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标志性成果——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柳建辉教授

本刊记者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3-08-10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柳建辉,男,1958年生,山东昌邑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务部主任、副教育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党史党建”学科评审组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入选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研究工作。著有《中共党建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专业著作,主编《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中国共产党史稿》《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的历史经验》等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的科研成果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精品教材奖”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集中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重大关系等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创新发展。20232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二七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我们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柳建辉教授。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是由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的,其内在逻辑反映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人类现代文明共同性的统一 




▲(采访者简称▲,下同):柳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有深入研究,请您谈谈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何重大创新。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这一中心任务,鉴于对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的科学考察,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集中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等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创新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重大关系之间的内在逻辑是怎样的呢?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这四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本身就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是前提,着重讲的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的问题;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的反映和总体呈现,着重讲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动态过程中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及基本方面,即中国式现代化内容包含什么的问题;重大原则为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提供方向、动力和保障等,着重讲的是怎样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即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的问题;重大关系着重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即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要注意持续协调的问题。这四个方面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能否充分呈现,也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和一以贯之坚持的,构成一个相互关联、彼此呼应的整体,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鲜明地界定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社会政治内涵,直截了当地申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根本性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七讲话”中使用的概念,他鲜明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这就是说,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从来就不是一个自发的、在偶然性中缓慢演进的过程,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顺应历史大势,自觉推进选择发展道路的过程。它不是由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所领导,而是由坚强的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的;它也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而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化。只有深刻把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根本性质,才能进一步把握好其他的规定性。


在明确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根本特性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从5个方面对此作出明确概括,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二七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可以说,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人类现代文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请您具体谈谈上述中国特色如何体现出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人类现代文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好的,我们可以从下述5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全体人民共同意志。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重要特征。巨大的人口规模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优势与机遇,也提供了充足底气,更说明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规模使我国有条件建设超大规模的统一国内市场,并具备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另一方面,巨大的人口规模同样给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其一,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对于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要求我们加快创新发展;其二,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更多需求;其三,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更加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全体人民共同意志。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不易!”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现代化建设中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的谋划和部署,引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着力解决好人口众多带来的难处和问题,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得以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充分说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和鲜明指向,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是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光荣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独创的,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带来的贫富悬殊、平均主义或“福利主义”。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的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是非常重要的特色要求,也是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现代化需要实现物质层面现代化和精神层面现代化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前提,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区别于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全体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且要求全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此,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就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口规模巨大和现代化的后发性,决定了我国实现现代化将面临更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绿色中国、美丽中国。


5)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重要特征,这是由三个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历史上形成的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对和平和睦和谐的持久追求和殷殷期盼构成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的不竭动力和良好愿望。二是营造并保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至关重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既是中国人民的需要,也是世界人民的需要。三是实现现代化必须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表明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奴役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开辟的发展道路,对于西方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扬弃,是人类在现代化理论上的新发展新形态。

上述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全面、均衡、共享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本质要求是一个具有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动态过程中的发展要求,其内在逻辑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总体呈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9个方面本质要求,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各项本质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呢?


●:党的二十大报告根据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明确界定,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9个方面本质要求,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9个方面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旗帜道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类社会和文明发展等多方面的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内在逻辑,明确各项本质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请您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1)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其本质要求内在逻辑的根本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推动的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和最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推进的可靠支撑和坚强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这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决定: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开创的现代化。近代以来,只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另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得起在一个基础落后、超大规模人口的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和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党只有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区别,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现代化首先有一个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价值体系的问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探索和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就既不可能成功开创,也不可能继续向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二七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强调:“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2)中国式现代化的布局和路径,在经济建设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在政治建设上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文化建设上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建设上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生态建设上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它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布局”“五大文明”建设必须齐头并进,全面发展。从科学内涵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体现了布局上的完整性,又呈现了路径上的可行性。可以说,这五个方面明确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方面的本质要求,其内在逻辑密不可分,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布局”和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相互联系。


首先,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就是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人类社会离不开物质生产力发展。“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水平,必须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另一方面,现代化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进一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因此,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式现代化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其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还要包括政治现代化,“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相互融合、互动共进的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过程人民民主先进性和优越性的日益彰显,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磅礴伟力。因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方向,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再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走西方“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两极分化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最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解决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相矛盾的问题,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高楼大厦、没有绿水青山的现代化不是真正的现代化。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不发展、不作为,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内涵式拓展。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取得明显成效。事实一再证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3)中国式现代化在国际影响方面的显著特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国际影响看,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使命担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发展方式,致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奉行扩张主义、霸权主义的西方现代化的显著标识和鲜明优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给出的明确答案,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的“合作共赢”的世界发展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就从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视角着眼,对比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种形态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人类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方案,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树立了典范。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方面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又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而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的9个方面的本质要求,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彼此呼应、各有影响,共同呈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性和人类现代文明的共同性创造性,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总体呈现。



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其中国特色,实现其本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五项重大原则,其内在逻辑反映了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使命和丰富宝贵的历史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项重大原则。请您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上述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人类未曾有过的现代化新路。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因此,必须牢牢把握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项重大原则。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所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根植于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七讲话”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把准方向、走对道路,目标越宏伟,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百多年来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更是一个成熟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之中,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全过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明确并牢记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来实现、怎样实现、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本质属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都要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只有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性障碍,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锐意推进全面扩大开放,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


第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是我们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把握好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统筹把握好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以上5个方面需要我们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提供方向、动力和保障,也内在地反映了党的初心使命和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需要我们始终坚持,时刻对标对表,一以贯之。


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其内在逻辑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的 




▲:在“二七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为此,他提出了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六个重大关系,请您具体谈谈这个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战略的全局性。在“二七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六个重大关系,即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这六个重大关系,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发展,其内在逻辑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性,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的。每一个重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都是从两个方面结合起来阐释,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彼此影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围绕六个重大关系,讲话提出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改革创新;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要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要增强战略的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要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这11个方面的问题,涵盖了需要正确处理好六个重大关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观,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形成互补。中国式现代化是团结协作的大棋局,我们要善于从全局和大局上思考把握,从基础禀赋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入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并在实践中认真对待,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随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经过党的二十大,“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二七讲话”在全面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又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的六个重大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实践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了毫不动摇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明确了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和方向,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标志性成果。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大丰富和发展,深化拓展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对于全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

★ 备注:请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订阅热线:010-59366555

长按二维码订阅《马克思主义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