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范不二 在别处or在路上 2023-10-23

九月二十日求教孔叔语录,不出妄想分别之外。 
毕竟凡夫,究竟有我;见闻有著,有色有相;自迷不见,迷人口说。 
《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现阶段还是觉得阳明心学简易明快,“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实践指导意义强。


:清零恢复初始状态,文字相也要放下,要用真心体悟。

:好的,晚生悟性愚钝,这个是目前所处的真实阶段和状态呈现。

私以为经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文字和书籍是思想智慧之“相”。尽管不能执着于“相”,但也不能否定“相”的存在和作用?相传惠能在“得传法衣”时,五祖不也是还为其讲解《金钢经》,据说是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启发而顿悟的。

尽管最高境界是“无相无住”,六祖也主张不立文字,但是后世为什么还流传包括《坛经》在内的浩繁佛经典籍呢?小叔应该也会阅读教典、聆听大师讲解经典,传阅一些佛教公案和启迪智慧的禅文吧?

:这些问题都是你自己生成的,自然也要学着自己化解才是,不能向心外求法。

:书籍就像渡河的舟楫、登山的索道,“即非般若”,但识相可以镜照人心,借鉴圣贤智慧作为人生指导。

尽管最终都需要向内心求,进入佛经所说的“扫相破执”境界,但是得如实面对个体知识层次和现阶段的状态。

可能每个人的成长路径不一样,悟性的敏钝决定修法的顿渐,孔子、王阳明都讲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比如我等驽钝之辈,可能没法做到知行合一,就是尝试了解知“道”,先“学”后“习”,逐渐践行体悟。

:学习、学道、悟道,还有证道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你求道心不变,再接再厉,自然有一天你会彻悟的。

目前你还在理论阶段,解决的方法还没有找到。我们要学会放下,包括思维,做到心地清净才能开悟。智慧来自清净心,用什么方法让心清净,才是最重要的。

:我非常认可小叔提到的修“清净心”,《道德经》也讲“致虚守静”,虚静可以明心见性。

:心净是修行的关键。智慧你自己本有的,这和文化程度、认知多少没有关系,希望你能进入实质修习阶段。

:反观吾心确感焦躁芜杂,的确要让自己清净纯明。

:试着先让自己静/净下来再看书,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诵念偈颂“对不起,请原谅,谢谢您,我爱您”也是净心的方法。 
每天念诵半个小时,可以帮助去除杂念,比光看书效果来得快些。

:无论诵念什么佛咒,作用应该都是牵引帮助清除杂念吧?
只是每天抽半小时念咒,估计很难坚持,先尝试每天抽空用心默念诵读几遍。

:《金刚经·善现启请分第二》中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中佛告须菩提:“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通过转移念头把心收住,生得清净之心,方可感悟智慧。

诵经念佛或者念咒都可以,养成习惯的话效果会显而易见的。不间断,不夹杂,把心收住最好。当一个人很认真很专一地诵念一个佛咒的时候,他内心的烦恼就会被佛咒替代,烦恼就会被压制住。如果继续念下去,烦恼就会彻底消失。其实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专一去做,内心什么都不去想,都能够达到内心清净。

:《了凡四训》中云谷曰“凡人所以不得做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注解引《华严经》所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究根结底就在于妄想,“妄念相缠”,不得作圣。

佛教认为“妄念”就是人们虚妄不实的心念,也可以说是无明或迷妄的执念。据《大乘起信论》记载,此妄念能搅动平等之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之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之境界。所以说妄念是凡夫心中不断升起和牵扯的念头,念不能断,烦恼便无穷无尽。

凡夫“坐驰可以役万里”,起心动念之间波谲云诡、心生万千相,皆为贪嗔痴的烦恼。儒释道三家都有静坐修行的方法:儒家“主修”,有“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道家有“心斋”、“坐忘”;佛家讲究的是禅定,“戒、定、慧”是“三学”之一。但愿每天能从繁忙杂务中抽离须臾,反观内心让自己清净安神片刻。

:放下分别、执着和妄念,这是学佛的目的,希望能给你借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