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第4期摘要


01理论经济学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转向” 

高超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济学转向”之间似乎存在矛盾。对于这个可能的矛盾,学界能够提供两种解释方案。其一,承认“哲学革命”是事实,以此去理解“经济学转向”;其二,承认“经济学转向”是事实,以此去理解“哲学革命”。前一种方案存在诸多理论困难,而且“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说法本身尚可怀疑。后一种方案能够得到唯物史观的支持,并将“马克思哲学革命”理解为一场否定哲学的“哲学观革命”。随着哲学被驱逐出自然界和历史领域以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承担起阐发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历史使命。



02宏观经济学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及消费的效应研究 

   ——基于异质性消费的DSGE模型

张晓芳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将家庭部门分为李嘉图消费者和经验主义消费者两个部门,构建 DSGE 模 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受随机性冲击时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以及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当经验主义消费者不存在时,财政支出增加对产出、投资、就业、税收以及政府债券持有等都有正向的扩大作用,对消费、利率和通货膨胀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并且对消费的挤出效用要远大于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当经验主义消费者比例增加时,财政支出对消费挤出的平均效应减小,消费的波动性也减小;另外相比基本模型,财政支出对产出的挤入和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大,导致社会经济更大的波动,引起更多的社会福利损失。


➤ 政府补贴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 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周京奎  王文波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的数据,对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政府补贴可以激励企业选择创新并提高其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但当政府补贴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会抑制这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适度的政府补贴能够补充并提高企业所需的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研发投入提升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此外,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于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创新产出对政府补贴的敏感度更高;在区域差异上,政府补贴对东部企业存在正向影响,而与中西部企业创新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国际能源价格的持续性结构突变研究

姚青松 赵国庆

作为生产投入品,不可再生能源对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次持续性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发现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均存在两次持续性结构突变,而煤炭价格为一个持续的单位根过程。石油价格在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后处于非平稳状态,1986 年初进入长期平稳区间,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再一次回到非平稳轨道;天然气价格最初具有较强的平稳性,在 2000 年初进入非平稳区间,并于 2008 年末回归平稳过程。此实证检验结果对能源价格平稳性的区间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证意义,且具有丰富的能源政策意义。


➤ 金融集聚、金融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

胡国晖 郑美美

在分析金融集聚与金融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基础上,利用区位熵与 DEA 模型分别测算我国2006—2017 年 30 个省市金融集聚水平和金融创新效率,通过 SAR 模型与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及其协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论显示:金融集聚和金融创新均可以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较强,但间接效应高于直接效应;二者的协同作用相对于其单独作用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且存在显著溢出效应;在区域层面,金融集聚和金融创新是造成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沿海较内陆地区存在更显著的溢出效应。


➤ 出口退税、融资约束与企业价格加成

程 华

将出口退税引入一个包含研发融资的 M-O 模型中,从理论上分析出口退税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研发从而可获得更高的价格加成。利用 2002—2007 年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出口退税促进了企业价格加成,在混合出口企业中出口退税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同时行业集中度、资本产出比越高的地方出口退税对于价格加成的作用越大。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的金融约束抑制了出口退税对于价格加成的促进作用。



04

财政金融研究



发行方式与地方债发行利率异象 

   ——基于搭售合约的实证分析

王剑锋 吴 京 陈玉洁

我国以置换为目的发行的地方债包括公开发行和定向承销两种发债方式。与公开发行相比,定向承销的地方债“发行利率异象”明显改善。基于搭售合约范式,提供了一个关于经济互惠和行政干预两大视角的微观阐释,并以我国 2015—2018 年发行的地方政府置换债券为样本,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经济互惠效应受发行方式影响。定向承销缓解了经济互惠效应对地方债发行利率的抑制作用,公开发行则促进了经济互惠效应对地方债发行利率的抑制作用。第二,行政干预效应受发行方式影响。定向承销缓解了行政干预效应对地方债发行利率的抑制作用,公开发行则促进了行政干预效应对地方债发行利率的抑制作用。


新时期我国税制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 

  ——基于国民收入循环的税制结构理论

李冬妍 秦聪 王皓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税制结构应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不断优化。基于国民收入循环的税制结构理论,将税类划分为生产环节税、所得环节税、消费环节税和财产环节税,探究我国税制结构的现实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8 年后,以生产环节税为主导的“效率型”税制结构已不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税制结构优化的调整方向为征税环节逐步从生产环节向再分配、使用和积累环节转移。


➤ 民国时期牙税制度的嬗变

——以河北省为考察对象(1912——1937年)

张彦台

1912—1937 年,河北省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牙税的政策法规,先后采取了牙税盈余和牙帖税并征制度,牙税等级征收制度,牙税包商征收制度,牙税自征、代征与包征制度和牙行营业税征收制度,促进了牙税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随着牙税制度的嬗变,牙税的性质不断变化、反复,课税的主体和客体亦随之改变、反复。民国时期牙税制度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映了政府税收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05

三农问题研究



农民职业分化、经营规模与农地生产效率

  ——基于县域数据的验证

陈中伟

由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可知,随着农民职业分化导致劳均农地经营规模增加,但我国仍以小农户兼业经营农地为主,经营方式仍以传统经营为主。利用县域数据验证农民职业分化、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农民职业分化的广度对农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U”型,当前非农比例增加有利于农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农民职业分化的深度与农地全要素生产率、亩均产出和劳均产出均呈负相关,农民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越高农地经营越被忽视;劳均农地经营规模增加,有利于农地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均产出水平提高,但不利于亩均产出水平提高。加之考虑平原、山地、丘陵等农地异质性,进而得出相比平原地区,山区、丘陵地区农民职业分化深度(兼业程度)对亩均产出、劳均产出的负作用更大;山地、丘陵地貌下农地经营规模扩大造成亩均产出水平降低的作用更明显,导致劳均产出水平提高程度低于平原地区。


06


“一带一路”专题研究


“一带一路”中亚地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基于中亚五国数据PVAR模型的实证测度

姜安印 刘博

深入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特征对促进能源合作具有积极意义。运用 1990—2016 年中亚五国面板数据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双向动态影响关系。研究发现:中亚地区GDP 增长与电力消费在整体上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与石油消费呈现单向促进关系,天然气消费与 GDP 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从中亚区域整体这一关系特征出发,加强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终端产品合作和电力互联互通合作是未来提升“一带一路”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的重要路径。



07

区域经济研究



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评估

薛领 陈宥伶 

北京市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契机,体现了三大意义:一是治理北京“大城市病”,实践首都可持续发展性;二是聚焦核心功能定位,促进产业高效转型和国际化水平城市管理目标;三是加强地区之间互补关系,实现京津冀城市群融合式发展。通过建立北京市 CGE 模型,设置固定资本投资、劳动力和间接税率两个模拟情景探讨其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调整对于疏解的作用来说,采矿业、高耗能制造业产出受冲击大,有助于产业转移,但是劳动力增加未必对重点发展产业有正向促进作用,建筑业所受冲击最大,且劳动力调整长期下不具可行性,需要其他配套方案的配合互补。间接税率的调整,对需要疏解的第一、二产业产出有小幅减少,为较缓和的疏解手段。



07

法经济学研究



经济法视阈下的竞争中性原则解析

赵树文 侯一凡 王嘉伟

竞争中性原则是推进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指针,其核心意涵在于反对政府及其部门对市场竞争的歧视性干预,其价值目标则在于推进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有效实现。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竞争中性原则的具体实施,必须奉行竞争中性法治化路线,强化系统性经济法治建设。其具体法治化实现路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以专门竞争中性立法的构建为中心推进经济立法制度、以市场竞争监管行为的规范为中心推进经济执法制度、以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权的实现为中心推进经济司法制度。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