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这些是新冠长期症状,也是Covid-19后遗症。如何缓解?

王文振 漂泊舞者之诗 2022-09-13


警惕:这些是新冠长期症状,也是Covid-19后遗症。如何缓解?

目前已知,部分COVID-19染疫痊愈者面临长期的后续健康问题,同时也出现一小部分人由于打了疫苗后,也出现较长时间身体不适,且这两者有很大相似之处。比如肌肉酸痛、容易疲惫、间断性头痛等,科学家也开始关注这种现象,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关注度也会提升。

世卫如何定义“COVID长期症状”?从确诊当下或可能感染COVID-19的3个月内通常会开始出现至少一种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透过另一种诊断来解释,症状有可能在染疫期间出现,也可能是在患者急性症状痊愈后才首度出现,世卫将这种状况定义为“COVID长期症状”。

最常见的持续性症状为疲倦、呼吸急促和认知问题,其他还包括胸痛、嗅味觉失灵、肌肉无力和心悸。其中肌肉无力和疲倦,在运动过后更明显,而同样的运动量,在感染新冠之前是不会出现这些症状的。以后,更多人会发现,如果调理不及时到位,COVID长期症状通常会影响日常功能。

世卫的定义可能会随着新证据出现及更加了解COVID-19的结果而改变;孩童的COVID-19长期症状也可能有不同定义。


COVID-19长期症状有多普遍?受影响的确切人数目前还不得而知。英国牛津大学针对逾27万名染疫痊愈者进行研究,发现37%的人至少有一种长期症状,而曾经需要住院治疗的人更有可能出现症状。印尼新冠救援团从救助的实例中也发现,那些曾经重症的痊愈者,在核酸阴性后两个多月,身体仍然有明显不舒服的时候。

另一项美国哈佛大学针对逾5万2000名已痊愈的COVID-19轻症或无症状患者的研究显示,长期症状更有可能影响65岁以下的族群。另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感染疫情的人群中,平均年龄会减少2-3年,但这种观点并未出现在同行评议的论文中。

我国研究人员在公布于医学杂志“刺胳针”(The Lancet)的研究里指出,20%到30%的中度病症患者及高达54%的重症患者在出院12个月后仍有肺部问题。

哈佛研究也发现,与从未染疫的人相比,有COVID-19病史的人新诊断出糖尿病和神经系统问题的情况更常见。


罹患COVID-19长期症状能否痊愈?许多COVID-19长期症状会随着时间消除,不管当初COVID-19的病情轻重。根据“刺胳针”刊登的研究,68%的人在染疫后6个月至少还有一种症状,到了12个月时比例下降到49%。这跟个人免疫力调节状况有很大关系,因为新冠病毒往往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得免疫系统出现缺陷,由此会对人体健康造成长远影响。

世卫指出,COVID-19长期症状会随着时间改变,且有可能在初步改善后又卷土重来。世界范围内都有出现感染德尔塔病毒长期核酸不转阴的,超过两三个月核酸阳性的并不少,这也和个人综合免疫系统强度有关。

如何缓解Covid-19后遗症?既然新冠后遗症和人体完整的免疫系统有关,那就需要从调节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入手。比如确保每天有足够维生素C、D和锌片的摄入,同时可以饮用松针茶来调节身体免疫力。松针茶含有丰富的前花青素,生物黄酮,能有效的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增加血管弹性,增加人体免疫力。同时,松针茶还有利于清除体内刺突蛋白(有关刺突蛋白的深入解读,参阅“《疫苗接种率过八成的新加坡疫情暴增给人怎样的提醒?》”),等于协助减少了由疫苗带来的可能潜在威胁。因为疫苗发生作用的机制就是注射或者使身体催生出类似冠状病毒的刺突蛋白,然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产生抗体,这种抗体也仅在免疫系统四道屏障中的一个环节发生作用,即T细胞免疫(详见文章“《有关疫苗,最值得关注的四个议题》”。


有关染疫痊愈者和接种疫苗后有副作用者如何更好的调节好身体状况,可以参阅之前的文章“《为什么你打了疫苗却没有发挥好的作用?》”,其中谈到的青蒿素和槲皮素都值得关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资料来好好研究一下。公众号文章毕竟不是学术论文,不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者尝试说服谁,仅仅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消息,不相信的完全可以忽略,但是我希望有心的读者可以自己去考证。

资讯膨胀的世界,任何时候不要人云亦云,也千万不要轻信笔者说的,我只是说我相信的——虽然也是引用很多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的看法,但这不意味着一定是正确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学会自己去辨别、筛选、检索消息,这才是一个人具备独立思考力的前提。


近期部分原创同类文章:

向全球困难滞留者提供法律援助

拟成立印尼华人华侨互助联合会

蝼蚁的信

疫苗接种率过八成的新加坡疫情暴增给人怎样的提醒?

遥远有多远,家在何方?

从全球宏观经济层面分析:为何在疫情下出国务工需更加谨慎?

惊世之灾需警世之觉

爱我们的同胞,是最真诚的爱国

孩子说:“他们逼死了我父亲!”

辛丑年漂木之歌

为什么你打了疫苗却没有发挥好的作用?

丁先生,好走!

2021年最后三个月值得关注的事情

底层人何苦为难底层人,互害开启,后患无穷!

有关疫苗,最值得关注的四个议题

遭遇不公怎么办?海外务工人员如何借助法律保护合法权益?

30%人口打了第三针疫苗的以色列每日感染创记录,怎么做可以起到长期防护作用?

印尼各方我们一起来携手救助苦难同胞,新冠救援团切实做好救助工作,应对未来更多不可控因素

疫情带来的次生灾难已经超过疫情本身,且将进一步恶化

群体免疫已然破产,疫苗接种百分百,也难以抵御变异毒株,怎么办?

疫情下,海外务工人员面临六种常见压榨

步步紧逼的政策,遥遥无期的归途

疫苗还没打完一轮,病毒就升级了三次,香港台湾均已出现MU病毒

深入谈谈如何降血清抗体

远洋海员在疫情下的困境

如何长久持续地帮助海外深处困境的同胞

回国之路堪比西天取经,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出国务工?救援团将为保障同胞利益不懈努力。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办法久居海外

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住的他乡

你如此听话地活着,幸福吗?

重磅:南非出现变异程度最大病毒株,人类如何应对?

如何防御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很多人躲过疫情的同时,似乎在奔向另一个深渊

我在海外监狱里直面新冠病毒

八类回不了家的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