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ES:Li/CFx电池设计与应用的基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威NEWARE Author 景行

01


导读


锂/氟化碳(Li/CFx)电池是一种具有超高能量密度和长储存寿命的有前途的系统,特别适用于军事设备、介入医疗设备和航天器领域。对Li/CFx电池的研究正处于从小规模应用向大规模应用过渡的关键时刻。因此,提高Li/CFx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

02


成果简介


该工作从电化学机理到材料合成的电池设计全景图,总结了Li/CFx电池合成-结构-性能的关系。本文也介绍了电池级解决方案,包括电解质和电极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该综述以“Fundamentals of Li/CFx batte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为题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上。

03


关键创新


1、总结了CFx结构与Li/CFx电池的性能关系。


2、分析了各电池组件的功能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指导Li/CFx电池的未来设计。

04


核心内容解读


1 CFx材料及其反应机理的发展历史。@ The Authors

图1展示了CFx材料及其反应机理的发展历程。Li/CFx电池包括Li金属阳极、以CFx为活性材料的阴极和电解质。Li/CFx电池的反应机理和性能主要由阴极的活性材料决定。CFx(x > 0)材料是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化学键将F接枝到碳材料上合成的固体化合物。因此,每种CFx材料的结构与其碳源的结构相似。Li/CFx电池的整体反应可以描述为:CFx + xLi→C + xLiF。氟化锂和碳是Li/CFx电池的放电产物,无论过程动力学如何。放电产物对电池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研究。氟化锂倾向于聚集在阴极上,这使得CFx电极的导电性降低。氟化锂粒子的生长也可能与阴极的膨胀有关。除了负面影响外,氟化锂也是SEI的有利组成部分。

2 CFx合成(氟化反应)-CFx结构-Li/CFx电池性能关系图。@ The Authors

深入了解合成-结构-性能关系对于开发性能优化方法和改进Li/CFx电池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Li+的迁移动力学受到层间空间、粒径、孔隙结构以及CF2和CF3等惰性基团的存在的影响。CFx的C-F键的能量不均匀,受F接枝位置和周围电子环境的影响。CFx的电子传递特性主要受CFx碳骨架结构的影响,而碳骨架结构取决于接枝F的数量和C的杂化状态。Li/CFx电池的放电容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F原子的数量。C-F键通过C原子和F原子之间的强静电吸引形成,是不同强度的共价键。C-F键根据其强度分为共价、半离子和离子。不同类型的C-F键经常共存于CFx材料中;因此,区分它们是至关重要的。氟模式是CFx结构的一个全面的描述符,包括接枝F原子的分布、C-F键的类型和CFx材料的结构。F原子在CFx材料的碳基质中的分布并不均匀,在每个纳米域中存在许多不同形状的团簇。因此,氟模式可以准确描述CFx材料的结构。

3电解质研究。@ The Authors

电解质在Li+的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限制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因此,电解质的理化性质会显著影响电池的性能。电解质中的Li+被溶剂化,溶剂在Li+的迁移率和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了电池的性能。溶剂化结构受电解质组成的影响。添加剂对于Li/CFx电池也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氟化锂的改性剂可以通过修改氟化锂的结构来显著影响电池的性能。氟化锂改性剂可以促进所形成的氟化锂的溶解或防止其在CFx颗粒表面的聚集。氟化锂的形成导致了放电过程中阻抗的增加。因此,降低氟化锂含量可以用来降低阻抗。而路易斯酸添加剂常常被用于促进溶解。此外,成膜添加剂,如碳酸氟乙烯(FEC),可以通过形成低电阻的薄膜来降低阻抗。

4 Li/CFx电池的电极及性能表征。@ The Authors

阴极材料和电解质是决定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电池性能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电池设计的影响,包括组件的选择和电极结构。将电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有以下几个优点:1)提供了一个全面和多样的视角;2)有意识地选择其他电池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活性材料的利用,从而提高电池性能;3)轻松满足各种应用的具体要求,提出满足需求的实际解决方案。Li/CFx电池除了具有众所周知的高能量密度外,还具有较长的存储寿命和在辐照下的高稳定性。然而,Li/CFx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一个缺点,特别是对于大规模的应用。考虑到整个电化学过程,氟化锂在发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氟化锂的形成和再结晶是放热过程。此外,随着CFx表面与氟化锂的饱和,CFx的内阻增加,产生焦耳热。除了氟化锂演化,其他过程如CFx骨架结构F移除后的变化也可以产生热量。因此,应该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确定所有产生热量的过程,确保安全运行和高功率密度,并开发可逆的Li/CFx电池。

5 Li/CFx电池可逆性的研究进展。@ The Authors

对Li/CFx电池可逆性的首次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CF0.8I0.02被作为固态Li/CFx电池的阴极材料具有可逆性。在2-3.5 V的第一个循环中,电池的循环伏安曲线中存在明显的还原-氧化峰。还原反应只能通过将sp3杂化C原子转化为sp2杂化C原子来发生。而F原子从CF1中释放出来,并与Li+结合,不可逆地形成氟化锂。因此,防止氟化锂的形成可以提高其可逆性。一些Li/CFx电池在氟化锂形成后表现出可逆性;然而,它们的电压窗口很窄(<3 V)。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充电过程是否归因于氟化锂的可逆形成。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来发展分解氟化锂的方法。两种主要方法可以分解氟化锂:扩大电压窗口和防止氟化锂聚集,在纳米范围内保持高分散,从而提高氟化锂的不稳定性。

05


成果启示


可充电Li/CFx电池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解决两个关键的问题:从性能的角度来看,二次Li/CFx电池的放电电压在第一次循环后显著下降,表明充电过程不完全。低电压不利于Li/CFx电池;此外,可逆性Li/CFx电池的作用机理尚未阐明。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Li/CFx电池的可逆动力学和机理,以指导二次Li/CFx电池材料的设计,并提高其可逆性能。

06


参考文献


Shixue Zhang, Lingchen Kong, Yu Li, Cong Peng and Wei Feng. Fundamentals of Li/CFx batte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 Energy Environ. Sci., 2023

https://doi.org/10.1039/D2EE04179K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公众号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


精品推荐


“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