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爸妈请你们这样陪伴我 || 渡过

渡过 渡过 2022-06-06
子陷入了困境和无助,家长肯定是最着急的。孩子们最亲近,最想求助和依靠的就是父母。但是家长由于种种原因,给予的帮助可能不是孩子最需要的。一个焦虑得不知所措的母亲,可能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反而会带来新的伤害,让孩子更无助和绝望。

孩子: 生病以来,家人的陪伴方式会让我不舒服,他们经常会问我,到底需要他们怎么做。

生病前,家里人对我管得非常严;但现在几乎不管我了,甚至连问一个问题,他们都会先思考,这是不是他们应该问的。似乎我生病之后,他们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陪伴我了。他们对待我时会很小心、很谨慎,战战兢兢,生怕说错了一句话。

这样的态度会让我很不舒服。很多时候,我的情绪会取决于他们在家里时的状态。他们有时过于谨慎和小心翼翼,压抑自己的情绪,这会导致家里的气氛很低沉。




生病后家人的态度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家长的态度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说明孩子生病对家长的冲击很大。首先,家长会不知所措,会有很强的挫败感,还会被很多负面情绪包围:恐惧、担忧,甚至内心还有一些愤怒。这都是因为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然后,家长就会开始自己的探索。在这个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内心仍然有恐惧和焦虑。家长搞不清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孩子目前的需求是什么,家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的,不要激怒孩子。

这种情况是很常见、很正常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出于爱,但不知不觉中,由于管教太严,或者别的一些方式方法的问题,导致孩子出现厌学、辍学、自我封闭等情况。这种情况下,家长会慌乱、会不知所措、不敢贸然前行。家长怕自己哪一点做得不好,让孩子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另外,有的孩子会暴躁,家长一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就会跟孩子发生严重的冲突。之后会变得额外小心,说明父母在探索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家长的态度从一个极端变到另一个极端,孩子会不适应,会怀疑:你是不是真心的?所以家长心里要有一个预期,明白转换需要过程。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态度要非常地真诚。
 
如果只是为了讨好孩子、为了让孩子改变而付出,是不可行的。孩子很聪明,能一下看到家长的心底和思想动机。所以,真诚是非常重要的,爱孩子,所以愿意为孩子这样去改变。
 

家长压抑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状态


场景分析:

有一位孩子连续三天不吃不喝打游戏,他的爸爸很担心,但是通过学习,爸爸明白不能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所以回到家后没有直接去孩子房间,而是去遛狗了。

但遛狗时,爸爸没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踢了小狗一脚,孩子在楼上听到了小狗的惨叫。爸爸回家后问:“孩子,你是不是该吃饭了?”孩子当即和爸爸发生了肢体冲突。
 
这是一种情绪的传递,爸爸自身很焦虑。
 
爸爸在楼下踢狗,说明实际上他的内心是很愤怒的。在孩子心中,小狗有一部分象征着自己,爸爸踢狗,相当于在对自己发泄不满,孩子察觉到爸爸很愤怒。爸爸回来后,自认为没带任何情绪地问孩子吃没吃饭,实际上他内心的焦虑已经传递到了孩子那里,孩子于是认为爸爸对他不满,然后产生了愤怒的情绪:你为什么要干涉我?你为什么对我不满?最后的结果就是发生了肢体冲突。
 
不过,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要学会以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家长不需要在孩子不吃饭的问题上太过焦虑,饿不饿,孩子自己有数。孩子知道家长在别的地方发泄自己的怨气,又强装镇定地问自己有没有吃饭,这种“拙劣的虚假”反而会让孩子更愤怒。


家长要怎么做才能真实又不刺激到孩子呢?


比如上面的场景,家长可以把饭热一下,直接端进来。如果发生对话,家长和孩子难免会互怼两句,所以多行动,少说话。

生病之前,孩子被家长控制得比较多,内心会特别反感被控制和安排。家长希望孩子放下手机,正儿八经地坐到饭桌前吃饭,但孩子此刻不想放下手机,这其中就牵扯到了控制和被控制,这也是孩子愤怒的原因。
 
如果孩子几天没有吃饭,家长肯定会特别担心。其实轻轻放下食物,关心地叮嘱一句就可以了,不要以质疑的态度向孩子提问,孩子会敏锐地察觉到家长的情绪和状态。
 
有时候孩子就相当于一个心理学家,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绪。所以真诚的态度非常关键,有些家长觉得自己改变了,但说话的方式还是在挑剔和控制孩子。

场景分析:

 

孩子把门反锁了,没办法送吃的,孩子也不愿意和家长碰面,宁愿半夜起来吃东西。

如果孩子真的把门反锁了,就是真的不希望家长打扰,家长最好就不要去敲门了。锁门背后的原因是家长过多的闯入,不尊重孩子,总是在孩子不希望被打扰的时候打扰他。所以孩子不得已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这是家长要反省的。
很多时候,我们要关注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孩子关着房门,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现象,背后的原因需要我们去深究:是因为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给孩子施加了过度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现象?还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同学的压力?还是受到社会上的压力?我们要分析根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当我们处理这样的情况时,其中一个原则是:当孩子处于自我封闭期时,尽量不要去干扰他们。因为实际上,孩子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我价值感,所以他们在网络世界上找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孩子在用这种方式进行一种自我的心理修复。
 
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房间做什么,是否安全,所以会很焦虑。孩子会敏感地捕捉到,这会引起孩子的不安和焦虑,认为父母对自己不信任。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说是要命的:我是你的孩子,你都不信任我,这个世界上还有谁来信任我呢?
 
所以,父母一定要反思,要真正做到平静。这是需要修炼的,父母需要打开自己的心结,否则父母永远会对孩子提要求,永远会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永远会担心孩子,这意味着父母会一直掌控孩子,控制孩子。很多时候,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和家长对孩子信任感的缺失,导致了矛盾和冲突。  
 
孩子康复的过程,就是信任重建的过程。孩子和家长之间互相不信任,都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所谓心理治疗,就是鼓励说真话地游戏。

场景分析:
当孩子和家长的状态都有改善时,该不该稍微鼓励和推动孩子去上学?还是该继续等待?
 
小桃:不要,因为我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逆反心理的。而且,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肯定都是会有复学的念头的,每个孩子都是向上的,这一点其实毋庸置疑
 
当孩子还没有站稳脚跟时推动他,他迈出的步伐也是不稳当的。当孩子做好准备了,自己迈出了一步,哪怕是试探性的一步,也是稳当的。家长提前推动,孩子本身会有情绪,而且他没有准备好,即使迈出一步,也会很难受,学习对焦虑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
 
家长首先得相信孩子,绝不能说孩子是故意的,是懒、不上进。孩子休学,就像大人失业一样,会痛苦失落,孩子还会想着爸爸妈妈的脸色:他们喜欢我吗?他们嫌弃我吗?当爸妈不能理解时,孩子也会很自责,家长叹一下气,孩子都是有压力的。
 
有时,孩子还会承受躯体反应带来的痛苦和对死亡深深的恐惧,一句平常不过的“你什么时候去上学?”对孩子们来说可能都很残忍。
  
场景分析:
我们家孩子十岁起,有两年没去学校了,复学的事情提都不能提,今年九月有想法要复学,但就目前的状态来看,也不太乐观。孩子和老师有冲突,很抗拒去学校。

这样的孩子,他的压力大多数来自于他想要妈妈开心,而压抑了自己。当孩子和家长形成这样的关系后,他可能会把和妈妈的模式投射到老师身上,会尽可能地满足老师的要求。
 
如果孩子发现自己开始有痛苦的躯体症状,头疼恶心,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会很害怕。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你的身体是没有问题的,要慢慢让孩子放松,让孩子到宽松的环境内,要让孩子看到希望。不要陷入让孩子去上学的问题中,我们要先让孩子愉悦起来,享受生活。
 
当孩子处于抑郁状态时,对负面情绪和消息的捕捉会特别敏锐。家长的焦虑会切实地造成给孩子的压力。我们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复学,怎样让孩子在这段低谷时期能疗愈旧伤口,不增添新伤口,是每个家长需要带着智慧去思考的课题。
 
复学情况不乐观很正常,不要因此而焦虑。当孩子愿意去复学,你要知道,下定这个决心是很困难的。当听到“其他孩子都能去上学,你为什么不能”这样的话时,孩子会很难过。其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只是在本能地逃避那个让自己难受的生活状态而已。
所以不要着急,先让孩子调整自己。家长先自己好好学习,学会更快地察觉自己的焦虑,处理自己的焦虑,不要再带着自己的焦虑去催孩子了。问孩子什么时候去上学,其实只能缓解家长自己的焦虑,对孩子却会起反作用。
我们还要学习怎样让孩子放下自己的防御系统,当孩子放下防御,就说明我们的沟通到位了。很多时候,孩子貌似在和家长对抗,其实孩子是在自我保护,因为他们没有安全感,父母给不了孩子这份安全感。
 
生病休学的孩子,其实往往是更聪明,至少是更敏感的。打个比方,休学的孩子们就好比“千里马”,但现在的应试教育却相当于让“千里马”拉磨,不断做重复的事情,来换取高分,把“千里马”当“驴子”使了。但“千里马”本该是奔驰的,他不愿意拉磨了,还被指责做得不如“驴子”好。
 
 

家长追求完美,导致孩子恐惧失败


生病休学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心理营养,他们一直被指责,得不到正向的反馈,慢慢在心里形成了创伤。
 
比如家长追求完美,虽然没有明确说过要孩子完美,但不代表没有这样的信息传递出去:家长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好,慢慢影响到孩子也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当孩子发现自己有不好的时候,内心的挫败感就会比较强烈。这需要家长给孩子做一些认知上的调整。
 
“很多问题就出在家长对完美小孩的一种期待上”。因为家长有这种期待和要求,所以孩子有了对自己不完美的恐惧,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不被家长接纳。家长一句很普通的“怎么连这也做不好”,就会对孩子造成创伤。
 
家长先突破了自己对完美的期待,孩子才能突破对自己不完美的恐惧。


我们到底该如何陪伴

 
李教授:我们要读懂孩子,读懂孩子的情绪、思想动机,这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和准确描述出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父母懂他。
 
比如孩子有情绪,你可以说:“孩子,妈妈感觉你怎么有点不高兴,是遇到什么事情了?”“是什么事情让你那么愤怒?”“你有什么事可以跟妈妈说一说吗?如果你需要释放的话也可以释放出来。”这样的陪伴才是一种有质量的陪伴。
 
陪伴是否有质量,取决于你是不是能读懂孩子,你能给予孩子的心理营养有多少。我们要在能读懂孩子的基础上陪伴孩子,否则孩子觉得你不懂他,会在心理上远离你。
 
桃子:如何陪伴孩子呢?话可以说,但一定要比行动少。

孩子希望从你身上得到什么时,不管是物质上或是精神上,一定要认真对待,即使孩子的想法让你难以理解,也一定要尊重。当自己做了什么,就希望孩子能从中懂得什么或者得到改变,是行不通的。

复学的事情不要着急,不要刻意推动,每一个休学的孩子都肯定会有复学的念头的。复学能不能成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且是一定会成功的。
 
静生慧:家长要先放下焦虑,不要用自己的负面思维去衍生很多负面设想,比如“这孩子以后没有出路”“这孩子以后养不活自己” 把这些负面设想都放下,这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自己吓自己的。静下来陪着孩子,按照孩子的步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
 
我们的孩子都是想自己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身边给孩子壮胆,让孩子不要害怕,不要紧张,让孩子知道希望是肯定会有的。不要让孩子在父母的焦虑影响下更加否定自己。
 

以上内容整理自“渡过”圆桌派第19期《妈妈请你这样陪伴我》。本期嘉宾来自“渡过”蜗牛社群,他们是14岁的桃子,陪伴孩子颇有心得的妈妈“静生慧”,以及“渡过”蜗牛社群常驻指导老师李养正教授。欢迎扫描下图二维码或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圆桌派专栏收听全部内容。
主持:邹峰
整理:钰婷
图:Jude Beck
 


“渡过”口碑训练营——21天家长营与青少年营同步招生啦!


21天家长营,以《非暴力沟通》为载体,由擅长家庭亲子关系,青少年社交障碍及情感障碍康复指导的华老师,带领家长探索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改善亲子沟通,重建亲子关系,学会家庭干预,引导和帮助孩子康复。

 

同时,我们同步推出21天青少年营,围绕“恢复社会链接、重拾自我信心、探寻生命价值 ”三大核心主题,在专业带领人引导下,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助力孩子恢复动力。

 

家长营和青少年营可分别报名,更欢迎家长和孩子一起报名学习,共同成长改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