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郑志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现实成因、基本样态与纠治进路

郑志康 思想教育研究 2022-09-09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现实成因、基本样态与纠治进路


郑志康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变种和最新样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其隐晦含蓄的形象姿态悄然登场,业已产生雾霾般的弥散性毒害效果。因此,当前有必要在对其泛起的现实成因、基本表现样态和藏匿背后的渗透逻辑进行深度揭橥和批判性追问的基础上,给出理论消解和实践匡正这一错误思潮的恰当进路。理论批判和实践纠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恰当进路具体包括4个方面的工作:深化学理研究,提高辨识能力是深厚基础;注重历史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是关键环节;加快建设发展,攻克现实问题是重中之重;加强网络治理,铲除存植空间是根本保证。

[关键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现实成因;基本样态;纠治进路


“露骨、显性、直接的历史虚无主义,由于其明目张胆、明火执仗地丑化领袖、否定革命、曲解历史,极易被人看穿识破,一经批驳便成‘过街老鼠’。但是,必须看到,作为一种思潮的历史虚无主义并没有绝迹,也没有消停”[1],“近期它以一种更为隐蔽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被称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2]。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比以往历史虚无主义乔装打扮得更为隐蔽、更为巧妙,因而它对受众来说也更具欺骗性和迷惑性”[1]。为此,有必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求其生成缘由、揭橥其虚假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内在地给出治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恰当进路,从而让被遮蔽的历史真貌得以敞显。

一、现实成因: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生成机制

依据出场学的内在规定,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内外多重因素相互糅合交织的结果。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当代出场、流变、蔓延亦是各种复杂因素内在融通、彼此耦合的结晶,其中环境、场域等外在因素使其出场成为可能,规律、本质等内在因素使其出场成为必然。当前从生成的环境、条件、土壤以及本质等维度,剖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甦生的现实成因,既有利于深刻洞悉其产生的可能性,又有益于精准捕捉其生成的必然性,还有助于识破其虚假的意识形态本性。

(一)生成环境:社会各方力量的联合批判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解构人类历史客观性与历史整体性的错误思潮,曾以其花样迭出的虚假话语在东方文明古国大行其道。然而,伴随着其自身的虚妄性与虚无意图的日益显露,它不可避免地遭到来自社会各方力量的联合批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先后多次作出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指示,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理论层面深刻阐述如何定性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等重大问题,为我们甄别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论参照,而且还从实践层面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系列法律法规来震慑历史虚无主义。与此同时,以学术界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力量从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缘起、历史流变、基本面相、惯用伎俩、负面效应等维度出发对历史虚无主义作了系统深刻的学理批判工作。此外,自发的社会民间团体、社会舆论媒体、集团组织以及企业学校社区党组织也积极行动、主动发声,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贡献了不可多得的舆论伟力。在这样一种多方力量联合纠治的大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原先露骨、直白的发声方式和虚无策略非但无法奏效,反倒会招致理论和实践的“批判”。于是它便一改往日张扬的虚无姿态,以一种更加隐性的方式和样态卷土重来。

(二)生成条件:现实社会问题的层叠显现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现实存在的反映,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存在的根据和条件。分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之现实成因,还是要回归现实社会生活本身。从经济生活上看,虽然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整体上呈动态式上升趋势,并日益朝向美好经济生活迈进,但市场经济自身的固有弊端也逐渐显露并开始发挥负面效力,尤其是市场经济催生的不良社会风气和背后敌视生命的资本逻辑严重扰乱人们正常经济生活有效开展,并存在使其走向异化的巨大风险;从政治生活上看,人们的政治生活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党内依然存在着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风气和无视纪律、漠视规矩、脱离群众的作风问题以及马马虎虎、模模糊糊的思想防线疏松问题;从文化生活上看,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日益充盈,各种文艺作品搭载互联网的快车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呈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繁荣之景。但由于缺乏有力的审查与监管制度,这些文艺作品中也内在着良莠不齐、有高原没高峰、有数量没质量以及价值取向上的低俗化、庸俗化等问题。而这些现实社会生活问题的存在无疑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出场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可趁之机。

(三)生成土壤:网络虚拟场域的自由敞开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当代出场与互联网的兴盛崛起有着不容忽视的内在关系。互联网的兴盛崛起内在孕育出一种崭新的人类社会存在形式即网络虚拟社会空间。网络虚拟社会空间,与现实社会空间不同,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具有许多新的规定性和特点。一是空间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网络虚拟社会空间打破了现实社会空间的地理疆界和时间边界,使得各种信息可以跨越不同地域空间和时间方位及时高效传播。二是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虚拟社会空间不仅塑造了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空间,使得各种信息和资源得以传播、共享,同时塑造了一个前所未有“自由发声”空间,任何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偏好表达观点、发表意见。三是去身份化和去中心化。在网络虚拟社会空间中,人们彼此间的社会身份被隐匿,没有所谓的身份象征以及由此而来的核心地位及话语强制,每个人都可以在身体和身份缺场的情况下平等发声、交流与对话。这些相较于现实社会的优点和特点无疑让在现实世界“四处碰壁”的历史虚无主义看到“东升再起”的曙光,为其“脱身”和“变身”提供隐蔽的温床。此外,由于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建设总体上起步较晚,因而还存在媒介素养有待提高、技术上的滞后以及管制上的不到位等问题,从而也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滋生大开方便之门。

(四)生成本质:意识形态自身的存在规律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甦生、泛起、演变以及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裂变弥漫,究其根本乃是意识形态自身的存在规律使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都有其产生的历史前提和社会根源,都不过是一定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并且就像“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3]9一样,无论哪一种意识形态,在派生它的历史前提和现实根源尚未清除之前,是决不会消亡的。这既是意识形态自身存在的内在规律亦是其自身消亡的客观规律。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有其长期性特点,在派生其自身的社会关系和现实根基尚未彻底铲除之前“时消时长”是其基本发展态势,并且在各种外在因素规约和多股力量的联合批判下势必会“金蝉脱壳”以新的面相姿态粉墨登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出场在根子上恰恰就是意识形态自身存在与消亡规律的使然和必然。

二、基本样态: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多重表征

重塑形象后的历史虚无主义与显性或传统历史虚无主义相比具有了难以被轻易识别的多重新表征,主要体现在出场方式、虚无手法、传播策略、话语叙事和内容呈现等5个方面。

(一)出场方式潜隐化:以多样外衣遮虚无之体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首要症候就是出场方式隐匿化、含蓄化。通过涂脂抹粉、乔装打扮,披上学术、文艺、舆论的欺骗性“外衣”掩人耳目、蒙混过关,实现虚无历史之意图。一是穿上“法相庄严”的学术外衣,以“学理探讨、学术争鸣”为宣言,竭尽所能地致力于史料考证和资料挖掘,企图寻求和开掘出一些与当前历史史实不一样的“史料和证据”,并以这些“新史料和新论据”为支撑主张重新改写国史、续写党史、补写革命史,以彻底颠覆历史。二是披上“生动俏丽”的文艺外衣,以“文学创作、再现经典”的名义,竭力展现历史之生动、历史人物之柔情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以美文学的手法极力彰显反面人物的人性光辉一面,从而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通感”和心理上的同情感,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观点。三是裹上“金光闪闪”的舆论外衣,标举“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旗帜,并以“言者无罪、思者无界”为“金科玉律”随意言说定性历史事件、篡改历史事实、臧否历史人物,并“巧妙地”将其“转化为社会舆论,在迅捷地扩大传播面和受众面的同时,‘变庄严为随意’‘化大事为小事’‘四两拨千斤’,让人难以定性、难以追责”[4]。

(二)虚无手法新颖化:以新颖之法蒙大众之睛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第二重镜像就是虚无手法新颖化、软性化,主要表现为以下3种:一是“荒诞无形”的后现代手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巧借以解构、荒诞、颓废为核心内核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施展身手,在博取受众眼球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扰乱人们对历史本真之貌的正确认知。其一,以“裁剪拼凑”的蒙太奇手法“随心所欲地穿越时空,进而裁剪历史、拼凑历史、粉饰历史,娱乐了大众、博取了眼球”[5]、虚无了历史。其二,以“颓废荒诞”的等待戈多手法贬黜价值、拒斥崇高、解构历史宏大叙事,在试图打碎既有价值支柱把人们带入“荒芜之境”的同时,也以一种“不确定性之痛”消解和颠覆了人们的历史观。其三,以“无厘头”的方式人为地把一些彼此毫无关联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外在地串联与组合,以此来混淆视听、歪曲历史。二是“含混模糊”的中性化手法。所谓中性化手法就是以中立、科学之名行虚无之实的手法。其一,以“整合数据”的方式颠覆历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张以客观化、科学化的数据来重新审视乃至书写历史,乍一看,这些所谓的数据貌似非常客观、科学,但实际上往往经不起推敲,不过是用来为其颠覆历史掩人耳目而已。其二,打着“还原真相”的口号歪曲历史。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还原真相”“价值中立”的口号主张对历史进行解蔽和祛魅,但实际上往往夹杂私货。三是“和风细雨”的感性化手法。所谓感性化手法是指与历史虚无主义采取的那种露骨直白手法相对的一种较为委婉、柔和但虚无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虚无手法。其一,通过“含沙射影”的方式曲径通幽以超出话语表层意义的弦外之音,唤起人们的丰富联想和畅想,引诱人们“上钩”,从而颠覆历史事实和历史认知。其二,以“明扬暗抑”的方式讽刺性的表露虚无意图。在抗日神剧中,这种讽刺性手法最为明显。抗日游侠不但武功盖世能够徒手接子弹,甚至可以起死回生,结果使原本庄严、悲壮的历史成了一场闹剧。其三,通过“以情动人”的方式歪曲历史。在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上,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极力挖掘反面人物的“温情”和“柔情”一面,以此博得人们的同情,让人们觉得有情可原,从而“洗白”反面人物,颠覆人们对反动历史人物的正确认知。

(三)传播策略灵活化:以巧妙之策播虚无之种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第三大样态就是传播策略灵活化,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应时而兴”,转移传播阵地。起初现实社会空间是虚无主义的传播阵地,如今网络虚拟空间成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据地”和“跑马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网络新媒体的开放性、个性化、去中心化、泛化等特质,充分迎合网民喜好和偏好来输出错误观点,网罗受众。二是“伺机而动”,发酵热点话题。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抓住热点话题制造噱头,并借助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和“流量为王”的自媒体平台营造声势。例如,雷锋的日记和生活照在网络走红之后,有人就以雷锋“有高档手表”“日记过于工整”为噱头,造谣雷锋是“富二代”“是个愿意显摆的人”,这些言论在网络空间迅速发酵,严重玷污和歪曲了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三是“借事而为”,紧跟重大事件节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紧跟重大时间和事件节点,通过主动设置网络议题,鼓噪舆论情绪,引发人们关注和热议,然后乘机传播其精心包装的“历史真相”,实现邪恶意图。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重提“两个否定”的谬论,甚至妄图从根本上否定改革开放本身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四是“因人而制”,聚焦重点群体。面对“广撒网”极易暴露且收效甚微的境况,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开始将目光投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由“朦胧”到“明朗”转型期的青年群体这一缺乏甄别与判断能力的“数字原住居民”和网络生力军,企图以此打开缺口,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四)话语叙事柔性化:以柔性之语掩虚无之实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第四重面相就是话语叙事柔性化,即以一种更加柔软、隐晦的话语间接灌输观点。一是话语叙事主题上不再聚焦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中心话题,而是转向琐碎历史细节的书写以及边缘话题讨论,企图以这种“小叙事”的方式在迎合受众猎奇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基础上解构人们对主流历史话题观点的固有认知。二是话语叙事类型上从冠冕堂皇的学理性话语转向平易近人的日常话语。通过借助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地方性知识话语、娱乐话语、网络话语,如动态图、表情包、流行语乃至方言等,“使其思想观点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头脑,以达到其虚无历史的叙事效果”[6]。三是话语叙事形式上不再局限于完整的话语结构,而是以碎片化、搞笑化等迎合网络时代人们表达偏好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将虚无观点内植其中。四是话语叙事方式上从径直言说走向委婉暗示,借助语义本身的多维性、开放性特质,“将其意在表达的思想观点置于话语字面信息之外”,并设置话语线索“引导接受主体在解读字面信息的语意时‘自发’形成虚无历史的言外之意”[6]。五是话语叙事视角上从单一走向多元,借助文学、艺术、娱乐、后真相乃至后现代等华丽新颖的话语视角,“名正言顺”地随意裁剪历史事件和历史真相。

(五)内容呈现生活化:以生活之题散虚无之果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后一个样态就是内容呈现生活化。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变迁为契机,在迎合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体验以及偏好的基础上,不声不响地将虚无之果散播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一是它迎合人们的日常认知和生活体验,将议题设置“从直接构建否定主流历史观点的心理空间转为构建以日常经验和日常思维为主要内容的心理空间 (常识空间)”[7],尤其是极力凸显历史人物的日常生活一面,在激活人们情感认同和情感共鸣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将人们的原有历史认知一同消解。二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景观式”的娱乐生活相媾和。它将观点和内容镶嵌在图像、影视等娱乐媒介之中,以诸如优美网络“文案”、剪辑拼凑的“影视情节”以及戏谑恶搞的“手游”等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化方式实现“无痕迹”呈现。沉迷在景观制造的镜像中享受“刺激感”和“快感”的受众,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以致“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8]28。三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与“快餐式”文化生活交融。时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式文化消费已成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紧紧抓住“浅尝辄止,排斥深度、重视‘指尖传递’”[9]这一快餐文化的核心要素,肆机将观点内嵌于具有“笑谈”“今读”“戏说”“重回”等冲击性字眼,“言简意浅、短小精悍”等内容题材和“花里胡哨”外观的文化作品之中,在满足受众碎片化阅读偏好和快速消化“胃口”的同时,亦实现了虚无之果的有效散播。

三、纠治进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治理路径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虽然在形式上较为隐晦和柔软,但其本质上并没有任何变化且杀伤力和破坏力较显性历史虚无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软的是形式,硬的是内核;软的是手段,硬的是理念。正因如此,它在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外套的包装下,更容易产生雾霾般的弥散性毒害效果”[1]。为此,当前理应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这一错误思潮进行理论批判和实践匡正,从而让被歪曲、被遮蔽以致处在晦暗状态中的历史真貌得以澄明,进而与我们现实照面。

(一)深厚基础:深化学理研究,提高辨识能力

一方面,要按照思想溯源——现实梳理——成果转化的逻辑理路从学理层面深度剖析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揭橥其真实面目。所谓思想溯源就是要通过追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产生、流变、蔓延的整个历史进程,廓清其来龙去脉,为有效治理找到源头;所谓现实梳理,就是在深度透析我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演进轨迹、多重样态、哲学根底、终极旨归的基础之上,掌握其新特点、新动态、新手法,以使批判举措更具针对性。所谓成果转化就是通过理论研究的思想溯源和本土梳理生成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理论成果,从而为及时揭露、精准打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学理支撑。另一方面,要打破“学科壁垒”和“视域偏好”,学会“借鉴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10]来展开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度批判和彻底解蔽,从而形成多学科视野和范式批判的联动效应。此外,在注重学理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强化实证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人物访谈、调查数据等方式加强史料的收集与整理,用翔实准确客观的史料廓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数据”蛊惑、“人物翻案”以及“新史料”迷障,从而形成理论批判与实证研究合奏批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双簧”。

(二)关键环节:注重历史教育,筑牢思想防线

注重历史教育,筑牢思想防线是纠治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环节。一是在教育内容上,既要强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和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11]8-9,也要不断创新内容供给,注重适时适当引入当前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史料证据,从而不断延展人们的历史知识和强化历史认知。二是在教育方式上,既要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优化创新,尤其是要注重依托大数据、互联网开展历史教育活动,从而以更新颖、更有效的方式来传输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教育效果;也要注重“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两个“课堂”共同发力的联合效应。三是在教育载体上,既要注重丰富历史教育活动的实践载体,如建好用好历史教育基地、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和国家公祭活动等,以此“强化全体民众的历史记忆、深化民族记忆,推进民众认知历史”[4];也要注重拓展历史教育活动的文化载体,如编纂出版通俗普及历史读物、打造凸显正确历史观的影视作品等,从而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形塑公众历史认知。

(三)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发展,攻克现实问题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逻辑在一定程度就是源自当代中国社会诸多问题的层叠显现。对此,“最好的回应就是以发展来解决问题,以巨大的发展成就让虚无主义‘不攻自破’”[12]。一是在经济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化和结构调整,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高效、高质、可持续地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二是在政治上,要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处理好党群关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注重加强党的建设,整治党内风气、清除党内毒瘤,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彰显使命型政党的精神气质和光辉形象。三是在文化上,一方面要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13]161,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气质。另一方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繁荣文化事业,努力以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高质量文化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四是在社会建设上,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贯彻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过上好生活。总之,只有真正发展起来,解决好现实问题,实现国家由富到强的必然性飞跃,才能真正消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弥散。

(四)根本保证:加强网络治理,铲除存植空间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铲除存植空间,是防范软性虚无主义滋生的根本保证。一是德法兼施,协同推进治网。其一,“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13]198-199,用法律之剑激浊扬清,依法打击在网络虚拟空间肆意兜售虚无观点、传播虚无言论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其二,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榜样人物和先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文明用网达人’‘好网民’等典型引领示范,形成网络空间道德行为你追我赶的新氛围”[14]。二是强化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生态。其一,要发挥“议题设置”作用,通过积极主动设置正向宣传议题和内嵌我国主流价值的宣传议题,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引领力和主导地位,以消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议题,从而引导网络舆情走向。其二,要培养一批拥有丰厚历史知识、具备较高媒介素养与技能的新媒体宣传队伍与“意见领袖”,发挥他们在引领正确舆论方向、消除网络谣言、化解舆论风暴、净化历史虚无主义瘴气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让网络空间主旋律高昂,充满正能量。三是健全机制体制,织密网络监管之网。一方面,必须要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审查制度、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净化网络生态制度,把好网络信息入口关、看紧网络信息生产过程关、严守网络信息出口关,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可扩展的网络监管制度体系,从而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寸步难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科学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应急机制、评估机制以及监测机制体系,及时高效预判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新动向,梗阻其信息发布与传播,对其作出精准高效有力的深度打击。


参考文献:

[1] 董学文.揭一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J].红旗文稿,2018,(16).

[2] 杨全海.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与危害[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 关锋.当前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发展态势和有效应对[J].理论与评论,2018,(5).

[5] 胡中月.历史虚无主义的四重逻辑陷阱及其克服[J].思想教育研究,2018,(1).

[6] 王哲.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叙事方式转变及其现实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3).

[7] 王哲.基于心理空间理论的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策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2).

[8]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9] 廖海花.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路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5).

[10] 王磊.视域、困局与进路:当代中国虚无主义思潮研究的三重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9,(10).

[1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

[12] 张灿.虚无主义的中国样态及其批判[J].思想教育研究,2018,(9).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4] 陈永刚.网络空间历史虚无主义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