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汉水汉中到汉朝汉族

范不二 在别处or在路上 2023-11-01

“九州”是中国先民自古以来的民族地域概念,日后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炎帝与黄帝之后形成的华夏汉族,日后亦被称为汉人。那么“汉族”这个族称是怎么来的呢?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是汉族,我讲汉语,我写汉字,这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汉朝。”

汉族作为一个族群,直到汉武帝时代才有了“汉人”一名。“汉人”得名于汉朝,最初本意是指“汉朝之人”;而汉朝则得名于汉水,故汉族的族称追根溯源来自汉水。汉水之名可溯源到先秦时代。《尚书·禹贡》中有“嶓冢(嶓冢山)导漾(漾水河),东流为汉”,《诗经·小雅·四月》中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将汉江与长江并称为南方的两条大河。

古之汉水,今之汉江。汉江,又名襄河,古称沔(miǎn)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水位处长江中游左岸,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南麓的沮水,干流自西向东流经陕南和鄂西北,于武汉汉口(今硚口区)注入长江。秦惠文王置汉中郡,名字取自汉水,郡治南郑(今汉中南郑县)。秦汉时期,汉中郡西起沔阳阳平关(今汉中勉县),东至郧关(今湖北十堰郧阳)和荆山(今湖北襄阳保康),绵延千里。

汉江流域示意图©江汉大学

秦朝末年,“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民变的序幕,吹响了天下反秦的号角。公元前二O七年,在钜鹿之战中,项羽率楚军破釜沉舟视死如归大败秦军,秦终二世而亡。鸿门宴之后,刘邦向项羽称臣。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楚国疆域为梁楚九郡(今华东、江南大部分地区),建都彭城(江苏徐州),又分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辖汉中、巴、蜀一带,建都南郑。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三分关中,立秦三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董翳为翟王,都高奴。

刘邦自知无力与项羽对抗,只好接受任命,并听从谋士张良的建议,在前往汉中封地时,烧毁沿途所有栈道,以示无意离开汉中,从而减轻项羽对自己的戒心。刘邦在汉中韬光养晦,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公元前二O六年八月,刘邦乘项羽出兵北击齐地之际,采用大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谋,攻袭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欲与项羽逐鹿天下,是谓“楚汉战争”之肇始。

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良送至褒中,遣良归韩。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

前二O五年三月,刘邦闻项羽命英布刺杀楚义帝,号召天下王公反抗项羽。项羽因齐地降而复叛而深陷齐地,刘邦率汉军五十六万趁虚直捣楚都彭城。项羽闻讯,亲率精锐骑兵三万人夜袭彭城反攻。至中午大破汉军,刘邦率败军溃逃泗水方向,项羽精锐死追不舍,沿途杀死汉军十余万,一口气追到灵璧县东的濉(suī)水(老濉河)。汉军为了逃命相互挤踏,光溺水淹死的就多达十余万,尸阻断流濉水。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楚汉彭城大战路线图©观者

前二O四年八月,彭城之战后,项羽攻克荥阳,进而拿下成皋,后被汉军阻击在巩义。彭越击毙楚军将领薛公后,项羽遂放弃巩义前线,退守成皋。十月,刘邦在项羽与彭越激战之际收复成皋,双方在广武(今河南郑州荥阳辖镇)驻军对峙。次年八月,楚汉进入相持阶段,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界西为汉,界东为楚。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汉王之败彭城,诸侯皆复与楚而背汉。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复使侯公往说项王,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鸿沟@河南郑州荥阳广武镇

前二O二年十二月,刘邦率部与韩信统帅的各路大军,以六十万对阵楚军十万人马。项羽率十万楚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韩信十面设伏,迫使项羽节节挫败,又令各营夜奏楚乐,四面楚歌令项羽军心涣散。霸王别姬后,项羽垓下突围败走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东,遂引颈自刎。

楚汉之争进退路线图©地图帝

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霸王别姬雕像@安徽蚌埠固镇县濠城镇垓下遗址

垓下之战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因其规模空前、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著名古代七大战役之一,有“东方的滑铁卢”之誉。“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刘邦取得军事胜利后,因其原封地在汉中且曾称汉王,故迁都关中并定都长安(寓意“长治久安”),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皇朝——“汉朝”。

华夏族人在汉朝以后被称为“汉人”(意为“汉朝之人”),但在汉朝早期,因为秦朝的强大影响,匈奴也将汉朝时的中国汉族人称作“秦人”,后渐改称“汉人”。“汉人”从此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通称,“汉”最终作为族称为中国汉族人所接受。到唐朝后,汉民族也被外国人称为“唐人”。

而“九州”这一民族地域概念,自汉朝起成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华夏神州又称为“汉地九州”。唐·王维在《冬日游览》中说:“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这里的“九州牧”指汉地九州的管理者,即当朝皇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