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预告 | 科技产业劳工

社會學會社 社會學會社 2023-03-04



专题导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行业中的过度劳动问题屡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在2010年前后的创业潮中,超时劳动被视为创业精神的一部分。想要实现创业梦和创造传奇商业故事的创业者主动地将所有时间投入到工作中。但是,2020年前后的几年间,“过度加班、过劳死、996、ICU、裁员、35岁现象”已经成为新的行业关键词。普通劳动者不再相信创业的神话,而是开始从雇佣/劳资关系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处境。


不稳定就业、超时劳动、劳动保护,这些都是劳工研究的传统议题。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劳工研究的聚焦点也历经多次转变。21世纪初,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与大规模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研究是劳工研究的核心焦点。随着“80后”一代开始进城务工,劳工研究又开始关注新生代农民工。2010年之后,随着“用工荒”现象的出现,职业学校学生等实习劳工成为新的亟待关注的群体。平台经济的兴起又将劳工研究的注意力引向了外卖骑手、快递员、主播等平台劳动者。这样的转型也标志着劳工研究的对象从工厂延伸到了服务业劳动。


对信息技术行业劳动者的研究延续了中国劳工研究的一些理论传统。对加班问题的分析,主要继承了两种思想传统。一是以布洛维的理论为核心的生产政体分析,从劳动力市场、国家干预、企业内的劳动过程控制技术出发,分析科技企业中的超时劳动生产政体,例如严霞(2020)的理论框架。二是福柯式的话语分析,这对应着劳动过程理论中对主体性的讨论传统,强调劳动者如何被某种规范性的话语塑造,如同被洗脑般主动投入加班,例如王程韡和杨坤韵(2019)的分析。


过去十年间,不稳定性(precarity)一词也成为西方社会学、尤其是劳工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关键词。在中国的科技行业,企业的裁员和劳动者的跳槽相互呼应,是不稳定性这个词的最佳注解之一。严霞(2023)和我(李晓天,2022)的研究从劳动者的角度揭示了劳动者如何理解这种持续流动的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劳动者的持续流动是一个一体两面的事情。不稳定性对劳动者有危害,对于劳动过程也构成干扰。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既实现灵活雇佣、又保证高流动性不干扰生产、还可以在短期内激励劳动者投入到工作中,是新时代的管理难题。


这个专题集中了最近几年中文语境中对科技行业劳动者的一些讨论。前四篇文章(严霞,2020;王程韡、杨坤韵,2019;侯慧、何雪松,2020;黄丹,2022)聚焦加班问题本身,而且各自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发展出了独立的分析框架。王潇(2019)的研究挑战了软件工程师高度自主性的常识,从“相对去技能化”的角度关注软件工程师的劳动过程,是对中国劳工研究传统的延续与拓展。之后的两篇文章从不稳定性角度分析了科技行业劳动者的工作体验。本专题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我的一篇回顾性文章。这篇文章梳理了劳工研究的理论传统,总结了当前科技行业呈现出的一些基本特征,以此呼唤更多未来的研究者关注科技行业的新现象与新议题。


除此之外,英文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很丰富,这里推荐和科技行业的劳动过程、尤其是加班议题紧密相关的五篇文章。


鸣谢


专题策划人:李晓天




No.1

严霞,“以自我为企业——过度市场化与研发员工的自我经营”,《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6期。



No.2

王程韡、杨坤韵,“进取与迷失:程序员实习生的职业生活” 《社会》,2019年第3期。



No.3

侯慧、何雪松,“不加班不成活:互联网知识劳工的劳动体制”,《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5期。



No.4 

黄丹,“竞速游戏:从时间规训到时间管控”,《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No.5

王潇,“技术空心化:人工智能对知识型员工劳动过程的重塑——以企业电子研发工程师为例”,《社会发展研究》2019年第3期。


No.6

严霞,“‘致富梦’与‘青春饭’:互联网‘大厂’青年的不稳定工作”,《中国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


No.7

李晓天,“当‘流动’成为‘常态’:互联网行业青年劳动者的职业选择”,《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第6期。


No.8

李晓天,“劳动过程视角下的信息技术产业劳动者研究——理论回顾与发展方向”,《社会学评论》2023年第1期。




扩展阅读

Cooper, M. 2000. “Being the ‘Go-To Guy’: Fatherhood, Masculinit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in Silicon Valley.” Qualitative Sociology 4.


Lai, K., G. Morgan & J. Morris. 2019.“‘Eating Bitterness’ in a Chinese Multinational: Identity Regulation in Context.” Organization Studies 5.


Li, X. 2022. “Managerial Technique and Worker Subjectivity in Dialogue: Understanding Overwork in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9500170221092585.


Sharone, O. 2004. “Engineering Overwork: Bell-Curve Management at a High-Tech Firm.” In Cynthia Fuchs Epstein & Arne Kalleberg(eds.), Fighting for Time: Shifting Boundaries of Work and Social Life.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Wu, T. 2020. “The Labour of Fun: Masculinities and the Organisation of Labour Games in a Modern Workplace.” New Technology, Work and Employment 3.




〇封面图为硅谷的印度程序员。[图源:Sina.net]


〇专题策划人:李晓天

〇编辑 / 排版:阿Ja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