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总第262期)

厦大哲社版学报 厦大哲社版学报 2021-09-2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总第262期)


目    次


内容摘要


在差异中共进: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关系

——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与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比较

黄学胜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在马克思恩格斯对立或差异论的语境下,有关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的学术思想关系研究体现为观点不一甚至相互对立,没有合理阐明并评价二者的真实关系。秉持思想史研究态度,借助细致的文本比较可以发现,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方面领先于马克思,促进并推动了后者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马克思则在哲学高度优于恩格斯,应当在哲学逻辑和经济学批判逻辑相互作用的视域中来理解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工作及与恩格斯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差异中共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抬高或贬低任何一方都是错误的。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经济学逻辑;哲学逻辑


马克思对机器观的双重诊断及其人类解放向度

周露平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马克思的机器观与资产阶级的机器观有本质区别。马克思澄清了资本机器观的含义,即它是资本社会关系强加给现代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机器造福人类、解放人类”的虚假世界观。马克思对资本机器观进行了双重诊断:一方面,就哲学性质而言,资本机器观是资本启蒙的世界观,是现代私有财产或资本运动的必然产物,体现为一种资本控制社会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以自动化模型的方式深嵌至社会领域,以意识形态形式建构起一整套世界观结构,完成了“机器-权力的互动构型论”。另一方面,资本机器观需要通过经济学加以剖析,才能真正呈现出机器本身不仅是一种物态的存在,还是负载着资本剥削合理性的特殊意识内容。马克思对机器观的双重诊断表明,机器只是人类解放的一个物质环节,因此需要超越资本才能超越资本机器观。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机器观;人类解放向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自信研究

——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7个主题的西方经济学分析

牟敦果1,王  秋2

1.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2.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摘  要: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有目共睹,但一些西方经济学批判者却蝇粪点玉,极力诋毁。事实上,哈耶克等反社会主义制度的立论是有缺陷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不仅在于人民的勤奋和创造力,更在于中国的制度选择,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在西方经济学框架下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将是对这些西方偏颇观点的有力反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17个主题都直接或间接为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措施的要素化分析有助于构建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基于该宏观经济运行体系和实证检验所得的变量间关系系数,构建中国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可对比模拟检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和自由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目标区和灵活投资调节机制的制度安排能够保证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方面彰显了充分的制度自信。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自信;容量约束;模拟分析


中小学语文教材话语体系的建构及意义

苏新春,龙东华

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

摘  要:话语体系研究近些年以很快的速度进入了中国学术界的中心舞台,国家社科基金自2008年以来13次的年度课题指南清楚显示了话语体系研究在众多人文学科中的推广速度。语文教材是一种典型的话语体系,且是代表国家以教育者身份出现的话语体系,有着权威性、系统性、全面性、强制性等特点。语文教材话语体系的话语单位清晰、结构层级分明、功能分工明确,话语形式与话语内容紧密结合,功能多样综合。语文教材话语体系包括课程大纲、教材、课文、教材语言四个层级,每一层级都有着丰富的话语内容,特别是在课文这一典型语篇身上,充分展示了语文教材的话语形式、话语内容、话语功能的多样性。中小学语文教材话语体系的建构对提高教材研究的科学性、理论性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材;话语体系;话语单位;语篇;课文


宋代财政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检讨

——兼论如何构建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的学术体系

黄纯艳1,宋佳俪2

1.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系;2.上海师范大学 历史系

摘  要:宋代财政史研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出现“收、支、管、平”、军事财政、地方财政、官民互动、GDP研究等多种方法和视角,对宋代财政作了多角度的整体研究,揭示了宋代财政史的多个面向。不同的分析框架既有其独到见解,也有其视角局限,仍可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阐释框架,补充以往研究不足,揭示宋代财政史新面向。对宋代财政史研究方法的检讨发现,可遵行以下原则推进中国古代财政史学术体系建设:对中国古代财政史具有普遍解释力;既能揭示中国古代财政史的演变轨迹,又能反映不同时期财政发展的时代特点;实现现代学科概念、方法与历史逻辑的交融统一。应以此为基础多元、深入地推进中国古代财政史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关键词:宋代财政史;研究方法;学术体系


赖山阳诗学及其与中日诗史源流的关系

钱志熙

北京大学 中文系

摘  要:赖山阳是日本江户后期代表性诗人,也是日本汉诗殿军式人物。从奈良时代到江户时代,日本汉诗一直受着中国诗歌的影响。日本古代学者江村绶认为这个影响的规律是,每一种中国古代的诗歌气运,大约一两百年后会传到日本。赖山阳的诗学,体现从崇尚复古向主张性灵的诗风的转变,对明清之际的各派有所调和。其具体的创作受到明清各家诗风的影响,其中如李梦阳、吴梅村、钱谦益、王渔洋、蒋士铨等家的影响都比较明显。但是他追求的目标仍在唐宋,对杜甫、韩愈、苏轼、陆游等家的诗风都有学习。他在诗歌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水平,近体绝律成就尤高。赖氏熟于经史,对中国和日本的历史都有所研究。其诗歌在内容上反映出典型的尊王思想。

关键词:赖山阳;日本诗史;明清诗学;性灵诗学;中日诗学关系


话语分析视角下孟子“寡欲”之“欲”的辨析

徐朝旭,蔡春良

厦门大学 哲学系

摘  要:历代学者对孟子“寡欲”之“欲”的内涵有三种诠释:中性说、善恶混合说、私欲说。将三种诠释分别代入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命题并进行话语分析,可以得出三种不同的结论。中性说认为孟子“养心”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最大程度地压制和减少生存之欲,这有违孟子以道作为取舍欲望的根本标准,也与孟子的生活经历不符。混合说虽然在义理上可以成立,但与孟子教化世人之欲望的处置方式不符,故与孟子思想存在差异。只有私欲说才与孟子的思想体系和实际生活相一致,并符合儒家工夫论的逻辑进路与具体实践,可见孟子“寡欲”之“欲”指的是私欲。厘清孟子“寡欲”观的思想内涵,不仅有助于了解儒家理欲学说的发展脉络,而且对于生态危机背景下正确认识道德与欲望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寡欲;私欲;话语分析


区域合作发展与国家营商环境

——基于中国-东盟 “一带一路”共建的研究

李一平1,罗晶晶1,张海峰2

1. 厦门大学 东南亚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

2.南京财经大学 财政与税务学院

摘  要:作为国际合作2.0升级版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前沿话题。从国家营商环境改善角度,以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为基础对东盟十国营商环境进行分析,首次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共建“一带一路”对沿线东盟十国营商环境的影响可以发现,共建“一带一路”对改善沿线国家营商环境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共建力度越强、对华经贸合作规模越大的国家,其营商环境提升越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国家和企业明晰投资区位,增加企业和市场主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意愿和动力,也为实现沿线国家间投资贸易便利化,实现“一带一路”利益共同体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关键词:“一带一路”;东盟十国;营商环境;双重差分法


2020—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

——简评第15次百位经济学家问卷调查结果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厦门大学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摘  要:基于2020年二季度以来,中国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应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对2020年三、四季度以及2021年四个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进行了预测更新。结果表明:受疫情冲击的影响,2020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将大幅回落,但依然能够保持2.0%左右的增速,CPI预计将上涨2.47%。虽然疫情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不会逆转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但是,短期内宏观政策应充分重视疫情冲击对非国有企业投资的影响,以及疫情冲击对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和消费行为的影响。进一步,中国境外疫情的长期化趋势将可能在长期改变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因此,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经济预测;疫情冲击


出口强度、资源错配与产品质量

陈爱贞,闫中晓

厦门大学 经济学院

摘  要:产品质量水平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立足中国存在资源错配的现实基础,可从企业内部产品层面分析出口强度增大过程中产品结构和出口目的地结构调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理。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出口强度增大会抑制其产品质量提升,特别是对一般贸易、出口到中等收入国家的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更大;基于2000—2011年数据的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的计量检验验证了资源错配会强化出口强度对产品质量的抑制效应;同时,出口强度增大会进一步加重企业资源错配,进而抑制产品质量提升。可见,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促进产品质量升级的关键,为此,需要促进资源在区域间、行业间、行业内企业间、企业内产品间的有效流动。

关键词:出口强度;资源错配;产品质量;出口目的地;产品结构


企业创新投资策略与流动性管理

陈蓉a,b,左玲a,郑振龙b

厦门大学 a.经济学院; b.管理学院

摘  要:创新投资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创造高额利润的关键所在,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企业的创新项目成功的概率分布难以预测的事实,拓展了现有研究框架,在引入模糊性的情形下构建最优决策模型,研究了企业的动态创新投资策略和流动性管理策略。数值结果发现:引入模糊性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更加符合实际和经济学直觉;当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较弱时,模糊厌恶增加使企业放大外部不确定性对创新投资的影响,从而减少创新投资和实物投资,最终导致企业价值降低,而当面临的融资约束非常强时,企业的创新投资主要由融资约束决定,模糊厌恶对其影响较小;模糊厌恶增加促使企业降低现金持有,加速分红,发行较少的股权融资数额及选择较高的信贷额度。

关键词:创新投资;模糊性;流动性管理;融资约束


股权结构、隧道效应与创新产出

——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钟腾1,汪昌云2,李宗龙3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3. 中证金融研究院

摘  要:改善微观企业创新激励对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至关重要。以2003—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可使用公司三类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研究发现集中型股权结构会显著抑制企业专利创新产出,关联交易是二者之间的中介变量。由于隧道效应成本远低于研发创新成本,大股东倾向于通过隧道效应掠夺中小股东利益而非通过创新获得长期收益。此外,集中型股权结构会损害公司价值,且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损害作用更大。政策建议为倡导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包括引进与培育能与控股股东抗衡的其他大股东、增加机构投资者持股等。

关键词:股权集中;创新产出;关联交易;隧道效应;公司价值


论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佛教影响

周东平

厦门大学 法学院

摘  要:随着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文化生活乃至法律意识均深受佛教的广泛影响。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佛教影响及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佛教对传统法律渗透的多元性、佛教影响传统法律内容的复杂性以及佛教影响传统法律进程的曲折性等方面。中国传统法律对佛教亦存在一定的制约。由于统治者控制佛教的企图与努力不断增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及其特征只能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之内。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佛教;本土化


中国固有法中的水相邻关系及其近代衍变

蔡晓荣,马传科

福州大学 法学院

摘  要:在传统中国,围绕着农业灌溉中的用水、排水,以及井水取用、屋檐滴水等问题,形成了系列水相邻关系规范。其规范性内容和核心理念内蕴于国家立法、民事习惯以及相关司法裁判之中。清末以迄民国,伴随着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初步完成,一个以继受大陆法系民法典为基础的水相邻关系法律规范体系得以最终底定。认真分析相关文本表达,可以发现其立法旨趣与固有法关于水相邻关系调整的核心理念,实则互为暗合。此外,近代以来的司法实践和社会实证经验,亦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固有法中的水相邻关系作为一种“内生秩序”,实际上受到这种新式立法的影响甚微。以上客观事实揭示了中国近代民事法律变迁的一种可能面相,同时也促发了我们对中国近代民事立法的另类反思。

关键词:固有法;水相邻关系;民事习惯;内生秩序;民事立法


论标准对法律的支撑作用

柳经纬

中国政法大学 比较法学研究院

摘  要:标准是标准化机构制定的技术规范,其对法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作用的机制上,标准具有延伸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解决了法律无法直接回答的“如何为”的问题;二是在作用的广度上,标准对法律所起的作用是全领域的,在绝大多数的法律领域里均可以发现标准的存在;三是在作用的力度上,法律对标准形成了依赖关系,在许多法律领域里,法律离开标准将难以发挥作用。标准对法律的支撑作用表明,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标准的作用,将标准纳入法治的视野,统揽标准和法律两个方面,充分发挥标准在法治中的作用。

关键词:标准;法律;法治


为“形”所困:形象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陈世华

南昌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从国家形象、企业形象到个人形象,形象传播崛起的背后蕴含了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形象传播以视觉转型趋势为思想根基,是政治权力的抗争形式,是形象商业价值的交易和变现,契合社会文化心理,是数字图像技术驱动下的产物。形象传播的泛滥导致形象的拜物和异化,让人身陷形象的困局,助长图像的暴政。形象传播的出路在于与形象保持距离,理性看待形象,反抗形象的霸权,把握形象与内涵的和谐共存,回归真善美的形象传播伦理,建构批判性形象传播学,践行视觉行动主义,回归形象传播正轨。

关键词:形象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觉转向


2020年分类总目录


欢迎转载传播,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我们


本刊采用线上采编系统

投稿网址:https://xdxbs.xmu.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