是印尼华族有别于其他友族的一个重要特征。

所谓“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人之有祖,亦犹是焉。”

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姓氏都有脉可寻,因为那是我们的根系所在。 

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包括全世界的华人都会思考的问题。

——我们的父辈、祖父辈,以及先祖从哪里来?

——祖先里有没有令我们引以自豪的人物?

——他们经过了怎样的迁徙过程?

为什么我们今天会生活在这个地方?

或许有些人还没有意识到,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是独一无二的,往事已逝,精神永存。那是我们情感的连接,智慧的延续,归属感、自豪感的所在,也激励着我们和后辈不断向上。

这也正是我们下面要记述的往事。

第五章  祖先的梅州

在中国人数最多的汉民族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群体,从古老的中原迁徙而来,分布在南方诸省,然后又走向世界各地。

一千多年以来,这个“身在异乡,天下为家”的庞大族群(全球客家人总数 5000多万),一直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服饰和建筑。与比那些已经被汉化了的少数民族相比,她更像一个自成体系的民族,但她仍然是汉族的一枝,根深叶茂,遍及天涯。

位于江西赣州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知乎网资料图片)

无须多言,你已然明白:我说的是客家人。

让我们顺着中华客家人的话题,先简单说说与之相关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印尼位于南洋,地跨赤道,境内大小岛屿多达 17000 余个,人口2亿7000 万。

近现代以来,她也始终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从中国来的华侨前辈在此繁衍生息、世代定居,至今已有近 2000 万人的规模。

这其中,来自广东的客家人和来自福建的闽南人,至少占了800万以上,风云人物,层出不穷。

本书主人公丘昌仁,便是一位印尼客家人的后代。

图为2016年猴年新春,丘昌仁在雅加达住所举办的祭祖活动中,向家族成员讲述客家文化。墙上照片是其父母生前合影。

他的父母都是从中国来的华侨。

父亲丘英盛先生的老家,在广东省梅县大坪镇的扎田村(现为育豪村);母亲钟福妹,娘家则在隔壁的平远县。梅县与平远均属于梅州管辖,因此丘家祖先都是地道的客家人。

梅县是个古老的县治,历史上几度设置州府,管辖数个县域。

清代嘉庆年间曾将其升为嘉应府,后又改为嘉应州,所以梅县又有“嘉应”之称。

现在的梅县,隶属于广东省。1988年由梅县专区升格设立梅州市,下面有包括梅县区在内的6县2区,并代管一个兴宁市,全部都是客家人聚集的地方。因此梅州便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客都”,而客家方言最正宗的梅县,则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被认为是海外客家人的大本营。

江一湾碧水环绕的梅州市区航拍图。

其实梅州市区,解放前是以梅县县城为主体的,现在的梅州老城老街,都还是属于梅县县城所在地。梅江区的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市政府设在梅江区,带动相关政府机关在梅江区落地。但是老华侨回梅州找回忆,还是要去逛现在属于梅县区的老城老街。

以中国之大,全部34个省级行政区,下面共有2863个县级行政区,实在是数量非常庞大。普通读书人,如果能叫出其中10巴仙的名称,就应该算是有一点学问了。但是对于梅县,全中国(也包括全世界的海外华侨)却几乎无人不晓。

我们知道,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凡小小一个县域能够闻名古今,世人皆知,其历史必然久远,人文底蕴深厚,梅县也是这样。

如今的梅县老街凌风路,保持着中西合璧店铺特有的历史风貌。陈均昌 摄

除此之外,它之所以在海内外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梅县乃是近代客家人的集散中心,素有天下“客都”之称。
其二、梅县华侨众多,亦是粤东北一带最有名的侨乡。据统计,该县区目前共有人口60.36万人,而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竟多达 80余万人。也就是说,在海外定居的梅县人,远比在家乡生活的梅县人要多得多。
整个梅州同样如此。
广东是客家人最多的省份,而梅州恰恰就是广东客家人最集中的城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聚集了540多万人,97%以上都是客家人。
中国台湾 500多万客家人中,有180万人的祖籍就在梅州,海外的客家人更不计其数,因此梅州也是中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作为沉淀了丰厚客家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古城,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和魅力,无疑配得上世界的认可。

至于梅州名称的由来,一般上有人认为,是因为当地多梅,有“十里梅花”之称,南宋诗人杨万里做官时游历梅州,曾写下“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诗句。而据《光绪嘉应州志》,梅州是因本地有“梅峰”山、“梅溪”水而得名。

不管怎么说,梅州作为一个城市的名字,听起来就觉得清雅芬芳,山明水秀,红梅怒放,带给人们美丽的想象。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要懂得梅州,先要了解客家,懂得客家人。

客家这一称谓,源于古代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即为客家人。

简单来说,客家人不是少数民族,是来自中原几经迁移,沿途定居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的汉族人。

早期客家人的迁徙之路并不容易,比如客家人南迁入粤时,适宜生存的地方本来就有原住民在那里生活,为了避免与平坦地区的土著发生争执,客家人不得不向崇山峻岭开辟生存空间。所以有俗话讲“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

客家人的先民们一开始住在山里,肯定是迫不得已,同时迫不得已的,还有饮食习惯。客家菜为什么偏重“肥、咸、熟”?当然与客家先民的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是因为他们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物能有效充饥。每天出力流汗,为了补充体力,只能吃得口味比较重,油放多一点,盐放多一点,使之更香更咸,所以就形成了盐焗鸡、酿豆腐和梅菜扣肉等众多梅州客家的特色饮食。

经过几个朝代长期颠沛流离的迁徙,渐渐让客家人习惯了与山水为伴,建起了一座座“围龙屋”,整个家族住在一起,敬老孝亲,相互照应,讲究崇尚孝道,报本返始的传统美德,家族关系因此比其他族群更加团结。

这些围龙屋大多建于山麓,背靠山林,或在屋后种植树木,屋前有晒谷、乘凉的禾坪和水塘。山水成了支撑围龙屋的骨架,与俯瞰近似椭圆形的围龙屋,构成一种强烈的秩序感和严格的对称性、防御性,这也正是客家人平和稳定的生活秩序的体现。

本书主人公丘昌仁先生的父母,出国之前在家乡梅县大坪镇育豪村生活,同样也是与整个家族居住在一座背靠山麓的围龙屋里,风水非常之好。

若干年后,昌仁和兄弟们发达显贵,便回到老家,先是在父母旧居的旁边,修建了一幢宽敞明亮的“果英楼”(从祖父丘果宗和父亲丘英盛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以示纪念)

2000年前后,丘昌仁与二哥丘江仁先生又领衔发动,联合海内外丘氏子孙共同出资,在父母及家族故居原址修建了一座更大规模的“河南堂”,使之成为梅州境内最新建造的传统式的经典围龙屋(下图)

作为广东省辖的地级市,梅州级别不低,梅县的范围也不小,地理人文各种史料异常丰富,一本厚书也写不完。

梅州不仅是丘昌仁先生和数百万印尼客家人共同的祖籍地,也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另一个家园。所以我们必须撷取几个片段,当然也只是点到为止,而不再一 一叙述。

第六章  父母的老家与丘氏渊源

大约是 2019 年 10 月前后,笔者有幸认识了丘昌仁先生。

那天傍晚,经朋友引见,带我去雅加达南区他府上拜访。

丘先生同我聊了两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回忆父母的家教,邻里之间乐于助人的轶事,以及他们兄弟姐妹从小受到的华人传统文化的影响。他说话时语调平缓,感情真挚,充满着对父亲的怀念。

前文已经说过,2013年,丘昌仁在父亲百年冥诞时,特别请人编印了一本纪念画册,并广邀亲朋好友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纪念庆典活动。

他送了一本给我,打开一看,画面虽谈不上十分专业,文字也比较简单,但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爱戴却跃然纸上,令人感慨丛生。

丘先生解释道,当时印尼懂中文的编辑人才很少,所以这本纪念画册内容不是很丰富,不足以描述父亲那一辈人的艰苦岁月,特别是还缺乏父母早年在家乡的生活经历。

他真诚地对我说:“丁老师,你是写书的文化人。下次回国有机会去我的祖籍地梅州采访,请告诉我,我一定通知老家的亲戚接待你,请他们带你去我父母的乡下故居围龙屋看一看。"

当年年底,中国武汉爆发新冠疫情,紧接着席着各国,全世界的生活秩序都被打乱,我在印尼滞留一年,出于防疫之虑不便出行,一直也未有机会再与丘先生见面。

2021年元月中旬,我回国后在广东隔离结束,打算前往梅州一游,想到丘先生曾经的嘱托,便发信息给他。到了梅州,昌仁兄的堂妹丘满珍老师果然热情周到,带我去采访丘氏故里,并游览了梅州其他地方。

2021年元月,丘昌仁先生的堂妹丘满珍(左一)陪同本文作者(左二)在丘氏“河南堂”祖屋门前采访仍住在那里的老人。

驱车出梅州市区,进入那条梅(州)平(远)高速公路,往西北方向大约行驶25公里,下高速再沿一条普通公路向前开行几分钟,上坡朝左一拐,就到了丘氏祖居地--梅县大坪镇育豪村。

这是一个典型风貌的客家山村,田园朴素,村落干净。民居

住宅大多在山坡下面,最醒目的建筑,当数丘氏那座名为“河南堂”的围龙屋。

因为梅州丘氏祖先古代来自中原河南,所以这一支系丘氏宗祠的堂号就叫做“河南堂”。

“河南堂”为村中丘氏祖屋,清末民初因家族兴旺,人口大增,一部分族人远渡重洋,到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谋生创业。时至今日,育豪村的丘氏族人约 200余人,而在海外的族人就有300 多人。

丘昌仁作为印尼出生长大的华侨子弟,为铭记前辈功德,同二哥一道主持发动丘氏后裔修建的这座“河南堂”,沿袭了客家人建房布局严谨的民间风俗,屋式为二堂四横一围龙,既稳重又协调,既精致又雅观。整座房屋里外三层,依山而建,前低后高;中轴对称,左右均衡,有一百多个房间,对外封闭,对内开放。

“河南堂”屋前的半圆形水塘与堂屋背后的半圆形围龙一虚一实,交相辉映。后面的青山并不很高,山上的风围林郁郁葱葱,一片翠绿。

豪村丘氏祖屋“河南堂”侧面照。

由于整座房屋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显得天然雄浑,给人以一种美景天成的感觉。

育豪村原本叫作“扎田村”,想必是因为村里人崇文重教,希望能够培育英豪,后来就改为育豪村。上世纪九十年代,丘氏兄弟出资在父母的老家捐建了一所”育豪小学“,并以父亲丘英盛名字命名为”英盛教学楼“。

这几年由于乡村学龄儿童人数不断减少,很多学校开始撤并,育豪小学也完成了培养孩子的历史使命,现在变成了一个小型建材厂(下图)

有史料记载,梅州丘(邱)氏一族,最早自元朝开始,由福建上杭南下躲避战乱,在粤东北绵绵群山之中繁衍播迁,深藏在这儿的一砖一瓦里。而育豪村的“河南堂”,只是梅州若干座丘(邱)氏宗祠的其中之一。

丘(邱)氏族人一入梅州,最先是在蕉岭县开基立业,后来遍及梅州各县,至今已有700 多年历史,人口逾 14万。

历朝历代,研谱编谱、修祠修墓、兴教育贤,一直是丘(邱)氏宗亲的三大任务。

700多年来,丘(邱)氏一族在梅州枝繁叶茂,名贤将士层出不穷,遍及海内外。其中最有名气的,是一位了不起的晚清爱国志士丘逢甲。

丘逢甲祖籍梅州蕉岭,出生于台湾,幼年时代即负报国大志。他天资聪颖,4岁随父读书,6岁能诗,7岁能文,到12岁时,便已熟读四书五经,14岁考中秀才,24岁中举,第二年又连捷进士。但丘逢甲目睹清廷朝政昏暗,不愿为官,而是抱定“能强国则可复土雪耻”的宏愿,走上了教育救国之路。

甲午战起,丘逢甲散尽家财,筹建义军抗日保台,事败挥泪内渡祖居地,兴教育才,由赞助变法维新进而支持民主革命,毕生矢志于强国复台伟业。丘逢甲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词熔铸着强烈的爱国情怀,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之巨子”。

梅州蕉岭县丘逢甲故居花园内的丘逢甲铜像。
近当代海外侨界与工商界,亦有不少祖籍梅州的丘氏宗亲,可谓人才辈出。

据笔者所知,值得一说的有这样几位人物:

首先是梅县白宫镇富良美村(今属梅江区西阳镇)的两位丘氏前辈--哥哥丘星祥、弟弟丘庆祥。

兄弟二人皆为一百年前的印尼华侨巨商。

丘星祥12岁时南渡印尼,在雅加达父亲的土产店里学做生意。1911年,22岁的星祥回国探望母亲后,与17岁的弟弟庆祥一起返回印尼。兄弟俩先到雅加达堂叔丘仁玉合股经营的瑞和公司学习,半年后又到楠榜埠堂兄丘瑞祥的商店帮忙打理。

1918年丘星祥与堂兄其祥及堂叔春云等人集资,在椰城老巴刹开设丘嘉和商号,经营米业批发。随后又在雅加达、加拉横产米区、芝加郎、班加岛槟港埠等多处地方开设碾米厂或商号,遂成为当时印尼侨界商业巨子。

星祥、庆祥兄弟事业有成后,心系家园。1931年征得堂兄弟同意,在家乡富良美村兴建了一座中西合壁的“联芳楼”。

这幢联芳楼,布局别致,建筑精美,融合了中西方和客家民居的建筑风格,具有侨乡客家民居特色,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参观。

20 世纪 30 年代初,星祥、庆祥等又按慈母训谕,将其母71寿辰祝寿款捐建桥梁、道路,于1934年在村内建成一座长30米、宽3米,有护栏的钢筋水泥桥,取名“慈训桥”。后又在村背的黄牛望岗乌坭坑修建风雨亭1座,实现了庆祥早年“日后有钱要在此地建凉亭,让耕田人和过路行人途中遇雨有躲避之处”的心愿。

1947年,他们在雅加达芒加勿刹大街开设富新织造与针织机厂,生产粗幼及正和牌纱衫毛巾。

丘星祥,丘庆祥兄弟一贯爱国爱乡,是印尼早期侨领。20 世纪60年代初抗美援朝期间,庆祥在印尼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带头捐献巨款购买飞机、大炮,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

50年代,弟弟庆祥第一次回国参加国庆观礼,他向周恩来总理建议成立华侨投资公司,动员广大华侨投资祖国建设。60年代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们主动与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联系,通过合法手续,从国外进口大米、面粉、油、肉和副食品等,赠送给家乡父老乡亲,帮助乡亲们渡过暂时的困难。

从50年代开始,丘庆祥曾三次受中国政府邀请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哥哥丘星祥于1941年在印尼英年早逝,终年53岁。

弟弟丘庆祥则于 1977 年在雅加达逝世,享年 84岁。

几十年来,他们在老家建造的“联芳楼”,一直是梅州著名的旅游观光打卡地。200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兄弟俩的功德大名亦随之四海远扬。

再就是一位马华元老、丹斯里拿督、前国会议员、马来西亚宇宙集团董事主席丘思东先生。

丘思东长期在当地华人社团担任职务,为会员提供各种便利。每年都捐钱给华文独立中学或华文小学,在教育上设立了各种奖学金,以资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与此同时,他也不遗余力支持家乡梅州的发展,通过扶贫助学的方式回馈家乡。2022年12 月,丘思东先生以91岁高龄在大马去世。

还有一位客家丘氏英豪,则应当算是本书主人公丘昌仁先生。

作为印尼华商与社团年富力强的“中生代”精英,得益于时代的进步,他的事业无疑比以上前辈宗亲规模更大,并且仍在发展之中。

1990年代的丘昌仁。

有关他的履历业绩,我们在前文已有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再谈有关丘姓的另外一个话题。

那就是如今海内外丘氏宗亲,也有很多人姓邱,与丘同音,但右边多了一个字偏旁,为什么同一个姓氏会出现两种写法呢?

其实丘和邱这两姓都是一样的。

据专家考证,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为3000多年前商周时期姜太公的后裔。其子孙以营丘这个地名为氏,所以称为丘氏。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皇帝颁诏尊师重道,称先师孔子名丘,理应回避,凡是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部首为邱字。从此以后,便将丘氏改为邱氏。

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丘逢甲提议恢复祖先丘姓。他认为丘姓得自姜太公封地营丘,早于孔丘,无先人避讳后人之理,并在广州登报呼吁族人恢复丘姓。因此,闽、粤、台部分族人闻之响应。可是全国大部分省区族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仍然使用邱姓。

丘字演变示意图。

因为丘逢甲是蕉岭的客家人,所以梅州丘氏皆以“丘”为姓。但无论是丘还是邱,两姓都是同根生,天下丘(邱)氏一家人,实际上不分彼此。

第七章  故土原乡那时的岁月

现在,让我们把视线再拉回到本书主人公的祖籍原乡,说说丘家前辈早年的情形。

在梅县20个镇级行政区中,丘家祖辈生活的大坪,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属于规模较小的一个乡镇,全镇12个村居,人口不到2万。但是因为大坪有很多石灰石可供开采,所以经济水平并不差。

昔日穷乡僻壤的大坪镇,今日已旧貌换新颜,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图为大坪镇区夜景。图片来源:梅县区大坪政府网。

据老辈人传讲,以前正是由于有石灰出产,此地才渐渐发展成一个圩镇。可是石灰石质地坚硬,开采不易,老百姓要把这些石头变作金钱,也是一件又苦又累的活!

相传大坪的石灰石有些耐人寻味的传说……

据说清朝时期,时任嘉应州州官王者辅,自号国师,精通风水地理。有一次骑马出巡途经大坪,看到大坪山川秀丽,气势恢宏,便认定此地是“楣杆千条官臣之地”!楣杆是旧时有功绩的人在祖屋门前树立的标志,以光宗耀祖。千条则表示很多的意思。

从风水学角度看,这样的地方,必能孕育出非同一般的读书人或达官显贵。然而,当州官王者辅仔细观察之后发现,有一条河经过此地,却分成两汊,且两水背道无情,各淌东西而去。

王者辅不由感叹:大坪山川虽好,可惜只能出“千条扁担”。也就是说,这样的风水地理结局,决定了老百姓在此很难吃上清闲饭,都要靠千条扁担等劳动工具,干苦活来过日子!

传说归传说,大坪镇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资源。几百年来,当地的群众依托着造物主恩赐的资源,辛勤劳作,靠着一条条扁担,一把把铁铲,一只只铁锤开采煤炭,采石灰石烧成石灰、制造水泥,慢慢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何止压断了千万条扁担……

不过,从前在大坪,即使这样吃苦耐劳的生计,也并非所有乡村都有机会拼搏。比如丘家所在的扎田村(今名育豪),就没有石灰石可以开采,村民们只能双脚扎在几分薄田中,靠着种地过日子,所以叫做扎田村。

扛着犁,赶着牛的梅县乡村的客家农夫。此照片摄于1905-1930年间。

1913 年,距今(2023 年)整整 110 年前的9月,丘家兄弟姐妹的父亲丘英盛先生,就降生在扎田这个小山村里。

丘家这一支系,传到丘英盛这一代,已是第 23 世。他们在本地开枝散叶的祖先,是13世开基祖公丘时仰,经过了十代传承,差不多有两百多年历史。

英盛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一个弟弟,名叫煊盛,小他四岁。兄弟俩人的父亲——即丘昌仁的祖父,名叫丘果宗,系丘家 22 世祖。果宗的妻子姓黄,两位前辈均为晚清光绪年间生人。

前文说过,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广阔的南方平原和良好环境已被他人占据,客家人只好往边远山区迁徙而居,于是不少人来到梅州。梅州地处山区,土地贫瘠,山高水冷,物产不足,交通不便。加上历代战乱,灾荒,人多田少,赋税繁重,人民生活不易,谋生极其艰难。

生活所迫,成为客家人“过番”(出洋)的一个重要原因。梅州境内梅江、韩江贯穿其间,且通往汕头港口,为当地百姓出洋创造了条件。客家学的奠基人罗香林先生在书里曾写道:“到了明末清初,客家人士赴海外经营工商业,因而在南洋各地置田园,长子长孙的,为数更多,更进而开辟埠头。”

飘洋过海,自然有很大风险,但是该地区大批贫苦人民,抱着“饿死不如浸(淹)死”的信条,为求生路而离乡背井,冒险从汕头搭船“过番”。

大坪扎田村出洋过番的丘氏先人也是如此。早在丘英盛三岁多一点,弟弟煊盛还在母腹中尚未出世,他们的父亲果宗公便离家出走下了南洋。

这一去,便引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好长好长……
自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广泛开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图为梅县大坪镇一个整治后的美丽乡村。图片来源:梅县区大坪政府网。

(未完待续)

延伸阅读:

崇宗敬祖,印尼客家大佬这样执着为什么?丘昌仁:真情超越梦想(下篇)

一位当代印尼客家人的创富之路|丘昌仁:真情超越梦想(修改稿上篇)

她们的头巾问题——为什么印尼女性包头的越来越多?

永远洗眼养心的巴迪美人|图说印尼能让“真爱再生”的神奇服饰

人间最美的珍藏,还是那些往日时光——百年前朴素安静的印尼画面

梁斯金:那年印尼撤侨亲历记

东爪哇1948:一桩惨案的民间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