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多勇丨弹筝峡地望以及相关军事地位考述

宁夏社会科学 西北学 2023-06-13
作者简介

张多勇,1966年生,甘肃华池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方民族大学鄂尔多斯盆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荒漠化防治等学科教学与研究,著有《西夏监军司遗址与边防体系》(中华书局2020年版)等专著5部,在《人类学学报》《历史地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创办区域文化研究刊物《豳风论丛》(以书代刊)。担任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主持省科技支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0多项。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在陕甘宁蒙毗邻地区,骑摩托车进行古城址考察,行走60多个县,行程6万多公里,发现众多古城遗址,搞清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陇山以东的走向,并对道路进行命名。提出“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共同体”的概念,倡导黄河“几字弯”区域研究。


摘要:弹筝峡因泾水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流水“如弹筝之声”、“行者闻之鼔舞而去”而得名,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要道,但弹筝峡地望不明。文章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认为泾河主河道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至宁夏泾源县大湾乡阳庄一段19.1千米的峡谷,即为弹筝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也是历朝的军事要塞。汉代是泾阳县通安定郡治所高平丝绸之路上的理想通途;十六国时期赫连定设伏于弹筝谷,斩北魏吐伐斤于此;北魏宇文泰命赫连达设关弹筝峡,控制了陇山左右;唐代唐蕃清水会盟以弹筝峡西口(今阳庄村)为界,在弹筝峡东口平凉城留下六个古城遗址,并有著名平凉劫盟事件;宋代弹筝峡路与黄石河路(今泾源县城西)成为镇戎军南下防御的两个重要通道;元明清以后弹筝峡虽然成为腹里,但其军事关要的地位并未下降,依旧设关把守,同时也发挥其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文章还探讨了平凉劫盟的会盟坛在今安国镇,平凉城的前哨彰义堡在今蒿店。

关键词:弹筝峡;丝路要道;军事重镇


弹筝峡在历史时期是丝路要道,也是军事要塞。《元和郡县图志》卷三《泾州》“平凉县”条记载:“泾水,源出县西南泾谷。地理志云泾阳县筓头山,泾水所出。淮南子云‘筓头山一名薄落山,’故泾水亦曰薄落水。又南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常如弹筝之声,故行旅因谓之弹筝峡。”[1]60弹筝峡是泾水流经的地方,因其流水如弹筝之声而得名。看来,唐代有弹筝峡的名称,追溯历史,弹筝峡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主干道所经之地;《水经注》记载,十六国时期已有弹筝谷;西魏宇文泰令赫连达先据弹筝峡;唐武徳八年突厥入犯,诏李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以备之;唐建中四年(783年)与吐蕃清水会盟,弹筝峡西口作为唐蕃之间国界线;贞元七年(791年),泾原节度使刘昌复筑平凉城,又筑胡谷堡,巩固弹筝峡的边防;宋代李继和面奏皇帝,筑镇戎军,加强制胜关和弹筝峡路的防御。

然而,弹筝峡的具体地理位置并不甚清楚,明代赵时春在《平凉府志》曰:“金佛峡唐曰弹筝峡”,金佛峡即今宁夏泾源县的三关口;民国《平凉县志》曰:“弹筝峡即今崆峒前峡”。王知三认为“宁夏泾源县弹筝峡位于泾源县城东6公里处”。[2]对于以上分歧,学术界未见有专文论述。弹筝峡作为地名,在丝绸之路上做过哪些见证?其所在位置的确定,能明确古代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弹筝峡作为地理舞台,在各朝代上演了哪些历史剧?其所在位置的确定,可为中国军事史的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探讨弹筝峡的与周边的地形关系,能明了陇山(六盘山)的地理形胜以及陇山在历史时期的军事地位。

一、弹筝峡地望与地形地貌

前引《元和郡县图志》泾州平凉县载:“泾水,源出县西南泾谷。地理志云泾阳县筓头山,泾水所出。淮南子云‘筓头山一名薄落山,故泾水亦曰薄落水。又南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常如弹筝之声,故行旅因谓之弹筝峡。”[1]60同书百泉县条又载:“可蓝山,一名都卢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定据平凉,登可蓝山,望统万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业,岂有今日?”[1]60《大清一统志》曰:“大统山,在平凉县西南可蓝山西五里,又西南二十里曰白岩山,下有聚粮平。”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大统山、可蓝山、崆峒山、鸡头山、筓头山、薄落山、都卢山均指太统山系被切割的山头。《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问道“西至崆峒,登鸡头”[3]6,崆峒当是部落名,鸡头山应是今崆峒山。《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3]241笔者考得,回中道即今贯穿于甘肃华亭市、宁夏泾源县的六盘山与太统山之间的通道。《汉书》卷六《武帝纪》载,汉武帝“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祀五畤。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4]185汉武帝所走路线,当是走回中道,登崆峒,从鸡头道(崆峒后峡),越小六盘,西临祖厉河(今靖远县境)。

古之陇山即今六盘山,关于六盘山的构造系统,却被地理书忽略。笔者近二十年来,穿行于六盘山周边野外考察不下三十次。所见,六盘山从地质构造上,其基岩为白垩纪六盘山群泥岩、薄层泥灰岩、砂质泥岩及砾岩等组成,广义的六盘山分为南北走向的两个山系,东部青冈岭与崆峒山为一个山系,从宁夏固原市南向南延伸至陕西岐山县,我们可称为太统山系;六盘山(陇山)系在西,从宁夏海原县至陕西宝鸡西的渭河岸,两支山系均南北跨陕甘宁三省区,两个山系合起来可称广义的陇山,六盘山系可称狭义的陇山。两个山系中间有谷地隔开,谷地地跨宁夏的原州区、泾源县,甘肃的华亭县,陕西的陇县、千阳县等五县区,这个谷地是早期的河道。根据华亭蒋庄、神峪、朝那剖面风成红粘土古地磁测年,年龄大致为810万年。六盘山在距今810万年隆升至1500米,六盘山隆升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在距今380万年六盘山系急剧隆升。[5]142-148六盘山岩石向东倾斜,说明西部六盘山系隆升较快,东部太统山系隆升较慢,于是山势向东倾斜,河水东流,将太统山系切割出峡谷,从南往北依次有六个峡谷:甘肃平凉华亭市的神浴峡 、安口峡,平凉市崆峒区的崆峒前峡、崆峒后峡(二峡上游均在泾源县),泾源县的金佛峡(弹筝峡),彭阳县的乃家河(茹河源头)等。弹筝峡既是这六个峡谷之一(如图)。笔者考得,唐代平凉城在今崆峒区安国镇,唐代清水会盟确定唐蕃分界线以弹筝峡西为界,可推断弹筝峡是安国镇以西的一段峡谷。嘉靖《平凉府志》曰:“金佛峡唐曰弹筝峡”,今三关口又名金佛峡,证明弹筝峡就是经过三关口的这段峡谷。民国《平凉县志》曰:“弹筝峡即今崆峒前峡”,不符合唐代唐蕃“以弹筝峡为界”的记载,也不符合北魏宇文泰驰赴平凉,令赫连达固守之弹筝峡位置。今天在崆峒前峡新修水库,取名弹筝湖,亦不能改变历史。至于王知三所说“宁夏泾源县弹筝峡”,则没有依据。《平凉古代史考述》一书认为“弹筝峡即今平凉西颉河,西口在安国镇”[6]113,就是说弹筝峡在安国镇以东的河谷,其所指区域大体是正确的,但这段河谷较为开阔,宽在2千米以上,明显没有安国镇以西地段狭窄显要。根据宋代李继和上奏,镇戎军“自瓦亭路南去,则由弹筝峡入渭州安国镇”[7]8970看,弹筝峡在瓦亭南,安国镇以西,弹筝峡东口当是安国镇。笔者2006年曾在此考察,后又多次到此考察,2017年7月2日笔者又专程前往复查。金佛峡从平凉崆峒区安国镇往西至泾源县六盘山镇阳庄村有两段峡谷,峡谷中间以泾源县蒿店(原为乡,今已撤并六盘山镇)为中点,东段峡谷安国镇至蒿店长12千米,谷宽约500-600m;西端峡谷蒿店往西至阳庄村东西长7.1千米,谷宽约100-150m,较为狭窄。阳庄村有往北、往东两个岔道,一路西行经六盘山镇(什子)至和尚铺,和尚铺是宋代以来翻越陇山的道路的东段起点,今312国道也从此上山,因翻越陇山的道路蜿蜒有六盘,故名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就在此山上;另一路北行至瓦亭,瓦亭有古城,文化层显示是宋代的城寨,瓦亭又有道路分叉,一路经大湾乡(汉代平林置),经青石岭,至固原(汉代安定郡治所),一路西南行沿卧羊川与和尚铺与312国道相汇,东去则入汉代回中道(宋黄石河路)至泾源县。从蒿店往北翻越山梁有一通道,通往宁夏彭阳县新集乡,蒿店以东已经不是唯一的险要之地。但是最危险要的一段当是指蒿店往西至阳庄,可称其为“狭义弹筝峡”,加上蒿店东至安国镇一段,即阳庄至安国镇可称“广义弹筝峡”,宋初李继和所奏,镇戎军“自瓦亭路南去,则由弹筝峡入渭州安国镇”[7]8970正是指的阳庄至安国镇一段峡谷。《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三十九“仁宗庆历三年春正月丙子”泾原安抚使王尧臣言:“又瓦亭寨,其西则居镇戎大路,其东则历弹筝峡、嵩(蒿)店、安国镇至渭州,其东南控六盘来路,其南去制胜关、万岁寨二十里,与仪州相接,自唐以来,皆宿重兵,为控制之地,当四路走集,最为冲会,宜常置一将军马,以扞其奔轶。”[8]3340这段话,一方面反映出宋代依托“六盘道”(《新唐书》卷八《穆宗纪》曰:大中三年二月“吐蕃以秦、原、安乐三州,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萧七关归于有司。”《旧唐书》卷十八下《宣宗纪》曰:大中三年春正月丙寅,泾原节度使康季荣奏:“收复原州石门、驿藏、木峡、制胜、六盘、石峡等六关讫,邠宁张君绪奏今月十三日收复萧关。”说明六盘关是唐代防御吐蕃所建。《方舆纪要》卷58固原州:六盘关“在六盘山上。关路险阻。唐为原州七关之一”。)联络陇山东西后,弹筝峡的地位下降,瓦亭的地位上升。王尧臣将瓦亭的军事地理形胜概括为“四路走集”:一是西去镇戎军的大路,二是东则历弹筝峡、蒿店、安国镇至渭州,三是东南控翻越六盘山的来路,四是南去制胜关、万岁寨二十里,与仪州相接,这条道路就是宋代的黄石河路。根据“东则历弹筝峡、蒿店、安国镇至渭州”弹筝峡已经明显不包括蒿店、安国镇,只有狭义的弹筝峡,与《宋史》李继和所奏镇戎军“自瓦亭路南去,则由弹筝峡入渭州安国镇[7]8970”广义的弹筝峡不同。弹筝峡在蒿店至阳庄村之间一段较为窄狭,其中在距离蒿店西2.8千米的地方今称三关口,两山绝壁,谷地狭窄,最危险要。三关口南北二山在此均伸出一个石嘴,南嘴长100米,宽60米,高30米,北嘴高30-50米,长70米,宽150米,两嘴对峙,形成一长50米峡口,峡宽20米,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公路遗留宽10米,地理坐标:35°40′41″N,106°22′31″E,海拔1717米,今312国道从南嘴穿隧道而过。这个峡谷当是“山路之内,常有如弹筝之声,行者闻之鼔舞而去”的弹筝峡。三关口东侧石嘴有庙宇10座,有关帝殿、杨六郎殿、杨七郎殿、药王殿、子孙殿、菩萨殿、无量祖师殿、灵官殿、三宵殿、五圣殿等,北壁悬崖上还有高约1.5米的两个小龛,是三佛殿、碧水佛殿。传说杨宗保、穆桂英大战三关口即此。今庙里有居士看管,据他讲,原来的神像均是铜铸,故名金佛峡,“文革”期间铜像毁掉炼铜。从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至宁夏泾源县大湾乡阳庄村的峡谷,虽然狭窄,东西向的道路比较平直,山谷间穿行沿途无需翻山越岭。这里山体皆由石质石灰岩组成,降水在400毫米以下,历史时期不会有太大的地貌变迁,可说是一个天然的通道,山谷河水清澈,古人不会舍此而翻山越岭另寻他道。弹筝峡不仅如上书所述是历代兵家的防御通道,也是丝绸之路的“泾河道”必经的道路。

二、汉代丝绸之路“泾河道”经过弹筝峡

《元和郡县志》所载:泾水“又南流经都卢山,山路之中,常如弹筝之声,故行旅因谓之弹筝峡。”[1]60行旅谓之弹筝峡,当指丝绸之路上的行旅。《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九》原州百泉县载:“弹筝峡,水经注云:‘泾水经都卢山,山路之内,常有如弹筝之声,行者闻之鼔舞而去。’又云:‘弦歌之山,峡口水流风吹,滴崖响如弹筝之韵,因名之。”[9]705由于《水经注》泾水部分散逸,《太平寰宇记》转引《水经注》的这条记录,将“弹筝峡”之名追溯到北魏。行者闻之鼔舞而去,反映了和平时期行旅经过弹筝峡的轻松愉快。《居延新简》破城子E•P•T59•582号简,学界称“居延里程简”,简牍有残断,四栏内容并不连贯,其中第二栏记载:“月氏至乌氏五十里,乌氏至泾阳五十里,泾阳至平林置六十里,平林置至高平八十里。”笔者曾依据此简考得汉代月氏道古城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白水乡与花所乡之间的瘪家沟汉代遗址,汉代乌氏古城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十里铺汉代遗址,汉代泾阳古城遗址在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汉代遗址,平林置在今泾源县大湾乡东汉代遗址。[10]65-70根据E•P•T59•582号汉简所载,汉代汉代经月氏县、乌氏县、泾阳县、平林置到高平(今固原市)的丝绸之路就是从今平凉市所在的泾河川由东向西而行,弹筝峡就在这条道路上。

关于这条道路的命名,初师宾在《甘肃靖远新出东罗马鎏金银盘略考》一文称为“高平道”[11],又在《汉简长安至河西的驿道》又说:“可称为‘高平道’无疑。”[12]92马智全从五卷本《肩水金关汉简》中一条相似的汉简73EJT21:1认为,简文记载文书运行路线并不是“高平道”,而是“安定道”,故马智全将这条道路命名为“安定道”。[13]232-240这条道路主要从泾河河谷通行,笔者将其称为“泾河道”[14]667

汉代丝绸之路“泾河道”要经过弹筝峡。根据《居延新简》破城子E•P•T59•582号简复原这条道路,是从长安出发,至茂陵,经好止(今乾县)、义置(今永寿县监军镇永寿村西北约2公里[15]58),经今永寿县、彬县、长武分两路:一路经甘肃宁县,一路在泾川县经明乡长武城(汉阴盘县)下原入泾河河谷,沿泾河谷地,经临泾县(今泾川水泉寺[16]144-153)、月氏道(瘪家沟)、乌氏县(平凉十里铺)、泾阳县(安国镇油坊庄),经弹筝峡,至平林置(泾源县大湾乡)至高平(今固原)。这条道路在木峡关越陇山,沿祖厉河,在靖远哈思堡渡黄河,经媪围县至小张掖、 日勒,进入河西走廊。[17][]38-50

三 . 十六国、北魏陇山军事要塞弹筝峡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载:赫连勃勃“在位十三年而宋受禅,以宋元嘉二年(425年)死。子昌嗣伪位,寻为魏所擒。弟定僭号于平凉,遂为魏所灭。自勃勃至定凡二十有六载而亡。”[18]3213明确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建立的大夏,赫连勃勃、赫连昌、赫连定三帝的承继关系,其中赫连定是在平凉继位。《宋书·索虏列传》载:“元嘉五年(428年),使大将吐伐斤西伐长安,生禽赫连昌于安定,封昌为公,以妹妻之。昌弟赫连定在陇上,吐伐斤乘胜以骑三万讨定,定设伏于陇山弹筝谷破之,斩吐伐斤,尽坑其众。定率众东还,后克长安,焘又自攻不克,乃分军戍大城而还。焘常使昌侍左右,常共单马逐鹿,深入山涧。昌素有勇名,诸将咸谓昌不可亲,焘曰:‘天命有在,亦何所惧’亲遇如初。复攻长安,克之。定西走,为吐谷浑慕璝所禽。”[19]2330赫连定设伏于弹筝谷,斩北魏吐伐斤,尽坑其众,赫连定继而又夺取长安,待拓跋焘最后收复长安,赫连定西走,被吐谷浑所擒。这是弹筝峡的最早记录,称为“弹筝谷”。

据《周书》记载,北魏528年,万俟丑奴在高平(今固原)称帝,国号大赵,北魏迁尔朱天光、贺拔岳、侯莫陈悦平定之。宇文泰随贺拔岳平定万俟丑奴,战功较多,行原州事。宇文泰对贺拔岳曰:“今若移军近陇,扼其要害,示之以威,怀之以德,即可收其士马,以资吾军。西辑氐羌,北抚沙塞,还军长安,匡辅魏室,此桓文之举也。”[20]4贺拔岳接受宇文泰的建议,引军西次平凉(泾源县城南)(笔者考得:十六国、北魏的平凉郡在在宁夏泾源县城南果家山遗址,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割泾州平凉郡于今县理置平凉县,属长城郡。”[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三《关内道·原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页。]北周在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建平凉县。),派宇文泰为夏州刺史。“永熙三年正月,贺拔岳欲讨曹泥,遣都督赵贵至夏州与帝(宇文泰)谋,帝曰:‘曹泥孤城阻远,未足为忧。侯莫陈悦贪而无信,是宜先图也。’岳不听,遂与悦俱讨泥。”[21]4贺拔岳未听宇文泰的建议,与侯莫陈悦(秦州刺史)联攻灵州曹泥(曹泥为灵州刺史),至于河曲(中宁县一带),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所害,其士众散还平凉。赫连达等请迎宇文泰,宇文泰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今固原),收复贺拔岳旧部,令赫连达率骑据弹筝峡,看来西魏时,平凉和弹筝峡是两个要塞。平凉扼控回中道通道(笔者考得回中道是经过千阳县、陇县、华亭县、泾源县的陇山与太统山之间的道路。),弹筝峡扼控泾河大道,可以反证西魏时平凉载泾源县境内。

《周书·赫连达传》载:“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达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赐爵长广乡男,迁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宇文泰),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时宇文泰为夏州刺史)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令达驰往。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率骑据弹筝峡。”[21]439-440宇文泰赴平凉,赫连达守弹筝峡夺取高平(今固原),再次显示了弹筝峡和泾河通道在宇文泰经营陇山中的重要地位。

宇文泰驻军平凉,收复原州,表奏自己镇守原州,侯莫陈悦驻军水洛(今庄浪县水洛城)。不久,宇文泰随取水洛,下略阳(今张家川陇城镇),入下邽(今天水)。“太祖(宇文泰)乃令李弼镇原州,夏州刺史拔也恶蚝镇南秦州,渭州刺史可朱浑元还镇渭州,卫将军赵贵行秦州事,征豳、泾、东秦、岐四州粟以给军。”[21]9宇文泰控制了陇山左右。宇文泰从平凉出兵,夺取原州(今固原),命赫连达控制弹筝峡,不久打败侯莫陈悦,收复今天水、陇西所载的陇右,成为权倾一时的西魏丞相,奠定了建立北周的基础。显示了控制陇山与太统山中间的回中道和弹筝峡所在的泾河道对于宇文泰经营陇山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唐朝与吐蕃以弹筝峡为界

唐武德八年六月,突厥入犯,“丙子,遣燕郡王李艺屯华亭县,及弹筝峡。水部郎中姜行本断石岭道以备突厥。丙戌,颉利可汗寇灵州。丁亥,以右卫大将军张瑾为行军总管以御之。”[21]5995可见唐初防御吐蕃入侵,也是在华亭县(回中道)及弹筝峡设关。

安史之乱以后,唐蕃关系有争战、有会盟,其中战争不下百余次,据陈楠统计,会盟共计10次:706年神龙会盟、714年河源会盟、733年赤岭定界、736年凉州会盟、762年宝应会盟、765年永泰会盟、767年大历会盟、783年清水会盟、787年平凉劫盟、821—822年长庆会盟。[22]167-169最为重要者为清水会盟和长庆会盟,清水会盟明确划定了唐蕃之间的各段边界,长庆会盟则是双方真正在信守和好,合同一家的前提下达成的。[23]60这在藏汉民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清水会盟是唐蕃之间唯一一次最清楚明确地划定各段边界的会盟。王尧认为长庆会盟所订“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重新确定清水会盟中所定边界。[24]93-108尹伟先《唐蕃长庆会盟辨考三题》一文认为,到长庆会盟时,吐蕃势力已较前清水会盟划定的边界大大向东延伸了。[25]69-74

1.清水会盟以弹筝峡西口为界

清水会盟发生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一月十五日,唐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大相尚结赞盟于清水。“将盟,镒与结赞约,各以二千人赴坛所,执兵者半之,列于坛外二百步,散从者半之,分立坛下。镒与宾佐齐映、齐抗及会盟官崔汉衡、樊泽、常鲁、于頔等七人皆朝服;结赞与其本国将相论悉頬藏、论臧热、论利陁、斯官者、论力徐等亦七人俱升坛为盟。”[26]5247会盟隆重庄严。双方互谅互让,就细节达成协议,如“初约汉以牛,蕃以马,镒耻与之盟,将杀其礼,乃谓结赞曰:‘汉非牛不田,蕃非马不行,今请以羊、豕、犬三物代之。’结赞许诺。塞外无豕,结赞请出羝羊,镒出犬及羊,乃于坛北刑之,杂血二器而歃盟。”[27]5247有歃血仪式,正如盟约最后所说:“今二国将相受辞而会,斋戒将事,告天地山川之神,惟神照临,无得愆坠。其盟文藏于宗庙,副在有司,二国之成,其永保之。”焚香为誓,以告天地山川之神。

清水会盟盟约划定边界线。《旧唐书٠吐蕃传下》载:“今国家所守界,泾州(今泾川县)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陕西陇县)西至清水县,凤州(陕西凤县)西至同谷县(甘肃成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今云南丽江,在唐代称为磨些江,在今四川攀枝花市注入雅砻江。有人推测,“磨些蛮”是纳西族的先民。)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兵马镇守之处,州县见有居人,彼此两边见属汉诸蛮,以今所分见住处,依前为定。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今甘肃景泰县黄河北岸),直北至大碛,直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27]5247-5248以弹筝峡西口为界,弹筝峡以西、以北已成为吐蕃疆域。今青海、兰州、陇西、固原、靖远、临洮、天水等地均被吐蕃控制,并承认了吐蕃占领河西走廊、西域广大地区和大渡河以西。并在贺兰山以西,新泉军以北置闲田为殴脱地。

以唐蕃清水盟约“今国家所守界,泾州(今泾川县)西至弹筝峡西口”看,弹筝峡是一段较长的峡谷,不是单指今三关口一处。

2.平凉劫盟

唐代因泾州朱泚称帝,唐许地向吐蕃求援,之后不予所许之地,唐蕃关系破裂。《新唐书·逆臣列传》载,泾州军叛,拥立朱泚(幽州人)为帝,“泚僭即皇帝位于宣政殿,号大秦(后改汉),建元应天。”为镇压朱泚,唐遣使向吐蕃求援,并许诺若平乱成功,则唐以伊西(今哈密以西)、北庭(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之地划给吐蕃。兴元元年(784年),吐蕃尚结赞请发兵助唐,收京城。“泚犹馀范阳卒三千,北走驿马关(甘肃庆城县驿马镇),宁州刺史夏侯英开门阵而待,泚不敢入,因保彭原西城(甘肃西峰义门古城)。”[27]6449吐蕃助唐平叛成功,战后吐蕃得不到所许之地,抱怨于唐,屡次发兵入寇,贞元二年(785)八月,“吐蕃寇泾、陇、邠、宁数道,掠人畜,取禾稼,西境骚然。诸道节度及军镇咸闭壁自守而已。京师戒严。上遣左金吾将军张献甫与神策将李升昙、苏清沔等统兵屯于咸阳,召河中节度骆元光率众戍咸阳以援之。”九月,凤翔节度使李晟在茾阳击败吐蕃,十月李晟遣兵袭吐蕃之堆沙堡,大破之。十一月,吐蕃䧟盐州,十二月䧟夏州,冦银州,素无城壁,人皆奔散。尚结赞既䧟盐、夏等州,各留千余人守之,尚结赞大众屯于鸣沙。贞元三年(786)吐蕃羊马多死,粮饷不给,唐朝调遣华州潼关节度骆元光、邠宁节度韩游环统众与凤翔鄜邠及诸道戍卒屯于塞上,又命马燧率师次于石州,分兵隔河与骆元光等犄角討之,尚结赞闻而大惧,累遣使请和仍约盟会,唐德宗皆不许。后几多方会谈,决定以归还盐、夏二州为条件,再次会盟。但吐蕃大相尚结赞曰:“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当以计去之。”[22]7596王景迁研究认为,吐蕃又以浑瑊等为心腹之患,是构成平凉劫盟发生的直接原因。[28]44-47

李晟多次提出要防备吐蕃劫盟,但因唐朝连年战争疲弊,迫切需要请和,唐德宗言:“朕以兵戈粗定,伤夷未瘳,务息战伐之谋,遂从通和之情。亦知戎丑,志在贪婪,重违修睦之辞,乃允寻盟之会。”[27]5249唐德宗派浑瑊为会盟使,兵部尚书崔汉衡为副使,郑叔矩为判官,令浑瑊统兵二万余人,华州潼关节度骆元光赴之。“初,崔澣与尚结赞约复会于清水,且先归我盐、夏二州,结赞云:‘清水非吉地,请会于原州之土梨树,’又请盟毕归二州,澣遣使与泣赞等同奏,上务怀柔远人,皆从之。”[27]5251贞元三年(786)约于清水会盟,在会盟前,尚结赞提出改变会盟地点为原州之土梨树,又请先会盟,后归还盐、夏二州,均得到皇帝许可。约与5月15日会盟于土梨树,唐德宗召集大臣会议,“先是左神策将马有麟奏:‘土梨树地多险隘,恐蕃军隐伏,不利于我。平凉川四隅坦平,且近泾州,就之为便。’由是乃定盟所于平凉川。”[27]5251土梨树远在吐蕃控治地,于是将会盟地点改为唐境内的平凉川。

《旧唐书•地理志》:平凉“开元五年移治古塞城”此记载可与《元和郡县图志》:平凉“开元五年移于泾水南”相应证。笔者考得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的泾河北岸油坊庄汉城遗址为汉代的泾阳县;魏晋遗址为为北周、隋初的朝那县城遗址,朝那县隋大业二年(606)改为平凉县,唐初的平凉县治所亦在油坊庄;孟城子是唐代“开元五年移于泾水南”的平凉;山城子是《元和郡县图志》所说:“贞元七年又移于旧县南坂上,”的平凉;土桥古城是《新唐书•地理志》所说的“贞元十九年(803年)徙治平凉”的原州治所。[28]43-48平凉会盟,在贞元三年(787)五月,当时平凉治所应是今崆峒区安国镇的孟城子,行原州还没有迁到今土桥古城。清水会盟订立唐蕃以弹筝峡西口为界,弹筝峡西口距离唐代平凉治所(安国镇)距离19.1公里,

“浑瑊与尚结赞会于平凉。初,瑊与结赞约以兵三千人列于坛之东西,散手四百人至坛下。及将盟,又约各益游军相觇伺,结赞拥精骑数万于坛西,蕃之游军贯穿我师。瑊之将梁奉贞率六十骑为游军,才至蕃中,皆被执留,瑊不虞也。”会盟之初,吐蕃就在坛西埋伏精兵数万人,“结赞又遣人请瑊曰:‘请侍中已下服衣冠剑佩以俟命,’盖诱其下马,将劫持之。瑊与崔汉衡、监军特进宋凤朝等皆入幕次,坦无他虑。结赞命伐鼓三声,其众呼噪而至。”[27]5252会盟中,吐蕃击鼓三声,其众呼噪而劫持浑瑊。“瑊遽出自幕后遇得他马,跨而奔归时马不加衔,瑊伏于鬛而手加之,凡驰十余里衔方及口,故追骑之矢过而不伤焉。”[27]5252劫盟后,浑瑊只身逃脱。

3.平凉劫盟地在弹筝峡

笔者考得今崆峒区安国镇孟城子是唐蕃平凉会盟时平凉城遗址,会盟坛当在附近。祝世林、李春茂皆认为,开元五年移治古塞城,即已迁至今平凉地,再无变化,[30]18-20若平凉会盟所在地是今平凉城区,距离安国镇古塞城尚有20千米,今平凉西五里已是泾河北岸,何来“驰十余里衔方及口”的描述。元和四年(809)以渭州陷蕃,权行渭州于此,是贞元三年(786)平凉会盟之后23年始建今平凉城。

“初,瑊与骆元光将发泾州,元光谓瑊曰:‘本奉诏令营于潘原堡,以应援侍中。窃以潘原去盟所六七十里,蕃情多诈,侍中倘有急,何由知之?请次侍中为营,以虞其变。’瑊以非诏旨,固止之。元光与同进。瑊之营西去盟所二十余里,元光之营次之。其濠栅颇深固,瑊之濠栅可踰越焉。及瑊单骑奔归,未及其营,守将李朝彩不能整众,多已奔散,瑊至,空营而已,器械资粮悉弃之,赖元光之众阵于营中,瑊既入,贼追骑方退。元光乃先遣辎重,次与瑊俱申其号令,严其部伍而还。瑊复镇于奉天。”[27]5253骆元光(后改名李元谅)本奉诏建营于潘原堡(今平凉四十里铺,有古城遗址),因潘原去盟所六七十里,以为太远,将营建于西去盟所二十余里的浑瑊旁边。潘原,在今平凉四十里铺,距今安国镇40千米,是唐蕃会盟的地点在安国镇附近附近的另一证据。浑瑊之营西去盟所二十余里,浑瑊未被吐蕃劫持,皆因骆元光将营垒向前推进五六十里,列阵于浑瑊营次,浑瑊大营奔散,依靠骆元光大营稳住阵脚。因以骆元光赐姓李,改名李元谅,后任陇右节度使,筑城崇信抗击吐蕃,封武康郡王,卒于良原县(治所在今灵台县梁原乡,时为陇右节度使驻地),葬于崇信城北梁坡半山上。今崇信县有武康王庙,又名李元谅寝宫。[31]72-78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一《陇右道》渭州平凉县:“会盟坛,在县西北五里。唐贞元三年五月,浑瑊与吐蕃会盟处。”[9]2919宋代渭州平凉县已在今平凉市所在地,可能用唐代资料,唐代平凉在安国镇。同书又曰:“泾阳故城,汉为县,废城在今县南。”可见会盟坛在今安国镇西五里。《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五《平凉府》古迹“会盟坛,在府城西北五里,唐贞元五年筑,浑瑊与吐蕃会盟于此。”雍正《甘肃通志》卷五《山川》平凉府平凉县:“天坛山,在县北五里。其西为会盟坛,唐贞元三年吐蕃诈,请盟因筑坛于此使,浑瑊与吐蕃会盟被劫。”平凉劫盟的地点,目前能见到的唐代史料只有“平凉川”一说,宋代以后有“平凉西五里”之说,明代有“平凉西北五里”之说,清代成为“平凉北五里”。宋代以后,明清平凉城已在今平凉市区,将会盟地点错为平凉西五里或北五里,可能均是以唐代平凉西五里的资料为依据得出的结论。当是不明确唐蕃平凉劫盟时的平凉城在今平凉崆峒区西40里的安国镇,会盟地在今平凉崆峒区安国镇西五里。

4.唐代在弹筝峡内增筑彰义堡

平凉劫盟后,唐蕃之间互拒使者往来。《旧唐书·刘昌传》又云:“昌初至平凉刼盟之所,……昌收其骸骨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各具棺槥衣服葬于浅水原,建二塜,大将曰:旌义塜,将士曰:怀忠塜,诏翰林学士撰铭志祭文。”[27]4072泾原节度使刘昌到平凉,处理平凉劫盟将士骸骨,葬于浅水原(今长武县)。

《玉海》卷一百七十四《唐平凉城》曰:“《旧纪》:贞元七年(791年)二月己巳,泾原帅刘昌复筑平凉城,城去故原州一百五十里,本原州之属县,地当御戎之冲要浃,辰而功毕,分兵戍之,边患稍弭。三月甲子,刘昌筑胡谷堡,改名彰义堡,堡在平凉西三十五里,亦御戎要地。”贞元七年,泾原节度使刘昌复筑平凉城,又于平凉西筑胡谷堡,作为平凉的前沿阵地,巩固弹筝峡的边防。《旧唐书·刘昌传》载,泾原节度使刘昌“受诏城平凉以扼弹筝峡口。昌命徒庀事,旬余而毕,又于平凉西别筑胡谷堡,名曰彰信。平凉当四会之冲,居北地之要,分兵援戍,遏其要冲,遂以保宁边鄙加检校右仆射。”名言筑平凉城是以扼弹筝峡口,以证明弹筝峡口在平凉(今安国镇)。

《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曰:“泾原节度使刘昌筑胡谷堡,改名彰义堡。”今泾源县蒿店乡街道有古城遗址,距离唐代平凉城(安国镇)13千米,当是刘昌所筑胡谷堡。胡谷堡是在平凉劫盟以后泾原节度使刘昌所筑,是防御吐蕃要地,胡谷堡在弹筝峡(三关口)东2.8千米。关于胡谷堡修筑时间,乾隆《甘肃通志》卷十《关梁》曰:“安国镇,在县西三十五里,唐贞元七年,刘昌筑胡谷堡,改名彰义堡。”将安国镇的古城错当胡谷堡。究其原因还是认为,唐代平凉城在今平凉之误而引起的。

2017年7月2日,笔者与曹建章在蒿店实地考察。所见,蒿店原是乡,现撤并入六盘山镇,蒿店成为村,在街道西侧,有城墙保留,高3米,地宽3米,夯层12厘米,仅保留有西墙50米,西北角墩尚存,高4米,夯层12厘米,西城壕今存,已发育成沟。据当地居民回忆城墙的位置,大体测量古城东西130米,南北85米,城墙夯层内多石砂,现在修建铁路挖一壕沟从古城经过,剖面有布纹瓦片出露。根据城墙分化程度和文化层判断为唐代古城。唐代783年清水会盟,唐蕃以弹筝峡西口为界,787年平凉劫盟后,泾原节度使刘昌为扼弹筝峡之要,在其东重筑平凉城,又在平凉西筑胡谷堡,今泾源县六盘山镇蒿店古城,当为刘昌所筑胡谷堡(彰义堡)遗址。彰义堡(胡谷堡)面积16.5亩,驻军不过一二百人,但作为军事重镇平凉的前沿,是唐蕃边境线内的边防前哨。

五、宋代通镇戎军的弹筝峡路

宋代弹筝峡路仍为要塞。《宋史·李继和传》:李继和的父亲李继隆请城镇戎军,朝廷不果于行。“‘继和面奏曰:平凉旧地,山川险阻,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城之为便。’太宗乃许焉,后复不守。咸平中,继和又以为言,乃命版筑,以继和知其军,兼原、渭、仪都廵检使。城毕,加领平州刺史。建议募贫民及弓箭手垦田积粟,又屡请益兵,朝议未许。”[32]8969-8970关于镇戎军修筑的时间,似乎为真宗咸平年间,至道三年(997)三月白守荣护送刍粮四十万石经青冈峡去灵州,被李继迁邀击与浦洛河,李继隆奉太宗之命出兵讨伐李继迁时,就建议走蔚茹川道(今固原清水河),并建议修筑镇戎军,太宗许筑,但未能进行。《宋史٠地理志》曰:“镇戎军,同下州,本原州高县之地,至道三年(997)建为军。”至道三年(997)三月太宗崩,真宗即位,可见镇戎军是在真宗即位后筑城,但从纪年上仍为太宗至道三年(997),第二年(998)方改元咸平。镇戎军是李继和担任首任知军督修,李继和又提出招募弓箭手垦田,但未准诏。《宋史٠李继和传》载:“加领平州刺史”当误,平州,唐代武德四年置,治所在李城(今河南温县),另有北宋崇宁四年改怀远军置平州(治所在广西),李继和不会领远在今河南、广西的平州刺史。因镇戎军是在平凉属地修筑,所以说“加领平州刺史”,其实平凉在宋初为渭州,应为“加领平凉刺史”,因李继和之前已担任原、渭、仪都廵检使。

后来李继和又上奏:“镇戎军为泾、原、仪、渭北面扞蔽,又为环、庆、原、渭、仪、秦熟户所依,正当回鹘、西凉、六谷、吐蕃、咩逋、贱遇、马臧、梁家诸族之路。自置军巳来,克张边备,方于至道中所葺,今已数倍。诚能常用步骑五千守之,泾原渭州苟有缓急,会于此军,并力战守,则贼必不敢过此军;而缘边民户不废耕织,熟户老幼有所归宿。”[19]8970对镇戎军的军事地位做了全面分析:一是泾、原、仪、渭诸州北面扞蔽,“扞”:“手”与“干”联合起来表示“手持盾牌”,蔽:遮,挡;二是环、庆、原、渭、仪、秦熟户所依,对包括秦州、环州在内的熟户提供保护;三是正当包括河西走廊、河湟谷地各民族往来的交通要道上;四是修筑镇戎军后,实际只用步骑五千人马,成为泾、原、渭州各州会军治所、缘边民户不废耕织、熟户有所归宿的保障。原州(固原)自唐代宗广德元年(763)陷于吐蕃,节度使马璘表置行原州于灵台县百里乡,贞元十九年(803年)行原州徙治平凉安国镇土桥古城,元和三年(808年)又徙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大中三年(861年)张义朝收复关、陇,130多年后原州归治平高(今固原),广明(880-881年)后固原再没于吐蕃,原州又侨治今甘肃镇原县,从唐代势力退出固原,到北宋至道三年(997)建镇戎军,已经110多年高平(今固原)没有设防。

李继和上奏,对镇戎军(今固原)的地位进一步做了揭示。曰:“此军苟废,则过此新城,止皆废垒。有数路来寇:若自陇山下南去,则由三百堡入仪州制胜关;自瓦亭路南去,则由弹筝峡入渭州安国镇;自清石岭东南去,则由小卢、大卢、潘谷入潘原县;若至潘原而西则入渭州,东则入泾州;若自东石岭东公主泉南去,则由东山砦故彭阳城西并入原州;其余细路不可尽数。如以五千歩骑,令四州各为备御,不相会合,则兵势分而力不足御矣。故置此城以扼要路。”[19]8970镇戎军扼守四路来寇:一是从今六盘山与崆峒山两山系中间的通道黄石河路(汉代回中道)入仪州(今华亭县)制胜关(在今泾源县);二是自瓦亭路南去,则由弹筝峡入渭州安国镇;三是自清石岭东南去,则由小卢河、大卢和、潘谷入潘原县(今崆峒区四十里堡镇);四是由青石岭东入茹河,由东山砦、故彭阳城西并入原州(今镇原县)。其中瓦亭路在瓦亭可以分岔,一路经六盘关去笼竿城(今隆德县),另一路自瓦亭路南去,东由弹筝峡入渭州安国镇,这一段弹筝峡最为险要,我们也可称为弹筝峡路。

概言之,泾河主河道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西至宁夏泾源县大湾乡阳庄一段19.1千米的峡谷,即为弹筝峡,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也是历朝的军事要塞。弹筝峡汉代是泾阳县通安定郡治所高平的理想通途,是丝绸之路泾河道必经之路;十六国时期赫连定设伏于弹筝谷,斩北魏吐伐斤于此;北魏宇文泰命赫连达设关弹筝峡,控制了陇山左右,成为北周建国的基础;唐代唐蕃清水会盟以弹筝峡西口(阳庄村)为界,在弹筝峡东口置平凉城,今存六个古城遗址,平凉劫盟事件当发生在此;宋代弹筝峡路与制胜关(今泾源县城西)所经过的黄石河路成为镇戎军南下防御的两个重要通道;元明清以后弹筝峡虽然成为腹里,但其军事关要的地位并未下降,依旧设关把守,同时也发挥其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以至于今三关口不足百平方米的地方,留下庙宇10座。

参考文献

[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知三.千古弹筝峡,王知三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864d0010009hl.html

[3][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宋友桂,方小敏,李吉均,安芷生,苗晓东.晚新生代六盘山隆升过程初探[J].中国科学D辑》2001年增刊.

[6]诸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M].平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7.

[7] [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8]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

[9]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张多勇.从居延E٠P٠T59٠582汉简看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J].敦煌研究,2008(2).

[11]初师宾.甘肃靖远新出东罗马鎏金银盘略考[J].文物,1990(5).

[12]初师宾.汉简长安至河西的驿道[A].简帛研究(2005),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马智全.汉代丝绸之路上的安定道[A].豳风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4] 张多勇.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走向考察报告[A].金塔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

[15] 王含梅.居延新简 <传置道里簿>地名新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3).

[16] 张多勇.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考察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

[17]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5.

[18] [唐]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19] [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20][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22]陈楠.论唐蕃清水会盟,藏史丛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23]任小波.吐蕃盟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

[24]王尧.唐蕃会盟碑疏释[J].历史研究,1980(4).

[25]尹伟先.唐蕃长庆会盟辨考三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

[2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宋]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8]王景迁.试论平凉劫盟及其影响[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9]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0]祝世林.平凉城及其迁徙[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9(2);李春茂.平凉古地名初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31]陶荣.甘肃崇信武康王庙[J].文物,2006(3).

[32][元]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文章来源

原刊于《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编辑中作了变动,详情参阅原文。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项目编号项目编号PT_S_2019_02)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历史地理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KYQD24)。感谢张老师赐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哦~

公众号:西北学


属地:金城

编辑:鸿翾

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