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英姿 王萍丽|普通话儿童的交际策略研究

李英姿 王萍丽 华语HUAYU
2024-09-04

以下文章来源于汉语堂,作者李英姿、王萍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普通话儿童的交际策略研究 

文/李英姿 王萍丽


[摘要] 本文借鉴第二语言交际策略研究的策略分类框架和语料分析方法,以《人生初年》中的冬冬为研究对象,对母语为普通话的儿童的交际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的使用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的使用倾向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3)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的使用倾向受到诸如语言环境、词语水平、认知水平、话语组织能力等因素的影响;(4)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的使用与普通话二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同时也有差异。本文也探讨了以上发现对普通话儿童交际能力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人生初年》




作者简介

李英姿,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语言政策、儿童语言习得。

王萍丽,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



目录概览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结论与启示



一、引言 

交际策略一般指第二语言学习者为解决语言表达障碍而采取的补偿性手段(Færch & Kapser, 1983)。比如:

(1a)但是我听说了南方人喜欢吃一个甜的,但是不知道,呃,长的。

在(1a)中,某汉语二语学习者无法用汉语表达“甘蔗”,便通过描述味道、外形的方式迂回地指称(江亚静、王萍丽,2017)。Selinker(1972)最早提出交际策略这一概念,他认为交际策略是影响中介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际策略反映了语言个体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语言个体的交际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交际策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二语言交际策略的分类、影响因素以及采取哪些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策略能力等(王立非,2000;刘乃美,2007)。汉语二语学习交际策略研究主要关注交际策略与母语背景、语言水平、认知风格等学习者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刘颂浩、钱旭菁、汪燕,2002;梁云、史王鑫磊,2010;闫丽萍、雷晔,2011)。

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第二语言学习同样都是目的语不断完善的过程,均会遇到解决表达障碍的情况。如下所示:

(1b)我一睁眼,这水儿就跑出来了。

在(1b)中,小女孩冬冬(3岁1个月)想要表达“眼泪”,但不知道如何说,便通过替代词“水儿”来指称(李宇明,2019)。可见,在目标语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下,儿童和二语学习者一样在遇到表达障碍时都会产出与目标语有一定差异的非完美(non-perfect)表达,我们把这样的补偿性言语行为也称之为交际策略。但儿童使用交际策略的心理机制和成人二语学习者不同:成人二语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套完备的母语体系,二语表达遇到障碍时会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策略;而儿童则是语言“零资本”,在遇到表达障碍时采取的补偿性言语行为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习惯。

第一语言习得研究关注成人与儿童交际过程中出现的儿向语言(Mitchell & Myles,2004)。为了便于儿童理解,成人与儿童交际时常常使用经过有意识简化的语言形式,如英语成人用“choo-choo/火车头发出的噗噗声”代替“train/火车”(Ferguson,1964)。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被称为儿向语言(Ferguson,1964)。普通话成人与儿童交流时会采用叠素词、摹声词、短句等策略以利于儿童理解(李宇明等,1987)。相对而言,针对儿童母语习得交际策略的研究较少。Clark(1993)研究了儿童的造词策略,发现该策略是一种泛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英语、德语、希伯来语、荷兰语、匈牙利语等语言中。低龄儿童的非语言交际策略,如注视、手势和发声等(Tomasello,et al.,2007;Gros-Louis & Wu,2012)近年来也受到关注。普通话儿童的母语交际策略研究较为零散,多聚焦于某类交际策略。如李宇明(1991)探讨了普通话儿童的替代和求助策略,在其研究中分别称为类化(泛化)和格式化;姜自霞(2016)研究了普通话儿童的造词策略。

由于儿童的交际策略以非完美的目标语形式呈现,因此不为人重视,相关研究并不成体系。实际上,作为交际能力一部分的交际策略对维持互动的连贯性非常重要。而通过成人的纠正性反馈,儿童也可以掌握正确的母语表达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交际策略对于儿童的语言习得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借鉴第二语言交际策略研究的分类框架和语料分析方法,以《人生初年》中的冬冬为研究对象,对普通话儿童母语互动中的交际策略进行深入探索。具体研究问题有:

第一,在不同的年龄段,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的使用量有何变化?

第二,在不同的年龄段,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使用的倾向性有何变化?

第三,普通话儿童母语习得中的交际策略与汉语二语学习中的交际策略有何异同?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语言互动研究中常见的自然语料(naturalistic data)进行分析。自然语料常用于纵向跟踪研究(longitudinal studies)。对于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来说,受限于儿童年龄以及语料的采集难度,用于纵向跟踪研究的自然语料多是个案研究。与实验方法获得的语料相比,自然语料具有真实性和自然性的优势,因为其“可以让研究者对语言使用的社会性和文本依赖性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而这样的认识是无法从实验数据得来的”(Gass & Mackey, 2011)。

(一) 语料收集方式

本研究的语料全部来自《人生初年》(李宇明,2019)。《人生初年》观察记录了乳名为“冬冬”的中国女孩零到六岁的语言发展过程。除语言发展之外,《人生初年》还观察记录了她的生活、行为及心理活动等。该书从1985年1月16日开始记录,历时2200余天。

选取语料的时间段从冬冬 2岁1个月开始,到6岁结束,分为四个年龄段,即2~3岁、3~4岁、4~5岁、5~6岁。之所以选择2~6岁这个年龄段,是因为这一时期是儿童目标语言迅速发展的阶段。此前,冬冬的语言发展经历了声音发展阶段、被动语言交际阶段、特殊语言(如独词句、双词句、电报句等)交际阶段(李宇明,1993;1995)。通 过人工穷尽式地甄别冬冬的交际策略,共截取语料 469条。

(二) 语料分析方式

不管是儿童的母语互动,还是成人的二语互动,都会产生补偿性言语行为。因此,母语者和二语学习者的交际策略可以采用同一标准进行分析(Bongaerts & Poulisse,1989)。本研究即采用第二语言交际策略分类框架分析儿童母语互动中的交际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策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交际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词语层面采取的补偿性策略;广义的交际策略除了词语层面,还包括语篇层面的补偿性策略,比如填充语的使用;还包括合作性策略,比如反馈语、话轮转换技巧等(Dörnyei & Scott,1997)。交际策略研究多是在狭义范畴展开。关于狭义的交际策略的分类也有多种(王立非,2000;Dörnyei & Scott, 1997)。我们采取认可度较高的分类框架(Tarone,1981;Tarone & Swierzbin,2009),将交际策略分为替代、造词、迂回、求助、借用、模仿六大类。其中模仿属于非语言交际策略,其他五类属于语言类交际策略。

下面分别对每一类策略进行解释。

替代(substitution),指说话人使用意义相近的词语指称自己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事物或行为。如汉语二语学习者的一个句子“哈哈,还有他们的头发……”,本来要表达“(动物的)毛”,汉语二语学习者不知道“毛”这个词,于是使用了相近的词语“头发”代替(江亚静、王萍丽,2017)。

造词(word coinage),也有研究称之为自造词或生造词。指说话人根据经验、语感等造出(发明)某种语言中不存在的词语。比如汉语二语学习者不知道用汉语如何说“火龙果”这种水果,就说“龙水果”(江亚静、王萍丽,2017)。

迂回(circumlocution),指说话人不能说出某种事物或者行为的名称,便采用描述其状态、特征等的方式进行间接指称。比如上文句(1a)提到的关于描述甘蔗特征的例子。      

借用(borrowing),类似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指说话人采用其他语言或者方言表达意思。“在你的家乡旁边有没有,呢,工,工什么?Factory?”这句话中,汉语二语学习者用他与听话人都懂的外语(英语“Factory”)来指称“工厂”(江亚静、王萍丽,2017)。当儿童身处多语言多方言环境中,也可能出现语码转换的现象,但是这种情况与第二语言学习的情况不同。如果在第一语言习得领域也使用“借用”这一概念,容易引起误解。因此,本文将使用“混用”指称多语码使用的语言现象,即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语言或方言的情况。

求助(appeal for assistance),指说话人采取直接向听话人发问的方式获取帮助,或者借助工具书、电子设备等获得相应的目的语表达。

模仿(mime),指说话人采用动作、面部表情、摹声等非言语行为来指称某一事物。

在如上交际策略分类框架下,我们对所截取语料中出现的全部交际策略进行逐一分类标注,分别统计每个年龄段各类交际策略出现的频数,以及每一类交际策略占该年龄段策略总频数的百分比,某一年龄段的策略总频数对应该年龄段交际策略的使用量。某一年龄段中各类交际策略的百分比排序反映冬冬在该年龄段交际策略使用的倾向性。最后,分析冬冬在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交际策略的使用量以及使用倾向的变化。 



三、研究结果 

(一) 冬冬四个年龄段交际策略的使用量

根据统计,冬冬在2~6岁共使用交际策略469次,且替代、造词、迂回、求助、混用、模仿这六种策略均被使用。各举两例如下。每例最后括号中的数字,分别表示冬冬的周岁数及月龄数,如(2)中3.3 表示3岁3个月。

(2)你给我买个戴手上的耳环,好不好?(3.3)(替代)

(3)今天不是正常比赛。(5.5)(替代)

(4)飘落伞(3.8)(造词)

(5)我想当司机员。(4.6)(造词)

(6)爸爸,给我买“啪啪啪”吧。(2.3)(迂回)

(7)三角形的。没上幼儿园时候吃的,早上吃的。(3.5)(迂回)

(8)这是什么?(2.5)(求助)

(9)妈妈,口里流出来的水,是不是都叫‘涎水’呀?(4.3)(求助)

(10)再回了,给你买一瓶。(3.2)(混用)

(11)又打跤了。(5.4)(混用)

(12)她指着肚子,说:“小姨,我从这儿,一下子屙下来了。”(3.7)(模仿)

(13)弯弯的眉毛,直直的眼睛,弯弯的鼻子,红红的嘴唇像血一样儿,也没有抹口红。穿着这样的裙子,高跟鞋,带蝴蝶结的皮鞋。桂老师这个地方(用手指眉宇之间)有个红点,不是点的,是长的,红的。穿着花布衫。(4.6)(模仿)

冬冬在句(2)~(3)中(划线部分)使用了替代策略。句(2)冬冬不会说“戒指”这个词,于是就用了形状相近的、已经掌握的词语“耳环”替代。句(3)冬冬想说的是“正式比赛”,但是她不会说“正式”,就说了含有“正”字的“正常”。

冬冬在句(4)~(5)中使用了造词策略。句(4)看电视上的跳伞比赛,冬冬不知道如何说“降落伞”,就自造了“飘落伞”这个词。句(5)冬冬说的“司机员”是普通话中没有的词汇,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司机”。

冬冬在句(6)~(7)中使用了迂回策略。句(6)冬冬想让爸爸买玩具枪,但是她不知道“玩具枪”这个词,于是就用玩具枪发出的声音来代替。句(7)冬冬忘记了“粽子”一词,就说是什么形状,什么时候吃的。

冬冬在句(8)~(9)中使用了求助策略。句(8)冬冬看到一个螃蟹工艺品,不知道怎么说,就向大人直接发问“这是什么”。句(9)冬冬不确定口水是不是叫“涎水”,就使用了句式“是不是”向妈妈求证。

冬冬在句(10)~(11)中的划线部分属于混用策略。句(10)中的“再回”是河南话,意思是“下一次”。句(11)冬冬摔倒后自己说“又打跤了”,“打跤”是武汉话,意思是“跌倒了”。冬冬在使用普通话表达的同时也会使用河南话和武汉话。

冬冬在句(12)~(13)中使用了模仿策略。句(12)冬冬用手指着肚子说话。句(13)冬冬在描述新来老师长什么样子时,不知道“眉宇之间”怎么说,便用手指指了指相应位置。

冬冬在每个年龄段使用交际策略的总频数,如表1所示。

表1 冬冬四个年龄段使用交际策略的总频数

年龄段
策略总频数
2~3岁
185
3~4岁
159
4~5岁
74
5~6岁
51

       显而易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冬冬交际策略使用的总频数(即使用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 冬冬四个年龄段交际策略使用的倾向性

冬冬六类交际策略占各年龄段策略总频数的百分比总结如表2所示: 

表2  冬冬四个年龄段六类使用交际策略的百分比

年龄段

替代

造词

迂回

求助

混用

模仿

2~3岁

32/17.30%

17/9.19%

7/3.78%

22/11.89%

97/53.43%

10/5.41%

3~4岁

46/28.93%

33/20.75%

9/5.66%

8/5.03%

56/35.22%

7/4.40%

4~5岁

19/25.68%

14/18.92%

5/6.76%

6/8.11%

27/36.49%

3/4.05%

5~6岁

10/19.61%

12/23.53%

0/0.00%

0/0.00%

29/56.87%

0/0.00%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冬冬四个年龄段使用的各类交际策略百分比的排序为:

2~3岁:混用(53.43%)>替代(17.30%)>求助(11.89%)>造词(9.19 %)>模仿(5.41%)>迂回(3.78%)

3~4岁:混用(35.22%)>替代 (28.93%)>造词(20.75%)>迂回(5.66%)>求助(5.03%)>模仿(4.05%)

4-5岁:混用(36.49%)>替代(25.68%)>造词(18.92%)>求助(8.11%)>迂回(6.76%)模仿(4.05%)

5-6岁:混用(56.87%)>造词(23.53%)>替代(19.61%)>求助(0%)=迂回(0%)=模仿(0%)

从以上分析中看出,在四个年龄段中冬冬交际策略的使用倾向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其中同一性表现在:

第一,四个年龄段中,冬冬最倾向于使用混用策略,百分比均高于30%。在2~3岁和5~6岁两个年龄段,混用策略的百分比甚至超过50%。

第二,冬冬第二倾向使用的交际策略是替代。在2~3岁、3~4岁、4~5岁三个年龄段,近似的百分比均处于第二顺位。在5-6岁年龄段,替代策略虽然处于第三顺位,但与第二顺位的造词策略相差不大。

第三,冬冬最少使用的交际策略是模仿和迂回。在2~3岁、4~5岁两个年龄段,两者的百分比均出现在最后两个顺位。在3~4岁年龄段,迂回策略虽然比倒数第二位的求助策略提前一个顺位,但两者百分比相差很小。而在5~6岁年龄段,两者均出现在最后的顺位——第四顺位。

差异性表现在:

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冬冬对造词策略使用的偏向性逐渐增强。从第一个年龄段开始,到第四个年龄段结束,其百分比顺位分别是第四、第三、第三、第二,逐步靠前。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冬冬使用求助策略的偏向性逐步减弱。从第一个年龄段开始,到第四个年龄段结束,其百分比的顺位分别是第三、第五、第四、第四,呈现靠后趋势。

     上述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可以可视化为图1,其中纵轴是顺位排序,分别是1~6。横轴是六种策略的百分比在特定年龄段所处的顺位。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混用策略使用的百分比一直处于第一顺位;替代策略使用的百分比基本处于第二顺位;模仿策略和迂回策略使用的百分比基本出现在最后两个顺位;而造词策略和混用策略使用的百分比顺位分别逐步提前和靠后。


图1 冬冬四个年龄段交际策略百分比排位变化图

(三) 讨论

下面根据冬冬交际策略的使用量变化以及倾向性逐一进行讨论。

1.交际策略的使用量逐渐降低

在习得母语的前六年时间里,为了克服交际障碍,冬冬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交际策略体系。从本文的研究来看,主要有替代、造词、迂回、求助、混用、模仿等六大类交际策略。这些策略的使用使冬冬的表达更丰富,提高了交际效率。随着语言水平的上升,冬冬交际策略的使用量随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儿童的语言使用正逐渐向成人靠拢。在本研究中,冬冬5~6岁时的交际策略使用量比2~3岁时减少了三分之二,此时儿童的语言习得愈发接近目标语言。

2.交际策略的使用倾向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第一,混用策略的使用呈绝对优势地位

2-6岁四年间,冬冬经常同时使用普通话、河南话、武汉话进行表达。河南话、武汉话的使用百分比在30%~60%之间。这与冬冬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很大关系:冬冬出生于河南信阳,11个月时随父母迁往湖北武汉。冬冬的父母都来自河南,说普通话和河南话,所在社区主要说普通话和武汉话。冬冬所处的多语言环境中,普通话是冬冬的主要交际语言,河南话和武汉话则是次要交际方言。以下是冬冬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情况:

1)普通话的情况。在家中,父母与冬冬主要使用普通话交流。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之间也主要使用普通话。

2)河南话的情况。除了使用普通话,父母也偶尔会使用河南话与冬冬交流,尤其是一些方言词汇。先后来照顾冬冬的家人和亲戚,如姐姐、奶奶、小姨等人也会用河南话与冬冬交流。有的家人或亲戚则只说河南话。在2~6岁四年当中,每逢寒暑假冬冬都会跟随父母或亲戚回河南老家(河南泌阳),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1个半月。在此期间,冬冬处于河南话的沉浸式语言环境中。每次从河南返回武汉,父母都会发现,冬冬学会的河南话更多了。比如在3岁1个月,父母观察到,仅仅半个月的光景,冬冬就变得高腔大嗓,满口的河南腔:一句一个“俺”,一句一个“中”(李宇明,2019:1217)。在3岁8个月时,经过一个多月的河南生活,父母发现冬冬会说典型的河南话“俺”,甚至还学会了几句骂人话(李宇明,2019:1467)。

3)武汉话的情况。冬冬的很多邻居说武汉话,幼儿园的保育阿姨也说武汉话,所以冬冬也学会了武汉话。

冬冬使用普通话、河南话和武汉话的比例在不同年龄段有所差别,这与冬冬在特定年龄段掌握普通话及两种方言的娴熟程度有关。在冬冬使用的所有混用策略中,2~3岁,河南话的比例非常高(78.35%),大大高于武汉话(20.62%)。3~4岁也是如此,河南话和武汉话的使用比例分别为75.00%和23.21%。在这两个年龄段,冬冬的活动场所有限,主要在家庭内部;与人交往也相对有限,主要是父母、亲戚等人。虽然也经常在社区活动,能够接触到武汉话,但是与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更长。4~5岁,冬冬武汉话的使用比例明显上升,与河南话不相上下,分别为51.85%和48.15%。这主要是因为,冬冬在社区中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增加,在幼儿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5~6岁,河南话的使用比例又一次上升。河南话与武汉话的使用比例分别为72.41%、27.59%。可见,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要大于社区。需要注意的是,四个年龄段中,河南话里的“哩”(语气词,相当于普通话“啊、呢”,也相当于“的”)使用频次非常高,四个年龄段总计使用了87次;武汉话中的“唦”(“唦”相当于普通话的语气词“啊”)使用较多,四个年龄段总计使用了27次。

(14)不要怕,有我哩,我来保护你。(2.7)

(15)我给你拿,不是不给你拿。我们两个吃唦!(3.11)

句(14)中的“哩”相当于普通话的“呢”。句(15)中的“唦”相当于普通话的“吧”。“啊、呢”作为语气词在普通话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冬冬使用两种方言语气词的频次自然也高。

第二,替代策略基本处于第二顺位

替代策略是冬冬四个年龄段都比较倾向于使用的交际策略,也就是冬冬倾向使用已经掌握的旧词指称她所不知道名称的新事物。通过类比和比较,儿童发现了旧词与新事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包括发音相似、形状相似、功能相似等多种情况。替代策略的使用反映了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替代其实也是一种试错,当儿童运用已知词错误地指称未知事物的时候,如果能够获得成人的反馈纠正,那么儿童就习得了新的词语。

第三,迂回策略和模仿策略基本处于靠后顺位

迂回和模仿两种策略在四个年龄段基本都处于比较靠后的顺位。在5-6岁年龄段,二者的使用频次降低到0。虽然0可能过于绝对,但其使用频次降至低位的趋势是肯定的。

本研究中冬冬迂回策略的使用一直比较少,不过从中还是可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水平的提高,冬冬迂回表达的复杂程度逐渐提高。句(6)中2岁3个月的冬冬不会说玩具手枪,就用手枪发出的声音“啪啪啪”代替;而到了3岁5个月,句(7)中冬冬就可以通过描述粽子的形状、什么时候吃的等复杂信息来表示不会说的“粽子”。

作为非语言交际策略,模仿是语言交际策略的重要补充。因为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原始语料记录并不是专门为研究儿童交际策略而作,因此针对模仿策略的记录相对较少。实际上,儿童在熟练掌握目标语言之前,模仿策略应该是大量存在的。

第四,造词策略的使用顺位不断靠前

造词策略是冬冬比较倾向于使用的交际策略,贯穿于2~6岁四个年龄段,整体趋势是排位不断靠前,在5~6岁年龄段仅次于借用策略,处于第二顺位。

造词策略使用比例的上升反映了冬冬词法意识的发展。“词法意识”是指儿童对词的内在结构的意识以及操纵这种结构的能力(Carlisle,1995)。已有研究多通过实验方法诱导儿童造词,从而揭示词法意识对儿童读写能力、词汇习得等的重要性(徐彩华等,2000;Chen et al.,2009)。还有研究表明,与以英语、韩语等语言为母语的儿童相比,词法意识对普通话儿童的母语习得更为重要(Nagy& Anderso,1995;Mc Bride-Chang et al.,2005)。随着词法意识的逐渐提高,冬冬对造词策略的使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在5-6岁年龄段,造词策略战胜了其他交际策略,仅居于混用之后。

第五,求助策略的使用顺位不断下降

求助策略的使用反映了儿童在交际互动中合作意识的发展。Grice(1975)认为,在交际中,为了保证准确而有效的沟通,交际双方都会釆取合作的态度,即运用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冬冬向听话人求助正反映了这一原则。而且,冬冬使用求助策略的语言形式是不断发展的。一开始,她使用陈述句并伴有指向等非言语行为进行求助,如用手指指向某物的同时说:“我不知道!”(2.1)试图从成人处获知所指事物怎么说。后来采用特殊疑问句,如:“这是什么?”(2.5)。5岁以后冬冬开始使用“是不是”等是非问句向大人求助。从迂回求助到直接求助,从直接使用特殊疑问句“这是什么”到使用正反问句“是不是”(4.3)等进行猜测,求助的语言形式经历了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些变化既反映了冬冬合作意识的增强,也反映了其语言水平的提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冬冬求助策略使用的顺位不断下降。这可能与口语互动的实时压力有关。为了不中断互动,冬冬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已知的语言进行表达,或者使用其他策略。

总之,冬冬交际策略的使用倾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语言环境(主要影响多语言/方言的使用)、词语水平(主要影响替代策略、造词策略的使用)、认知水平(主要影响迂回策略的使用)、话语组织能力(主要影响求助策略的使用)等。

3. 一语习得和二语学习交际策略的异同

我们在如上讨论的基础上探讨普通话一语习得与二语学习在交际策略使用方面的异同。二者的相同之处有如下几点:

第一,交际策略使用量逐渐递减

冬冬在2-6岁四个年龄段中使用交际策略的数量逐年下降。这一趋势与汉语二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趋势一致(王萍丽、江宇豪、李彦霖,2021)。不管是一语还是二语,随着学习时间的累加,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不断提高,交际障碍随之减少,因此,交际策略的使用量自然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不倾向于使用求助策略

在本研究中,冬冬使用的求助策略没有那么多,汉语二语学习者对求助的使用也有相似的趋势(王萍丽、江宇豪、李彦霖,2021)。究其原因,除了口语互动的实时压力外,可能还出于礼貌原则(Leech,1983)。基于礼貌和面子因素的考虑,成人使用求助策略会比较谨慎。此外,成人除了可以直接使用语言进行求助,还有可能使用电子设备和网络进行求助。实际上,儿童的疑问句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确定的求助策略主要是指称类的疑问句,而其他类型的疑问句没有统计在内;再者,书面记录与真实情况有出入的可能也是存在的,本文的研究仅是就已有记录而言。

第三,倾向于使用造词策略和替代策略

在本研究中,冬冬在2-4岁四年间替代策略的使用顺位一直比较靠前。替代也是汉语二语学习者常用的交际策略之一。在未掌握足够词汇的情况下,不管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还是儿童母语习得者均会通过联想使用已经掌握的旧词来指称新事物。

造词策略是所有语言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的现象。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之后,无论成人第二语言学习还是儿童母语习得,在交际过程中遇到障碍都会自然而然地采用造词策略。这种造词行为不是任意的,而是在词法意识支配下有规律地造词。造词策略也反映了儿童的想象力和的创造力。

其次是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第一,与二语学习相比,儿童不擅长使用迂回策略

迂回策略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倾向于使用的交际策略。与成人相比,儿童不太倾向于使用迂回策略,这可能与人的认知发展相关。皮亚杰(1997)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影响语言的发展。迂回策略的使用要求说话人能够仔细地观察、描写、推理,句子更长,结构更为复杂多样。只有当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到可以对事件的逻辑事理进行推断时,才能在语言形式的选择上表现得更为复杂和严密。显然,在这方面儿童与成年人相比处于劣势。 

第二,关于借用策略与混用策略

借用策略是汉语二语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互动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交际策略(王萍丽、江宇豪、李彦霖,2021)。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表达时如果使用了母语或者其他外语来替代不掌握的目的语说法,学习者很清楚自己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因此是有意识地使用该策略。儿童在多语言/方言环境下,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多种语言或方言同时使用的现象。儿童的反应虽然看上去与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借用一样,都表现为不同语言/方言的语码混用,但是本质应是不同的。



四、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借鉴了第二语言交际策略研究的相关成果,对普通话儿童的交际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普通话儿童的交际策略与汉语二语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倾向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也有其特殊性。归根结底,交际策略的使用是语言个体解决“能指”和“所指”不匹配时采取的补偿性手段。儿童指称的发展就是用合适的“所指”表达“能指”的过程,受诸如语言环境、词语水平、认知水平、话语组织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发现对深入理解普通话儿童母语互动以及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有一定启示:

第一,儿童交际策略研究应进一步深化,实现儿童互动的多模态观察。

一般来说,儿童普通话母语习得研究多聚焦于语言要素,对互动关注较少。作为儿童互动的重要言语行为之一,交际策略更鲜有论及。本研究关注普通话儿童母语互动中的语言类交际策略,低龄以及超低龄儿童的非语言交际策略(如注视、手势、发声)也值得关注。这就需要建立大规模多模态儿童语料库。本研究依托的项目“中国学前儿童语料库建设及运作研究”,采用网络“众包”模式收集零散的学龄前儿童语言交际影像材料。这些影像资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儿童普通话的交际策略,更深入地了解儿童普通话互动的发展。

第二,掌握普通话儿童交际策略使用的特点,提高儿童交际能力。

虽然交际策略的使用反映了儿童母语能力的不足,但也弥补了儿童语言表达的不充分,保证了话语的连贯性和交际的完成。成人(父母、其他照料者、幼教从业者等)如能掌握儿童交际策略的特征,提高相关语言意识,将会更好地指导儿童的语言实践(李英姿,2018)。具体而言,当儿童使用交际策略时,成人应尽可能给予纠正性反馈,如重铸(recast)、语义澄清(clarification request)、元语言反馈(metalinguistic feedback)等,引导儿童产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并适时地进行巩固。另外,在不同年龄段,成人应干预儿童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则可以适当鼓励他们使用语言类交际策略,增加儿童口语产出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儿童交际策略的使用过于频繁,成人也应及时干预,防止形成类似二语学习中偏误的化石化(fossilization)现象。

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应用》2021年第4期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和参考文献,请见谅

END

审核:刘   慧

编辑:李叶凡


往期推荐:




汪慧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9)


大学学院


港式粤菜春茗菜谱


甘榜鸡


汪慧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8)

- 扫码关注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语HUAYU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