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他与合肥竟有这样的故事...

江淮晨报 2021-08-04


红耀合肥



百年传承


他们

奋力攫起不屈不挠的灵魂

在峥嵘岁月的惊涛骇浪中

从容不迫地追逐革命理想


他们

致敬每段奋不顾身的青春

于时代变迁的风起云涌里

尽情燃烧逐日移山的热情


他和他

在昂扬奋进中百炼成钢

在艰苦磨砺中玉汝于成

在勤俭修身中浴火涅槃


变化的是时间

不变的是力量

  

力量

赓续于血脉

蕴藏于心灵 

作用于精神


这就是传承

永恒的智慧


点击下方播放视频👇👇👇

独家专访《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

讲述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1926年9月,崔筱斋结业于第六期全国农民讲习所,按照党中央指示,回皖创建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直属当时在上海的党中央直接领导。中共合肥北乡支部先后创建安徽省农民运动委员会,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农民运动,为合肥地区后期党组织建立、革命宣传、革命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剧中陈延年、陈乔年带着微笑无畏赴死的经典镜头,感动无数观众。而《觉醒年代》的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正是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书记崔筱斋之孙。他坦言,写这段经典镜头的时候,脑海中多次浮现爷爷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的场景。
6月18日,龙平平来到合肥市长丰县,看望并慰问大型庐剧现代戏《崔筱斋》剧组全体人员。于是有了这场记者与龙平平独家对话,讲述这个关于“传承”的故事。




“他是唱着国际歌走上刑场的”


“我爷爷崔筱斋是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书记,当时直属中央领导。”作为崔筱斋之孙,龙平平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他原本是一个知识分子,1924年入党,接受党的委派后参加革命。当时正赶上大革命时期,他把全部生命交给了党的事业,30多岁壮烈牺牲了。”


“打小,家里人常说爷爷是唱着《国际歌》走上刑场的。我那时候没有感觉,以为是《烈火中永生》《红岩》这样的小说和电影才会发生的场景。”龙平平坦言,最开始甚至还不大相信这样有这样的事,更别提能够想到这样的事情会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唱着《国际歌》去迎接死亡,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仰?是什么在支撑着他?“直到我开始研究党史,才逐渐领会到这句话的分量。”龙平平说,这是怀着给中华民族谋未来的信念,而这就是共产党人。


“我写陈延年、陈乔年牺牲的时候,脑海经常会浮现我爷爷唱着国际歌英勇就义的场景。”龙平平说,因为他们在生死考验面前都选择了同一条道路。


长期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的龙平平,对历史事件有着天然的严谨性。他还专门考证过《国际歌》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流行的。“他为什么能够唱《国际歌》?经过考证,我爷爷曾在广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他接触到了毛泽东同志这样的共产党员,接受了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熏陶,并且那个时候,《国际歌》已经在中国流行了。”



女儿看了《觉醒年代》后

就去写了入党申请书


6月18日,在大型庐剧现代戏《崔筱斋》排练现场,龙平平看望并慰问剧组全体人员,对即将首演的这部戏给予高度评价。


“我以爷爷为骄傲,作为党史研究人员,义不容辞为传承先辈精神做些事。”龙平平得知长丰创排《崔筱斋》这部戏后,欣然同意担任艺术顾问。龙平平对记者说,6月25日,《崔筱斋》首演的时候,将动员家人们一起来合肥观看这部庐剧。虽然家人们分布在五湖四海,龙平平给他们全部发了通知。


关于革命精神在龙平平家庭中的传承,还有一个插曲。


“女儿那天跟我说,你帮我看看入党申请书,让我吃了一惊!”


原来,女儿看了《觉醒年代》后,就去写了入党申请书。“我以前跟她说过,我们是革命世家。我爷爷就是共产党员,我也是共产党员,希望到你这里不要断掉。”龙平平说,“我这写这部剧的经过,女儿都知道,从样片到一遍一遍的修改过程,她也都知道。”


这件事,让龙平平深有感触:“我问她真的考虑好入党了吗?不是一时冲动吗?她说想好了,说如果中国再发生100年前的事,她也会像陈延年他们那样。我听了以后心里很感慨。”


龙平平女儿的想法可谓是代表了《觉醒年代》众多年轻观众的心声。“所以说我特感慨,这首先从我们家里面感觉出来,真的有很多年轻人喜欢这部剧,并且因为这部剧在悄悄改变。”



《觉醒年代》播出效果

完全超出他的预料


龙平平自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就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一直研究党史,是研究邓小平的专家,曾参与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创作。


谈到创作《觉醒年代》的缘起,龙平平说,接下这部剧也是机缘巧合。“在这之前,我对这一段历史并不像研究邓小平同志研究得那样深入,也查了很多资料、看了很多书,之后才有了《觉醒年代》的剧本。”


6月10日,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名单公布。《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获得最佳编剧(原创)奖。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业余编剧:“沾历史的光,是历史人物精彩。”他直言,写这部电视剧时我有一个很明确的想法,就是让年轻人接受和感兴趣。


“我看到在B站评论区有一条评论是:觉醒年代没有续集,因为我们就是续集。”龙平平称,“境界比我高”“年轻人能这样理解我们的电视剧,完全超出我的预料”。


“这是年轻人说的,我这个年纪或比我年纪小的人是不可能说出这句话的。”龙平平说,看到这句话,感觉到大约完成了拍这部剧的初心,就是让所有人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觉醒年代没有过去式

只有进行时“


“合肥有条延乔路,还有一条筱斋路。”采访中,龙平平提到。他希望青年走在今天的宽阔道路上,知道历史是怎样走过来的,知道共产党人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


今年4月,龙平平带着剧中扮演陈延年、陈乔年烈士的两位青年演员,赴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祭扫、缅怀革命烈士。龙华烈士陵园里,墓碑前铺满了鲜花。


“他们那一辈的革命者可谓是‘大浪淘沙’,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追求者,在生死面前不动摇。这种精神是留给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龙平平注意到,烈士墓碑前,许多年轻人在这场“跨越百年”的相见中,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真挚地致以缅怀和崇高敬意。


还有一个细节让龙平平津津乐道。《觉醒年代》播出后,他第一次接触到网络语言yyds(永远的神),如今,这个流行词汇常常挂在他嘴边。他认为,这四个字体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要以先辈们为榜样。”龙平平表示,“觉醒年代没有过去式,只有进行时,这需要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把革命烈士的精神传递下去,让所有人都来坚守这份信仰。“


适逢建党一百周年,龙平平也有新的打算。“谁说年轻人不爱看红色题材?谁说年轻人不爱看主旋律?我们不能低估了年轻人的政治鉴别力和艺术鉴赏力。”龙平平表示,今后将在主旋律影视剧的创作中发挥更多的光和热。


记者手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青年人要有崇拜英雄的传统,一个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首先,要搞清楚谁是英雄。龙平平把“让青年人搞清楚谁是英雄”当做责任。多年来,他在党史研究工作中勤奋积累,在浩瀚的历史中探索深耕,后来才有了《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觉醒年代》这样的厚积薄发。


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龙平平获得“最佳原创编剧”奖。其后的采访中,多家媒体公开报道他“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个业余编剧”,成为编剧是因为工作需要。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专业的党史研究人员,龙平平对历史材料的准确把握性和对语言文字要求的严谨,让人心生敬意。


如果说,过去能够照亮现在,那么未来给人带来延伸和期望。龙平平用他的方式,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一座名为“传承红色精神”的桥梁,并视此为创作的底色。在他看来,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自己都是那个一心从事党史研究的工作者。

出品:

合肥报业深一度工作室

合肥报业合拍工作室

合肥报业发现工作室

策划:叶琳玲 周文丽 郑静 程堂义

文字:刘畅 乐天茵子

摄像:高博 

视频制作:赵瑞瑞

编辑:孟庆超 姜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