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饱了之后的烦恼

范不二 在别处or在路上 2023-10-26

前些日子和一个老同学聊天时,他说“人们在吃不饱饭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了之后就有无数个烦恼。”我马上联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实,关于物质和精神的协调性,古圣先哲已经有一些辩证的认知和朴素地阐述。

两千多年前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没有维持生活的产业却还能坚守信念,只有那些具有独立人格与高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至于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稳定的产业/财产,就很难维持坚定的操守。如果没有坚定的操守,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为所欲为。

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丰衣足食了,百姓才能知晓荣辱。《老子·道德经》中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安居乐业的图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饱暖思淫欲”说明个人在满足了基本的食欲之后,就会衍生出一些更加高级的欲望或追求。反之,“饥寒起盗心”,民不聊生则世风日下;“穷山恶水出刁民”,盗匪横行甚至社会动乱。

无论是孟子还是管子,实际上已经朴素地阐述了物质的和精神的递进需求层次。“恒产”、“仓廪、衣食”即物质需求,“恒心”、“礼节、荣辱”即精神文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的根基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是对物质文明的基础性作用的最好概括,鲜明指出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着制约决定作用,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和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于《心理学评论》期刊的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这一心理学观点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而且人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需求层次结构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流行框架,也是一种评估工具,尤其是在教育、医疗保健和社会工作方面。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六个)层次,由低到高,并分别提出激励措施,其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一种追求完全需求的动物”。

需求各层次,决不是一种刚性的结构,所谓层次,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层次与层次之间是相互叠合,互相交叉的,随着某一项需求的强度逐渐降低,另一项需求将逐渐上升。此外,可能有些人的需求始终维持在较低的层次上,而没有向上一层次发展的机会。

maslow_hierarchy_of_need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