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天津社会科学
2024-09-04









诠释学中的“更好理解”问题应被消解吗?

彭启福

【摘要】诠释学中的“更好理解”问题,可以追溯到近代诠释学诞生之前的圣经诠释学阶段,但它不是萌生于对《圣经》文本本身的诠释,而是源于对古代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哲人及其著作的理解和解释。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施莱尔马赫和施莱格尔曾将“更好理解”和“同样好理解”确立为诠释学的基本任务,尤其是施莱尔马赫更是对“更好理解”的方法论问题做了深入思考,“更好理解”问题正式“登堂入室”,成为诠释学的核心问题。伽达默尔肯定了“更好理解”问题在近代诠释史中的核心地位,但却基于其本体论诠释学立场,主张以“不同理解”取代“更好理解”,表现出对“更好理解”问题进行消解的倾向。然而,诠释学中的“更好理解”问题不应该也不可能被消解,在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更符合作者原意”“更契合应用情境”等诸多维度都保留着“更好理解”问题存在的空间。

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原则初探

傅永军  崔 敏

【摘要】汉语学界的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早已从一种学术构想演变成思想体系的创新实践。梳理汉语学界的中国诠释学创新实践,可以发现四种学术进路:(1)朝向方法论诠释学建构中国诠释学;(2)朝向诠释哲学建构中国诠释学;(3)朝向“哲学诠释学”建构中国诠释学;(4)顺应当代诠释学伦理学转向之要求谋划建构中国诠释学。无论是按照哪种学术进路建构的中国诠释学,其所进行的创新性理论建构工作,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必须建基在中国古老的经典诠释资源的现代性转化之上;第二,必须满足诠释学的现代性要求;第三,必须体现出诠释学的学科特征。对中国诠释学建构的四种学术进路的分析表明,只有以“哲学诠释学”为参照,建构一种被称为“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理解理论,方能形成一种充分满足中国诠释学建构要求的新理论,而新理论的建构又必须在厘清“经典诠释”与“经典诠释学”“注释学”与“诠释学”的基础上,搭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发现“文化”

——启蒙运动与现代文化理论的起源

单世联

【摘要】文化与人类俱生,但意识到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领域,意识到需要一门相对独立的“新科学”也即文化科学来研究这个领域,却是重大的思想事件和文化行动。西方的文化自觉发生在启蒙时代。启蒙塑造了西方现代文化,也激活了对自身的质疑、反思和批判。当代研究更多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人的科学”而不是法国传统的“理性至上”作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原则。但只要“人的科学”还是以自然科学为典范,它就仍然是不充分、不真实的。维柯、卢梭、赫尔德和柏克更鲜明、更直接地坚持人造物与自然界的不同并以此为论述的起点,反对以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并探索了独立的人文研究方法,他们的理论是启蒙运动”人的科学”的扩展版。经过浪漫主义的集聚和马克思、韦伯等人的推动,维柯等人所奠定的文化理论在当代已经是一个显赫的学术思想论域,但面临两个根本性挑战:如何在广泛论题之中确立文化理论的统一性?如何在世界文化化、文本化的同时维护并面向自然和物质?维柯等人的“发现”依然有着解决当代问题的理论潜力。

“散论”的形式:从文本解读到美学阐释

李弢

【摘要】“散论”(Essay)这一文体滥觞于法国作家蒙田的《随笔集》,其原初极具思想试验的意义,后来被英国思想家培根所继承和发扬。德国现代哲学家西美尔、阿多诺等人的著述方式也深受其影响,尤其是在后者结集的厚重的《文学笔记》一书里,首篇DerEssayalsForm(《作为形式的散论》)一文着重考察了散论的历史境遇,并集中分析了这一文体的精神向度。可以说,阿多诺以某种哲学思辨的方式,在思想和历史相关联的场域中解析了散论的形式维度,并肯定了这一文体在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特殊价值。由此,对散论文体的细微研究亦可帮助我们打开一扇透视阿多诺及相关人等的思想的窗户,并加深我们对该文体的承继与革新之学术史意义的理解。

不确定性视域下社会的流动性与研究的“流动转向”

林聚任

【摘要】随着全球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正在发生急剧变迁,其中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不确定性现象增多,人类进入了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新时代。而这种不确定性与当前时空背景下社会发展的高度流动性、复杂性密切相关,流动性又与空间性等因素互嵌互构,以流动空间为重要机制形塑着新的社会结构,并呈现出新的社会属性和特征。其具体表现为:全球社会流动性的加剧带来了深刻的时空变革;社会流动性的加剧使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不确定性随之增加;随着流动性的提高,社会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人们的选择日益多样化;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挑战。面对不确定性视域下的流动社会,社会研究出现“流动转向”,社会学研究的议题和范式也正在发生相应的转变。

不确定性时代的社会团结

——基于“新部落主义”与“共同体”的思考

郑莉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不确定与不安全的状态。种种变化莫测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未来的恐惧引发了“回到霍布斯”“回到部落”“回到子宫”等当下极其盛行的现象。鲍曼和马费索利对部落式“共同体”与基于活力论和冗余神话的“社会本能”的阐述,为我们深入认识和分析不确定性时代“新部落主义”所蕴含的内在张力,以及各种身份话语所带来的“分裂”与“隔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破除文化和文化身份在“我们”和“他们”之间竖起的屏障,不仅要认识到其背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还要将对话从“高层政治”带入到“日常邻近”,由此人类才有可能在不确定性时代推动实现真正的社会团结。

“确定性偏好”,还是“不确定性吸引”?

——个人不确定性体验及其反思

文 军  吴志鹏

【摘要】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并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人们一方面表现出对“确定性”的强烈偏好,另一方面又会被“不确定性”深深吸引,由此呈现出“确定性偏好”与“不确定性吸引”并存的状态。本质而言,不确定性乃是一种中性的认知状态。生物因素的作用导致人们在不确定性偏好上存在内在的差异,而外在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到人们的不确定性感知。因而,个人不确定性感知和体验乃是其内在的不确定性偏好与外在的客观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

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理论逻辑、内在要求与施策重点

仇焕广

【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其中关键是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高国内大循环的空间规模和内生动力、增强国内大循环稳定性。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安排下,城乡要素流动需要体现“凸显要素流动的双向对等性、发挥创新要素的关键作用、着眼于城乡产业的融合互补发展、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五方面的战略要求。这需要持续深化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要素支撑、守牢要素流动的安全发展底线、完善要素流动收益分配机制,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

农村宅基地的时空变化、驱动逻辑及减量治理

熊 柴  蔡继明  刘 媛

【摘要】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宅基地长期持续大幅扩张,粗放利用问题日益突出,并且地区间宅基地扩张分化明显,人均宅基地面积差异显著。农村宅基地的这些时空变化是取得无偿、管控不力、退出不畅的现行宅基地制度,各地不同的审批标准,以及农村人口和农民收入变化共同驱动的结果。在审批和监管环节日趋严格规范的情况下,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主要通过有偿使用倒逼退出与有偿退出激励等途径推进宅基地减量治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有偿使用倒逼力度不足、有偿退出补偿标准偏低且未考虑区位价值、有偿退出路径及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为加强我国农村宅基地减量治理,应规范超占有偿使用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功能,强化对宅基地超占部分退出的倒逼力度;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土地大市场建设,建立国家专项收储资金,以强化资金保障、提高自愿有偿退出补偿标准;丰富自愿有偿退出路径,加强退出保障政策的衔接和匹配,充分满足农民需求,解决退出农民的后顾之忧。

现代化国家的一般特征

黄少安

【摘要】在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既要强调国情和特色,也应重视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特色是在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其实质内容是人类的实质性、根本性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经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国民科学素质和认知能力现代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作为现代化内核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塑造,进而体现基于国情的、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发展过程、发展路径和发展成果。

中国文学学科分类论: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高玉

【摘要】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及其学术分类,只有具体的诗、词、小说、戏曲等,分散在“四部”之中,中国现代“文学”本质上是西方现代学术分科的产物,它所确定的“中国古代文学”实际上是按照西方“文学”标准从中国古典文献中集合而成。中国文学“学科”最初为“文章流别论”“词章学”,民国时期更名为“国文学”,也称“中国文学”,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学本科专业改名为“汉语言文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则名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四个文学二级学科。“中国文学”学科分类目前有四种标准:国家标准学科分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分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分类;硕士、博士学位一级学科分类。四种标准各有优缺点,需要整合。中国文学分类应该统一,也可以统一。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儿童文学、通俗文学是中国文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目前研究薄弱,应该设置为独立的二级学科。

论汪曾祺体

——一种从作家阅读史出发的考察

郭洪雷  郭 熙

【摘要】在多方摹仿和借鉴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汪曾祺小说、散文在体式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如实、如数记述生活、生命现象,记述人的是非、善恶的“流水账体”。作为文体思维习惯,记“流水账”渗透在结构、段落、句式、字词等文体构成环节,并往往以“拉清单”方式呈现出来,最终落实为一种“物”的美学。“流水账体”的形成,既有中外小说影响的汇集,又受到了中国古代文章学传统、戏曲、书画理论及相关艺术实践的滋养,同时还与汪曾祺对阅读对象的选择、阅读习惯的养成紧密相关。“流水账”历来被视为创作的大忌,汪曾祺反其道而行之,体现着他对既有文体观念的反叛和冲决。

无人自足之境

——论中国山水画空间的非叙事性

沈亚丹

【摘要】五代、宋之际,山水画超越人物画成为最重要的画科,这貌似格局重组,但本质则是观看方式的调整:从聚焦人物和事件到放眼四野,山水画为观看者提供了置身事外的可能。情节淡化、意象并置与细节减损、方域模糊,都是山水画超越限制、构建非叙事空间的有效途径。中国山水画空间的非叙事性有其哲学根源,是老庄的“齐物”与佛教的“性空”在绘画中的融合和直观呈现,经倪瓒、董其昌、八大、渐江、龚贤等人之手延续为一种传统。事实上,非叙事性也渗透在除山水画之外的中国其他艺术形式之中,包括章回小说(茫茫而来-缥缈而去-莫知所终是其基本框架,其叙事过程也常被棒喝、机锋截断)。总之,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非叙事空间,使得观看者跳出具体事件和特定情境,去直面生命的空无和孤独。

屠杀形容词

——观风察势论谈中国史学近代转型

章益国

【摘要】在古今学术转型的历史轨辙里,刘咸炘的“观风察势”论尤为值得关注。“观风察势”论表现出一个语言特征:频繁地使用丰富的形容词。从刘咸炘提倡重修宋史的论述可以看到,他使用富有动力感的形容词去形容史事的风格,并在一个对立形容词组成的感觉网络之中提出了重修宋史的独特理由。近代史学转型之后,中国史学在古今之变中静悄悄地经历了一场对形容词的“屠杀”。形容词式微,名词地位崛起,学术活动的重心从“找到一个妥帖的形容词来陈述感觉”变为“找到一个核心概念来建构理论大厦”,这是中国史学古今之变此前为人所忽略的一个特点。

古希腊的历史与史学观念

李红岩

【摘要】古希腊并不特别重视历史与史学。在形而上学的规制下,历史与史学只具有次等价值。这与中华民族高度重视历史与史学的传统形成鲜明对照。由于以“空言”统领“行事”,古希腊人缺少对远古历史的记忆,不重视留存史料,建构历史时间系统的理性自觉严重不足,更缺乏撰写通史与外族史的意识及能力,表现出反历史的社会心理趋向。古希腊史学优劣互见,其树立了以“人”而非“神”为书写对象的史学传统,重视近当代史与口述资料采集,具有历史真实理念,成为西方史学的源头,但也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埋下了种子。考察古希腊的历史与史学观念,可以为走好本民族的独特历史道路提供启示。

柯林武德—刘家和命题

——关于历史认知的再思考

赵轶峰

【摘要】将柯林武德关于欧洲古典本质主义观念的论说和刘家和关于逻辑理性与历史理性关系论说结合,可以形成“柯林武德-刘家和命题”:西方古典时代倾向于通过恒定本质理解包括历史在内的一切事物,哲学思维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中国古人通过流变体认常道,历史思维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二者之间有逻辑理性与历史理性两种认知路径的差别。基于此一命题,可以察见历史哲学兴起是逻辑理性与历史理性结合的结果,古典本质主义是现代历史怀疑主义的远因,关于历史学发生所谓“语言学转向”的言论反映了已经蜕化了的逻辑理性试图吞噬历史理性。在此认识基础上审视当下史学思潮,当确认经验事实的实在性,确认历史并不依赖“书写”而存在,承认经验事实居于历史学对象的核心。进而看到,历史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认知以往的经验,也在于拓展理性的空间。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是两种不同的、互补的、相需的思维路径。

死的过去与活的历史:近代历史认识的两种观念

岳秀坤

【摘要】现代历史学始于19世纪的欧洲,以自然科学方法为典范,形成了近两百年史学思维的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特征。对历史学这一发展方向的坚持与反对,构成了两种历史观念的对抗,一种视历史为固定不变的对象,一种则视其为方生方成的动态过程。在历史学的实践以及史学理论的反思中,“死的过去”与“活的历史”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中外皆然。历史观念中的这种对立关系源于科学革命之后近代思想的内在分歧,本质在于如何在人文现象的研究中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





往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全年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3年第6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目录

《天津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目录


END


--------------------------------------------------------------------------

  
投稿邮箱
tjshkx@126.com
网络投稿系统
https://tjsk.cbpt.cnki.net/



本刊发表的署名文章均为作者研究成果,文责自负,不代表编辑部意见。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特别声明。本刊已入编“中国知网”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将进入以上电子出版物,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服务的报酬,不另计酬,凡有不同意者请特别声明。本刊严禁一稿多发,来稿不退,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天津社会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