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余日记 VOL.2 | 做产品不是做题,产品经理要找到创造的欲望

约稿中的 Kindergarten Green 2023-06-04

 

今天的分享者是小万,食品饮料行业一年级产品经理,目前正在打磨一款「自己的」产品。


在此之前,小万曾亲历了一个互联网内容产品从零到一生长的全过程,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内容IP。偶然加入消费品公司后,她从品牌营销岗溯流而上,开启了产品经理的「跨界」职涯。


如果把互联网内容也视作产品,洞察用户需求是不是一切的出发点?做消费产品和做内容产品有什么共性?为什么小万会被「东方树叶」击中?让我们在她的讲述里寻找答案吧。

 

开始做产品经理以后,我开玩笑说,自己原来做内容,现在做内容物。

 

从互联网跨到食品饮料行业,会经历一个「看什么都新鲜」的阶段。我知道了很多和市场营销工作不相关的食品饮料行业常识,以及名词,比如内包材、外包材、通路等等。现在回想起来,源源不断地获得另一个领域的新知识、新常识,人会感到开心。


想做产品的契机,是入行三个月。我发现,没那么多新产品需要做我所熟悉的品牌动作——新品牌只有一件事要做,就是活下去。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印象中营销动作多的OATLY燕麦奶,看起来挺「新消费」的,但这是一家成立于 1990 年的瑞典企业,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更不用说三得利、无印良品这些动辄历史超过百年的消费品企业。

 

 

对新品牌来说,活下去是最重要的,产品也许要活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到达一个需要花大钱做品牌的阶段——这和互联网产品很不一样。而新品牌早期的工作,一种是类似产品市场角色,做用户调研、市场调研,帮助提炼产品概念、定位;一种是在产品诞生后,做一些能拉动销售额的品牌推广,本质上是要对生意负责。


另一方面,想做产品,也基于一个我个人的经验——陪伴这个产品长大的人,才是最懂它的品牌应该怎么做的人。我曾经陪伴过一个互联网内容产品从零到一成长起来,无论是创始人的想法,还是喜欢它的用户、合作方的感受,我都很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做品牌,无论是创意的提出、还是风格调性以及合作方的选择,都是很顺的。


如果要给一个成熟产品做品牌,品牌经理需要足够了解业务,同时也是产品的深度用户,才有可能做好品牌工作。你没办法给一个你不喜欢、不常用的产品做好品牌,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理解。

 

决定从零到一、立一个自己的产品项目以后,我和我的「合伙人」开始准备立项资料。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俩做了各种形式的市场调研,也得出了一些所谓的「洞察」、「结论」。


但多少也还是心虚。我的问题设置是不是科学?能不能引导用户说出实际的需求?样本量一百能说明问题吗?如果不能,多少样本量才够?

 

直到立项后,我买了市面上几十种产品,调研竞品产品时,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做产品不是做题。


做题的意思是,我看了多少报告多少数据,访谈了多少用户,发现了什么样不为人知的趋势,所以得出结论,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产品。


这好没意思的。我们前两个月都在干这样的事。而且它特别依赖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确认我的调研方法对不对,这个数据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直到某一天,我喝到一个竞品,觉得好喝,拍照推荐给同事。我说,要能做一个这样味道的产品也不错。

 

 

我才意识到,做产品的出发点不应该是洞察用户需求,而是产品经理自己有想创造的东西。它是一切的原点。


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与其说小红书当年是识别到了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不如说,当时几个创始人就是自己有需求,想做一个自己用着方便的工具。然后发现,原来对它有需要的人这么多。


我们项目的立项会上,老板们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做出来这个东西,你们自己平时会喝吗?」


用户访谈、用户调研,都只是一种验证手段——我想做的东西是有市场的吗,满足的其实是公司层面的要求。但如果,产品经理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创造的东西,那后续漫长的验证和落地环节,不太会让人有什么热情。


与其上来一猛子扎进用户调研里,去找别人有什么需求,或许,找到自己想创造的感觉更加重要。


我在微博里写道:「四月啦,报告什么的看看就得了,多去吃吃喝喝,找找创造的欲望吧。」虽然整个四月因为上海疫情,连小区门都没出去。

 

我一直很喜欢「东方树叶」这个品牌。首先喜欢它名字里的典故——中国茶叶传入西方,因为其来自神秘的东方,被叫做「神奇的东方树叶」,名字和内容物也高度契合。


但它没有让人觉得在掉书袋。举一个反面例子,也来自农夫山泉,就是一款叫「炭仌」的咖啡饮料,第二个字音同「冰」,作为普通消费者,一个字读不出来是难受的。


这里也可以分享一个和国内非常优秀的设计事务所「锚坞」交流收获的小秘诀 :中国人习惯不认识的字读半边,如果用异体字,可以优先考虑半边和整个字同样读音的异体字,要能读出来。用异体字的好处在于,让人熟悉又陌生,能带来时空上的距离感。


我喜欢「东方树叶」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是一款 2011 年推出的饮料。记忆里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东方树叶」的评价都是不好喝,无糖茶也没有像如今这么流行;但这款饮料坚持做了十年,才迎来了茶饮料的爆发期。大家回过神来,开始认可它的品牌和产品。


「东方树叶」的故事某种程度上,也是「产品经理要找到创造的欲望」这个观点的佐证。故事的原点应该是,我想要创造一款什么样的产品,这是基于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判断,第二件事才是,它有没有市场、是不是在当下能够受欢迎。

 

 

聊到创造,我想分享第二个对我产生影响的论述,就是大家熟知的《把自己作为方法》里面,项飙老师对于个人性的强调。在两三年前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意识不到,自己的风格、经历、人生际遇在做事中是重要的。而消费品牌背后,也多少能看出主理人的气质,或者说创始团队的气质。


如果把产品经理也视作创作者,那我更倾向于认为,产品经理也只是「灵感的载体,作品诞生的工具」(李安语)。


投资人孟岩在一期播客当中,引用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里的一个观点,即他把人物丢在那里,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好的内容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计划出来的。

 
孟岩:我一直不同意内容是创作者创造出来的,我之前推荐过一本书,这本书叫《写出我心》,它的作者是娜塔莉·戈德堡,她说过一句话,「当你写下的那些文字,其实并不是你,而是贯穿你全身的某个伟大的时刻,是你在趁着脑子清醒的时候,写下了并且捕捉下了那一个时刻」。
 

所以一方面,产品经理要看到「自我」,重视自己过往的经历、体验、人生际遇,它们不是无足轻重、无关紧要的,它决定了产品的载体是什么样的。


另一方面,产品经理也要打开自我。孟岩自己有个更浪漫的说法,「让万物穿过自己」,而不是用一些偏见,阻挡自己去体察更多、去增加生命的体验。


当然,这不是说,产品经理应该完全抛弃常识,天马行空地去创造,创造只是一方面,输入和训练也需要同步去做。我希望拥有的是一种「大量输入之后形成的直觉」,尤其在一个新领域,训练和大量的信息输入是重要的,要长时间浸泡在其中,像海绵一样吸收,才能形成直觉。


关于训练和发挥想象力关系,推荐收听「乱翻书」第6期《连麦张小龙:聊微信8.0和产品经理如何成长》,里面有详细的讨论。


最后想分享「极客公园」对话播客 app 「小宇宙」CEO Kyth 的一篇文章,里面一段关于同理心的对话。

 
极客公园:为什么同理心如此重要?
Kyth:因为理解别人是产品经理的本职工作。
极客公园:你说过想做一个只为有同理心的人服务的产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Kyth:当时我最大的感触应该还是,这个世界上有同理心的人太少了。因此我有时候觉得,在没有同理心的人身上花时间不值得。当然这只是一瞬间的想法,很快消失了。
 

这段话让我觉得,我从一个内容从业者转行到消费品产品经理,似乎也不那么突兀。做内容、做产品之间是有共性的。


我一直记得,「二手玫瑰」的主唱梁龙,他说过一句很好的话。他说「以前去演出,乐迷是真的会盯着你的眼睛看你唱歌的,他们觉得,你在唱他们心中的那句话。」


这是我一直以来对于做内容的理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表达和创造,说出一部分人心里的那句话。现在,它也成了我对于做产品的理解。


找到创造的欲望、能够理解别人、同时以自己为载体去创造,这是我当产品经理以后,觉得最重要的三件事。

 

小万的分享暂告一段落。如果你也对商业与消费感兴趣,恰好发现了些有意思的生活消费洞察,欢迎写信给我们:
findyou@mtventures.com.cn


Kindergarten Green希望你可以在「业余日记」里回归本真好奇,寻找商业世界共同经验之外,那些没有凝固的东西。


惊喜通常就是从主动联络开始的。^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