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沙孟海的“招牌字”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3-01-02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手机时代,提笔写字已然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试问大家,多久没写汉字,多久没拿毛笔写字了?或许有这么一个人,走在杭城的大街小巷,还能让我们想起书法的存在。他,就是沙孟海。


沙孟海像


在书法圈,他是“神”一样的存在。圈子里敬称其为“沙老”——他是浙江首任书法家协会主席,也是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


浙江书法最高奖,以他的名字命名,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举办11届。


他的书法,最著名的是“榜书”,也就是“招牌字”。


不久前,浙江书法院刚刚成立,第11届浙江书法奖·沙孟海奖也新鲜出炉。沙老到底给浙江书坛、浙江书法家们,带来什么启示?




沙老的一生,是“榜书”的一生。


每次去灵隐寺,估计不少人会被“大雄宝殿”题字震撼到,书法的气势扑面而来,积健为雄的笔势后面是一种正大气象。


这块匾额沙老写了两遍,第一遍是在1953年宝刹修葺时,他为了能写出气势,特意在灵隐寺空地上铺好宣纸,用三支大号毛笔捆扎在一起,写出来的字每个约两平方米。但当匾额做好,沙孟海看后说:“字写得还是小了,如果事先知道匾额的尺寸,效果一定更好。”


第二遍是在1985年,大雄宝殿再次整修,灵隐寺请沙孟海补款。沙老在殿前,凝视良久,“我重写一块吧。”尽管已是85岁高龄,刚刚经历了前列腺癌的手术,沙老仍重新题写了“大雄宝殿”匾额。


灵隐寺 大雄宝殿匾额


沙老就是这样一个认认真真写字,写了一辈子的人。


沙孟海,1900年生于浙江鄞县,1992年逝于杭州,以92岁的高龄横跨了二十世纪。其一生阅历了求学、教书、鬻艺、从政、治学等丰富内容,拥有教师、政要秘书、大学中文教授、艺术活动家、书法家、篆刻家等多重身份。


可以说,沙孟海是20世纪中国书法史发展的见证人,现代浙江书法的奠基者和领路人。


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幼年时期便精通书法、篆刻,八九岁时,便学着父亲的样子,临摹碑帖,篆刻图章。12岁时,因能准确读出大印篆字而被人们誉为“小神童”。


为了贴补家用,沙孟海选择了鬻文卖字,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书写篆刻。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两位宁波籍的富商家任家庭教师,后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有幸接触赵叔孺、朱彊村、章太炎、康有为、吴昌硕、马一浮、况蕙风、冯君木、陈屺怀等学者宿儒,使他学艺大进。


也是在这时,他的篆刻作品得到了一代宗师吴昌硕的欣赏,将他收入门下,并赋诗褒之:浙人不学赵撝叔,偏师独出殊英雄。


此后数十年时间里,他笔耕不辍,坚持临摹历代碑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化古融今,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正气满满的“雄强”书风,被称为“沙体”。


深为世人所推崇的是他的“榜书”,又名匾额体、招牌字,指标题在宫阙楼阁门额上的大字。“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榜书”是楷书中的最高段位。


西湖 中山公园匾额


沙老的书法,正是因为一块块招牌,走入千家万户。


至今,杭州的街头巷尾、浙江的名胜景点还有不少沙老题写的“榜书”,西湖的中山公园、宝石山、杭州友好饭店,绍兴的王右军祠、宁波的河姆渡遗址、温州的中雁荡山,等等。


时移世迁,大多数“榜书”已在历史中烟消云散,只有极少一部分依然醒目地悬挂于亭台楼阁、街巷市井的显要之处,述说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和一种精神。


西湖第一名园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其实是很难的,至少要过“三关”——书法关、学问关、名利关。


如何过书法关,沙孟海有自己的独门“通关秘籍”:一个是“转益多师”,一个是“穷源竟流”。


“转益多师”很好理解,就是多方面吸收些营养来丰富自己,用沙老的话说是“初学行书《集王圣教序》,后又转学篆书,再学梁启超方笔,又转学黄道周、兼学魏碑,再上溯魏晋诸帖、转益多师”。


“穷源竟流”有点难懂,就是学习某一种碑帖,还同时兼学有关的碑帖与墨迹。每一件经典的书法作品都有其“脉络”,不能孤立地学习,要系统地学,才能悟出真谛。


第二关,是学问关。看来,成为大家是有方法的,既要磨炼“书内功”,更要修好“书外功”。


在杭州龙游路的沙孟海旧居,有一张长长的名录,是沙孟海自己列出有过交往的师友们,包括“亲炙”“私淑”等,多达几十人。比如“亲炙”有吴昌硕、冯君木等,“私淑”有梅调鼎、康有为、翁同和、吴大澂、罗振玉等,都是当时顶流的学者名家。


“一般书人,学好一种碑帖,也能站得住。作为专业书家,要求应更高些。就是除技法外必须有一门学问做基础,或是文学,或是哲理,或是史事传记,或是金石考古……”


沙老这句话,振聋发聩,因为跳出书法才能提升书法。


回过来看沙老,何止是一门学问做基础,他是数种学问打造的庞大而坚实的“书法底座”: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物考古学、金石学、古典文学、篆刻学。书法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的学问才是书法家的立身之本。


沙孟海为学生授课


最后一关,是名利关。书法家一旦堕入名利场,就会沦为“江湖字”。


像沙老这样的浙江老一辈书法家,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始终把书法看得很轻”,声望再高,名气再大,总是儒雅、谦和、严谨、亲切,始终坚守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清正之风。


他的亲友回忆道:“他总习惯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很多来求字的人,他都会欣然提笔,却一点不提酬金之类的。但对于治学、工作,他把关非常严格,绝不马虎。”


沙老告诫我们:书法也讲“人设”,“三观”也要正。但问:书法关、学问关、名利关,当代书家几人能“通关”?




浙江书法,需要“高原”,更需要“高峰”。


历史上的浙江书法,不缺“高原”,也不缺“高峰”,说一度占领了中国书法史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1982年,早在成立伊始,针对改革开放之初书坛的种种现象与浙江书法发展的历史经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就确立了“重学养、重品格、重基础、重个性”的人才培养原则。


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刘江四位先生在评卷


“四重”原则,体现出以沙孟海为代表的浙江老一辈书法家,对于浙江书法特质的理解,对于浙江书法发展规律的认识,这是浙江书法宝贵的精神财富。


笔者以为,当代书坛存在两种较为突出的书风现象:一是缺失学养、品格与基础的个性化书风,俗称“江湖字”;二是缺失学养、品格与个性的技术化书风,俗称“展览体”。


“四重”原则就是一剂治疗不良书风的“苦药良方”。


“学养”是书法家的内涵,“品格”是书法家的灵魂,“基础”是书法家的根基,“个性”是书法家的标签,这是一个整体系统,讲究均衡发展与整体推进,是造就“高原”“高峰”的四大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


看沙老的“招牌字”,刚劲的字迹,重“势”、重“力”、重“形”、重“意”,磅礴的气势,给人以正大气象、浩浩荡荡之感。这些字,不仅是书法的金字“招牌”,也是学问的金字“招牌”,更是人格的金字“招牌”。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