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2009—2018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学术月刊 Author 季勇 刘怀玉

本文转自“学术月刊”,原载于《学术月刊》2023年第1期,原标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2009—2018年)——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作者为季勇、刘怀玉。

一、关于实施综合评价的方法论原则的几点说明

第一,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年发展,应当自觉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特质、属性与边界。

第二,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十年进展做出合乎实际的质性判断,并借以展望学科的未来可能走向。

第三,实施综合评价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与当代中国实践探索之间深刻的本质联系。

二、学科地位、社会关注度和国家投入十年变化

三、二级学科建设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情况一览

四、主要学术问题归纳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学术问题归纳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5)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本质特征与未来趋势研究。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短板,尤其是以下两个薄弱环节。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尚未根本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两张皮”的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发展较为不平衡不充分,学科方向之间的壁垒依然较为森严。

五、未来研究展望

可预期的下一步学术发展趋向包括:

(1)关于坚持和推进“两个结合”研究。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

(3)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研究。

(4)资本主义的现状趋势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研究。

(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学术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2009—2018年)——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

季勇、刘怀玉

原编者按

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特色和发展趋势,本刊与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合作,依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图书引文系统,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和探索,将陆续推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综合评价报告。综合评价报告尝试将客观引文数据和同行专家评议有机结合,基于面向综合研究成果、学科建设、教学与人才培养等多维评价为一体的人文社会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以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100(中国大陆长时段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期刊群)、CBKCI(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为结构性基础的学术生产力指数,以CSSCI、CBKCI被引数据为组合基础的学术影响力指数,以教学成果、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为多维基础的教学水平指数,并结合项目经费、荣誉奖项、学术活动人口、自刊率、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等数据,呈现活跃度、热力图、云图、共现网络等可视化场景。希望通过一系列综合评价成果的推出,为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贡献力量。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2009−2018年这10年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取得了骄人的建设业绩。这通过学术论文、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以及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的规模等方面最为直观地表现出来。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年的发展状况并总结其基本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再创辉煌。


一、关于实施综合评价的方法论原则的几点说明

综合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年(2009−2018)发展并非一项“价值中立”的科研工作,亦非某个普通意义上的学科历史评述报告。在此,很有必要首先说明评价对象及其学科边界、实施评价的技术条件以及进行评价的立场原则,借以彰显本项综合评价的基本特征和问题意识。

第一,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十年发展,应当自觉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特质、属性与边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具有一般学科的普遍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性质至少包括如下两方面内容:“在我国理论界和高校中,实际上并存着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学科系列”,即已在其他一级学科扎根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系列(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新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系列。这一既成事实往往在认识上模糊两个学科系列之间的边界,而通行学术平台在数据检索上对此不加区分也助长了这种倾向。这种模糊化的危害性或误导性,已体现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些综述和评价当中:由于数据抓取上未能有效区分两个学科系列,致使综述评价结论与学科发展实际难免存在较大出入。另一方面,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建立为时尚短,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兴未艾,这就使得学科建设、学院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等诸方面工作多头并举、交错展开,甚至“扎堆儿”推进,教学应用研究与学术理论研究复杂交织乃至不均等发展。无视这一学科发展现状,忽视其科研当中的教学应用研究,就会掩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特质,进而使其无法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评价当中有所呈现。

为了避免如上问题或风险,本项综合评价以如下三项规定来明确评价对象及其学科边界,并保障评价上的学科自觉。首先,综合评价的对象并非通常学科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是主要聚焦于学术生产的特殊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可谓一份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生产状况的报告。在评价通常学科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人们往往更为重视教学活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数据与指标的收集和考察,而本报告则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中关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其次,以21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的学术成果作为主要样本,重视参考“三报一刊”的理论文章,并纳入由诸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一级学科的学者完成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相关的成果。2016年和2017年两次评选出的共计21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其学术生产状况大体能够代表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情况,而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编译局尽管并不属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系列,却始终作为学术主题、问题意识的重要引领者,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取向,因此纳入本综合评价的考察范围。可以说这是以全国“重点马院”为主体,反映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主力军”“国家队”整体实力的研究报告。最后,依托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展开评价工作并加强技术合作。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所收录的巨量学术论文与图书专著,为实施综合评价工作奠定了数据优势,增添了技术特色,而且数据库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完备准确、学科自觉的贯彻落实。本报告算得上是一个基于高度数字化分析技术而生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生产GDP的“图绘文本”。

第二,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十年进展做出合乎实际的质性判断,并借以展望学科的未来可能走向。发挥电子技术优势、运用信息科学手段早已成为现时代进行学术研究并提高科研效率的一项常规操作。然而,即便数据平台能够鲜明体现学科意识自觉,其所抓取到的信息内容、反映出的热点分布能否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实质性进展,仍是有待回答的问题。因此,本项综合评价尊重经验事实但反对素朴的经验主义,强调应当尊重数据但又拒绝迷信数据,主张在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提供的数据支撑基础上,不但反对缺乏经验材料支撑的主观化臆断,更是反对基于纯粹数据统计的实证化评判。

事实上,这种数据经验论的理论后果,在一些既有研究当中已有所反映。研究主题处理上的简单罗列、外在归类以及碎片化特征是其首要形式。可以看到,所谓评价主题、学术热点的确立与归类,通常只是根据相似关键词的统计学频次高低做出的外在判断,因而往往展现了较大的跳跃性,从而遮蔽了研究主题的连续性、关联性。此外,还存在着更为隐蔽的统计学数据崇拜形式。我们除了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自觉学术导向之外,还需注意甄别应景性“热”研究与基础性“冷”研究,既不能将某类研究主题在统计数据上的亮眼表现,简单等同于其在内容质量上的原创新颖,更不能由此埋没其他不太起眼甚至引用率低下、然而却引领相关领域学术进展的研究成果。

只有坚持以上方法论自觉,克服实证数据的自发偏见,避免统计盲区,我们才能抓住根本,合理评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总体学术进展状况,进而预测其未来大致走向。

第三,实施综合评价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与当代中国实践探索之间深刻的本质联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观点的基本要求: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存在及其历史发展决定相应的社会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始终肩负着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现代化发展事业的光荣使命。

由是观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调整增设,还是其在建设过程中基本任务的变化更新,都是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调整增设及其建设任务的变化,不仅取决于现实生活的根本变化,特别是随之而来的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需要的变化,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内在要求的结果,因而始终体现了变革现状、推动发展的“自上而下的要求和自下而上的呼声的高度统一”。例如,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直接任务,就是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而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促进学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就是旨在通过学科自身的内涵式发展来服务时代需要,促进社会进步。

综合评价同样应当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与当代中国实践探索之间高度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让我们试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研究范式的转换以及对其进一步走向的探索为例来说明这一点。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中存在着突出“实践哲学”理论范式而弱化“决定论”阐释模式的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中则存在着强调“人学范式”而冷落“社会哲学范式”的偏向。一方面,这些研究范式得以转换的现实前提是改革开放建设实践要求,其目的在于以新范式彰显和弘扬主体能动性。另一方面,推动这些新范式进一步转换的相关探索,则日益要求辩证地综合这些各有优长的既有范式,从而以创新思维、创新理论助力改革开放稳步向前深入发展。


二、学科地位、社会关注度和国家投入十年变化

作为2005年新设的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迎来了迅猛发展。在本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政策支持中受益,获得的社会关注度和国家投入相较于过去十年呈进一步上升趋势。这不仅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学科一度弱化的倾向,而且实现了其在科研成果、教学效果、队伍素质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足进步。

从机构设置方面来看,在2000年之前,全国高校中仅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03−2007年这一时段,情况有了一定的改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高校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近80家。当然,更多的高校选择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加拨了专项经费,出台了支持政策。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1〕1号)的颁布实施,全国高校普遍独立设置了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并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比例配备以及专项经费的量化要求。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85.2%的高校设有独立二级机构,其中本科高校有1109所,占本科高校总数89.5%;教育部直属高校100%设置独立二级机构。全国高校共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近750所,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有71所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占95%;在36所其他部委属高校中,有20所高校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此外,中宣部、教育部开展了2次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评选活动,截至2018年共有21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的显著提升还体现在学科点建设方面。在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第三次评估结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尚未进入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其中只有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入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有且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湘潭大学)进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而在“05方案”实施五周年之际,则已形成了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4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布局。到2012年,全国共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到2014年,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根据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17〕2号),在首批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与新疆大学(自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名单之列。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已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点高校(科研院所)87家,二级学科授权点高校(科研院所)18家。

在此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的社会关注度和国家投入,相较于过去十年有着更为显著的增长。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数据库”的云图显示,国内理论界的代表性综合类学术期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成果的兴趣保持长期相对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每年在CSSCI刊物的发文量基本维持在800−1000篇的区间内,最集中地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导刊》。这三家刊物在此十年间刊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文章,占所有CSSCI刊物发表的本学科文章数的29.51%。除此之外,在中国高端学术刊物上,本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理论主题都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具有极高的显示度。例如,通过检索2009−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可以发现,王伟光、韩庆祥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者在该杂志“学者云图”上占据显著位置,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等则居于其“关键词云图”的核心位置。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是反映一个学科在专业学界得到的社会关注度的重要指标。在2009−2018年间共进行了3次(第5−7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的评选。在第五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研成果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在第六届评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含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6项;在第七届评选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9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研成果的获奖数,特别是一等奖的获奖数在人文学科中始终处于高位,反映了教育部门与整个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由于本学科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所肩负的社会期望也越来越高,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投入情况相较于上一个十年有跨越式的增长。这里以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2009年的立项数目为马列·科社93项(含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61项、青年项目24项)、西部计划项目14项;党史·党建48项(含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35项、青年项目8项)、西部计划项目11项。2010年的立项数目略有上升,其中马列·科社121项(含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84项、青年项目29项)、重大项目2项、西部计划项目18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党史·党建55项(含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36项、青年项目15项)、重大项目4项、西部计划项目6项、后期资助项目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2011年的数据在数量和结构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马列·科社137项(含重点项目12项、一般项目89项、青年项目36项)、重大项目8项、西部计划项目26项、后期资助项目8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党史·党建63项(含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40项、青年项目19项)、重大项目3项、西部计划项目18项、后期资助项目4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项。2012年,这一数据获得突破性增长,其中马列·科社骤升到161项(含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106项、青年项目47项)、重大项目8项、西部计划项目49项、后期资助项目6项、外译项目5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党史·党建64项(包括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48项、青年项目12项)、西部计划项目22项、后期资助项目5项。2018年的立项数目为马列·科社266项(含重点项目24项、一般项目185项、青年项目57项)、西部计划项目26项、后期资助项目28项、外译项目1项;党史·党建方面立项数目首次突破了100项(含重点项目7项、一般项目85项、青年项目18项),并获得了西部计划项目18项、后期资助项目11项、外译项目3项。以上内容表明,这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数量和类别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并且越来越重视学术成果的外译传播工作。因此,整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越来越多,立项课题越来越多,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此十年快速发展的重要例证和缩影。


三、二级学科建设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情况一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此十年间的总体发展情况为迅速壮大,处在日益注重量质兼顾的规范化建设阶段。从队伍的变化情况来看,在这十年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者已陆续进入退休阶段。相较于上一个十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此十年间退休的速度有所加快、人数有所增长,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迅猛发展又制造了巨大需求,这些因素的叠加给补充师资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但与此同时,这十年中各博士点高校培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数量较上一个十年有所增加,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优秀博士生也大量加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行列。因此,尽管该时期的教师队伍建设遭遇了诸多难题,还是大体形成了“70后”“80后”为主力军、“90后”为新生力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格局,从而很好地促进了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质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这轮学科扩张性发展中,处于明显上升态势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从二级学科队伍构成来看,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均拥有这3个二级学科的师资队伍,它们是整个师资队伍的核心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4个二级学科除了在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特色学科受到重视外,总体处在发展相对缓慢、建设稍显薄弱状态。从原因上看,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的历史积累优势较为明显,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受到重视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它们发展也就相应较快。其次,相当数量的来自其他一级学科的新进师资力量,本身实际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工作,从专业适配度来说他们多会倾向选择这些而非其他二级学科。再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3个二级学科的建设与研究尽管同样形势喜人,但它们的充分发展因基础相对薄弱而仍需时日。最后,党的建设迟至2017年方与中共党史分立,作为独立二级学科进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一事实意味着评估学科意义上的党的建设的条件尚未成熟。”

这一时期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是:(1)资本主义危机问题研究。由于2008年世界遭遇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资本论》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人们从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究转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特征、本质、后果以及应对策略的研究。不仅如此,学者们进而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到后福特制转型的新变化趋势、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发展、新自由主义批判、新帝国主义论、金融资本虚拟化等理论问题的集中研究。

(2)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学者们普遍围绕生态文明新形态、绿色发展理念、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环境治理、脱贫攻坚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3)加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国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和吸引力。为此,学者们围绕意识形态批判与建设,着重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等核心问题。

(4)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研究。学者们围绕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主要举措与实践经验,不仅就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内政治生态、“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关系展开研究,而且加强关于列宁、毛泽东等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研究,着重研究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以及进一步落实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路径。

(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研究。学者们自觉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难点问题、习近平重要讲话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问题展开研究,并就如下方面进行热烈思考: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三个方面考察教学改革,从角色定位、素质提升、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研究思想政治课教师培养,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策略三方面研究核心素养培育,并依托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探索课堂建设。

根据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的云图显示,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文在整体层面上呈现出的主要关键词为:毛泽东、马克思、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唯物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恩格斯、邓小平、列宁、社会主义等(见图1)。


四、主要学术问题归纳

结合上述关键词与具体论文内容及学术讨论的热点,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要学术问题归纳如下。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一方面,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展开的思考持续存在。在此时期,关于“拿出体现整体性研究的理论成果”的呼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研究从一般阐述向纵深发展的转向,而“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的号召,则促使学者们深入研究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式发展、规范化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深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这涉及深化理解、反思构建、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等诸多方面内容。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本质特征、话语体系等问题探讨。这主要以立足经典著作文本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根据当代现实问题阐发经典著作文本两种方式展开。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理研究。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价值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帝国主义论等的解读阐释、当代价值和运用发展,成为一再受到激活的方面。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最新理论成果开展理论探讨,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究当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大体而言,这一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传统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发展、科学内涵、历史分期、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继续受到多角度的阐释和透视。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研究。一方面,十八大以来,围绕习近平提出的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等展开的学理性阐释解读呈上升趋势并持续火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原本,习近平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诸多方面的重要论述受到广泛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十九大的重要理论成果自然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与主要选题,并就其生成基础、形成逻辑、内在体系、本质特征以及理论贡献等展开研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具体而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不仅聚焦公平正义的政治哲学作为学术热点持续在场,而且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各项举措,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体系等相继获得高度关注。二是关于构建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研究。旨在探索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策略与路径的研究,展开有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以及加强网络时代下的意识形态安全与建设的研究等,实际构成这一问题的不同方面。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关于传统文化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谱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性、后发国家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之道,以及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等问题的研究,都围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实践诉求铺陈开来。

(4)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该时期相关研究集中关注如下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学科边界、学科规范、学科借鉴、创新发展等问题形成了丰硕成果。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问题。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范畴、价值、规律、主客体关系等问题,注重发掘经典作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经典著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或当代转向问题。诸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互动成为研究范围拓展的重要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则将研究范式转换、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质量提升等推上学术前沿。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与趋势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本身及其分支专业的历史进程、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发展趋势等一再受到概括总结。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模式、话语等的改革创新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理想信念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问题,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以增强教学实效性、亲和力的问题等均在此列。

(5)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本质特征与未来趋势研究。批判性评估与创造性运用和转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成为这一时期相关研究的主要表现方式。一是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变化、新特征研究。有关后福特制、智能生产、创新智造、信息方式、符号生产、非物质劳动以及认知资本主义等问题的讨论受到广泛关注。二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性反思。主要从西方政党制度“失灵”困境、民粹主义、形式平等与实质不平等的悖论等不同角度揭露资本主义的民主实质。三是意识形态研究。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仍在持续展开,但关于意识形态阐释史本身的再阐释,以及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不同解释路向的综合、概括与批判,成为这一时期的亮点和重点。四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以推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理论建构为起点和归宿,整体把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逻辑、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五是系统性评估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以及批判性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空间危机的原因、机制以及后果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这十年的发展势头强劲,它不仅成为国内高校地域覆盖面最大的学科,而且正在努力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学科甚至是领航学科。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仍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短板,尤其是以下两个薄弱环节。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尚未根本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两张皮”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十年大建设大发展所造成的教师队伍背景多元、结构失衡、素质不齐等阶段性问题,使得“凝练形成与所教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始终作为任务存在。这制约了以高水平学术研究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这一新时代要求的充分实现。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二级学科的发展较为不平衡不充分,学科方向之间的壁垒依然较为森严。例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以及党的建设4个二级学科的发展相对缓慢,建设稍显薄弱,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之间仍是各说各话、各自为政的局面。这无疑妨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兼顾均衡与优势的高质量发展,制约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学科点之间、学科系统内各学科之间及其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协同创新。


五、未来研究展望

基于上述判断,同时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可预期的下一步学术发展趋向包括:(1)关于坚持和推进“两个结合”研究。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而且应当深入总结并坚持推进“两个结合”的重要经验,把握中国具体实际,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形成立足当下而又面向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理论成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可能。这就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探索、人类现代化道路探索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历史视野当中,充分考察和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特别是就其生成逻辑、内涵特征、多重逻辑、重大意义以及话语体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

(3)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研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成为急迫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挖掘和发扬红色革命文化的核心意义和当代先进文化,使三者高度融合,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造性思考和研究。

(4)资本主义的现状趋势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研究。立足新时代,面对“两个大局”,需要加强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及其趋势的研究,深化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研究。这就要求分析金融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监控资本主义等新变化,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与矛盾,揭示其未来走向;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历史,总结社会主义当下实践,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21世纪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5)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学术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研究。作为一门极为年轻且处于建设当中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有着其在发展中产生又在发展中解决的诸多问题。在新时代,如何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兼顾均衡与协调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仍是需要花大力气继续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



作者简介

季勇,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往期推荐

观点

作为问题的“问题意识”

方圆

《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正式发布

刊界

2021年全国期刊出版数据出炉

数迹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成果面面观

智汇

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

书简

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

撷英

高被引期刊公号热文(5月)

声明: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 ↓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2009—2018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