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愿不愿意义体化?| 科幻问答 027

未来局接待员 不存在科幻 2020-11-06

最近收到的问题其实都不太好答,已经尽力了!


(接待员鞠躬.jpg)


欢迎继续给我们提问题~

Q:想问编辑们,如果科技发展到可以全民义体化,你们愿意吗?

Mahat:义体化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发散来看,当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工具时,就可以把工具看作人类的临时性易替代的义体,而义体化与工具的区别仅在于从临时性可替代的工具转变成长期性难替代的义体,现实当中已经有义体的雏形,常见的比如种植牙,尖端的比如3D打印钛关节,正在研发的比如电子义眼等(未来局特工一致看好定制颈椎关节和电子义眼在本行业的应用)。因此义体化会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而逐渐占据几乎每个人的视线(及肉体),除非个体对义体化极强的主观否定(如某些宗教分支对医学的态度),否则义体化无关个人的意愿与否而会使人被动接受。科幻作品限于篇幅,往往只能表达一个时间阶段的义体化情况,从而一窥特定时段的相关技术与社会个人的相互影响。

可以关注赵垒的《傀儡城》系列及其同一框架下的短篇作品:

不存在科幻 Week 44:赛博朋克在东北

UU:对于我这种日常嫌弃自己的霍比特人来说,义体化是我的 究 极 梦 想,并且我肯定不会满足于和素子一样……怎么也得整个两米八吧(纯YY)。暂且不考虑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义体化本身对于残疾人、心理跨性别者、各式各样被无法选择的生理躯体束缚着的人都是救赎。

-
Q:如何在科幻中展现出如同《围城》的美感?

兔子: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打开google搜索“围城”和“美感”。

幸好结果和我想得差不多,你应该指的是科幻是否能入骨三分地刻画人物、皮里阳秋地隐喻褒贬。那这个的话,还是可以的。

推荐斯特鲁加斯基兄弟、以及莱姆的作品,作为东欧系作家,他们虽然无法实现中国人的含蓄,但是在微言大义这件事上也是不遑多让。国内作品的案例你也可以去挖掘体会一下,总是有些。

但是总体而言,科幻的审美趣味不在这里,在于发现现实中不存在和被忽视的问题,而不是强调现实的某些细微之处。所以,下工夫在这些地方,对于科幻作家来说,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

Q: 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阶段吗?谢谢!

兔子: 我相信你想问的其实是中文的科幻传统,而不是精确意义上的中国科幻发展。

中文科幻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就像英美学者对科幻起源的争吵,差异的背后是不同的科幻历史观。

而科幻历史观,则是由不同的科幻定义所决定。如果你接受新教改革启动了科幻叙事的逻辑,那么显然至少要从培根那个时代开始算起;如果你认为现代科学之后才有科幻,那么跟斯巴克和算是同时代人的威尔斯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想要强调科幻源自哥特和超自然叙事的特征,那么玛丽雪莱是不二之选;你甚至可以认为科幻是现代化语境下的幻想文学变体,那么一直追溯到荷马史诗甚至是原始人的想象都没问题。

那么,在中文领域也是一样,你可以认为中国的短篇叙事文学一直都是强调异化现实的幻想文学(这是有学术著作的),也可以认为直到晚清引入了现代科学概念才出现科幻,也可以认为目前的科幻创作只是70年代以来创作的新现象,和历史并无太大关系。这些都是可以在某种限定条件下成立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论断都可以帮助行业解决一些真正的问题,不只是停留在纯粹的典籍索引。

所以最后回答你的问题,你要知道的阶段,其实完全取决于你希望把中国科幻的历史定义多长。

如果大而化之,显然在宋朝之前,中国存在一个蔚为大观的超自然幻想文学传统,但是从宋明之后,就逐渐转向了更现实主义的隐喻故事。而清末民国的科幻,更多是国外作品的模仿和对新生事物的狂想。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科幻,其实都是80年代以来基于科普/世界科幻引进这两大力量结合,所产生的全新类型。从历史的角度,这个阶段不太需要区分,如果硬要区分,也许可以定义为前互联网时代和互联网时代,这个区分点有其产业的自身逻辑,以及一个额外的有趣之处在于恰好是三体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时间点,当然这其实也许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已。

-

Q: 感觉有些过往很受追捧的东西在这个年头气数已尽,但新的东西却还未能及时接上。科幻里边传递的一些观念能否启发整个社会的人们去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和追求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生活?

 兔子:有句话很重要,一定要反复说。“人们总是高估5年的变化,又总是低估50年的变化。”所以当你站在当下,感觉的都是举目四望,没什么新东西在视野内。但是当你重新去看过去50年的世界,发现变化还是很多的。

从1920年到现在,科幻经过了十几年一个周期的各种变化,无论国内国外都差不多遵守这个周期规律(当然,这也是经济和社会的一个周期数字),其实你站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去看,当时的变化都是缓慢的,只是因为你现在回头去看,感觉壮怀激烈风云变幻。

至于你说的后半个问题,其实是另一件事,所谓科幻是否能改变社会现实。有人提出过一个循环,包括三个层次:科幻、科学、舆论。这三者交替上升,科学刺激创作,作品影响舆论,大众产生需求。也有一些相关的实证案例研究,比如星战上映和当年美国的清洁能源车市场的启动,世纪之交大量灾难片和美国选举的影响。以及,典型的,三体对当代语境的塑造。

我相信这个循环是大体上存在的,但绝不是显而易见的。


你也有问题想问吗?

戳 阅读原文,向未来局特工提问,收获专业回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