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目 录 

政治经济学(特邀主持人:郭冠清)

论以唯物史观的资本观为指导  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

何干强1

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王思琛,任保平•19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理念下中国真实基尼系数问题探讨

武建奇,母爱英•30

平台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张林忆,孙绍勇•36


宏观经济学

中国制造业高生产率企业低加成率出口之谜——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证据

周小琳•46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偏向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王德辉,杜明泽,于卓熙55

中等收入群体的测算标准及其规模变动:基于CHNS的分析

刘志国,刘慧哲•67


财政金融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普惠”难题破解之道

段学慧,常柯函•75

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李 瑞,王叶军,张小鹿 •85

金融监管能否治理企业房地产投资:效用识别与机制检验

常 曦,吴 非,任晓怡 98•

 摘 要 


政治经济学(特邀主持人:郭冠清)

论以唯物史观的资本观为指导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

何干强

摘要:惟有坚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的科学资本观,划清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两种不同资本观的界限,才能弄清当代中国现实经济中的资本现象,从而正确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在发展商品生产的现实经济中,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存在某种程度的共性,但是存在本质区别。要充分认识公私资本的划分是判断“各类资本”性质的基础性规范。从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作用看公私资本的矛盾关系,两者既有统一性,又有对立性,尤其不能忘记公私资本的对立性。从目前指导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的实际工作看,应当高度重视恢复和确保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主体地位,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主导作用,严格治理私有资本的无序发展,加强对引进外资质量和数量的控制,让国有资本牢牢控制国家金融系统。

关键词:《资本论》;资本范畴;公有资本;私有资本;矛盾关系;科学规范

作者简介

何干强(1946-),男,湖南长沙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引用本文:何干强.论以唯物史观的资本观为指导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1-18.

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王思琛,任保平

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关系到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因而新发展格局及其构建问题现如今成为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焦点。着眼于新发展格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对阐释新发展格局构建问题的现有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评述:在理论研究方面,分别从理论渊源、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三个角度切入;在实践研究方面,分别从实践背景、核心问题和实现路径三个角度切入进行了观点综述。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分别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对现代化新征程进一步开展新发展格局构建问题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文献综述

引用本文:王思琛,任保平.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19-29.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理念下中国真实基尼系数问题探讨

武建奇,母爱英

摘要:基尼系数本来是一种衡量某物分布均等程度的工具,却被赋予了代表贫富差距的社会内涵,由此,基尼系数也就由一个西方经济学的学术话题变成了敏感的政治话语。流行基尼系数理论夸大了中国的实际贫富差距,带来了思想理论上的混乱和困惑;流行基尼系数研究的“中性化”倾向,更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本质教育效果的对冲。只有在共同富裕的新理念下重新定义“富裕”概念才能科学解答基尼系数问题,弄清中国的真实贫富差距。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富差距;流行基尼系数;中国真实基尼系数;思政反思

作者简介

武建奇(1957-),男,河北内丘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母爱英(1972-),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博士。

引用本文:武建奇,母爱英.共同富裕理念下中国真实基尼系数问题探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30-35.

平台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张林忆,孙绍勇

摘要:共同富裕是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价值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平台经济作为适应数字技术驱动变革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新经济业态,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平台经济与共同富裕互嵌于高质量发展,在理论、使命、原则、制度等方面互存共生,彰显了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但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存在平台剥削、平台垄断、数字鸿沟、资源积聚等现实困境。下一步要构筑人民主体的平台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平台经济发展环境、激励各主体融入平台经济发展、构建新时代的数据共同体,以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稳步实现。

关键词:共同富裕;平台经济;逻辑机理;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张林忆(1996-),女,江苏苏州人,安徽大学博士研究生;

孙绍勇(1990-),男,云南楚雄人,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本文:张林忆,孙绍勇.平台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36-45.


宏观经济学

中国制造业高生产率企业低加成率出口之谜——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证据

周小琳

摘要:成本加成率是度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与国外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结论不同,中国高生产率的出口企业反而比低生产率的非出口企业具有更低的成本加成率,企业出口陷入“低加成率、低利润、低创新能力”的恶性循环。为此,可采取发展质量阶梯较长的产业、提高中间投入品的自主生产能力、推动创新发展等措施促进企业出口成本加成率溢价。

关键词:自选择效应;低加成率陷阱;成本加成率溢价

作者简介

周小琳(1978-),女,辽宁凌源人,东北电力大学副教授,博士。

引用本文:周小琳.中国制造业高生产率企业低加成率出口之谜——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证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46-54.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偏向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王德辉,杜明泽,于卓熙

摘要:基于我国1998—2019年高技术产业分行业及不同所有制的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实证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演进特征,并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角度分析不同所有制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偏向性技术进步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部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匹配状态不理想,过多的劳动力要素投入不利于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有一定差异,外资及港澳台企业资本

推动明显。因此,应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与要素禀赋的匹配水平、加强资本投入、完善技术转化体制等方面切实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偏向性技术进步;不同所有制

作者简介

王德辉(1969-),男,吉林长春人,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杜明泽(1992-),男,吉林长春人,辽宁大学博士后;

于卓熙(1970-),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用本文:王德辉,杜明泽,于卓熙.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偏向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55-66.

中等收入群体的测算标准及其规模变动:基于CHNS的分析

刘志国,刘慧哲

摘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直是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之一,但是,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因为计算标准不同而一直存在争议。中等收入群体衡量标准通常分为相对标准和绝对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相对标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使用绝对标准界定中等收入群体较为合理。根据CHNS调查数据,以家庭人均收入介于28470~117650元为中等收入区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快速增长,从1999年的0.8%上升到2014年的18.2%。结合我国宏观经济情况,估计2035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将达到52.4%。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将有助于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有利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中等收入群体;相对标准;绝对标准;共同富裕

作者简介

刘志国(1969-),男,安徽宿州人,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博士;

刘慧哲(1994-),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助教。

引用本文:刘志国,刘慧哲.中等收入群体的测算标准及其规模变动:基于CHNS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67-74.


财政金融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普惠”难题破解之道

段学慧,常柯函

摘要:农村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程,为破解“三农”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总体来说,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既不“普”也不“惠”,农村金融依然是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一是银行的商业性或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导致银行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提高金融产品价格。要破解农村普惠金融的“普惠难题”,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引导、法律上规制、财政上支持,加强村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要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夯实农村普惠金融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普惠金融;财政补贴;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商业金融

作者简介

段学慧(1967-),女,陕西三原人,延安大学教授。

引用本文:段学慧,常柯函.农村普惠金融“普惠”难题破解之道[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75-84.

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李 瑞,王叶军,张小鹿

摘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聚焦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合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广义矩估计、工具变量法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以中国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中小银行发展所推动的银行业结构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该作用随城乡收入差距分位点的提高而增大。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金融素养高的地区比金融素养低的地区,银行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基于此,建议通过提升中小银行的数量规模来优化银行业结构及完善配套措施,发挥其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银行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金融素养

作者简介

李 瑞(1989-),男,河北邢台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

王叶军(1986-),男,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副教授,通讯作者;

张小鹿(1988-),男,山东潍坊人,清华大学博士后。

引用本文:李瑞,王叶军,张小鹿.银行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研究——基于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85-97.

金融监管能否治理企业房地产投资:效用识别与机制检验

常 曦,吴 非,任晓怡

摘要:基于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地方金融监管对企业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监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房地产投资强度。微观层面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在股价信息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金融监管更能有效抑制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克服企业在“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形下的房地产投资偏好。宏观层面的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货币供给抑或是金融部门都会对企业房地产投资起到驱动效果,而金融监管的存在则很好地校正了上述偏误。结合当前实体经济的“脱实向虚”特征,治理企业房地产投资势在必行,开展有效监管和创新监管,能够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活动,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金融监管;房地产投资;渠道机制

作者简介

常 曦(1982-),男,广东肇庆人,广东金融学院讲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

吴 非(1989-),男,广东汕头人,广东金融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任晓怡(1984-),女,广东高州人,广东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本文通讯作者。

引用本文:常曦,吴非,任晓怡.金融监管能否治理企业房地产投资:效用识别与机制检验[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1):98-109.

长按识别关注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编辑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