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多勇丨历史时期军事重镇平凉治所变迁研究

甘肃社会科学 西北学 2023-06-13
作者简介

张多勇,1966年生,甘肃华池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方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方民族大学鄂尔多斯盆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荒漠化防治等学科教学与研究,著有《西夏监军司遗址与边防体系》(中华书局2020年版)等专著5部,在《人类学学报》《历史地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创办区域文化研究刊物《豳风论丛》(以书代刊)。
担任中国范仲淹研究会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主任。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各1项,主持省科技支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0多项。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在陕甘宁蒙毗邻地区,骑摩托车进行古城址考察,行走60多个县,行程6万多公里,发现众多古城遗址,搞清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陇山以东的走向,并对道路进行命名。提出“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共同体”的概念,倡导黄河“几字弯”区域研究。


摘要:平凉作为关隘要地,也是丝绸之路的要津,各个朝代均将平凉作为陇山要塞经营,几度沦陷又几经收复,故而多次重筑,十六国时期出现平凉郡、平凉县,北魏置平凉郡,唐代又在平凉置行原州、行渭州,金代至清代置平凉府。关于平凉的早期建制的历史变迁,史书记载较为混乱,以至历史学界意见分歧。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古城遗址,认为历史时期平凉郡、平凉县治所变迁留下了六个古城遗址:第一,十六国时期初置平凉郡,北魏的平凉郡治所在宁夏泾源县城南果家山遗址;第二,北周、隋代、唐开元前的平凉县治所均是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北遗址;第三,“开元五年移于泾水南”的平凉县治所是安国镇颉河南岸孟城子遗址;第四,贞元七年(791)刘昌重筑平凉城治所是安国镇南坡上山城子遗址;第五,唐代因吐蕃占领原州,行原州治所是安国镇东2千米、泾河南岸土桥古城遗址;第六,晚唐原治今陇西的渭州因吐蕃占领其地,迁徙至今平凉市区所在地,因相距四十里二州并立,将行原州迁往今甘肃镇原县,渭州留在平凉,治所为今平凉市崆峒区古城遗址,宋代渭州、金元明清平凉府均为今崆峒区古城。

关键词:平凉郡;平凉县;平凉府;治所变迁;城址考察


平凉在历史时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尽管有多条道路可通西域,但是从平凉经过的“泾河道”是最便捷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初经过平凉的西兰公路(312国道)曾经是关中地区通兰州、河西以及新疆地区生命线;平凉在历史时期还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外阻河朔,内当陇口,当要会之冲。《读史方舆纪要》称:“山川险阻,控扼边陲,屹为要会,汉以安定名郡,……襟带秦凉,拥卫畿辅,关中安定系于此也。”[1]407前秦苻坚置平凉郡欲以平定西凉,唐朝泾原节度刘昌筑平凉城扼弹筝峡口以防吐蕃,宋代以泾、原、渭州建立泾原路防御体系,明代朱元璋分封子弟为韩王镇守平凉,今天也是交通要道、军事要塞。历史时期出现平凉郡、平凉县,唐代又在此地置行原州、行渭州,金至清代设置平凉府。关于平凉的早期建制的历史变迁,史书记载不甚清楚,甚至多有矛盾,很有必要撰文加以辨析和研究。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前秦苻坚时期初置的平凉郡标注在今甘肃华亭县西(马峡附近),[2]11-12,13-14将隋代的平凉标注在今平凉西(大约安国镇的位置),唐代的平凉标注在今平凉市的位置。[2]7-8,40-4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则有平凉郡、平凉县两条:“平凉郡,(1)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今平凉城(今甘肃省平凉市西北)。北魏移置鹑阴县(甘肃省华亭县西马峡),属泾州。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华亭、平凉西南及东南一带,隋初废。(2)隋大业三年(607)改原州置,治所在平高县(今宁夏固原县)。辖境相当于今宁夏同心县以南及甘肃平凉市地。唐武德初复为原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平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原州。”[3]666-667认为十六国最初设置的平凉郡治所变迁过程是:平凉市西北——华亭县西马峡——今宁夏固原县(原州区);同书又记载:“平凉县,北周置,属长城郡。治所即今甘肃平凉市。隋移治平凉市西北,属平凉郡。唐移治今市西北三十五里。唐末废。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复置,属泾州。北宋复还今治,仍为渭州治。金为平凉府治。民国初为泾原道治。1927年直属甘肃省。”[3]666认为平凉县治所迁徙的过程是:平凉市——平凉市西北——平凉市西北三十五里——平凉市,还不包括未确定治所的北周置平凉县。由于历史文献记载情况复杂,结合《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标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对平凉郡、平凉县的解释,似乎不容易理清历史时期平凉的变迁过程,加之历史地理学者意见分歧,地方学者众说纷纭,甚至于给人望而却步的感觉。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对古遗址、古城址的考察,将平凉城址的变迁进行全面的梳理,以就教于学术界。

一、苻秦、北魏平凉郡

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始置平凉郡。《晋书》无地理志,十六国时期的行政建制较为混乱。《魏书·地形志》载:“平凉郡,领县二(鹑阴、阴密)。”“鹑阴,郡治。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晋罢,后复属。有瓦亭、泾阳、平凉城。”[4]2619这里“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当是将西汉鹑阴县与东汉为鹯阴县相混淆,魏晋贤认为鹯阴县应在今白银市平川区一带,[5]刘永胜、孙长龙、杜永强亦有论述。①《魏书·地形志》又载:“阴密,前汉属安定,后汉罢,晋复,后属。”王仲荦在《北周地理志》中提出:“平凉郡,治鹑阴县。领县二,鹑阴县、鹑觚县。”[6]81-82与《魏书•地形志》的记载:“平凉郡,领县二:阴密、鹑阴”[4]2619不一致,不知何据?《北周·地理志》又云:“鹑阴县,今甘肃华亭县西马峡。”又云:“汉县在今甘肃靖远县境。后魏移置于此。”[6]82将鹑阴县与鹯阴县混为一县。笔者考得北魏鹑觚县遗址在灵台县邵寨乡,这里距离马峡90千米,北魏时期郡县稠密,作为一郡所领二县,距离过远。而阴密县治所在今灵台县百里,平凉郡附郭鹑阴县,鹑阴县与阴密县同属一郡,应在灵台西或华亭县附近。所以,王仲荦将平凉郡治所鹑阴县定到华亭县马峡,其方位不误。笔者考得今陕西陇县、甘肃华亭市和宁夏泾源县所在的六盘山和太统山属于两个山系,两山之间的南北通道为秦汉回中道,宋代的黄石河路,平凉郡治所鹑阴县应在陇山与太统山之间的回中道上。

《晋书》卷一百三十《赫连勃勃载记》曰:(赫连勃勃)“遣其尚书金纂率骑二万攻平凉,姚兴来救,纂为兴所败,死之。勃勃兄子左将军罗提率步骑一万攻兴将姚广都于定阳,克之,坑将士四千余人,以女弱为军赏。拜广都为太常。勃勃又攻兴将姚寿都于清水城,寿都奔上邽,徙其人万六千家于大城。是岁,齐难、姚广都谋叛,皆诛之。”[7]3205十六国时期,平凉成为赫连勃勃与姚兴争夺的焦点地区,十六国的平凉在哪里?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从《魏书·地形志》所录泾州、原州郡县布局看平凉县地望

《魏书·地形志》所录郡县在渭州、秦州控制的区域在陇山以西。《魏书·地形志》记载:“泾州,领郡六,县十七。”根据文献记载和笔者近十年来野外考察所见古城遗址,已经确定北魏泾州所辖六郡十七县的治所。[8]126纵观北魏的建制,泾州所辖范围以今泾川县为中心,东到陕西长武县、彬县,西至六盘山,北至茹河谷地甘肃镇原县、宁夏彭阳县,南至甘肃灵台县。《魏书·地形志》记载,原州“领郡二,县四。高平郡,领县二:高平、里亭;长城郡,领县二:黄石、白池。”[4]2622原州所属地域范围在今宁夏固原原州区和彭阳县一带。豳州“领郡三,县十。西北地郡,领县三:彭阳、富平、安武;赵兴郡,领县五:阳周、独乐、定安、赵安、高望;襄乐郡,领县二:襄乐、肤施。”[4]2627-2628豳州西北地郡所属地域范围,在今甘肃镇原县东、西峰区,赵兴郡辖境在今甘肃宁县、正宁县,襄乐郡辖境在今甘肃宁县北、合水县一带。

《魏书·地形志》所录泾州、原州郡县分布于今天陇山以东地区,唯今甘肃华亭市、宁夏泾源县一带没尚有空白,平凉郡治鹑阴县应当在此。可推测鹑阴县在华亭市或泾源县境内,王仲荦将平凉郡治所鹑阴县确定在华亭县马峡,当也是基于此考虑。第一,笔者野外考察在华亭市马峡乡境内未见古城遗址,笔者就此征询原平凉市博物馆馆长刘玉林先生、平凉市崆峒区政协景灏副主席,曾言专程去华亭市马峡乡寻找古城,未见古城遗址,《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也没有记载;第二,王仲荦之误在于依据“旧志在甘肃平凉县西南九十里”做出的判断,以今平凉市为地理坐标,确定鹑阴县在今甘肃华亭县西马峡,但王仲荦先生未明了隋唐时期平凉在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而今华亭市马峡镇距离安国镇80千米,与“平凉县西南九十里”的记载不和。今安国镇西南九十里,当在宁夏泾源县城附近,所以,2007年以来,笔者致力于在泾源县附近寻找古城遗址。

(二)赫连定在平凉的活动

《晋书》卷一百三十《赫连勃勃载记》曰:赫连勃勃“在位十三年而宋受禅,以宋元嘉二年(425年)死。子昌嗣伪位,寻为魏所擒。弟定僭号于平凉,遂为魏所灭。自勃勃至定凡二十有六载而亡。”[7]3213间接说明,赫连定在平凉继位。《宋书》卷九十五《索虏列传》载:“元嘉五年(428年),使大将吐伐斤西伐长安,生禽赫连昌于安定,封昌为公,以妹妻之。昌弟赫连定在陇上,吐伐斤乘胜以骑三万讨定,定设伏于陇山弹筝谷破之,斩吐伐斤,尽坑其众。定率众东还,后克长安,焘又自攻不克,乃分军戍大城而还。焘常使昌侍左右,常共单马逐鹿,深入山涧。昌素有勇名,诸将咸谓昌不可亲,焘曰:‘天命有在,亦何所惧’亲遇如初。复攻长安,克之。定西走,为吐谷浑慕璝所禽。”[9]2330赫连定设伏于弹筝峡,斩北魏吐伐斤,尽坑其众,继而又夺取长安,待拓跋焘最后收复长安,赫连定西走,被吐谷浑所擒。赫连定在平凉继位,在弹筝峡设伏,说明平凉距离弹筝峡不远,笔者考得弹筝峡在今安国镇以西的泾河峡谷地带(笔者有文专论)。《宋书》卷九十六《鲜卑吐谷浑列传》又载:“赫连定于长安为索虏拓跋焘所攻,拥秦户口十余万西次罕茾,欲向凉州,慕璝距击,大破之,生擒定。焘遣使求,慕璝以定与之。”[9]2372赫连定离开长安时迁秦户十万,经伏罕去凉州,被吐谷浑慕璝俘获,将赫连定转交给拓跋焘。

《元和郡县志》卷三《关内道三》载,原州百泉县:“可蓝山,一名都卢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定据平凉,登可蓝山望统万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业,岂有今日。’”[10]60笔者考得,唐代百泉县治所在宁夏彭阳县城阳乡东1千米城阳南古城,百泉县西南七十里为都卢山(可蓝山),都卢山当是今崆峒山附近一脉。赫连定据平凉,登都卢山(可蓝山)望统万城,说明十六国时期平凉郡距离都卢山(可蓝山)不远。《周书·赫连达传》载:“太祖(宇文泰)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率骑据弹筝峡。”[11]439-440宇文泰赴平凉,布局赫连达守弹筝峡,两军共进夺取高平(今固原),显示了弹筝峡和平凉是两个要地。也就是今天安国镇以西的弹筝峡扼控的泾河道和泾源县扼控的回中道,回中道上有平凉郡。这里有十六国古城遗址——泾源县果家山遗址。

(三)果家山遗址

王治平《果家山遗址秦汉瓦当与回中宫》一文最早报道果家山遗址,因遗址出土的夔凤纹瓦当,认为“果家山遗址当为秦汉时之回中宫”。[12]137-138苏银梅在《宁夏固原早期丝绸之路遗址——回中宫、瓦亭路、朝那古城、固原古城》一文中,肯定了果家山遗址为回中宫的观点。[13]61以上报道均无地理坐标,2016年8月1日,笔者和刘玉林先生前往果家山实地考察,所见,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碑“果家山遗址”立在山顶上,山顶上不见任何文化层,甚疑“果家山遗址”的真实性。笔者根据经验推测秦汉遗址遗址多在河谷地带,于是,在距离果家山东1000米的河流阶地找到了遗址。所见,该遗址位于泾源县香水镇城关行政村城关自然村,地处香水河东岸阶地,地理坐标:35º29′27.9″N;106 º20′49.1″E。海拔高度1890米。根据遗址边界恢复古城南北距530米,东西距200米,地表有2米深的黑土,黑土内有大量外绳纹瓦片,瓦片内侧有窝纹、方格纹、布纹,朝代可判断有秦、汉、十六国,还有厚2厘米的回文砖残片,云纹瓦当残片。当时正在修高速公路,将遗址挖开一个宽20米、深5米的深沟,挖掘机正在紧张的施工,就现场挖出的瓦片数量惊人,可装三四卡车。从遗址的建筑残件看,属于一般郡县规模,未见有高规格建筑遗物,根据《魏书·地形志》:“平凉郡,领县二(鹑阴、阴密)”的记载,当是平凉郡附郭城鹑阴县遗址。《魏书·地形志》所载:“鹑阴,郡治。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晋罢,后复属。有瓦亭、泾阳、平凉城。”[4]2619其中“后汉属武威”当是将“鹑阴”与“鹯阴”相混而致,东汉鹯阴县遗址应在今甘肃省靖远县,果家山遗址有秦汉遗物,与唐代平凉县(安国镇油坊庄)直线距离30千米,高速绕行50千米,当是秦汉鹑阴县遗址。

今泾源县黄花乡还有“平凉庄”的地名。2016年7月1日 ,笔者再次来到平凉庄,平凉庄村位于泾源县黄花乡政府西1千米,据当地居民回忆,民国时期已经有此地名,再早就不知道了。地理坐标:35°30′4″N, 106°24′15 ″E,海拔1850米,这里河谷不甚宽阔,距离果家山遗址5千米,附近未发现古遗址。

如果十六国的平凉郡在泾源县果家山,今天安国镇当是平凉郡的属地,才会有隋唐平凉县在安国镇的可能。而且笔者发现安国镇南山有相通泾源县的古道,今古道依然历历在目,从南山顺山势而上,延绵3千米不断。所以,判断苻秦、北魏的平凉郡以及秦汉的鹑阴县遗址在泾源县城东1千米的城关镇城关村城关五组果家山二级台地上果家山遗址。

二、北周、隋代的平凉县城

《隋书·地理志》载:“平凉郡,旧置原州,后周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 隋代平凉郡下辖5县:平高、百泉、平凉、会宁、墨亭。又载:“平高,后魏置太平郡,后改为平高。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平凉郡。有关官,有笄头山。”平高县,今固原,隋代将平凉郡置于平高县。又载:“平凉,后周置。有可蓝山。”[14]812看来隋代大业初将太平郡曾改名平凉郡,其郡治平高县,辖平凉县。《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载:“原州中都督府,隋平凉郡。武德元年,平薛仁杲,置原州。贞观五年,置都督府,管原、庆、会、银、亭、达、要等七州。十年,省亭、达、要三州,唯督四州。天宝元年,改为平凉郡。乾元元年复为原州。”[15]1407佐证了唐代的原州(今固原),在隋及唐天宝年间曾改名平凉郡。《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对隋代平凉郡的考证无误。

隋代的原州(一度更名平凉郡)治所在今固原,平凉县治所在哪里?《旧唐书·地理志》载:“平凉,隋县,治阳晋川,开元五年移治古塞城。”[15]1407祝世林推测阳晋川为今泾河支流红河(洪河),北周所置的平凉县在今宁夏彭阳县新集附近[16]49。1981年,新集还出土了北魏铜佛像和石造像8件,造像生动,是难得的艺术品,其中一件有“建明二年”的题记[17]64-66;1988年新集发现北魏墓葬,墓葬规模较大,土洞墓室前后皆有陶制房屋模型,在全国同时期考古发现中尚属首例[18]26-42。但均未载新集附件见到古城遗址,可见阳晋川就是今天平凉市安国镇所在的颉河。

《元和郡县图志》载,原州管县四:平高、平凉、百泉、萧关。“平凉县,上,西北至州(指原州)一百六十里。本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后魏为长城郡长城县之地。周武帝建德元年,割泾州平凉郡于今县理置平凉县,属长城郡。隋开皇三年属原州,皇朝因之。开元五年移于泾水南,贞元七年又移于旧县南坡上,今县是也,仍屯军其中。”[10]64-69笔者据此考得北周至唐代的平凉县、汉泾阳县故城均在元和时期平凉县(今平凉市治所)西四十里,就是现在安国镇油坊庄遗址。[19]65-70特别要强调的是,《元和郡县图志》所说“周武帝建徳元年,割泾州平凉郡于今理置平凉县”,北周武帝建徳元年(572年)时平凉郡属于泾州,割平凉郡辖地首次置平凉县,今见泾源县果家山遗址与安国镇油坊庄遗址两地相距30千米,安国镇南山今存古道经崆峒后峡与果家山相通。割原来治所在果家山(今宁夏泾源县)的平凉郡,于油坊庄(今崆峒区安国镇)置平凉县,大有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寰宇记》渭州条记载:平凉县“后周建徳元年(572年),割泾州朝那县于今县复置朝那县。至隋大业二年改为平凉县。”[20]2919认为周武帝建徳元年(572年)割泾州建立的是朝那县,隋大业二年将朝那县改为平凉县。两相比较,两书均认为:唐代平凉县的治所方位在安国镇附近,安国镇遗址是周武帝建徳元年(572年)就建立了平凉县,还是建徳元年(572年)建立朝那县隋代改名平凉县。《元和郡县图志》和《太平寰宇记》相比较,前者更早,加之《太平寰宇记》的很多内容是抄录《元和郡县图志》,《元和郡县图志》更为可信,笔者考得北魏安武县城的治所今镇原县上肖乡上肖古城遗址。[21]120-126也就是说西魏所置安武县,在隋代并入朝那县。笔者又考得北魏、西魏朝那县治所在今镇原县中原乡武亭遗址。[22]64-69上肖古城在泾川县荔堡原上,武亭遗址在玉都原上,两地距离直线距离33千米。笔者在《朝那县城址变迁概述》一文中,由于采用《太平寰宇记》“朝那县隋大业二年改为平凉县”之说,提出安国镇油坊庄有北周朝那县,[19]当是误判,今予以纠正,并向学界道歉,安国镇油坊庄北朝遗址应该是北周就设置的平凉县。王仲荦在《北周地理志》说:“平凉县,今甘肃平凉西北。”不取朝那县改平凉县之说,[6]王仲荦其所指方位与安国镇的方位相合,只是未确定城址的具体位置。

综上所述,北周平凉县、隋代平凉县、唐代平凉县均在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平凉县在今安国镇驻地留下了多个古城遗址。

三 . 平凉县古城遗址考察

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曰:“泾阳,县名,属安定,故城在今原州平凉县南也。”[23]329今实地所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泾河北岸的油坊庄,北周、隋唐遗址少许靠北,汉城遗址靠南。笔者于2005年12月20-22日对安国镇周围一带的的古城址进行了全面踏勘,发现七处古城址、古遗址(见图)。

(1)甘掌原遗址。文化层厚1-3米,多为夹砂陶器,属于寺洼文化。由于其器形特殊,称为寺洼文化安国式。地表有散落的绳纹瓦片、较薄的青砖,周围有汉墓分布。

(2)油坊庄汉城遗址和北周唐初遗址。位于泾河(颉河)北岸1千米的油坊庄,地理坐标:35º39′20.1″N;106 º30′32.9″E。海拔高度1600米。此遗址笔者在《从居延E·P·T59·582 汉简看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一文已详细描述,北遗址上层为布纹瓦片为主的北朝遗址,厚0.5-1米,地层面积300×320㎡;油坊庄北遗址当是北周至唐初的平凉县遗址。南遗址下层为绳纹瓦片、绳纹陶片为主的秦汉遗址,文化层厚2-3米,汉代地层东西300米,南北180-200米,曾出土铜钱1000多斤。[19]65-70南遗址为汉代泾阳县遗址。

(3)孟城子遗址。位于泾河南岸今镇政府所在地的一级阶地上,城墙因修镇政府被毁,今见南部残墙280米,崖面有明显文化层出露,文化层厚0.5-1米,皆为灰陶片(清晰)、布纹瓦片(纹饰明显),应为唐代遗址,当是唐代“开元五年移于泾水南”的“古塞城”。孟城子亦即唐蕃平凉会盟时平凉的治所。贞元三年(787年),平凉会盟,在平凉西五里筑坛,浑瑊奉命主持唐蕃平凉会盟,遭吐蕃伏击,浑瑊得以逃脱,“瑊遽出自幕后,遇得他马,跨而奔归。时马不加衔,瑊伏于鬛而手加之,凡驰十余里,衔方及口,故追骑之矢过而不伤焉。”[15]5252若平凉会盟所在地是今平凉城所在地,则今平凉西五里已是泾河北岸,何来“驰十余里,衔方及口”的描述。祝世林、[24]49-50李春茂皆认为,[25]18-20开元五年移治古塞城是已迁至今平凉地,再无变化,此说与史实不符。《旧唐书·刘昌传》载,刘昌“受诏城平凉,以扼弹筝峡口。昌命徒庀事,旬余而毕。又于平凉西别筑胡谷堡,名曰彰信。平凉当四会之冲,居北地之要,分兵援戍,遏其要冲,遂以保宁边鄙,加检校右仆射。”[15]4071又云:“昌初至平凉刼盟之所,……昌收其骸骨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各具棺槥衣服,葬于浅水原。建二塜,大将曰:旌义塜,将士曰:怀忠塜。诏翰林学士撰铭志祭文。”[15]4072刘昌又于平凉西别筑胡谷堡,名曰彰信(彰义堡),当在今宁夏泾源县蒿店古城遗址。弹筝峡西口是唐蕃之间的边境,为建中元年(780)唐蕃盟于清水所划疆界:“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又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15]4072

(4)站城子及故道遗址。在安国村西沟台的二级阶地上有东西60米,南北10米的一个城墙角,墙高4米,基宽3米,当地人称站城子,夯层厚10-12厘米,与蚀沟(水沟)东的山城子明显不是一个结构。水沟的一支沟头向南延伸上山,在其东侧有一墙状土垄,高3-4米,长800余米,当地人称城墙,笔者远看判断也似乎为城墙,但上山观察,发现并无夯层,而在土垄的西侧有一宽20米、深3-5米的沟壕,沟壕再西侧有高2米的土垄,显系古道遗址,故道蜿蜒上山,至山口约3千米,访问当地老人,说此路直通泾源县城。回头再看站城子,该城当为控制古道的驿站,根据站城子的夯层和建筑残件推断,此古道当为十六国时期的故道(见图),为连接设置于今泾源县的平凉郡(鹑阴县)与设置于安国镇的陇东郡的重要通道。

(5)山城子遗址。座落颉河南岸东沟与水沟之间的二级台地上,地理坐标:35º38′02.7″N;106 º30′50.1″E,海拔高度1620米。北城墙保存较完整,墙高3-8米,夯层厚18厘米,基宽3-5米,墙体内夹筑布纹瓦片,刻划纹陶片、方卷口口沿陶器残片,根据地质营力错落情况、夯层、墙体内夹遗物纹饰,可以判断北墙系宋代所筑。北墙墙基下面有密集的布纹瓦片为主的建筑残片地层,深3-4米,判断北墙是在唐朝的旧城基础上新建的;南墙顶宽4米,高4米,夯层10-12厘米,夯层较为纯净,墙体较低、侵蚀较为严重,判断南墙系唐代所筑。南墙与西墙外有护城壕沟,深2米,宽25米,西城壕成为水沟的一支沟头。北城墙地势较低,南城墙地势较高,明显建于一坡面上,正合《元和郡县图志》“贞元七年又移于旧县南坂上”,“仍屯军其中”的记载。看来,山城子就是唐代平凉劫盟后贞元七年(791)刘昌所筑的平凉县城,后来因水土流失,北墙被毁,宋代南移重筑北墙。

(6)土桥古城遗址,位于安国镇政府东2千米的一级阶地上,地势较低,地理坐标:35º38′21.5″N;106 º32′10.8″E。海拔高度1520米。北墙保存较为完整,北距河床40-50米,墙高4.5米,基宽3-4米,东西长630米,每隔120米有一城墩,可能为马面遗迹。夯层致密均匀,筑造非常精细,夯层厚8.5-9厘米,城墙顶部侵蚀无棱角,东、西、南三面墙已残破,今存5-8米的残墙体。据此可以测量该城的规模,南北距650米,城内为麦田,无典型剖面,地面散落布纹瓦片较多。根据文献研究,此城当为唐代中期的行原州城。前引《新唐书·地理志》“原州平凉郡,广德元年(763年)没吐蕃,节度使马璘表置行原州于灵台之百里城。贞元十九年(803年)徙治平凉。”[26]968行原州从贞元十九年(803年)徙治平凉,元和三年(808年)又徙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前后五年时间。

安国镇的七处古遗址,除了一个新石器遗址和一个十六国时期驿站外,其余五个均为州县城址,分别为:汉代泾阳县(油坊庄)、北周至唐初平凉县(油坊庄北遗址)、开元五年平凉县(孟城子)、贞元七年重置平凉县(山城子)、贞元十九年行原州(土桥古城)遗址。

四、唐末及宋渭州、平凉府治所

(一)唐代以来平凉建制

《太平寰宇记》载:渭州“广徳元年,西戎犯边,洮、兰、秦、渭尽为虏境。元和三年,泾原节度使朱忠亮奏:移原州以临泾县,置行渭州于平凉县。”[20]2918广徳元年(763)吐蕃占领陇右,渭州乔置平凉,平凉出现原州、渭州两个乔置州。因相距四十里二州并立,应泾原节度使朱忠亮奏请,元和三年将行原州迁至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置行渭州于平凉县(今崆峒区古城)。《太平寰宇记》又载:行渭州“领县二:平凉,原州割到。潘原,泾州割到。”[20]2918那么,行渭州的治所是不是唐代平凉县的治所(今安国镇)?《新唐书·地理志》:“渭州,元和四年以原州之平凉县置行渭州,广明元年为吐蕃所破,中和四年泾原节度使张钧表置。”[26]968-969这里置行渭州的时间为元和四年,与《太平寰宇记》的记载相差一年。渭州广明元年(880)为吐蕃所破,中和四年(884)泾原节度使张钧表再置渭州,这时以去掉“行”字,称渭州了。

依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渭州平凉县:“唐元和四年,以渭州陷蕃,权行渭州于此。天福五年割属渭州。”[20]2919明确元和四年“权行渭州于此”,也就是说,元和四年行渭州治城在宋代渭州之地,即今平凉市崆峒区古城遗址。只有后晋天福五年(940)平凉割属渭州,明确了平凉县归属渭州的开始时间是五代后晋天福年间,进一步说明元和四年所置行渭州只是在平凉县辖地,而没有在平凉县城(安国镇),可以反推行渭州乔置平凉的地点是今平凉市区所在地。

陇山附近汉代以安定郡辖县19,控制今陇山东麓,向西北伸展至今靖远县黄河渡口,治所以高平县(今固原)为中心,丝绸之路主干道从此经过;十六国以来出现原州(治所今固原)、泾州(治所今泾川县)两个中心。唐代“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又于边境置节度经略使,式遏四夷。凡节度使十,经略守捉使三。”[15]1385其中“泾原节度使,治泾州。管泾、原、渭、武四州。”[15]1390其中武州,在潘原县(遗址在今平凉市崆峒区郿岘镇曹湾古城),唐代泾州控制陇山东侧的泾河道、回中道,在陇东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时期中心以泾州(今泾川县)为中心;至宋代,在渭州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泾州、原州、渭州、仪州、徳顺军、镇戎军皆属。熙宁五年,废仪州。元符二年,增置西安州。崇宁三年,又以熙河路会州来属。大观三年,又增置怀徳军。凡统五州三军,县五:平凉、潘原、安化(熙宁七年,废制胜关移县于关地,以旧地为镇)、崇信、华亭”,[27]2157宋置泾原路经略安抚使兼知渭州,平凉开始统辖泾州、原州原来控制的大片区域,平凉的政治地位开始提高;政和七年升平凉军节度,金代置平凉府,《金史·地理志》曰:“平凉府,散,中。宋渭州陇西郡平凉军节度,旧为军,后置陕西西路转运司,陕西东西路提刑司,大定二十六年来属。县五(平凉、潘原、崇信、华亭、化平),镇五(安化、安国、白岩河、耀武),寨一(瓦亭)。”[28]646所辖范围大为扩大,平凉成为陇山东部的政治中心;《元史·地理志》载:平凉府“唐为马监,隶原州。宋为泾原路,升平凉军。金立平凉府。元初并潘原县入平凉。化平入华亭,隶巩昌帅府。领县三:平凉、崇信、华亭。”[29]1430元代平凉地位维持宋代以来地位不变。历史上陇山东侧的政治中心经历了今固原—泾川—平凉的变化过程。

明代置平凉府,《明史·地理志》载:“平凉府,元属巩昌总帅府。洪武三年五月直隶行省。领州三(泾州、静宁州、固原州),县七(平凉、崇信、华亭、镇原、隆德、灵台、庄浪)”。[30]1004洪武二十四年(1391)夏四月辛未“封皇子㮵为庆王,权宁王,楩岷王,橞谷王,松韩王,模渖王,楹安王,桱唐王,栋郢王,㰘伊王。”[30]49起初是安王就藩平凉,“安惠王楹,太祖第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永乐六年就藩平凉。十五年薨,无子,封除。府僚及乐户悉罢,留典仗校尉百人守园。洪熙初,韩恭王改封平凉,就安王邸。”[30]3607安王朱楹因无子国除,洪熙年(1425)原封开原(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的韩王改封平凉。明代朱元璋两皇子就藩平凉,平凉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大清一统志》曰:平凉府“本朝属甘肃省,领州三,县七”与明代无异。“乾隆四十二年,升泾州为直隶州,以崇信、灵台、镇原三县属之。四十三年,裁庄浪县,并于隆徳县。”[31]1至此,泾州升直隶州。平凉府领州二(固原州、静宁州)县三(平凉县、华亭县、隆德县)。平凉府所辖地缩小,泾州的地位再次有所上升,平凉维持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控制陇山军事通道的要塞。

(二)唐代以来平凉古城

唐宋渭州、金元明清平凉府遗址在平凉市崆峒区,因城市建设,今城墙已经不存,明代平凉人赵时春,嘉靖进士,撰《平凉府志》,《明史·赵时春传》称:赵时春“嘉靖五年,会试第一”[30]3500,曾任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雁门三关、巡抚山西。《平凉府志》对明代城内韩王府、府衙、县衙、卫所、行太仆寺、崇文书院、府学、县学等有描述,记录其周长曰:“围九里有奇”,有四门:西门来远门,北门定远门,南门万安门,东门和阳门。[32]261-262并附有“平凉府城图”(如图)。

《平凉府城图》,此图来源:赵时春撰,魏柏树通校《平凉府志》卷首页

《大清一统志》卷二六一,平凉府,城池条曰:“平凉府城,周九里三十步,门四,濠深四尺。唐旧址,明洪武六年修筑。本朝康熙八年重修。乾隆十九年及二十四年补修,平凉县附郭。”[33]4明确明清平凉府城为唐代旧城,周九里三十步,门四,濠深四尺。洪武六年修筑,康熙八年重修,乾隆十九年及二十四年补修。清代平凉城与明代没有大的变化,只有重修和补修。根据平凉市原博物馆馆长刘玉林先生的回忆。平凉古城在今崆峒大道以南,甘沟以东,宝塔公园以西的范围。明代四座城门今已不存,仅记得位置。定北门不存,今保存定北路;明代主街东大街、西大街,今以定北路为中心仍称东大街、西大街;和阳门往西的城坡今保存,称东门;来远门(西门)今保存城坡,称西门坡;塔寺的明代宝塔保存,今为宝塔公园;城隍庙今存,今为崆峒区博物馆;万安门今保存旧名;县学今为平凉七中;明代大佛寺今称南门什子;崇文书院今为平凉一中;暖泉今为柳湖,包括社稷坛今辟为柳湖公园、柳湖书院;府学今辟为工人文化宫;平凉卫(图上“卫所”)今为军分区;平凉府今辟为平凉宾馆;旗纛庙今为文化会堂;定北门主街往南张狼公馆,今为平凉市委。据此亦可复原明清平凉城墙的走向。

五、小结

概之,平凉作为关隘要地、丝路要津,几度沦陷又几经收复,故而多次重筑,各个朝代均将平凉作为陇山要塞经营,留下了六个平凉遗址:第一,十六国时期初置平凉郡、至北魏的平凉郡治所是今宁夏泾源县城南果家山遗址;第二,北周、隋代、唐开元前的平凉县治所均为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油坊庄北遗址;第三,“开元五年移于泾水南”的平凉县治所是安国镇颉河南岸孟城子遗址;第四,贞元七年(791)刘昌重筑平凉城治所是安国镇南坡上山城子遗址;第五,唐代因吐蕃占领原州,行原州治所是安国镇东2千米、泾河南岸土桥古城遗址;第六,广徳元年(763)吐蕃占领陇右,渭州内迁,元和三年置行渭州于平凉县,治所为今平凉市崆峒区古城,唐末渭州,金、元、明、清所置平凉府,治所均在此今平凉崆峒区驻地的市区。

《大明一统志》曰:平凉“形胜山川秀拔,中华襟带。水土杂于河西,人烟接于北地。外边羌夏,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在其北,崆峒阻其南。控制西垂,实为要地。”[33]602平凉的地理形胜、战略地位尽显纸上。历史时期在陇山东侧这个舞台上发生的军事事件数不胜数,仅军事要地平凉治所的变迁就使人应接不暇,对平凉城址迁徙的空间变化的研究和梳理,能为中国军事史的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

注释: ①刘永胜.西汉安定郡鹯阴县考证[J].丝绸之路,2010 (10);孙长龙.关于唐代会州的几个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3):18-22;杜永强,陈辅泰.试论鹯阴城与黄湾汉墓群的关系[J].丝绸之路,2015 (4):21-26。参考文献[1]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本),1998:407.[2]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1-12,13-14.[3]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66-667.[4] 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619.[5] 魏晋贤.甘肃省沿革地理论稿[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25.[6]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81-82.[7]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3205.[8] 张多勇,李并成, 崔惠萍.安武县地望与南北石窟寺名称的由来[J].敦煌研究,2017(1):120-126.[9] 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330.[10]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60.[11] [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439-440.[12] 王治平.果家山遗址秦汉瓦当与回中宫[J].固原师专学报,1994(2):137-138.[13] 苏银梅.宁夏固原早期丝绸之路遗址——回中宫、瓦亭驿、朝那古城、固原古城[J].文博,2010(3):61-64.[14] 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812.[15] 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07.[16] 祝世林.平凉城及其迁徙[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9(2):49-52.[17] 固原文物工作站.固原县新集公社出土一批北魏佛教造像[J].考古与文物,1984(6):64-66.[18] 罗丰.彭阳新集北魏墓[J].文物,1988(9):26-42,99.[19] 张多勇.从居延E·P·T59·582汉简看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J].敦煌研究,2008(2):65-70,115.[20] 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2919.[21] 张多勇,李并成,崔惠萍,.安武县地望与南北石窟寺名称的由来[J].敦煌研究,2017(1):120-126.[22] 张多勇.朝那县城址变迁概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64-69.[23] 范晔撰,李贤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329.[24] 祝世林.平凉城及其迁徙[J].固原师专学报,1999(2):49-50.[25] 李春茂.平凉古地名初探[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26] 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968.[27]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2157.[28] 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646.[29] 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1430.[30] 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04.[31] 穆彰阿主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平凉府[M].四部丛刊续编史部,上海涵芬楼影印,1932:1.[32] 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西北稀见方志丛书(第四十一卷)平凉府志[M].兰州:兰州古籍书店出版,1990:261-262.[33] 李贤撰.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602.
 

文章来源

原刊于《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编辑中作了变动,详情请参阅原文。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项目编号项目编号PT_S_2019_02)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历史地理专题研究”(项目编号2019KYQD24)。感谢张老师赐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哦~

公众号:西北学


属地:金城府学

编辑:鸿翾

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