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佩洛西窜访背后中美电子战曝光,解放军出动歼16D,结果被干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看空天 Author 张亦驰看空天


佩洛西的台湾之行,掀起新一轮美中电子战

        前段时间,我在一期节目中谈到,佩洛西访华期间,中美再次上演电子战。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中美间的电子战是“干扰与反干扰”的话,这次就是“侦察与反侦察”,而且这次肯定解放军没让美军占便宜。就在14号,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披露了中美这次电子战的所谓内情。按照它的说法,这次美国又干扰了解放军的雷达,导致解放军没有成功地完全掌握佩洛西的座机的航线。那这是真的假的,咱们一起分析一下。

《南华早报》称,根据接近军方的消息人士和防务分析人士的提供的消息,在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之前和之后,中国和美国军队陷入了一场侦察和电子战之争。但据接近中国军方的消息人士称,并非中方所有跟踪行动都是成功的。
《南华早报》说,虽然解放军的军方专家称,解放军对佩洛西座机保持了连续全面的跟踪,但是接受南华早报采访的消息人士称,解放军的跟踪工作以失败告终。据称,解放军派出了一些电子战飞机,比如歼-16D,以及一些军舰,包括055驱逐舰,试图找到佩洛西的飞机,但没有成功。报道称,几乎所有的解放军电子战设备都无法正常工作,因为它们都被美军派来护送佩洛西的美国飞机打击群的电子干扰所堵塞。文章称,佩洛西的飞机采取了一条异常迂回的路线,中国舰艇没有发现这次飞行,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055型驱逐舰雷达能探测500公里,它在现实中的有效探测距离也会少得多。


这次佩洛西窜访,在航线上确实动了不少脑筋

《南华早报》还援引这位消息人士的话说,解放军和美军之间的电子战可以追溯到1995-96年的台湾海峡危机,当时美军几乎干扰了解放军的所有军用雷达系统。这正是促使中国发展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原因。
那么从这个报道来看,很显然,这个记者很不专业,而且他采访的消息人士也很不专业,当然前提是真有接近中国军方的消息人士接受采访。

首先,解放军如果监控佩洛西的座机,应该不会派出歼-16D这样的电子战飞机。如果派出空中的飞机,那应该是空警-500这一类的预警机,它能有效地、主动地探测空中目标。而电子战飞机,通常不能主动探测目标。即便是要通过接收佩洛西无线电信号的方式对其进行跟踪,也应该派出较大型的电子侦察机,而非歼-16D,因为它和大型平台的电子侦察机相比,留空时间有限,不便于长时间监控,而且更侧重于干扰雷达,或者探测雷达信号。
其次,说中国的电子战设备遭到了美国飞机电子干扰所阻塞,更是无知的表现。你要是造谣说,中国战斗机的雷达、预警机的雷达或者驱逐舰的雷达,被干扰了、阻塞了,那还和基本的电磁原理沾点边。但是说电子战设备被干扰了,那就有点胡说八道了。所有的干扰,都是针对接收机的。你干扰雷达,就是干扰雷达接收机。你干扰电子战设备,显然无法干扰电那些主动的电子干扰装置。

那能不能阻塞被动接收装置呢?比如说雷达告警接收机?那是基本做不到的,因为这些接收装置的带宽非常宽。接收机的灵敏度又有意做得不是那么高,你进行干扰,甚至雷达告警器都不告警,因为你的干扰功率和雷达功率一比差太多了。如果美国人对咱们的电子战飞机进行干扰,唯一的结果就是,咱们的电子侦察装置,把它的干扰信号都给记录下来,便于日后的分析。而且他的文章里还提到“飞机打击群”,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没有这个术语。可能是和航母打击群搞混了。

第三,文章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次干扰事件,美国几乎干扰了解放军的所有军用雷达系统,这正是促使中国发展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关键原因。其实咱们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那次所谓的干扰,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北斗系统是卫星导航系统,和GPS差不多。搞北斗系统解决不了雷达被干扰的问题。当然,北斗也有一部分短报文通信能力,但是这个短报文通信能力也是解决应急通信问题,而不是解决通信不被干扰的问题。
从上面这三点来看,要么是南华早报的记者被忽悠了,要么是她想用这篇文章赚取流量,忽悠别人。再和大家说一招,外媒说采访到了接近中国军方的消息人士,并且曝了耸人听闻的内幕消息,八成是假的。因为咱们军方的人员通常是不私下接受这些外媒采访的。最后,用我的一位记者朋友的话结束:全世界网友都看到了佩洛西座机的航线,唯独解放军看不见?造谣还是要适当过过脑子的。

来源:看空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