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董卿谈童年:我自卑,只好用命去博成功……




一个人的童年如果时刻生活在自卑中,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

也许,会变成光芒四射的董卿!

但,只是也许。

全中国,只有一个董卿。

近日,董卿在出席麦家新书《人生海海》座谈会时,在舞台上时刻绽放着从容大气、知性优雅魅力的她,再次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人生的影响:


父亲的苛刻和严厉

常人难以想象!


“父亲对我的严厉和苛刻程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很多人难以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对自己的独生女儿这样苛刻:从小让我不要照镜子,也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不要有任何文体活动。”

从高一到高三的寒暑假期间,父亲会让董卿去打工,到宾馆里当清洁工,每天挣1块钱,一个月也就挣30块钱。


实在难以想象,在大家面前一向呈现出从容不迫、知性优雅形象的董卿,还是一个小女孩时做着清洁工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不过可以想象出当时的董卿对父亲的愤懑怨恨。

但是董卿谈到他们父女最终和解了:“后来我发现自己和父亲是很相似的人,从我未成年到成年,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和解的过程只用了很短的时间。”


董卿后来也理解了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对她,父亲出生在上海崇明县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困,每天起早贪黑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最终考上复旦大学新闻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在我父亲看来,人必须要刻苦,必须要吃苦,人要过够苦日子后来才能有好日子过。他(对我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改变了。”董卿说。

父亲的严厉让她自卑

为做好事只能以命相搏!


不过,尽管已经和父亲和解,但原生家庭仍然在董卿身上留下深深的印痕,让她一直有自卑的情绪,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董卿觉得只有自己要比别人做的好很多很多,心里才会觉得踏实,“我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所以做很多事情只能用命去博,把事情做好。”


有人问她:这可不可以理解为你成功的原因?

董卿苦笑道:这可能只是个体,人和人的差异太大了!不能说由此就变成一种教育的方法……

对此,网友评论说:

你没看到的是

千万个被童年自卑毁掉的董卿


关于董卿有篇文章这样写《虎爸之下董卿的童年:一识字就背诗词、不许照镜子、初中开始打工,一度怀疑是否亲生》。


文章通篇基本算是在歌颂父爱,是的,要感谢这样严酷的父亲,董卿才能博览群书,这大概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吧。


与之类似的还有丁俊晖的爸爸、朗朗的爸爸,全都是成功教育的典范。


以至于每每谈到家庭温暖对孩子有多重要时,总有人会举出这样的例子反驳:别总拿原生家庭说事,你看,打成这样,孩子也没变态啊,倒是如果不打,怎么可能像现在这么优秀呢!


可是:一个女孩,在最爱美的年纪却连镜子都不允许照,最痛苦就是吃饭,一上桌就要被父亲数落。一提到父亲给自己留下的童年阴影,这个优雅淡定的女主持就潸然泪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乎残忍的故事,却因为主人公最后的成名,就带上了一层光环。


你看到的是一个走出来的董卿被无限放大,你看不到的,是千万个一生就此被毁掉的董卿。


总有人说:英雄多磨难,文章憎命达。有时,越是命途多舛的人,越能成就大事。于是“多受打击”就和“内心坚强”划上了等号。


你看到的,是一个人的优秀成功,淡定从容。你看不到的,是午夜梦回他一个人流过的眼泪。

多少没有成功的董卿

走上了极端


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勇敢坚强?答案是:那些被爱围绕的孩子。

爱,不等于拒绝让孩子面对失败,而是面对失败,给他们多一些爱心,鼓励和陪伴他们站起来。


别让他们终生只看到一个冷冰冰的背影,孤独得面对这个世界。


反而是那些在冷漠或严苛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常常草木皆兵,终生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寻求爱与认可。


翻看那些自杀的少年案例,没有一个不是活在高压、严酷的成长环境下。


他们是没有成功的董卿,不优秀,不配活,承载不了父母的期待,最后就走上了极端。


今时今日的大众传媒还在热衷于宣传“董卿、郎朗们”的成功之路,向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输送着残酷的成功学。


缺爱不一定都导致悲剧,出了那么多看似皆大欢喜的“喜剧”才是最可怕的。

一个人孩子的文学素养不一定要在棍棒底下才能练成,一家人茶余饭后吟吟诗对对赋,其乐融融,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学之美。


如果只有残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那么,我想说:

孩子,改变世界就让别人去吧,我只要你一生幸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