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顾 | 2020年《中国哲学史》总目录

敬请关注》〉》〉 哲学中国 2022-04-16

《中国哲学史》总目录

(2020)

第1期
·儒家思想的历史与发展·儒学传统:在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平衡与开展——略述孔孟荀思想脉络冯达文(5)儒家的政治思想与美德政治观陈来(16)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李景林(26) ·道家哲学新诠·范蠡对老子学说的继承与发展白奚(36)自然·道·浑沌之境——《庄子·应帝王》札记杨国荣(42)经典世界的思想配角——论杨朱陈少明(49) ·理学与性理学·陆九渊《春秋》“讲义”的经学思辨向世陵(59)主体性的自我澄明:论王阳明“致良知”说董平(66)艮斋性理学的结构及其特色张学智(74) ·方法与视角:中国哲学史新探·董仲舒哲学的历史角色周桂钿(81)作为哲学方法论的“本来性—现实性”——就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而谈吴震(86)王夫之“文明史观”探论吴根友(96)何谓“中国哲学的机遇”——试论叶秀山先生的哲学观张志强(108) ·张岱年思想研究·学习张岱年先生的人品与学问郭齐勇(114)解析、综合与理论创新——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观李存山(121) ·会议综述·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第三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陈仁仁(126) ·书讯·《治国与教民:先秦诸子的争鸣与共识》王威威著(65)《比较的时代:中西视野中的儒家哲学前沿问题》李晨阳著(80)《人性、优良政府与正义》谢晓东著(85)《〈仪礼经传通解〉研究》王志阳著(113)《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唐文明著(120)《道家政治哲学发微》郑开著(128)《从语义分析到道理重构:早期中国哲学的新刻画》李巍著(128)第2期

·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

在史学与经学之间

——朱子《春秋》观的再检讨

郭晓东(5)

诗意与诗义的各得其所

——从李光地《诗所》看宋明理学的终结

何 俊(13)

庄存与和公羊家法

辛智慧(24)

皮锡瑞《春秋》经传“借事明义之旨”辨非

黎汉基(33)

《王制》的天下格局与内外秩序

——以儒家“风俗”论为线索

郜 喆(40)


·易学研究·

《周易》卦序二题

张克宾(49)

试论清代易学转型中的图学批判与汉学复萌

陈 岘(56)


·道家哲学研究·

从“自性”走向精神生命的“自由”与“平等”

——庄子哲学理路解析

黄 琳(64)

从“涤除玄览”到“曲因其当”

——论汉初黄老道家“无为而无不为”如何可能

李素军(71)


·宋学研究·

道者有其序,治者有所本

——宋代士大夫追求的学术与政治

朱汉民(77)

“二本”与“修本”:欧阳修“本义”之学发微

祝浩涵(85)

邵雍体用论的渊源、特色与定位

李 震(91)


·明清哲学研究·

“养中”与“格物”:蔡汝楠对王、湛之学的融通

陈伟良(98)

论熊十力对刘蕺山的批评

冯前林(105)

“家国一理”与“家国殊等”

——王船山“理一分殊”视域下的家国关系重构

郝颖婷(114)

一在二中与即用是体

——方以智对理学的回应

田智忠(121)

第3期

• 哲学专题研究 •

从“自然”到“人”:

早期“气”论哲学之建立与两截修养工夫之统一

——以张岱年“气的‘质’‘能’二象性”为方法

王顺然 (5)

慎独与自欺

——一种生存论分析的视角

尚文华 (13)


• 先秦儒学研究 •

《论语》论《诗》与孔门“损益之道”

吴宝麟 (23)

为齐家而修身:《大学》传八章的思想史阐释

杨海文 (29)

人禽之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以孟子、朱子和船山为中心

杨柳岸 (36)


• 诸子学研究 •

一本、二本与实践理性的困境

谢晓东 (44)

物化与葆光

——《齐物论》中所见的两种自我形态

程乐松 (52)


• 宋明理学研究 •

朱熹理学范畴化概念体系的“感-用”结构

叶平 (61)

礼俗流变中的神圣空间

——朱子祠堂制度的建构

和溪 (69)

陆九渊心学的体用论

张新国 (76)

“此心光明”:王阳明的生死觉化与良知体证

龚晓康 (84)

严父莫大于配天:

从明代“大礼议”看朱熹与王阳明对“至善”概念的不同理解

曾亦 (92)

王夫之“继善成性论”中的哲学建构

周广友 (100)


• 近现代哲学研究 •

从“大同”到“存伦”

——陈焕章对康有为的反思

皮迷迷 (108)


• 政治哲学研究 •

制度之学的新开展

——范仲淹思想重估

谢琰 (116)

从“法立弊生”到“回归法意”

——制度哲学视野下的嘉道“积弊”论说再认识

孙明 (123)


• 书讯 •

《中国哲学史十讲》

郭齐勇 著 (28)

第4期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  

张载关学研究一世间的探索与突破

——写在《关学经典集成》出版之际

陈俊民 (5)

隐显与有无:再论张载哲学中的虚气问题

杨立华 (13)

一物两体

——张载气本论中的“性”之观念探析

唐纪宇 (18)

张载思想中的天地之心解

杨尚辉 (26)


  先秦哲学  

历史文献之于观念史与行动史研究的不同价值

——以《尚书》为中心的考察

郭沂 (32)

《易》“时”初义考

——《周易》“时”观念的知识线索

吾淳 杨丽娟 (40)

易卦卦名差异与《周易》古经编纂新探

辛亚民 (50)

“曾点之志”与儒家政教理想

陈慧 (60)


  汉唐哲学  

关于今传《周易乾凿度》文本构成的再考察

张学谦 (67)

董仲舒的五行说与中和论

吴飞 (74)

郑玄的六天说与阴阳五行

褚叶儿 (83)

从元包四德到仁包四德

——《周易正义》与道学一元论建构

胡海忠 (91)


  宋明哲学  

从本然一多到应然一多

——邵康节对儒家“圣人之道”的普适性辩护

张美宏 (101)

从具体性理到自我同一

——朱子“心具众理”“心与理一”说新探

李毅 (108)

从“恶之来源”看蕺山学在宋明理学中的定位

徐波 (115)

王船山的“克己复礼”说与其对儒家为学工夫的重构

陈明 (122)


  书讯  

《四书释讲——文明全景中跨语境理解儒学》

赵峰著(49)

《唐宋之际礼学思想的转型》

冯茜著(59)

《司马光易学宇宙观研究——以〈潜虚〉为核心》

陈睿超著(100)

《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

杨泽波著(128)

第5期

  中国哲学与“两创”研究  

天下归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

朱承(5)

王守仁修己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陈延斌  麦玮琪(14)

儒家生态仁学初探

徐朝旭  徐晨(20)


 儒家经典诠释  

论《礼运》“大同”章政治主体的诠释演变

常达(27)

形与性:二还是一?

——以朱子、船山和牟宗三解“形色天性也”章为中心

叶达  马爱菊(36)


  先秦哲学研究  

《老子》第三章愚民说驳议

邓联合(43)

先秦儒家性情论视域下的《中庸》人性论

赵法生(49)

《庄子》“吾丧我”思想新诠

——以汉语词源学为方法

孟琢(57)

荀子行历述考及补正

——以钱穆先生的考辨为主轴

路德斌  杨晓伟(64)


  两汉魏晋哲学研究  

再论郑玄经学

——兼与乔秀岩先生商榷

史应勇(73)

何晏《论语集解》“儒玄并综”的学术特色

禹菲(81)

王弼对《老子》的理论绎

才清华(89)


 宋明理学研究  

理气虽不相离,亦不曾相杂

——明代中期朱子学理气论的一项新了解

刘昊(96)

湛若水生态哲学思想研究

乔清举  魏云涛(103)


  近现代哲学研究  

“自改革”的回音:康有为《教学通义》撰写缘起与论述旨趣

於梅舫(111)

《大同书》稿本与刊本的结构差异探微

宫志翀(119)


世界汉学研究会(澳门)第三届论坛综述

冯倾城(127)


  书讯  

《齐物论释疏证》

孟琢著(95)

《朱熹文集编年评注》

郭齐、尹波编注(126)

《信仰、礼仪与生活——以朱熹祭孔为中心》

张清江著(126)

第6期

·专题研究·

莱布尼茨和白晋关于二进制与《易经》的讨论

张西平(5)

一统与正统

——公羊学大一统思想探本

陈静 朱雷(15)


·先秦哲学研究·

心由德生

——早期中国“心”观念的起源及其地位

匡钊(23)

从天志明鬼看墨子道德思考的二重向度

李卓(31)

性恶、性善抑或性朴:荀子人性论重探

廖晓炜(39)

韩非子对儒家批评之重构

白彤东(46)


·关学研究·

张载哲学对宋明理学的主要贡献

丁为祥 孙德仁(53)

朱熹对张载理学命题的再诠释

许宁(61)

吕柟对阳明心学的辩难及其思想史意义

李敬峰(68)

论杨屾的儒学体系及关学史地位

林乐昌(75)


·宋明哲学研究·

融合三教、彰显道德性命

——陆佃《道德经》注研究

杜晓(83)

王阳明“知行合一”命题的内涵与局限

高正乐(89)

从作为中介的禅宗看儒佛交涉问题

——以罗钦顺对佛教的批判为中心

秦晋楠(98)


·纪念冯友兰诞辰125周年·

冯友兰《贞元六书》中的工夫理论与境界哲学

杜保瑞(105)

冯友兰早期哲学方法观及其转变

高海波(113)

新理学与实用主义

代玉民(122)

文章来源:《社科期刊网》微信公众号(2021.2.2)



推荐 · 看点

期刊目录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期刊目录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期刊目录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期刊目录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期刊目录 |《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2期中文目录


哲学中国

扫码关注|服务科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中国”微信公众号


快捷入口

中国社科院


哲学研究所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稿件系统


投稿邮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