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让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叶笑凡 视角学社 2024-01-31

今天的我们,到底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个生意人?


“你要做教育,就必须要向家长展示你的教学成果,你的教学必须要有量化的成绩拿出来,要不然,家长怎么买单呢?”


我曾经在一家全国性的教育集团担任杭州分公司总经理,这是我在职的时候,从我的同行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每当制作一个课程或是设计一款教育产品的时候,他门总是这样地质问你。


因为,不能量化的教育就没有办法标价,没有办法标价的产品,就不是一个能够盈利的产品。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商品。很显然,在很多教育公司的眼中,他们首先是一个商人,其次才是教育者。当然,有很多的机构,未必还有“其次”。


教育产业化,尤其是教育资本化的今天,教育更多的时候,成为了一种生意。既然是生意,需要的就是“迎合客户需求”,而不是“改变”。当教育从“改变”变成“迎合”的时候,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就走偏了。“我到底是一个生意人,还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这个问题在我过去五年的职业生涯中,常常让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最终,我用我的辞职做出了选择,我很高兴,在我辞去了总经理职务之后,我结束了这一段“割裂与矛盾”的生涯,我终于可以设计和推广我想在中国孩子间推广的东西。


这种东西,也许不属于一个很好的“商品”,但是它是一个好的教育,它就是幸福的能力。


教育是让孩子幸福,并且拥有“幸福”的能力。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测试,我问学生家长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最想让孩子得到什么?用一两个词语来回答。


这个问题我问过超过一百位家长,得到的高频词汇是“幸福”“快乐”“自信”“健康”“知足”“爱”等等,简而言之,幸福是家长最想给到孩子的。


第二个问题:学校教什么?仍然用一两个词来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最高频词汇是“成就”“思考技巧”“成功”“数学”“考试”“纪律”等等,概括起来,就是成功的方法。


第三个问题:学校考试考什么?

 

这道问题的答案从来都是一致的,就是知识和考试技巧。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发生了,其实家长最想让孩子学会与得到的,和家长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培养的东西,其实并不一致。


总结来说,家长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但是花了时间和金钱培养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成功,过分强调“可量化”教育,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是把教育变成了一部“成功学”,但是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会孩子如何去追求幸福。


为何会这样?一大部分原因来源于,家长认为成功就等于幸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50年代—60年代的家长,经历了物质贫乏的年代,也经历过文革动荡的年代,一些由于物质的缺乏和环境动荡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记,在多少50后和60后的童年里,都渴望着拥有富裕的生活,充沛的物质供给,所以,自然而然地就会认为,幸福和金钱是一个紧密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告别了物质贫瘠的年代,但是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3.1%的发病率。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而且增长迅速,1982年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当时抑郁症患病率仅0.83%,即一百人中不到1人;而近年根据多个机构的调查,我国抑郁症患者已超过6000万人,患病率约4%-8%。相比30年前,发病率上升了50-100倍。


那么我们的孩子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南京市疾控中心曾经针对南京地区中学生的抑郁障碍情况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的总体抑郁情绪发生率达14.8%,而高三学生达到了17.1%。这个现象,不仅仅是中国,心理学家们在全世界的调查结果都是如此,经济发达的国家幸福指数未必都是名列前茅的。


当然,我举这些数字,并不是和家长说,只有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我们才需要去关注,我只是提醒家长注意一个事实,就是分数或者是金钱上的提升,并不能带来幸福感的提升,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获得幸福,那么幸福的能力,应该在所有孩子中去培养。



孩子成功了,是否就意味着他幸福了?


物质的富裕和经济的幸福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萨利格曼教授在做了严谨的研究之后发现,在人们的物质水平低于温饱之下的时候,幸福指数和经济指数是呈现出正相关的,物质越富裕,越能感觉到幸福。但是,一旦经济水平越过了温饱,幸福指数和经济指数的相关性就越来越弱,这也就解释了很多家长的疑虑,“现在的孩子日子越来越好了,为何反而不如我们以前那么开心、那么努力?”


人的一生,角色是多面的,而不是单面的。如果我们把人生单纯地看成一场竞赛,认为事业的成功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这就是典型的“一元论”,其实人生是“多元”的。


人的一生注定要有很多个角色,我们是“儿子”或“女儿”,也是“爸爸”或“妈妈”,我们是别人的下属,也有可能是别人的上司,我们是朋友,是伙伴,也可能是对手。人的年纪越大,扮演的角色就越多,这些角色甚至会在时间和精力上产生冲突。如果孩子不具备有这些角色的平衡能力,那么人生就容易失衡,一旦失衡,就很难有幸福。


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王波(化名)一个在杭州某著名企业上班的中层管理者,36岁,名牌大学毕业,收入不错,从小到大都属于父母的骄傲,从来不淘气惹事,但是就在儿子出生以后两年,突然选择辞职离家出走。在西藏待了半年后,他回来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我问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以前的生活很简单,只要把成绩考好就好了。但是,现在觉得压力很大,除了工作上的压力,还有孩子出生带来的压力。我想想,以后还要教育培养他,爸爸妈妈年纪也大了,都退休了,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们以后的生老病死,都靠我照顾了,突然觉得不能负荷,就很想逃离。”


曾经有家长和我说过,让孩子努力读书,就是在训练孩子“抗压力”了。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且不论,不同的事情带来的不同的压力,是不能一概而论的;更重要的一点,完成单一性质,单一角色的压力,和协调多重角色的压力,是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孩子学得东西再多、再好,都是在扮演一个“学生”的角色。但是一个“好学生”,一个“成功人士”,未必是一个“好伴侣”“好朋友”。当一个人没有和谐的家庭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你很难想象他会有拥有如何幸福的人生。


据国家民政部最新统计,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比上年增长3.9%。这意味着自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80后”正在成为离婚大潮中的“主力军”。在2015年,民政局办理的离婚登记中,40岁以下的离婚者占登记总人数的70%以上。


虽然,我必须承认的是,造成离婚率上升的原因很多,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教育的失衡;但是,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在孩子培养方面不要仅仅只关注孩子事业上的成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需要从小培养。


而成功学式的教育,就只注重了孩子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功,强调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努力,而让孩子忽视了其实人生还有其他的风景,也没有教会孩子多重角色的意识和平衡能力。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的很多个家庭,家长其实往往只要求孩子扮演好一种角色就够了,就是“好学生”,只要孩子是一个好学生,孩子其他方面的缺点,就很容易被忽略或者原谅。我就碰到很多这样的“好学生”,除了成绩好之外,他们甚至都不能算的上一个“好儿子”或者“好女儿”,从来不承担家务,甚至对父母的态度极其之恶劣。这样的“好学生”,习惯了只做好一个角色,忽略其他角色。当他的年纪增大,当他终有一天成为了别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成为了别人的父亲或母亲,当他终有一天成为了别人的下属和上司,当他发现父母依然老迈,为人子女的角色正在不断加重,当他一下子要面临这么多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往往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怎么能不手足无措。我想这就是那位哈佛大学毕业生最终逃离的原因吧。


幸福的能力,一个多么虚无缥缈的词汇,比较起,分数的进步,画画技术,钢琴技术这些看的到的结果的教育相比,实在是太“不可量化“了。对的,我承认,为什么全中国有那么多培训各种可以“量化”的教育机构,而没有人来培养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原因恰恰就是“可量化“,可量化,是一个好的商品的属性,但是不是一个好的教育的属性。


在我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中国的家长,真的是最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也正是由于这份深沉的爱,给很多家长带来了难以抑制的焦虑。


在我咨询的许多家长中,我能深深地感觉到他们的焦虑,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家长,承认自己有失眠、心悸等焦虑症的症状。



为什么焦虑?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是做儿童教育的,在她过往的职业生涯中,一直是秉持着分数不是一切的观点。但直到她自己的儿子,在小学入学考试时,成绩全班倒数第八,她与我有了以下的谈话。


“笑凡,我告诉你,那一晚上,我真的是一夜没有睡着,满脑子都在想着,我孩子是全班倒数,以后他该怎么办?他以后凭什么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他会不会学坏?第二天起来,我就给他报了补习班,你要知道,我以前一直是很反对孩子报补习班的。”


这份焦虑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比较,之所以能比较,就是因为可以量化。


我发现,我们很喜欢比较,比老公比老婆,比工作比房子,还有就是比孩子。而现代先进的通讯工具,又让我们的比较是那么的容易和便捷。只要有比较,就一定有比不过的时候,毕竟,谁都知道“人外有人”,一旦发现比不过,焦虑就来了。


“叶老师,你要知道,现在我都不敢看朋友圈,我一看朋友圈,发现别人家的孩子,又是学钢琴,又是学画画,而且都那么优秀,再看看我们家的孩子,学什么东西,都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都学不长,我心里那个难受啊,所以我现在都不敢看朋友圈。”


“叶老师,现在,学校里一个班级的家长都有一个微信群,孩子一有什么风吹草动,老师都放在这个群里。什么作业没交啦,上课不认真听讲啦,老师直接就把名字给点出来了,每次看到我们家的孩子名字在上面,我的脸啊,就跟烧上来一样的,面子完全挂不住。”


以上的这些对话,在我的咨询中,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家长的这种焦虑,需要孩子不断“可视化”的进步来减轻,比如分数的进步,某一个兴趣班上的优异表现。但是,即使孩子在这些方面获得了成绩,家长的这种焦虑只能减轻,却不能消除。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下一次考试的前夕或是其他人的孩子获得了优异表现的时候,焦虑又从家长的心底里钻出来了,于是,家长不断地要求孩子有“可量化”的看得到的进步,至于那些“虚无缥缈”,看不到的能力,也就没有精力再去要求了。其实,这种要求并不来自于客观上的需要,而是来自于家长内心的焦虑。


焦虑的本质,就是对未来还没有发生事情的担忧,来源孩子的深切的爱,现在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了家长的焦虑,其实焦虑本身没有错,关键的问题是,焦虑之后的做法,是真的在帮助孩子吗?这就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升学的要求”


我们必须看到,从单一的分数要求,到现在的提倡“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已经在往前进步,但是,强调分数,强调“可量化“的教育依然还是现状。


毕竟在大规模的人才选拨中,推行“不可量化”的标准,的确是有些强人所难。但是,就像我前文说到的,强调分数本身没有错,一旦过度,就会失衡,而失衡,就很难不产生负面的结果。


小林(化名)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很让她爸爸妈妈骄傲。她曾经在一个顶尖的中学里长期霸占着年级前三的宝座,她曾经在一个月内把自己的托福成绩从60多分提高到112分。她还是学校田径队的队长,曾创造过学校一百米、两百米和四百米的最好记录。她是父母口中的“文武全才”,最后被美国前三十的大学录取。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她都是标准的“完美学生”。用她母亲的话说,就是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孩子“担心过”。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完美女孩”,在她大二的时候,患上了抑郁症。


小林的妈妈找到我的时候,小林已经在家卧床不起有三天了。这三天里,除了吃饭,小林几乎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过话,也没有看书,甚至都没有用过电脑,只是在家躺着,看着天花板发呆,并且非常明确地告诉爸爸吗,她不打算去美国了。爸妈问她为什么,她就简单的一句话:“我读不好的。”


小林的情况,让小林爸妈有了巨大困惑。小林妈妈告诉我,去美国是小林自己的选择,家长并没有强迫。“整个过程中,小林一直都非常的努力,自己也吃过很多苦。最后的结果也非常好,我们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到最后,她会那么没有自信。”


小林为什么会没有自信?这个问题,在我见小林第四次的时候,小林给出了她自己的答案。“因为我感觉到羞耻,我不是一个好学生。”


羞耻,一个好严重的措辞。


“那你的羞耻感从哪里来的呢?”


“因为我是一个不自律的学生,我喜欢看一些闲书,而不是总是在学习。美国大学宽进严出,我觉得像我这么不自律的人去了那里,一定毕不了业。”


小林不自律?小林对自己的这个评价,和小林爸妈在我面前的评价简直是天差地别。


“那你平时喜欢看什么闲书?”


“我喜欢看《中国哲学史》。”


小林的这个答案,让我十分意外。“那你如何评价老子无为当中透露出来的消极价值观?”


“我觉得老子并不消极,相反老子传递的是一种积极,他只是想表达我们应该顺其自然,而不是强求……”四次见面,累计超过八小时,我第一次看到小林的眼睛有了神,发表观点滔滔不绝。虽然我对于哲学的知识不是很精通,但是从小林的谈话中,我能明显感觉到,她不是泛泛而谈,而确实是对这方面有自己的思考。


在后面的谈话中,我发现小林“闲书”的范围不仅限于《中国哲学史》,康德、黑格尔的书她多少都有些涉猎。


“你看的这些书,其实非常好啊,你为什么感觉羞耻呢?”


“才不好呢?”小林的的手开始拉扯自己的衣角,眼睛泛红。


“为什么不好?”


“因为看这些书,影响我考试啊。”小林哽咽了,“我花了好多不应该花的时间在这些书上面,我想改,但是改不了,我这个样子一定跟不上美国大学的节奏的。”


不考试的书就是“闲书”?坦白讲,当时,看着在我面前,小声抽泣的她,我的内心是有些许崩溃的。我不知道这个观念是怎么在小林心中形成的,但很明显,这个观念已经再她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小林,哲学史在美国是一门非常好的学科。”我将身边的许多案例讲给她听,小姑娘的情绪一点点好起来,几次谈话后,她又重新找到了自己,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轨道中。


曾经有一个浙江省重点高中的历史老师告诉我,现在在孩子和家长中,提起历史,总是感觉就是“死记硬背”,其实学习历史,本身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非常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也很无奈,现在为了考试而上课。


他告诉我,很多人都在抱怨老师,说老师只会教应试的东西,但老师心里也有许多说不出的苦。“说到底,升学率才是最重要的。别看现在有些家长埋怨我们,但是如果没有升学率,那家长反过来又要埋怨我们了。我们也会觉得对不起孩子。”


当家长、老师、培训机构都因为各式各样的自己切身的需要,而在要求“量化”教育的时候,就造成了这样的一个现状——强调“量化”教育,而不是“不可量化”教育。



时间上,马拉松不需要抢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影响了几代人。因为这句话符合家长对孩子成长焦虑的满足。无数家早教、托班、培训机构因为这句话而应运而生,大行其道。整个社会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氛围烘托下,显得躁动而又急进。


很多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流利表达英文,还没有上小学就能迅速解答奥数题。一句话,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发令枪响起来的时候(其实很多家长巴不得在发令枪响起来之前),就让孩子领先于人。


“赢在起跑线”这句话的逻辑其实十分的严谨,就是前面所阐述过的“有好的小学,才有好的中学,有好的中学,才有好的大学,好的大学,才有好的工作”,所以,我们要赢在起跑线上。这个逻辑本身没有问题,最大的不足在于,对于终点的认知,找到好工作,然后呢?就算人生是一场竞争性的赛跑(尽管其实人生不仅仅是竞争,下一节会重点讲到这个问题)难道人生竞争的终点是找到工作吗?还是找到工作以后的表现。我们关注了孩子前20年的竞争力,那他30岁?40岁?50岁?那时的竞争力需不需要培养和关注呢?


很多家长会说,都找到好工作了,之后就要靠孩子自己了,都已经这么大人了还需要我照顾吗?这句话是对的,孩子在这个年纪需要独立,可是他独立的能力,在他童年或者青少年的时候得到了足够的培养了吗?


工作之后,他需要在岗位上自主学习,自我进步,他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得到足够培养了吗?


工作之后,凡事都没有了标准答案,衡量表现好坏的不再是成绩,而是实际问题的抉择,他抉择能力得到足够的培养了吗?


工作之后,需要的不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不再是我当第一名,把其他人挤下去的“竞赛思维”,而需要团队合作,他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工作之后,他以自我为中心,需要他人围绕着他转的性格得到矫正了吗?


工作之后,人生会遇到非常多的挫折,他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得到做够培养了吗?


如果认为,找到好工作,是人生竞争的终点,那么人生就是一场百米竞赛。百米竞赛,需要抢夺起跑线。但是考上大学,或者是找到工作的那一刻,人生的竞争才开始。如果非要把人生比喻成一场赛跑的话,那么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而马拉松是不需要抢起跑线的,马拉松需要的是后半程发力的,而后半程发力的动力,恰恰在于那些“不可量化”的基础能力,而这些能力,需要从小培养。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魔教”武功强调招数,所以往往上手很快,威力很大;正派武功,尤其是少林武功强调内力修为。当一个青年魔教教徒遇上一个青年正派弟子的时候,胜利的往往是魔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魔教教徒的武功往往会遇到一个瓶颈,难以更上一层楼;反观少林弟子却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武功突飞猛进。天下第一高手,往往出自少林高僧(例如,少林扫地僧),因为他们内功深厚,后劲强劲。


招式是“可量化”的,内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量化”的教育往往强调速成、强调招数,比如学校教你的应试技巧,培训机构背诵的真题范围等等。这些技巧、招数能让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一定的成绩和成就,但是如果我们在培养招数和技巧的同时,忽略了孩子内功的培养,那么孩子的竞争力,在30岁到40岁这个阶段就会遭遇瓶颈,难以突破。


在这点上,通过中美两国在数学上的教育方法,就能看出差别。我的一位在康奈尔大学当助教的朋友曾告诉我,很多在康奈尔大学就读的美国学生没有办法心算出二分之一减去三分之一是多少。他们从小学至中学的数学课本内容教得非常简单。在国际奥数比赛中,我们也总是屡屡听到中国学生拿奖的消息。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虽然中国孩子能在国际奥数竞赛中拿奖,但是最终能走进数学最高殿堂抑或在数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有几人?是什么原因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能赢美国人却很少有人能置身于顶尖的数学领域。


想要找到答案,我们再来翻看下美国小学中学的历史和语文课本,难度系数非常大。这是一道美国小学的考试题,“假设二战苏联不参战,请预测一下二战结局?”要解答出这道题,孩子就必须要具备检索资料,总结分析,提出自己观点,并结构性陈述的能力。这就是自学能力的锻炼,也为他们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这种能力,虽然不能帮助他们获得奥数竞赛的冠军,但是却能帮助他们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其他不可量化的能力,也是一样的。毅力,能帮助你在挫折中坚持下来;团队合作能力,能让你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抗压能力,能让你承受竞争压力的时候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在35岁以后的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这就是我希望给中国孩子带去的能力。


幸福其实并不缥缈,它有实实在在的定义。


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萨利格曼教授发现,以下五个因素将决定一个人的幸福感受。


1、成就感:获得成就的能力不仅仅来源于分数也不来源于名校,而来源一个人的社会能力和精神能力。


2、心流体验:一个人在全身心投入到某一项事物中就能获得心流。


3、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人能获得直接的幸福感受。


4、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亲子关系,积极的夫妻关系、朋友关系都能带来幸福。


5、感恩学会感激自己拥有的,而不是抱怨自己没有的或者是失去的。


寻教育,就想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帮助孩子培养和获得幸福的能力。


也许,这并不是好的生意,因为它不是那么可以“量化”,但是我们依依东望,不忘初心,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揭开寻教育的序幕。



作者:叶笑凡 ,寻教育创始人,世界大学辩论赛评委、资深心理咨询师。原载:公众号笑凡说。本文经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有意联系叶笑凡老师进一步咨询心理问题的读者,请关注本号后回复:叶老师 ”获取联系方式。



最有价值的美国高中官方夏校:

在全美最先进的数字创新工坊,让天方夜谭式的设想成真


有兴趣的读者可在关注/置顶本号后扫描以下微信号联系本号工作人员加入成长视角留学家长公益微信交流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如何让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

叶笑凡 视角学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