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疆印象之特色命名:土洋结合的地名和长长的姓名

答自己问 在别处or在路上 2023-11-08

1. 从西域到新疆2. 从“巴扎”说起3. 洋气的地名4. 接地气的地名5. 长长的姓名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道出了“恋上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的缱绻,你会因为什么而将一个地方牢牢记在心底呢?
是路上史诗级的风景线,是异域最炫的民族风,抑或厚重的人文底蕴?是旅途中一次一眼千年的浪漫邂逅,是疲惫时他乡友人一个善良的微笑,抑或只是因为一个简单有趣的地名?

莎士比亚说:“名字本来没有意义,就象玫瑰花一样,换个名字也照样芬芳。”突出了名字是可以改变的,但改变不了事物本身。

话虽如此,但名字带来的标签效应和首因效应不容忽视。常言道“人如其名”、“地如其名”,人们习惯望文生义、顾名思义,故起名需慎重,切不可如抓阄、摇骰子般儿戏随意。

不去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知新疆之美!新疆疆土辽阔、跨度广袤、地广人稀,去新疆旅游的精髓在于公路旅行,大部分时间在路上,走一路看一路,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去一趟新疆,旅程几千公里,外加新疆独有的西域风情,毫不夸张地说,对于大部分国人,去一趟新疆深度游,差不多等于出了一趟国。除了辽阔的旷野,极致的风景,独特的异域风情,还有那些充满民族特色的地名、人名,同样令人记忆深刻。

从西域到新疆

地名即一个地区的名称,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一个地方的标签和符号。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因由或理据),可能源于地理实体、空间位置、地形水文或环境气候等表征。在特定的地域中,地名还会牵涉到种族和语言等文化因素。

地名是属地重要的品牌形象识别元素,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同时,地名可被视为一块“活化石”,往往承载着城市变迁、历史沿革、民族图腾和文脉赓续,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治色彩或民族特征和地域色彩。了解地名背后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气质。

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四海到秦朝的监察御史和郡县制,从汉水汉中到汉朝汉族,从御史到刺史再到州牧,从秦汉州、郡到隋唐道、路,从元朝行省到废府存县,随着历史的变迁、王朝的更迭和疆域的分合,地名亦几经变迁。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地区沿袭着州府故名。

东汉行政区划

“豫”、“冀”,荆州、扬州、徐州,还有凉州、青州、兖州,这些地名依旧锚定在“九州”这一隽永的民族精神地理坐标系。从凉州到河西四郡,从金城到兰州,从镐京到长安,这些地名仍然镌刻着开疆拓土的民族精神。从江河湖海到山川港湾,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西域到新疆,地名恒久远,薪火永流传。

新疆,原称西域,唐朝时又称碛西。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统一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管辖西域。其名源起1760年乾隆帝给陕甘总督杨应琚的谕令:“新辟疆土如伊犁一带,距内地远,一切事宜难以遥制。”建省则出自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上奏同治帝的“他族逼处,故土新归。”

将大片西部热土打包建省统称“新疆”,这个名字有点像“苏联”,本身不带任何地理、民族色彩。但故名“西域”,古代泛指中原以西区域,汉朝时多指天山南麓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诸国自此受中央王朝管辖。历史上在新疆境内的西域三十六国,很多旧名跨越时空沿袭至今。

西域都护府@特克斯八卦城
  • 焉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 若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 且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

  • 尉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

  • 皮山:和田地区皮山县

  • 渠勒:和田地区策勒县渠勒村

  • 莎车:喀什地区莎车县

  • 疏勒:喀什地区疏勒县

  • 温宿:阿克苏地区温宿县

  • 于阗:转音“和阗”,即今“和田”

  • 龟兹:在今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 车师:在今昌吉吉木萨尔县及吐鲁番盆地一带

西域三十六国位置

作为边陲通驿,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族裔人口占主体,自治区目前设有五个民族自治州。历经建设兵团近七十年的戍边屯垦和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引渡,加之相对宽松的生育政策,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新疆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7.76%,仍占主体。

目前,新疆居住着56个民族和19个世居民族,是名副其实的多民族聚集的自治区。在新疆世居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都有自己语言和文字,他们的名字是根据自己语言的读法用汉语音译过来的,所以新疆自治区的很多地名、人名都有别于汉族命名习惯,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异域风情。

从“巴扎”说起

去过新疆的朋友,一定逛过遍布城乡的“巴扎”。对于没去过新疆的朋友,不禁要问什么是“巴扎”呢?难道是热巴和娜扎组合成团了?

迪丽热巴&古力娜扎

非也,“巴扎”词源为波斯语بازار bāzār,意为集市、农贸市场,维吾尔语译为“巴扎”。由此可一窥边疆昔日商贸往来的热闹,作为丝路渊薮也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位于首府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也是被誉为“新疆之窗”的国家4A级景区。

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

西部边陲之城喀什,自古贸易发达,素有“巴扎王国”之称。去喀什,一定要去一趟牛羊大巴扎,领略一番南疆的原始粗犷和野性奔放。位于喀什西北郊的荒地乡,每周日才开放的牛羊大巴扎,是新疆乃至亚洲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喀什牛羊大巴扎,延续了原始粗犷的传统牲畜交易方式——摸骨估重,握手成交,当面点钞。穿梭在人潮羊海中,熙熙攘攘,野性奔放,味道上头,热闹非凡,蔚为壮观。

喀什牛羊大巴扎©何晓玲@澎湃

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网购、外卖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新疆还有那么多巴扎,新疆人还那么热衷传统的逛街购物模式呢?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国内接邻3个省份;位于亚欧大陆腹地,边疆接邻8个国家。新疆土地面积166.49万km²,约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17.2%),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份。1个新疆 ≈ 3.4个四川 ≈ 9个广东。

新疆疆域辽阔,东西宽约1950公里,南北长约1550公里,跨度和中国整个西南到东南城市的跨度相当。火车在新疆飞驰一天可能都出不了省,飞机在新疆航行两个小时可能尚未出县。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排名倒数第三,有时连续行驶两三个小时都未必能见到一间房子、看到一个人。

新疆实在是大得没谱,大得让商家望而生畏。所以,新疆人在网购时,时常会看到“新疆不包邮”的特别提示,甚至标注运费远高于商品价格。“不包邮”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新疆电商发展的卡点,使得其电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网购体验不理想降低了人们的购买欲望,很多新疆人就只能去逛巴扎,回归传统的线下淘宝模式。

有道是:疆之大,快递怕;不包邮,逛巴扎。

洋气的地名

新疆是交界邻国最多(与8个邻国接壤)、陆地边境线最长(达5700多公里,占中国边界总长度四分之一)、陆路边境口岸最多的省级行政区。让我们看看几个口岸的名称:

  • 霍尔果斯口岸、红其拉甫口岸、塔克什肯口岸、吐尔尕特口岸

中哈霍尔果斯口岸

看看以下新疆的行政区名称,看着都是汉字,念起来是不是很“洋气”?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 图木舒克市、可克达拉市、特克斯八卦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 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喀什噶尔、吐鲁番、哈密

  • 可可托海、可可苏里、布尔津、昭苏

  • 波斯特多克特村

克州冰川公园

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波斯特多克特村

实际上,每个音译的地名,从字面上无从理解,但在各自的母语中都有具体的意义或寓意。

  • 乌鲁木齐:源自蒙古语卫拉特方言,意为“美丽的牧场”。

  • 吐鲁番: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

  • 哈密:维吾尔语为“大门”的意思。

今天的乌鲁木齐简称“乌市”,其旧称为“迪化”。当年,清乾隆帝平定准噶尔汗国后,将扩展开发后的城池命名为“迪化”,意为“启迪教化”。

“迪化”的命名因由类似“抚顺”、“绥德”、“绥化”、“怀化”,表达了朝廷抚绥边疆,绥民以德,教化夷民,以期归服向化的顺导怀柔之意。

“迪化”于1954年2月1日正式更名为“乌鲁木齐”。

再来看三个自治州名称的含义:

  • 伊犁:来自维语,有“宽阔、舒适”之意;蒙古语读作“伊勒”,是“光明显达”的意思。

  • 巴音郭楞:蒙语意为“富饶的流域”。

  • 博尔塔拉:蒙语意为“棕色的草原”。

南疆的和田和喀什这两个地区的地名都和“玉石”有关:

  • 和田:古称“于阗”,古藏语中意为“玉城”、“玉村”。在中古汉语中音转为“和阗”,维吾尔语沿用“产玉石的地方”之意。

  • 喀什:古称“疏勒”,全称“喀什噶尔”,由突厥语、古伊兰语、波斯语等融合而成,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维语则意为“各色砖瓦房”。

盛产“玉石”的和田为“玉村”,盛产瓜的地方大概叫要叫“瓜州”了?别说,还真有,甘肃酒泉有个瓜州县,其名见于《汉书·地理志》所载“古瓜州地生美瓜”。

那么,盛产石油的地方呢?说起石油城,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以及玉门铁人王进喜奋战过的“大庆”,殊不知新疆有一座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名副其实的石油城。它就是克拉玛依市。

克拉玛依是自治区直辖的塔城飞地。当初将市区东北部的“黑油山”唤作乳名,后改称“黑油”在维吾尔语中的音译“克拉玛依”。一城糅烩汉维,土名洋字双记。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地,因油得名建城立市,地如其名,名副其实。

这两年被一首歌唱火的“可可托海”,蒙古语意为“蓝色河湾”,哈萨克语意为“绿色丛林”,其义蓝绿交织,富蕴盎然生机。就像青海没有海,只有湖;可可托海也没有海,只有湖和河。额尔齐斯河河水碧蓝,河谷沿岸的白桦林中夹生山杨、冷杉、峻松,尽显一派浓郁的北疆风情。

额尔齐斯大峡谷中有一对相伴而生的桦杉夫妻树,四季轮回见证着它们的长情告白,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与那拉提养蜂女之间的爱情则没有那么幸运。歌曲演绎出一段刻骨铭心、缱绻缠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唱尽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旷古柔情。

牧羊人与养蜂女

不同于景区里金山银河的绿意盎然,不远处矿山公园则略显荒凉。主角三号矿坑看起来粗糙丑陋,颓垣废井像是剜肉补仓留下的一块伤疤。相比牧羊人与养蜂女之间如泣如诉的儿女情长,功勋矿坑封存着国之秘藏秘辛与沉浮悲欢,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可歌可泣,值得烧把香鞠个躬。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再来看看大漠草原、山川湖河、达坂冰川等自然景观的名称:

  • 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木塔格沙漠

  • 巴音布鲁克草原、那拉提草原、喀拉峻草原

  • 喀纳斯湖、赛里木湖、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 吾古力牙特达坂、哈希勒根达坂、达坂城

  • 慕士塔格雪山、奥依塔克冰川

来看一下几个经典的景点地名释义:

  •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为“山下面的大荒漠”,被誉为进得出不得的“死亡之海”。

  • 库木塔格:维吾尔语是“沙山”之意,即是指“有沙山的沙漠”。

  •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泉源丰富”;哈萨克语意为“富饶的泉”。

  • 那拉提:突厥语意为“白阳坡”;蒙古语意为“有太阳的地方”。

  • 赛里木:哈萨克语意为“祝愿”;蒙古语意为“净海”。

  • 额尔齐斯:突厥语意为“竞渡”,准噶尔语释为“遒紧之谓,河流湍急故名”。

新疆地处西陲边关,自古便是多民族聚居地,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使得新疆的地名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很多地名都是不同语言混合,主要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混合结果。可以说新疆地名是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一个聚宝盆,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多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

  • 阿克苏地区的“拜城”:由缩写的维吾尔语“拜依”加汉语“城”构成。

  • “塔城”:由缩写的蒙古语“塔尔巴哈台”(水獭之意)加汉语“城”构成。

  • 喀什地区的“叶城”:由缩写的维吾尔语“叶儿羌”加汉语“城”构成等。

另外,一个地方往往混居多个民族,地名可能有维语、蒙语、哈萨克语、藏语以及汉语转音等一种或多种的多语定义和多维含义。一个地名,各个民族往往各发其音,各表其意。因此,地名的起源和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比如“可可托海”这个名字,蒙古语和哈萨克语双语会意可谓蓝绿交织,富蕴盎然生机。其实,“可可托海”的正经地名叫“富蕴”。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汉族人称之为“富蕴”,而当地哈萨克和蒙古族则称之为“可可托海”。

新疆地名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一个地方可能两个甚至多个名字并存,分属汉语言系统和少数民族语言系统。也就是说,新疆地名是一个“双系统”的地名,即汉语一套叫法,少数民族另一套叫法。据统计,目前新疆县级行政区划共99个,其中双语地名有40个。

  • 伊犁州的新源县,汉语地名为“新源”,蒙古语称“巩乃斯”,“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巩乃斯”的蒙古语意为“绿色谷地”,哈萨克语意为“白阳坡”。

如果未曾踏足新疆,第一次听到新疆的这些地名,相信你大概会和我当初一样,误认为这些是来自异域他国的某个地方。

  • 第一次见到“特克斯”,瞬间脑补汉译英成“Tex”,继而联想到美国的德克萨斯(Texas)。听我快速连读,随行的长辈听成了“X”,一下子就记住了。

  • 几个自治州的简称“巴州”、“博州”、“克州”,让人联想到山东的“德州”和美国的“德州”,妥妥的西洋气息。

  • “阿克苏”听起来有点类似“阿肯色”;“额尔齐斯”读起来与“阿尔卑斯”有几分近似。

  • “喀纳斯”(Kanas)首尾音似“堪萨斯”(Kansas),尾音则同“维纳斯”(Venus)。

  • 在去可可托海的路上有个“可可苏里”,总让人联想到青海的无人区“可可西里”。

喀纳斯机场©Leo_Siu@GoogleMaps

除了洋气的“克州”、“特克斯”、“喀纳斯”,土洋双俱的“迪化”/“乌鲁木齐”、“黑油”/“克拉玛依”,新疆还有很多听起来很土俗的地名,真可谓是土洋结合。

接地气的地名

先祭出两个首府乌鲁木齐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出来扎扎场子:

  • 乌鲁木齐的机场叫“地窝堡国际机场”(“堡”念pù),是不是感觉土洋土洋的?

  • 乌鲁木齐有个小区名叫“一砲成功”,乍看挺俗,但背后暗含历史典故。

一砲成功©红山塔下那些事儿@toutiao

像“独山子”、“石河子”、“三道河子”这些以西北方言后缀“子”构成的地名,显然与历史上西北地区民众迁入新疆有关。

石河子服务区

像“双河”、“胡杨河”和“新星”这些无啥特色的典型地名,大抵是汉族军垦或民屯时命名的。

像“北屯”和“铁门关”带有浓厚的军垦军旅色彩,大概是建设兵团屯兵垦田开垦出来的新城。

今年春季,你曾经唱过的“小白杨”,如今长成了中国最年轻城市——“白杨市”。白杨市位于中哈边境,是建设兵团管理的“师市合一”的第十二座城市。

小白杨哨所

这里有个例外,伊犁州的奎屯市,这里的“奎屯”不是屯垦的印记,它在和硕特蒙古语中意为“寒冷”。这种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地方,远有古代的凉州(“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今有北国冰城哈尔滨,“中国凉都”六盘水,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和莹媚如春的宜春。

至于《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流沙河、高老庄、火焰山、火云谷,在新疆都能找到!来新疆探寻西游印记,感受浓郁的神话色彩,追忆天马行空的童年。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新疆各种有趣的数字地名。提到用数字命名地点或串起地点,小学学过的《山村咏怀》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作者邵雍不愧是北宋理学家、数学家,他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只用了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

邵雍《山村咏怀》插图@古诗365

沿途数数用数字和量词将地点和景象编织在一起,勾勒出线状和点状的视觉印象,颇有点“捕捉关键帧”的意思。而以数字命名的“有趣”地点,在现在大都市还遗留不少。

  • 广州:“一德路”、“二沙岛”、“三元里”、“四圣街”、“五羊邨”、“六榕寺”、“七星庄”、“八甫水脚”、“上下九”、“十三行”;

  • 北京:“一间楼”、“二道沟”、“三里屯”、“四槐居”、“五棵松”、“六道口”、“七贤巷”、“八宝山”、“九道湾”、“十里堡”;

这些昔日简陋的地名,如今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传承和现代都市气息。如果说广州的“三元里”代表着羊城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的义勇精神,“十三行”和“上下九”则代表着曾经的老西关风情和独特的岭南商业文化。如果说“三里屯”和“五棵松”代表着京城年轻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时尚潮流,位于“八宝山”的国家规格建制最高的革命公墓无疑代表着国人身后最高的殊荣。

三里屯太古里南区

而在幅员辽阔的新疆,大凡冠以数字命名的地名,往往意味着目之所及的屈指可数。大西北地广人稀,大面积都是一望无际的苍茫大漠、放眼无边的牧场草原,人们断然不会以“一粒沙”、“三根草”来命名一片地方。在辽阔的旷野上,往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所以才会有王维《使至塞上》描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尽收眼底的单调壮阔。

大漠孤影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当冒险先驱涉足这些新大陆处女地时,没有太多显著的地理位置参考,因此在标记命名地点时就比较写实。可能是路边可供匆忙旅人歇脚乘凉的“八棵树”,也许是幕天席地仰望星空时头顶孤寂的“七个星”,抑或是沿途寻他千百里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的“一间房”。这些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的稀疏景象,更加反衬出大西北的荒芜和寂寥。

a_lonely_home

在进出霍尔果斯口岸时,要经过一个叫“八十间房子”的边境检查站,它的名字令人印象深刻。简单之余,不免让人心生好奇。据传,建国初期,伊犁、塔城地区有六万多人离开中国去了苏联,俗称“伊塔事件”。这地方后来只剩下八十户人家,于是便更名为“八十间房子”。由此可见,当年中苏交恶时,局势的动荡和边民的摇晃。

八十间房子边境检查站@新疆法制报网

无独有偶,哈密有个房子更少的地方叫“十三间房”。有一种说法是,早期有人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来到这个地方看到有十三间房屋,因故取名“十三间房”。上文提到的“一间房”也非凭空杜撰,阿克苏就有个火车站叫“一间房”,估计当年小站周边只盖了一间房吧。荒原百里能见到一间房,氤氲的人间烟火气,最抚旅人心。

一间房站©新疆直播@知乎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有个街道叫“八家户”,想必当年这里最初只有八户人家。在人潮拥挤的北上广深,估计鲜有人清楚自己的小区有多少住户。不过,这种按家户数命名的传统古已有之,自辽宋夏金元就有“百户长”、“千户所”这种基于户数的编制。如今,甘肃天水的千户镇、贵州西江的千户苗寨等,还在沿用这种祖传的地名。

西江千戶苗寨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有个站叫“八楼”,对,就是刀郎唱火了的“八楼”。你是不是也被“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困扰多年?我以前听成了“八路”,总之听着有些莫名其妙。原来“八楼”是指昆仑宾馆,只因为是当年周边最高的建筑,有八层楼,因此得名“八楼”。没有什么深刻意涵,就是如此浅显随意。

刀郎-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八楼公交站©伊秀经验

俗谚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聊完了土洋结合和有趣的数字地名后,接下来一起看看新疆独具特色的人名。

长长的姓名

新疆居住着56个民族和19个世居民族。

  • 族群规模前9的民族: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东乡族、塔吉克族、锡伯族,

  • 其他小众民族:满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

这些少数民族的姓名组成和汉族也大不一样。先来看三个新疆名人,相信你在电视上都见过:

  • 尼格买提·热合曼

  • 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

  • 古力那扎尔·拜合提亚尔

迪丽热巴·迪力木拉提

再来一串,可能就没那么熟悉了:

  • 艾尔肯·阿布都拉

  • 帕尔哈提·哈力克

  • 古丽米娜·麦麦提

再来一个更长的十二个字的名字,他就是CBA新疆队的篮球运动员——阿不都沙拉木·阿不都热西提。

姓名是血缘联系的纽带,见证着家族的传承。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名字是前姓后名;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他们的名字构成恰好相反,是前名后姓。

他们没有专有的姓氏,通常情况下继承父亲的名字作为姓氏。学过C语言的挨踢民工很容易理解,就是名字后面拖个指针,指向父亲的名字,串联成家族世系链表,以便追宗溯源。

比如说有个男孩儿叫艾尔肯,他爷爷叫阿里木,爸爸叫阿迪力,那么他爸爸全名就叫阿迪力·阿里木,他叫艾尔肯·阿迪力,将来如果他有孩子了,孩子就叫XXX·艾尔肯。

父辈名作姓氏©我从新疆来@163

所以,这下明白了吧,迪丽热巴不姓“迪”,而是姓“迪力木拉提”;古力娜扎不姓“古”,而是姓“拜合提亚尔”。

从“巴扎”说起,以“巴扎”结尾,也算是首尾呼应,善始善终。

嘿,巴扎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