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阅读构筑精神堡垒

范不二 在别处or在路上 2023-10-15

童年时期形成的匮乏感,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岳父说小时候穷,吃不上饺子,后来条件好了,每次包饺子,总想把冰箱的冷藏格装满。而我小时候困难,买不起书读,参加工作之后,每次进书店,总想把书房的橱柜格填满。

世间两大苦人:物质匮乏无法保障,谓之“物质上的贫民”;精神贫瘠没有食粮,谓之“精神上的难民”。

人生三大幸事: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

梁文道:读书到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千禧书店:读书才不是为了改变世界,只是不想被世界改变罢了。

读不懂世界的时候,读书。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培根:读书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一块块石头,然后建筑起自己的思想殿堂。

鲁巴金: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路遥《平凡的世界》:书把少平从沉重的生活中拉了出来,使他的精神不致被劳动压得麻木不堪。通过不断地读书,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和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严歌苓《读书与美丽》:读书这项精神功课,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使人从世俗的渴望(金钱、物质、外在的美丽等)中解脱出来。

林语堂: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

詹伯侯: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不满。读书少,看问题往往失于主观简单,归咎外因,牢骚抱怨。书读多了,人变得谦逊、沉着、明晰,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视野提升,心胸开阔,拨云见日,迷途知返。抱怨什么,不如读书。

《超脱》:为了保护我们的思想不受侵害,能够与侵入我们思想使我们日渐沉默的力量抗衡,我们必须学会阅读,以此来激活自身的想象力,去培养我们自己的意识和信仰,我们需要这些技能来保卫和维护自己的思想。

陈平原: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贾平凹《自在独行》: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情古怪。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