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惠博:军列开往 902

田惠博 新周说 2023-08-30




订阅“新周说”更多精彩哦!








军列开往 902

作者:田惠博

本文选发自《惊雷出自无声处(续)》




这是一辆军用列车,简称军列,在几十节黑色的闷罐车皮之间,夹着两节绿色的客车车厢。
傍晚时分,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列车“隆隆”地轰鸣着,徐徐驶离了北京清华园火车站。
我们坐在绿皮车厢里,从车窗往前看去,只见车头冒出的黑色烟雾和白色蒸汽混合在一起,弥漫着向后方飘去。列车行进的非常缓慢,时走时停,就连“哐当哐当”的声音也是不紧不慢的。
逐渐地,窗外的天色暗了下来,车厢里也安静下来,除了有的大人在低声说话之外,那些喧闹的主角们,也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大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这是1969年11月初的一天,军列加挂的两节绿皮车厢里,全是我们九院九所的职工和家属。
这时的我13岁。
一、我是从广东惠州的部队大院来的
“哐当哐当,哐当哐当……”,随着列车这有节奏的声响,半睡半醒之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五年前坐火车来北京的情形。
那是1964年,我们一家乘坐火车从广东北上,来到北京。
广东惠州,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不光是我,还有我的两个弟弟也都是在惠州出生的,我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惠”字。
我出生在惠州的博乐医院,叫田惠博。
二弟弟直接叫田惠生。
小弟弟出生在惠州的军部医院,叫田惠军。
小的时候,我们上的是部队全托幼儿园,离家很近也不回家,就住在幼儿园里。
那时候海防前线部队的供应特别好,部队大院的孩子们也跟着沾光。记得幼儿园的三餐是八个孩子围着一张桌子吃饭,伙食富足,没有限量,桌子上除了正常饭菜,还有花生米等小食品,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也没挨着饿。
后来上小学了,也是在部队自己的学校住校,每个星期回家过一个周日。周六回家之前,学校会在每个学生宿舍的小衣柜里,放上一张一角钱的纸币,这是给我们第二天逛街用的。每到周日,我姐就和我结伴,步行到惠州市里去,途径美丽的惠州西湖,到街上去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二、父亲部队驻防广东是毛主席亲点的
父亲所在的部队,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被调到广东惠州的,并且,还是毛主席亲点的呢。
这支部队,原来叫东北野战军5纵,后来改称第四野战军第42军。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后,父亲随42军乘军列南下,准备跟四野大军一起打过长江去。当列车“哐当哐当”走到河南的时候,却接到命令,下车在原地剿匪。
没过多久,又乘列车“哐当哐当”北上,到了黑龙江的北大荒去屯田。
就在这时,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10月,这个军成为第一支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部队。
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42军在黄草岭一线阻击敌军13个昼夜的轮番进攻,一战打出了威名。
这是一场惨烈的恶仗、硬仗。有一次,父亲从自己的营指挥所去一趟团部,再回来时营部已经被炮弹炸没了,只找到营教导员棉服的碎片。“回国后,我们就是带着几块棉衣碎片交给他家亲人的”,父亲说。
还有一次,父亲看见一架美军飞机被我军击落。“那是一个美军的王牌飞行员,手指上还戴着宝石戒指呢”,父亲到现场亲眼目睹了飞机的残骸和飞行员的尸体。





稀缺图书,点击获取






让 常 识 说 得 更 有 底 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