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掂掂各地华语中的“斤”“两”

华语HUAYU 2022-05-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西去东来中传站 Author 郭熙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掂掂各地华语中的“斤”“两”


[中国大陆]郭 熙


在我国大陆,如今一斤为十两,“半斤八两”已成历史;但后者在香港、澳门等地还一定程度地活跃着。那么,一斤的具体重量(或质量)是多少呢?《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都说合公制的500克。



社会上也都普遍这样认为。《全球华语词典》没有收“斤”,《全球华语大词典》收了“斤”,也只是沿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


然而,从各地华语社会实际情况看,各地华语中的“斤”并不等“值”。新加坡和大陆的新疆、云南,“斤”已经代表公斤,显然,这是全面采用公制的结果;而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至于海外的一些华人社会里,“斤”却并非500克,而是600克左右。


“斤”在各地华语中的差别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华人社会的不同历史。就笔者查到的资料看,中国不同时代“斤”的值并不相同。我们还不清楚各个时代准确的“斤值”是多少,能知道的是清代的“斤”约为596.8克。今天600克左右的“斤”应该都源于此。当今香港、澳门民间将其称为“司马斤”,每斤约604.79克。这个“斤”在周边国家也留下了蛛丝马迹,例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斤”是604.8克(华人民间说是600克)。上面这些都是换算出的约数。



笔者就“斤”“两”问题在海外华人社会的华文工作者中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

结果表明:

(1)传统华人社会曾使用而有的还在继续使用“半斤八两”的计量方式;

(2)东南亚华人社会保留得更多;

(3)各地都逐步在向公制靠拢。



有必要说一下港澳台地区保留600克一斤的原因。中国一斤500克的新制始于1929年,当时香港、澳门和台湾分别为他国统治,自然无法跟大陆统一。1956年,大陆将市制改为一斤十两的十进制,也未能进入三地。台湾教育部门出版的《重编国语辞典》计量词“斤”条下列台斤和市斤两个义项,并说明前者为600克,十六两,后者为500克,十两。实际上,市面上不用市斤,只用所谓“台斤”,但民间以“斤”相称。






“半斤八两”作为成语记录了“斤”“两”关系的演变,而“斤值”变化因不留痕迹,早让人淡忘。掂掂各地华语“斤、两”,使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斤值”的脚印,相关词典应该记下这一点。



(原文载于《咬文嚼字》“华语圈”栏目2018年4月)


审核 | 刘   慧

编辑 | 陈佳钰

往期推荐

汪惠迪:同姓异拼和异姓同拼

李春风:缅甸华语传承模式研究

林瑀欢:海外华语传承研究综述

杨欣儒:大马华裔学生名字的汉语拼音

祝晓宏:试论早期南洋华文教材的基本面貌与当代价值
“海外华语传承”多人谈 | 林源瑞、谢世涯先生访谈实录

“海外华语传承”多人谈 | 董鹏程、郭全强先生访谈实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