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3月13日 下午 3:43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二十届三中全会可能讨论哪些内容? | 宏观经济

读帮 2023-12-06

文/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胡玉玮、冯天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从此以后,历届三中全会的议题都聚焦于如何深化和推动改革开放,改革的范围和领域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农业改革、以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在于改革的全面性、深入性、系统性以及前瞻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路线图。展望二十届三中全会,我们认为仍将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有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等五大类别、十五个方面讨论下一步中长期的改革措施。

一、历次三中全会改革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此后历届三中全会当中改革开放均成为会议的核心内容。1978年12月18日-2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从此以后,历届三中全会的议题都聚焦于如何深化和推动改革开放,改革的范围和领域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农业改革、以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线是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改革开放的目标,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 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布“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这一方针,后来被概括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开放进程由此开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改革的迫切要求下,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围绕十个方面展开:1)改革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2)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4)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5)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6)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7)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8)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9)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10)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决定》确认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 基本经济制度改革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具体化,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决定》所勾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003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国有制不等于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特别是股份制也是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共有十个部分内容:1)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2)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4)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5)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6)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7)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8)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9)加强法律制度建设;10)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二)农村农业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农业制度体制经历了三轮主要改革,三轮改革依托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背景,以解放提高农业生产力为基础,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核心。第一轮为农村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轮为农村农业分配制度改革,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农村农业经营和分配制度,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第三轮为农村农业综合性改革,以取消农业税为标志,我国从党的十七大开启了新一轮改革,涉及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民主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等诸多方面。


1.农村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农村改革以磅礴之势迅速展开,有力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


2.农村农业分配制度改革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聚焦农村农业改革,会议总结回顾了农村改革20年的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全会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共分十个部分:1)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2)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3)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4)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5)加快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6)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7)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加大扶贫攻坚力度;8)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9)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0)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决定》明确提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对各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是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对于开创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对于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3.农村农业综合性改革


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着重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农村农业改革经历30年取得了重大成果,党的十七大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下,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依法改善农民的平等权利四大任务。全会指出,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之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包括以下方面:1)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决定》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2)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3)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4)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上产生深远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本轮机构改革将原本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的改革统筹工作划归新设立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相比而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深化改革和政策制定方面将更具权威性,能够保证改革的设计、协调、推进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有助于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提高了国家安全工作的协调层级,能够更好地统筹各部门各方面工作,以应对我国日益复杂的安全问题。


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当作本次全会的核心工作。全会指出,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因此,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改革涉及的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直属单位超过80个。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是:1)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2)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和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3)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4)构建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分为五个方面:1)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2)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3)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4)合理设置地方机构;5)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


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十一至十七届三中全会均聚焦于某个具体领域的改革,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在于改革的全面性、深入性、系统性以及前瞻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1.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社会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的现象依然较为明显。从国际产权指数表现来看,2008-2013年我国国家产权指数在5.0上下,全球排名持续介于20-30名之间,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较为明显。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完善带来的后果之一是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2008-2013年间出现明显下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单一带来的问题逐渐突出,难以适应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机制难以参与企业经营事务的决策,这将减弱企业对市场反映的灵敏程度,抑制生产力的进步和创新研发。单一的股东结构还意味着治理能力不足,激励机制老化,员工的工作付出无法通过薪资体现,人才不断向更为广阔的民营流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13年已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截至2012年,我国私营企业超过1060万户,注册资金近30万亿元;个体工商户已逾4000万户,注册资金近2万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60%。我国65%左右的发明专利、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然而,当时我国还存留不少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对于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例如企业设立和注册限制、资本募集限制、不合理收费、贷款利率相比国有企业更高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2.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从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建设相应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13年,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市场在商品交易中的主体地位。粮食购销实现市场化,居民日常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的产销逐步由计划控制过渡到市场调节。然而我国市场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市场的开放性、公平性、透明度有待提高、部分产业的价格决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土地市场方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地位不对等、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不明晰、权能不完整、实现方式单一等问题长期存在,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财产权利实现渠道受阻,制约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农民土地权益受到损害,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金融市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金融改革,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金融业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整体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稳步增强。未来金融市场体系还需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持续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在当时背景下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财税体制历经多次调整,经历了从“统收统支”到“分灶吃饭”的包干制、再到“分税制”的沿革历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逐渐完善。随着我国发展模式和发展程度的日新月异,我国财税体制面临较为突出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方案: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中央出台增支政策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改革;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三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结合税制改革,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4.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经济开始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然而,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导火索,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为以下五点:一是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经贸摩擦政治化倾向抬头;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各类自由贸易协定大量涌现,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二是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三是国际产业竞合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低端制造环节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四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五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期待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和我国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三个要点:一是放宽投资准入。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扩大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二是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坚持世界贸易体制规则,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改革市场准入、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三是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二)其他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八大方面部署了全方位改革方案,给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蓝图、实现路径和推进时刻表。除最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外,全会还在政治、司法、文化、乡村、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部署了详尽的政策规划,全方位改革全力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 政治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


2. 司法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3. 文化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 乡村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5. 社会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6. 生态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7. 国防


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三、二十届三中全会展望


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我们认为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一定程度延续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路线方针,以全方位、更深入的全面改革方案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这其中,我们对其中可能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内容做出展望,参照过往历史经验,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我们认为有望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等五大类别的十五个方面讨论下一步的改革举措,其中有的是针对形势变化的新举措,有的是对于既有改革方针的强化落实。


(一)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1. 新型工业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到十九大均强调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进一步给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具体时间表。年初至今,山东、浙江、上海等多个省份发布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意见。


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全新复杂的挑战和机遇,继续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部署,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经济全球化格局正发生深刻调整,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封锁打压不断升级、主导产业链外迁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对我国高中低产业均带来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我国也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化和数字化已经开始融入我国工业体系。以下重点内容有望围绕展开讨论:提升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巩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强调。


2.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近年来,《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激发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动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取得了全新进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数字经济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本届三中全会或将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及数据治理体系等方面着重强调。产业数字化方面,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新型实体企业的助推器作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激发数字经济引领消费升级动能。数字产业化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探索建立数据产权制度、规范数据流通规则、完善数据要素收益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构建高水平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数据治理体系方面,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创新政府数据治理机制、压实企业的数据治理责任、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


3. 绿色发展与新能源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绿色发展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组成。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本届三中全会或将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角度进一步统筹协调。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


(二)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1. 深化国企改革


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建设。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国资国企压实责任,全力推动做好各项工作,以“系统性推进、清单化举措、定量化督办、穿透式操作、典型性推广”的机制,确保务期必成、扎实见效。2023年1月31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明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随着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预定任务基本完成,下一步国企改革计划也已经提上日程。国资委在2023年2月23日举办的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明确了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三方面工作:加快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功能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2023年10月1日,国资委党委在《求是》杂志刊发《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首次公开发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目标任务为实现“三个明显成效”,即在增强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功能作用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上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取得明显成效。


2.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我国民营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具有“56789”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未来实现“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民营经济将持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党的二十大以来,官方就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间投资,改善营商环境多次发布重要表态。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202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会中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加强思想政治引领。针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目标,我国出台多项政策着手改善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的政策环境。2022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从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引导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鼓励民间投资以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强民间投资融资支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6个方面,以21条具体举措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强化法制保障、引导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等角度部署31条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023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在优化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向民间资本推荐项目、畅通民间投资问题反映渠道、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引导民间投资科学决策等方面提出了17项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2023年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8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聚焦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2023年8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围绕建立违约失信信息源头获取和认定机制、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强化工作落实的政策保障等3个方面提出9条举措。


2023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机构。 国家发改委在优化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方面,充分发挥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等7家银行建立的投贷联动机制的作用,向有关银行推送了首批715个民间投资的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开展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督促惠企政策落地见效。2023年9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举措》,提出强化反垄断执法,严格依法开展经营者集中审查;依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凝聚全社会公平竞争共识,促进公平竞争更大合力。


后续政策或将深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针对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民间投资下降、民营企业信心不强等问题在金融、政策、市场等角度进一步加强支持和引导。加强民间投资项目融资支持力度,制定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方案,着力加强公平竞争倡导。


3. 加大外资吸引力度


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总体部署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发力点。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发挥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等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一定能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2023年8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意见》围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提高投资营运便利化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方式等角度优化外资营商环境、更加有效利用和吸引外资。


后续政策或将在优化外资营商环境和提升外资质量方面进一步发力。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保障经营主体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依法纠正和查处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我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一步提升吸引外资质量,优化外资布局,做好制造业利用外资工作。


(三)市场化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1.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征程。改革经历了从十四大的“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市场体系”到十七大提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再到十九大正式提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的过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涵不断拓展、要素市场的定义不断拓宽。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意见》对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等六个方面做出了行动部署。


后续对于产权制度、竞争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市场基础制度或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统一程度进一步提高;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资源等全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市场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将取得进一步进展,成本较高、现代化不足、农村覆盖率有待提升等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市场监管和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范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优化。


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2015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在农村土地征收改革方面提出了要探索缩小土地征收范围;规范制定征收目录,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公开土地征收信息;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等。2018年12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汇总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实行三年多来的具体成果:一是推动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二是增强了农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能力;三是增加了农民土地财产收入;四是提升了农村土地利用和治理水平。


2019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调整农村土地改革,延长第二轮土地承包期、试点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2019年2月19日,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2019年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宅基地改革和管理,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规范征地程序,强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


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将围绕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等方面展开。农村承包地改革方面,或将研究制定关于延包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完善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探索逐步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方面,或将探索完善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等权利内容及其分置实现形式、加强宅基地管理基础工作、加快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建设全国统一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


3.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深化央地财税体制改革,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日益完善。稳步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逐步调整完善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和完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使中央财政事权、地方财政事权、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划分更加明确,更好保障各级政府履职尽责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构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财政部《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规范转移支付分类设置,健全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全面提升管理科学性。


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还涉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深化改革。2021年7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三次会议,就进一步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做出部署,强调“一行一策,从增量改革入手,渐进式、分步骤推进存量业务改革,实现业务分类管理分账核算,有序提高透明度,强化资本约束,加强风险管理,健全激励机制,压实机构主体责任”。202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中国改革》中指出,“像我国口行这样的机构,如果不从机构上区分,仅在内部进行分账管理、分类核算,国内监管、财政、发改等管理部门可能知道是什么含义,但在对外时,由于是一块牌子,就不太好解释,易于被攻击并吃亏。”


关于深化央地财税体制改革可能将在完善央地收入划分模式、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或将着重强调。健全地方税收体系,完善以共享税为主体的收入划分模式;完善共同财政事权体系,强化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体系,推动财力下沉;规范省以下财政体制,构建从中央到地方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财政体系;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四)高质量发展


1. 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强化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搭建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将从8大方面30个领域着手,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10方面143项改革任务,并给出明确清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


多项法律政策持续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制度保障。科技部门机构改革重组统筹创新研发。2018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原来的科技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整合,重新组建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由科技部管理。2018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调整为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加强科技宏观管理职能统筹。2023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科学技术部将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推进新型举国体制建设,强化党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会议强调,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要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2022年,我国与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新冠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开展联合资助。


科技领域,或将进一步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战略咨询、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2.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概念”。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此后,2022年全国两会、国务院金融委会议等部门多次提及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概念。2023年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当日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会议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保障性住房正在加速推进。2023年9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保障性住房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一方面明确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供地、建设等环节全方位降低成本,有利于提振保障房供应;另一方面对个人购买保障性住房,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等税费优惠政策,降低刚需购房成本。


3. 功能性产业政策


功能性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加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和促进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投资,维护公平竞争,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功能得到发挥的产业政策。与之相对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是指选择性产业政策是指政府选择特定的产业、技术路线、工艺、产品或企业进行扶持,以实现经济赶超目标。功能性产业政策更加强调市场的作用,并不直接扭曲市场行为;而选择性产业政策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介入并直接干预市场。


长期以来,以政府为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是我国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方式。虽然我国在不断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管理和干预,但选择性产业政策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策仍然对于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扭曲。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迫切地需要推动我国产业政策向功能性迈进。功能性产业政策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其有助于利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协调供需平衡化解过剩产能、激励企业不断提升效率与积极创新。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重大转变,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的时代将成为过去。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规模所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应当找到属于新时代的支柱产业。2023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早在199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九五”计划,就提出了要大力振兴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当前背景下,需要进一步顺应形势变化,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扶持和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包括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从而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推进高水平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制度型开放是通过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实现制度创新的一种对外开放战略。制度型开放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对标国际规则,这既是中国进一步以开放促改革的需要,也是中国越来越深入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2018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表示,要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助于我国应对愈发严峻的国际形势、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越发复杂和严峻,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美国主导对我国高端产业的封锁打压和中低端产业链向南亚和东南亚转移,扩大制度性开放有利于我国对这些风险挑战加以应对。当前我国已经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我国参与构建国际经贸准则的重要机遇。通过加强与全球国家进行经贸沟通,将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经贸领域面临规则重塑的挑战的当下掌握主动权。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或将着重强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以及拓展多边经贸合作两个方面。自贸区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开展更丰富的压力测试和差异化发展探索。拓展多边经贸合作方面,进一步拓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覆盖范围,推进RCEP区域内的产业合作,推进RCEP运行的自身机制建设。继续推动加入DEPA和CPTPP的进程。


2.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方针,首次明确了“一带一路”战略。2014年和2015年对于“一带一路”来说,是关键的起步与发展时期。在这两年里,我国为推进该战略制定了多项纲领性文件,并明确了战略发展规划,成立了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投资机构,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自2015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成果。中国已经同152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多个领域。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在近期召开。这或将助力加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针对过去几年“一带一路”建设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署更大力度和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政策沟通方面,加大力度与沿线国家沟通和交流,尽可能减少沿线国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传统思维、政治形势为项目推进带来的风险,保障“一带一路”项目顺利推进。民心相通方面,加强宣传展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真实成果,积极开展民生和文化项目合作,传递一个公正、客观的“一带一路”倡议形象,在“硬联通”基础上打造“软联通”乃至于“心联通”。


3.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成为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多项积极进展。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协议总额超过4万亿。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地位逐渐得到认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的中国国际支付系统(CIPS)不断完善化、规范化、广泛化。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的中国国际支付系统(CIPS)不断完善化、规范化、广泛化。此外,我国也在积极开发和试点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 Bridge)为代表的其他多边跨境支付系统。


后续政策重点或将提出稳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拓展人民币在对外贸易投资中的使用。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探索与其他东盟国家和周边国家开展 LCS 合作。发挥好与中国香港常备货币互换安排的作用,为香港人民币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流动性。    


    文章来源丨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