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客 | 全嘻嘻:我也曾困于流量的愚昧之巅

相信真诚的 Kindergarten Green 2023-06-04

 
 
今年初,一则「北大同寝室3人毕业10年后」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引发了热议。3位昔日室友重聚,真诚分享了10年间的选择与结果,既有当代女性的自信从容,又不乏温柔的力量。这则视频来自全嘻嘻。嘻嘻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她做了3年纸媒记者和编辑,又在新媒体兴起的那几年,以2号员工的身份加入了现在已经颇具影响力的某头部内容公司。

起初,她亲历了千万级的用户曝光,盼望有朝一日操盘千亿级的传播项目;而如今,她偏安于小而美的一隅,也不再感到焦虑,把传递善意视为原创内容最宝贵的信条。

作为嘻嘻的同门师姐和Kindergarten Green的主理人,我和嘻嘻相识于学生时代,见证了彼此超过10年的成长。本期「好奇心客厅」,我约嘻嘻聊了聊「做内容」这些年经历的变与不变,冲突与自洽,也想听听她如何看待商业品牌打造与内容建设之间的关系。
 
 
 
因为喜欢置身事内的参与感,嘻嘻本科选了新闻传播专业。对信息敏锐外加科班训练,似乎注定了她的职涯绕不开内容传播。

以2号员工的身份加入内容创业公司后,嘻嘻参与了一系列大型传播项目,感到了极强的归属感。她想往前再迈一步。她开始负责付费内容的用户增长,GMV一度做到了行业第二,却发现自己并不开心。「人应该不会不喜欢自己擅长的事情。」嘻嘻说。
 
Q:为什么会选择新闻传播作为专业?
 
我一直想学新闻传播,一方面因为中学的时候语文分数高,特别是作文写得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看电视、报纸和杂志比较多,会喜欢某个主笔的文章,《新周刊》的很多文章段落我甚至能背出来;也经常看《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之类的新闻调查节目,很喜欢白岩松、柴静。我觉得他们好「酷」,想成为那样的人。
 
 
Q:你怎么定义「酷」?
 
大事发生时,你在场,你亲历了一个时代,这是酷的。或者看着有舞台梦想的素人成长为巨星,你参与了造梦的全过程,这也是酷的。

我一直在追求那种归属感和参与感,它是一种建构,这可能和始终伴随我的孤独感有关系。只是年轻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建构,所以我会觉得这种建构本身很酷,我想成为它的一部分。
 
Q:这也是你想要加入内容行业的原因?
 
我最早是做财经新闻的,它本质上是为市场提供信息,在我看来它有点过于工具化了,我不是特别喜欢太工具化的东西。

后来就加入了当时刚起步的内容公司,因为创始人是我想追随的人,我在他的文章里感受到了归属感,光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Q:第一次做到千万级传播的项目后,你是什么感受?事后复盘觉得做成的原因是什么?
 
最初是一种很爽、很兴奋的感觉。我一直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归属感么?就希望自己成为某个事件的一部分。看着曝光量快速增长,参与人数激增,我觉得实现了我的目标。

但因为当时我主要负责执行,其实并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也不明白干了之后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只是单纯觉得很开心。

就我自个儿把当时这件事情执行效果最大化,归因为运气。我们创造了创意事件传播的先例,形式特别新颖,大家没见过。最终的结果是所有执行细节合力爆发的结果,无法单靠复制某一点获得成功。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前期的策划和执行可以保证传播效果的底线,至于底线之上的增量,就交给运气了。
 
Q:后来你开始负责付费课程产品,一度GMV做到行业第二,用户基数也很大了,但是你特别不开心,认为那是一个「越做越累的生意」。当时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之前做了几年公司的用户增长的负责人,那个时候觉得增长我懂了,但这个量级还不够大,我想要更大。回想起来,我当时是进入到了「愚昧之巅」,觉得自己完全能掌控百万用户了,可太了不起了,我得去接触亿级的用户,所以我想去做付费课程的新业务。
 
 
那时这个新业务发展特别快,一个月的 GMV 是 500 万,付费用户几十万地涨。短暂的兴奋过后,我才发现自己完全胜任不了,这和我之前做的根本不是一件事儿。千万级别的用户运营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也没有管理的能力,100 多个人的团队根本管不过来,感觉要崩溃了。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超出了我的能力边界,所以我不开心,觉得累。当然我可以更体面地归因为「我不喜欢」,但人应该不会不喜欢自己擅长的事,所以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我不擅长。

从这件事情之后,我都是在做小而美的内容策划和传播。
 
Q:你觉得大体量的、高 DAU 的用户池子和偏小而美的,但可能 ARPU 值会比较高的这些用户,对你来说个人能力要求的差异点是在哪?
 
后者是可以靠内容驱动的,但大体量的用户可能更多是被底层需求驱动的,并且需要极强运营的,而这方面我完全不了解,也不擅长。
 
 
 
在认识到自己的擅长和能力边界之后,嘻嘻逐渐放下了对流量的执念,转而做「小而美」的中视频内容策划与传播。就工作能力而言,这是一种自我妥协吗?小而美的内容传播究竟宝贵在哪里?
 
Q:是什么让你经历了从「不做到千万传播的大项目简直不是正经工作」到「小而美的具体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宝贵的」的认知转变?
 
这是对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和能力边界的认知。你知道你没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就放弃。而且当我再度回想之前做过的传播很广的项目时,我想到当时老板说的一段话,大意是:

「做传播,可以调动的是两种情感,一种是正向的,是温暖、是共鸣、是励志;另一种是负向的,是贪婪、是焦虑、是恐惧。很多人常常理所当然地说,后者更容易有效果,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当人们被冒犯、被挑逗、被煽动时,他们会一边被吸引,一边厌恶那个自己。不要相信负面情感带来的短暂传播。相反,也不要轻视温暖的力量。」

我觉得我应该有一些做内容的能力,只是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我想试着做有正向价值观的、善意的、温暖的内容,并且我对这部分内容的受众相对熟悉,也有过类似体量的传播经验。
 
 
Q:后来你开始转向中视频内容,你选择合作的内容创作者的标准是什么?
 
针对这个标准的复盘可以说出很多理由,就好像我去看脱口秀大会,会喜欢不同的人,有的人靠文本取胜,有的靠气氛取胜,有的靠肢体动作取胜。但其实这些不重要,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他们的内容能不能打动我。如果能打动我,它一定能打动跟我一样的人。

困扰大多数内容生产者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标准化,二是持续性。这些专业类的KOL本身有很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很好地解决持续性,我就负责用过往积累的经验,帮他们解决标准化问题。
 
Q:你怎么看待内容生产的标准化?
 
判断内容领域一个东西能不能标准化特别简单,就看你之前的经验有没有用,能不能快速复制和学习。比如一篇文章/视频的封面标题撰写就是有标准化的「套路」的,只需要沉淀经验和持续复用,打开率就能维持在基准线之上,帮助你的内容在混战和厮杀中脱颖而出。所有能标准化的部分,都应该交给内容机构去完成。

但从内容生产的质量角度看,标准化会限制表达,让内容接近一个平均乃至平庸的水平。因为我们对内容的偏好,天然包含了八卦猎奇的成分。当「只如初见」的新鲜感消失后,用户期待会越来越高,也容易厌倦。

所以内容的创造力和上限,不是内容机构的工作,应该交给内容生产者来完成。
 
Q:但一旦标准化,很容易出现同质化内容,你怎么看?
 
当内容变成算法驱动后,同质化是必然。内容筛选是基于数据模型,这是可复制的。所以内容生产往什么方向走,取决于创作目的。如果目的是赚钱,就使劲研究算法;如果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就不用管算法,要去为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负责。
 
Q:小而美的内容生产者和大流量的内容生产者,在用户关系层面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小而美的内容生产者生命周期可能会长一点,因为你跟用户之间的情感链接会深一点,影响力更大。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大流量的东西,你的生命周期会相对短,因为大家对于同类内容的兴趣特别短。

从商业效率的角度来说,小而美的方向也是一种正确。小而美的内容生产在沟通成本和风险管理上相对会轻松很多;虽然花同样力气,进账更少,但利润率更高。
 
 
Q:你怎么看待内容生产者的生命周期?
 
每个人都可以有5分钟,但也许你有的也就是那5分钟,这不好说。

我找到让我被打动的内容生产者,他的表达可以帮到更多人,然后我们一起去等待属于他的 5 分钟。有些人可能就很幸运地等待到了,有些人可能就一直没有等待到,但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他还是他。即使没有那 5 分钟,他还是有一批与他深度连接的人,留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这也是一种意义。

他并不因为没有被看到或者流量衰退而不再是一个好的人,不必为此焦虑。变现也好,流量也好,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意义,是工作赋予我们看待意义的一个角度,仅此而已。
 
 
去年6月,嘻嘻开设了个人视频内容频道。曾经对「内容运营」的理解偏技巧性的她,在深入内容生产的源头后,发现自己输出动力不足。直到最近,她才慢慢寻找到一种动力——和关注者建立具体的善意关系。互相分享生活的小快乐,也传递一些平静或者刚学到的方法。她相信这是一种长久的关系。
 
Q:开设个人频道的初衷是什么?持续更新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初衷很简单,就是记录。平时我和Eric(嘻嘻的先生)经常聊天,我想把这些对话留存下来。包括我现在也会有时候时不时地翻出来看一下,发现原来我们俩有这么大的改变。

持续更新的动力就是有人看,别人对我的内容有期待。另外,这类内容选题都源于日常生活,比较容易标准化,我几乎可以持续生产一两年没什么问题。
 
 
Q:我一直都觉得你很有勇气,许多选题直击社会生活痛点,比如婚姻和育儿中的两性分工、婆媳关系。这是大部分人感兴趣,但没有几个人敢聊的话题,因为容易招骂,况且你还特别坦诚地自我剖析和剖析他人。你如何看待这种因坦诚而换来的误解和非议?
 
人最难的还是对自己坦诚,如果别人伤害到你,可能是因为你对自己还不够坦诚。如果有一条评论特别刺痛我,其实我应该警惕,这一定是因为那个点上,我对自己还存在没有交代彻底的东西。他说的我早都意识到了,都对自己坦诚了,我有什么可生气的?

人对自己的坦诚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可能到了一辈子终结的时候,这条路前面还有路,你还可以往前走。
 
 
Q:你和佳佳、世中的「三个北大女生的10年成长」视频火到我周围所有人,甚至我爸妈都看过了。你觉得这期视频的内容为什么会掀起集体情绪?
 
最大的原因肯定还是运气,也许因为那天没有其它爆款,莫名其妙它就落到了我头上。但前提是这条稿子做到了 60 分以上。

首先,可能有一半观众是被标题里的「北大」「存款」「 7 位数」吸引的。在这一点上,我不避讳使用营销号的做法。只要相信你的内容本身是真诚的,你就应该比营销号要更加标题党,不然市场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剩下的一半观众可能是被佳佳、世中的美好人格以及我们三人的关系吸引。我一直是比较现实的人,她们俩比我更浪漫、更有勇气和想象力。视频里充满了现实和浪漫的碰撞,这种碰撞也是一种信心和勇气。「10年过去了,同一个起点的人,都过得怎么样了」是一个经典的内容母题,这条视频多少会让大家觉得人生的路很多时候殊途同归,这是一种普通人望向未来时不会太容易绝望的方法。

佳佳和世中本身很有魅力,很多人也留言说喜欢她俩的「清醒」。我觉得清醒的意思是有自己的标准,和主流标准不大一样,并且也能活得挺好的。这是会带给人启发和鼓励的。
 
 
Q:你说「不要相信负面情感带来的短暂传播」,相反也「不要轻视温暖的力量」。但在现实中,刺激性不强的内容很多时候不容易形成广泛传播。你怎么看?
 
内容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共鸣,借由不同媒介,你可以同时跟很多人打交道。就像平时跟人聊天,你一定希望对方因此更开心一点、有信心一点,觉得没有虚度。而不是带着傲慢的心态,企图让对方被你折服,变得更焦虑、更嫉妒,更憎恶自己。

做内容也一样,如果抱着炫耀的心态,你做的内容就会特别糟糕,由负面情绪驱动的内容也走不了太长。

如果温暖的情绪暂时没得到好的传播,你就接受。确保你的初衷是善意的,确保看到你的内容的人,他的生活是会越来越好的,就够了。
 
 
Q:假设你能影响 2 万人,每个人都非常爱你,和你可以影响 10 万人,但有一半人在骂你,你可能会选择哪一条路?
 
每个人都是围绕着自己生活的,别人能扮演的角色特别有限。爱我或骂我都只是我的内容给他们的情绪提供的注脚而已,并不是真实的关系,「我」是谁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自己。

但如果我有幸能给关注者提供一点思考自我的角度,或者让他对自己更坦诚、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就是内容能做到的最大的影响了。
 
Q:长期来看,你想做的是高质量的、针对特定圈层的内容,还是更广泛传播的、能辐射大众情绪的内容?
 
对我自己的频道,这两者都不重要,我更想讲自己当下想表达的东西。

有的选题可能一年前我还有兴趣,但是这一年我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我就不会再去做了。比如,去年我很喜欢的一条视频,是探讨嫉妒的,那时候我受嫉妒折磨,特别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今年我已经解决了,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嫉妒了,就不会再去做这个选题。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真诚。
 
 
Q:在谈内容生产和运营的时候,我们似乎不可避免地需要在真诚与技巧之间取得平衡。在经营个人号的时候,你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先真诚。当你对自己的真诚有信心之后,再去想技巧。一个足够真诚的内容,你其实也特别敢上技巧。

我经常被说标题党,我对这种指摘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大部分平台的规则是你得在第一步上获得跑赢平均水平的点击率,才能有人进来看后面的内容。

我常常跟团队说,进度条本质是用户在用自己的信任为你投票,越靠前,越技巧,越往后,越真诚。所以我自己的视频到目前为止,仍然每一条都会超过20分钟(有几条没超过的,是平台审核到敏感内容后作了删除),甚至偶尔也会尝试30分钟,因为我想保留足够长的信任缓冲带。

回到第一句话,如果你起标题的时候不敢特标题党,一标题党别人进来了就要骂你,你也觉得别人骂得对,那说明你自己也没有认可这条内容的质量和真诚。如果别人看到这条内容,也许只会徒增你的痛苦。

内容技巧并不是「生来如此」,内容技巧只是针对当下主流传播环境的一种生存策略而已。首先生存是很重要的,但再重要也仅仅是策略,不要让策略变成了内容本身。技巧不是目的,数据不是目的,真诚的表达和共鸣才是。
 
Q:你如何看待内容生产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理想中的关系是怎样的?
 
互相鼓励的,善意的。你们的特质可能完全不一样,但是你见到这个人就会觉得生活因此而好一点,你们成为了彼此的见证。

像我每周五会在微博上做征集,有时候是征集这周发生的好的事情,有时候是征集一个善意的瞬间,大家会在评论里交换照片。我很喜欢这种关系。有一些用户的 ID 我是认识的,每次看他来了,也知道他的变化。至于那种没有关注你,就进来随便看了一下,就看一下也行,跟我们生活里面很多有一面之缘的人也差不多。
 
 
Q:做个人号之后,你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它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正向反馈?
 
生活上,就是休息时间变少了,周末没了(笑);专业上,给了我很多深入思考的机会,对于内容到底是怎么回事,更能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理解。

其他的倒还好,因为不管做不做这个频道,其实我们的家庭关系都是非常坦诚的关系。当你足够坦诚的时候,其实暴露给 1 个人,还是暴露给 1000 个人,我觉得没有区别。

Eric 还和我说,做这件事情之后,我们更了解对方了,更能和对方共情了。
 
 
 
商业品牌需要通过内容达成用户沟通,从而形成信任关系。但建立信任并非一朝一夕,长期的情感联结离不开真诚和善意。这和嘻嘻近期的思考不谋而合。

好的品牌主张能在用户心中留下长时间的涟漪,而效果广告却时常在利用人性的弱点获取短暂关注转化。如今新消费品牌遇到的增长焦虑,和嘻嘻早年做内容时的爆款焦虑有几分相似。
 
Q:Kindergarten Green的投资方向之一是消费品牌,做品牌和内容生产有着很多互通之处,比如都是表达。一个懂内容的人去做品牌,你觉得有什么先天优势?
 
内容本质上是人群的筛选器,内容技巧能帮你调整筛选漏斗,找到你想要的关注者。品牌同样是一个人群筛选器,与用户沟通的方式都是内容,它可以帮助你找到属于你的用户。所以品牌和内容是相通的。

只不过做内容的时候,你在建立内容创作者和关注者之间的关系;做品牌是建立品牌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你要想办法把建立的信任关系转移到产品的购买上。路径更长,难度也更大一些。
 
Q:对品牌来讲,产品、陈列体验、图文/视频是广义的「内容」,以此与消费者建立沟通,产生连接。你认为内容对于商业品牌的价值是什么?
 
建立跟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因为底层需求是好解决的,并且已经被解决得七七八八了,但情感需求或者说精神需求是长期存在,并且愈发被大家重视的。
 
 
Q:过去几年,新品牌因为投放而产生增长焦虑。这和你提到的早年做内容的「爆款焦虑」似乎很相似。作为一个过来人去回溯这个过程,你觉得大家面对的共性问题可能是什么?
 
共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不够坦诚。你明知道有些没必要去做,但为了面子上好看,你会去做。
 
Q:其实跟增长一样,你获得了一些根本不属于你的用户,但是因为增长本身带来了数字的爽感,让你去持续做这件事?
 
对。
 
Q:这个不坦诚是指,创始人对自己的品牌的定位,或者是人群不坦诚?
 
如果在品牌还没能服务好用户,或者产品并不适合这批用户的时候,就通过增长手段暂时得到了这批用户,且让他们成为了购买者,这肯定是不坦诚的。

我觉得对于一个人最高的评价就是,他自己以为的他自己和他真实的自己,也就是别人眼中的他,其实是能匹配的。
 
Q:他还不配拥有想要的那群人吗?
 
对,但我说的是最后用户没有留下的情况。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终究还是一个线下产品,要建立用户认知是需要 5-10 年的,想要短时期就把产品做好太难了。

品牌也是一样的,当它去疯狂地做增长的时候,一定是希望这个世界认为的自己是特别好的,可是你还没有好到这个程度,不配拥有你想要的那群人。
 
 
和嘻嘻的聊天非常愉快,她知无不言,我能强烈感受到她对于内容持续至今的热情,以及充分的自我思考。相比几年前聊天时有些彷徨的锐利,如今的嘻嘻多了不少温柔和坚定。

当我试图为这次对谈撰写一个主题时,却发现有些困难。因为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传播,都不是简单问题,它关乎目的、人群、效果、持续性、标准化……如果必须得总结些什么,也许是以下几点相信:

1.在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之前,先确保对自己足够坦诚
2.相信善意与温暖的力量,这是所有长期信任关系的起点
3.小而美的传播未必低效,大众传播有时更需要警惕
4.品牌和内容本质都是人群筛选器,找到属于自己的用户才能建立有效连接


谢谢嘻嘻坦诚的分享,也希望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你,都能感受到善意与温暖所能带来的力量。
 
 
圣诞到了,Kindergarten Green为了答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准备了10份特别的圣诞礼盒,里面包含了我们的限量版飞盘、被投企业定制款贴纸,以及一封感谢信。

只要参加下方限时抽奖,就有机会获得!希望这份礼物可以给你的冬天增加一份明媚的色彩。

Merry Christmas & Happy New Year!
 
 
 
 

好奇心精华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