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蒸汽波音乐一听起来就是浓浓的赛博朋克味道?| 科幻问答

不存在科幻 不存在科幻 2020-11-06

大家好!今天是「科幻问答 」栏目第一天上线,谢谢捧场!


由于第一天收到的问题过多,只能拆分成两部分来推送。没有在今天的推送中看到的问题会出现在天的推送中~


我们还收到了这样两个问题:


「我挺喜欢那些极具创新性与想象力的科幻作品,同时它们一点也不烧脑,容易理解。想知道这种风格的优秀科幻作家!」


「属于中国的赛博朋克还能有什么新的东西? 」


以上两个问题,我们将给出长答案,在周末推送。

↓下面开始我们的表演↓

Q:科幻作品读完毫无头绪抓不到主题怎么办?为什么有些科幻作品使人(wo)没兴趣读下去?
A:我觉得阅读科幻,本质还是读小说,只要故事可以让你有所收获就好。“主题”没有标准答案,专业的解读可以交给更专业的评论人员。如果你想从主题下手,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可以从幻幻下手!每周我们的小说都有不同的主题,可以从“不存在科幻”主页中点击“科幻小说-每周主题”来看~
至于有一些作品“读不下去”,也许不是你的问题(万一这篇就是写得不好呢!)放轻松~希望你能在阅读科幻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Q:如何既不过于宽泛又不过于狭隘地理解科幻?
A:最关键是看,这个作品的核心是否讨论的是科幻最为关心的问题。
比如特德·姜的《巴比伦塔》,里边似乎没有写到很多科技的东西,但这篇小说讨论的是世界的结构,在这样一个世界设定下,人类最高的技术水平所能实现的奇迹,这是科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而一个作品,虽然有时间旅行外星人等元素,但如果这些元素对推动情节没有什么作用,或者看完作品大家记住的并不是这些元素,就很难被认为是科幻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穿越小说、有科幻元素的轻小说不被认为是科幻。
 
Q:为什么蒸汽波音乐一听起来就是浓浓的赛博朋克味道?
A:因为“蒸汽波”是完完全全的互联网产物。
美学——混合像素、低分辨率和压缩失真滤镜、故障艺术、日漫元素、早期电脑设计/3D绘图…..
音乐——混合了new age、loungemusic、city pop、funk...用音频编辑软件弄成low-fi效果。
蒸汽波本质上可以看做一场大型文化怀旧。你想,2010年左右,跟着8、90年代互联网+计算机技术长大的那批小孩(包括我),人到中年,开始念旧了。而那个年代,正是孕育赛博朋克文化的沃土……
综上,无论视觉、听觉还是源头、内核,它俩想不产生关系都难啊……

Q:如何看待昼温的作品?
A:昼温在学生时代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是聪慧又勤奋的一位作者。她的三大明显特征是杀男友和语言学,还有参考文献特别长。
写作很难脱离生活,昼温早期的小说有很浓厚的校园风。获得引力奖最佳短篇的《沉默的音节》,助她获得乔治・R・R・马丁的地球人奖的《偷走人生的少女》,还有《余光中的女孩》等作品,都发生在校园中。
现在,昼温的小说正慢慢摆脱校园气,并努力尝试新的风格。著名推理作家陆秋槎看了收录在《猫不存在》中的《猫群算法》后评价,原本觉得昼温写的只是青春小说,看了这篇彻底改观,立刻推荐给了日本的编辑。日本科幻作家上田早夕里读完《沉默的音节》后给出了令人颤抖的极高评价:“昼温小说中的悬疑色彩很浓厚,风格很像年轻时的宫部美雪。”
注:《沉默的音节》的日文版收录在新纪元社出版的华文科幻短篇集『時のきざはし』(《时间之梯》)中。

从本周开始,昼温将开始新的尝试——长篇连载。长篇与短篇相比,不管从创作的思路来说,还是对作者的体力要求来说,都完全不同。昼温正努力走出舒适区,向科幻文学的高峰不断攀登。
如果喜欢昼温,可以在“科幻问答”栏目提问,如果问题足够有趣,我们也可能邀请她来回答。另一个支持昼温的方式是给“不存在科幻”上发布的昼温小说投票,每月得票最高的作者,将获得未来局独家访谈的机会。
 
Q:即将面临考研,未来想从事科幻文学研究,老师在院校和准备上有什么建议嘛?
A:这几年想考研研究科幻文学的同学,必须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
中国本来是有一个专门的科幻文学研究生专业的,也就是吴岩老师在北师大开的这个专业,但是随着前几年吴老师离开北师大,这个专业目前不再招生了,吴老师在新的学校何时能够恢复招研究生,时间还不确定。
当然,许多学者对科幻文学研究还是很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一下这些年的科幻活动,哪些学者经常就科幻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去查阅他们的论文,看是否对他们关心的方向感兴趣。例如北大的戴锦华老师,复旦的严锋老师等等。
也有一些年轻学者,是本来就是科幻迷,现在逐渐开始走上高校的教学研究岗位,开始招研究生的,这里特别推荐的是重庆大学文学院的李广益老师。

备考科幻文学专业研究生,关键还在于通过正常的中文专业研究生考试,这一点对于很多科幻迷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需要对科幻之外的文学作品有足够的积累,这一点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阅读。


Q:以太是什么?
A:以太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万物除了气、水、火、土四种元素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充斥着空间的以太。进入近代以后,科学家们认为以太可能是电磁波(比如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的媒介。充满宇宙,无处不在。然而,科学家并没有发现任何以太存在的证据,反而有许多证据证明以太很可能不存在。因此在现代物理学之中,也已经没有了以太的一席之地。
然而科幻小说是不必太拘泥于真正的科学的。以太是一个诞生于哲学的概念,虽然经历时间的进展,它已经不再属于科学的范畴,但我们可以从哲学概念出发,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科幻小说。比如刊登于“不存在科幻”公众号的科幻小说《投影》(作者提沙)就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出发,构造出非常精彩的故事,而刊登在《猫不存在》科幻选集的《猫在十点零八分的时候开始思考》(作者柠檬黄)也把哲学的概念具象化,构造出内涵丰富、情节波折的小说。

我们有物理学硕士!

 
彩  蛋  环  节
Q:如何判断科幻小说中跨越种族的爱情?
A:同事前辈们让接待员也回答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实习生也可以回答问题,接待员很高兴,感觉距离转正又近了一步~

接待员认为,物种很难成为爱情的障碍。在地球之中,智慧生物只有人类和我这样聪明的金丝熊,所以跨越物种的爱情是很难想象的。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各个民族的古代神话之中,也都有人类和各种各样的神陷入爱情的传说,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跨越物种的爱情呢~

在科幻小说之中,智慧生命的范围就会进一步扩大,那么跨越不同智慧种族的爱情当然也没有任何值得奇怪的地方啦。也有很多科幻作品都探讨过这个话题,比如厄休拉·勒古恩前辈的名篇《黑暗的左手》。

另外,爱不仅仅有狭义的含义,也有更为广义的内涵,是任意两个有智慧的个体之间的好感,比如接待员就很爱大家,接待员也相信大家都爱接待员~

下期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